你覺得華為手機的價格高嗎?

圓圓噠啦啦啦


應該說,現在的華為手機價格已經有一定的溢價了,我們說過去幾年華為手機性價比高是因為當年華為的溢價還很少,品牌和競爭力較弱,主打性價比。而現在的華為有了強大的自主麒麟處理器,有了高性能基帶,有了徠卡三攝,還有了GPU turbo等黑科技,所以華為手機如今的平均價格已經提高了不少,但是華為也和旗下的榮耀品牌共同組成低端到高端的產品線。

企業終歸是需要追求利潤的,華為不可能長期執行高性價比和低價策略,否則公司的發展動力就會嚴重不足,華為2018年的研發投入就有900個億,這些錢需要持續研發麒麟芯片,更先進的製程工藝,還有NPU、基帶等各個方面,否則很容易就會被三星和高通這些巨頭拉遠,一旦失去核心技術的競爭力,華為也就離衰落不遠了。

數百億的研發投入一方面能使華為手機的性能和質量更進一步,另一方面鉅額的成本也需要消費者來承擔,包括三星和蘋果在內的大公司都是依靠豐厚的利潤率才達到如此大的規模,華為也是靠3000元以上的手機來獲得更高的利潤率和溢價,2000元以下的手機仍以高性價比產品為主,整體價位相比三星、索尼這些廠商來說仍然不算高。

何況華為最大的溢價還是來自歐洲市場,像高端的mate系列和P系列歐洲價格都比國內高很多,華為參照國內消費者的收入情況和消費能力給出的價格還算比較合理,畢竟這幾年華為手機的質量隨著價格也在提升,P20pro仍然是拍照最好的手機,麒麟980面對驍龍845也不落後,華為是真的趕上來了,價格有合理的提高也是正常的。


嘟嘟聊數碼


小編覺得華為手機的價格甚至在下降呀,有些人覺得我在胡扯,說明顯華為rs都已經賣到了1萬多,但是事實上華為的手機確實維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比如今年的榮耀10只賣2799元,榮耀play只賣1999元,每款都性價比十足,華為p20也是今年最成功的機型,享譽海外!至於合理的漲價是應該的呀,畢竟硬件在漲價,手機在升級不是嗎?


而且大家不覺得華為的技術進步很快嘛?無論在拍照、續航、質量、外觀都在提高,價格還能保持住,尤其是麒麟芯片功能越強大,華為手機性價比越高!不能你非要讓華為把5000的手機2000賣吧!同價位華為也一直保持競爭力,今年銷量同比增長27%就已經能說明問題了!在有些人眼裡國產就是垃圾,他們看不到中國企業的努力,蘋果漲價那麼快為什麼沒人吐槽?崇洋媚外能不能改一改?


用心生活的小Q


其實單純盯著華為的旗艦機價格來說,這樣是並不公平的,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尤其是電子類產品,推出階梯式的產品矩陣是非常正常的,而衝擊高端市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幾乎是不矛盾的。



華為產品矩陣

如果我們只盯著華為的旗艦系列,比如mate系列以及p系列,售價高達四五千左右。那麼如此來看,價格可能是稍微有點高,但如果相比於iPhone來說,這樣的價格還是要優惠很多。

一個產品的價格並不完全取決於產品的用料,還有產品在品牌上的投資以及品牌的溢價,包括系統上的能力以及包括部分硬件的研發能力!



那麼這個價格肯定是綜合來考慮的,並不單單只是我們列了華為產品的清單來一一對應,這樣的成本價格到底是多少,再對應其售價。

對於高端市場來說,品牌的溢價本來就佔比很大,例如華為以及蘋果三星產品本身的價格其實並沒有多少,但品牌的溢價至少佔據了1/3以上。

而如今華為在高端終端以及入門級產品的矩陣已經非常完善,大可不必盯著旗艦機的價格不放!



消費水平不同,價格並不是問題

對於華為手機來說,進軍高端高端市場是非常有必要的。無論是蘋果還是三星,依靠著高端市場的高利潤,佔據了整個智能手機廠商80%以上的利潤。

而我們的國產機,由於各種條件限制,利潤率常年不足10%。甚至還有部分廠商低於5%,這其實是一件挺恐怖的事情。



這麼多年以來,包括OPPO,vivo,小米以及華為都在試圖衝擊著高端市場,也只有華為做到了,我們說每一款產品背後都有它的特定人群,如果覺得價格貴,肯定你不符合這一批人群的特徵!

也就是說本質上來說,國產很多廠商也想衝擊高端旗艦系列,但條件不允許,就比如小米,因為性價比深入人心,求高端而不可得,如今全系已經轉為走量產品,高端產品不是你想做就能做!


互聯網的放大鏡


手機價格高不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個方面,價格高不高相對的收入而言,當一個月薪過萬的人,買一部四五千的華為手機,其實還可以啦,並不會覺得有多貴,對於學生人群,剛入職的職員,如果要買一個四五千的華為手機,那確實會覺得有點貴。

第二個方面,相對於競品而言。拿華為的mate系列和p系列手機,如果相對於蘋果三星的旗艦機,其實華為的手機價格並沒有那麼貴,相對他們而言華為的手機很有性價比,和國產旗艦手機相比,華為手機的旗艦機的價格是比國產的其他的旗艦機是要貴一點的。



蝸牛時刻


在以前,華為的手機是捆綁運營商銷售的,低價低質爛體驗。而進入智能手機時代,華為在智能手機產品上頻頻發力,並在很多硬件配置上敢為人先。目前華為手機的拍照功能、電池續航、產品穩定性已經形成口碑,它敢賣得貴,自然有它賣得貴的道理。

在過去的2年裡,我曾經用1299元買了一臺小米MAX,它很便宜,也很實用,但在使用它的過程中,它也發生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例如機器出現過2次死機,出現過2次重啟之後,觸摸屏不工作,需要再次重啟的問題。

而用了2年之後,小米MAX的電池鼓包了,漲得中框的卡扣都開裂了,我只好自己淘寶了配件自行換上。最近使用它打遊戲《王者榮耀》,也不靈光了,經常會打著打著就失去響應……

而華為的P20pro,我從今年的5.1買下它到現在,早期雖然也有一些毛病,例如《王者榮耀》啟動之後突然跳出,切換PC模式與手機模式之後,微信的字體錯亂,需要重啟,但隨著華為的幾次系統更新之後,這臺手機越來越穩定,越用越順手。到了最近2個多月,我反而覺得華為的P20pro在表現上是無可挑剔的。

而且華為的拍照功能,雖然沒有海軍宣傳的“挑戰微單、單反”那麼誇張。但P20pro確實是可以當成一臺隨身的小DC看待了。

所以,我覺得現在華為的手機雖然貴,但它有它貴的道理。而且也沒有人逼你一定要買華為。如果你嫌棄它貴,你還有很多品牌的手機可以選擇。

另外,也不是任何人,任何需求都要高配置的手機。例如我日常生活需要兩部手機,如果我的小米max壞掉了,我可能會買一部小米max3作為代替。(主要用於閱讀、微信、QQ之類的app,廉價的手機也足矣勝任了。)


從耗子胖成豬


我個人覺得,華為手機的價格有點高,因為今天我還去啦躺華為店,我準備換手機,所以去手機店看看,手機市場在這兩年之內提高了一倍的價格接近,人們正常的工資一個月能買一臺高端機,但是要吃飯,仔細一算吃不消,我一個月大概萬把塊錢,而我也只能符合三千當左右的手機,高端我真的感覺還是吃不消,市場變化太快,我們掙錢太少社會有那麼現實,量著過吧。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沒能力,我喜歡評論,我驕傲


窮人的浪漫104946801


這就像是

小學生和高中生的區別

華為以前是小學生,蘋果起步是高中生

靠奮發圖強具有高中甚至超過高中生的水平了

你不能還按小學生對待他啊,況且他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高中生了!

我們希望這個小學生更進一步,超過高中生,反過來我們又嫌棄他的學費 生活費高

蘋果這個外籍高中生就理所應當讓我們負擔費用?

自己家的高中生就嫌棄費用高?

這矛盾的厲害啊!

而且自己家的學生在很多方面也省吃儉用 比如各種 價位的機子

比如國內比國外價低好多!

中國有個華為 是我們的驕傲

定價權掌握在中國人手裡

真希望汽車界也出個華為級別的公司


柒號v


華為手機的價格高,這是在一定對比下的。將華為高檔機型與蘋果新款放在一個位置的話,它的價格並不比蘋果新款低多少價格。但是,現在國民收入水平足,購買一個好一點相對貴一點的手機並沒有增加更多的負擔的話,它的價格也就沒有那麼高,甚至比蘋果新款手機更具有性價比。

換個角度,華為不僅僅有高端手機,也就是所謂的商務手機。它還有很多合作款手機,老年機,甚至低價格機型。如果算其均價,則還是很低的。這麼看的話,華為手機價格不高。

你問我是否認為華為手機價格高。我的回答很明確:能夠被你充分榨乾價值的手機是很富有生產價值的,則其現在的標定購買價格則極其低。

解釋一下我的觀點:

1、一臺1000元左右的手機,你只用來看時間(極端例子),那它跟100塊的諾基亞黑白屏手機價值是一樣的。它的價格1000塊就實在是太高了。

2、一臺5000元的手機,你用它聊到了心儀已久的妹紙(還是極端例子),它是不是就不只5000毛爺爺那麼簡單呢?

3、華為手機,從幾百到上萬,每一款都對應不同消費者,而讓其生產價值,榨乾其價值的人基本都不會覺得其價格高。


總結一下,購買契合自己能力的手機,發揮其最大價值,則值。價格就成了數字。花很高的價格購買一臺坐等淘汰的手機,那麼你花出去的錢就等於極大的浪費,價格自然高。


關注陶侃pottery,做有主見的自己


陶侃pottery


大眾的車越來越買不起了,你看輝騰,途銳,途昂那麼貴,一點也不平民價,出個suv盡然還要六七十萬,要是六七萬賣給我就好了!那個大眾桑塔納我又不想要,我就想六七萬買大眾輝騰,還有大眾途銳SUV,最好是他能送給我,這樣我會給他瘋狂打call!!!


無所謂的承諾10951436


幹價位高低關係不到

跟跟人能力有直接關係,

有錢的覺得手機不貴

對於沒錢的真他媽的貴呀!

謝謝您的採納(ฅ>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