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說三國:漢獻帝有沒有挽救東漢的能力?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本期《墨說三國》小欄目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我們聊聊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的故事。

漢獻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想要翻盤難度最大的傀儡皇帝。因為漢獻帝遇到的權臣不是董卓這樣嗜殺成性的軍閥就是曹操這樣雄才大略的奸雄。但是漢獻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亡國之君,一生顛沛流離,但是總體還是平安落地。雖然禪讓了皇帝,但保全了自家性命,以山陽公的身份維持漢統,最終得以善終。

墨說三國:漢獻帝有沒有挽救東漢的能力?

墨說三國

有人問:漢獻帝到底有沒有挽救東漢的能力?

以史為鑑墨上桑認為:雖然漢獻帝比起漢桓帝、漢靈帝等昏庸無道之君要好很多,但是把復興漢室的希望寄託於漢獻帝身上,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理由如下:

一、漢失人心

大漢帝國從漢和帝時候開始,就陷入一個新皇帝年幼,皇后必須依靠外戚才能把控朝政,這就導致了外戚專權。等小皇帝長大後想要從外戚手中奪回政權,只能藉助於宦官之手除掉外戚,這又導致宦官專權。於是強大無比的大漢帝國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越走越差,最後在著名的桓靈二帝時期達到奔潰的邊緣。

以前的時候,外戚和宦官這一惡性循環的爭鬥還只是侷限於朝堂,老百姓還勉強過得去。等到在漢桓靈二帝時期,不僅朝堂上的鬥爭達到頂峰,而且在官方賣官鬻爵的推波助瀾之下,老百姓簡直都活不下去了。這才有了張角以道家大賢良師的身份走遍天下,聯絡起義。

從這個角度來看,漢朝在桓靈二帝時期就早早就失去了民心,失了民心自然失了天下,大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只不過適逢其會罷了。

二、復興無人


墨說三國:漢獻帝有沒有挽救東漢的能力?

董卓立漢獻帝

自從董卓進京,漢少帝和陳留王劉協在面對董卓時,少帝不敢說話,陳留王劉協大膽指責董卓竟然不拜見。這可以說是劉協一生當中少有的高光時刻。奇怪的是董卓竟然不是看重更為懦弱比較好控制的少帝,而是看重看起來更有魄力但是年紀更小的劉協。

可惜董卓當權後,漢獻帝再無這樣的表現,只是作為傀儡被捧上帝位。等到董卓死後,王允和呂布又開始專權,這兩位一個只善於政治鬥爭,一個更是毫無深謀遠慮的武夫。結果還沒等咋樣就引發西涼兵變,呂布戰敗逃亡,王允身死,漢獻帝再一次成為叛兵傀儡。

等到餓得半死,艱難逃出叛軍控制地區的漢獻帝被曹操迎接到許昌後,雖然衣食無缺,百官也重新任命,但實際上漢獻帝能用的人就更少了,可以說除了自己皇后、貴妃的外戚就沒別的人了,偶爾還能冒出來一個忠於漢室的太醫,可是這些人能有啥用呢?

墨說三國:漢獻帝有沒有挽救東漢的能力?

曹操挾天子

果然,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漢獻帝一生中第二高光的時刻就是衣帶詔。但是獻帝的岳父,董貴人之父董承聯合劉備等人等圖謀殺曹操,結果劉備見勢不妙先跑了,白白拿到了奉衣帶詔誅賊的好處。而衣帶詔外洩後,企圖殺曹操的董氏全家都被曹操所殺。之後漢獻帝伏皇后之父伏完也圖謀殺掉曹操,最後也是全族被殺。

就這兩位能用的親信,結果先後被殺,甚至連夫人肚子裡的皇子都保不住!漢獻帝可以說無能到家了。經此一事,漢獻帝再無人才可用,漢獻帝也徹底斷了殺曹操的念想。

在這期間,可以說沒有那個真正有才的人投奔到漢獻帝麾下出謀劃策,甚至以史為鑑墨上桑可以武斷的表示:跟著漢獻帝的大臣忠貞有餘,才能可以忽略不計。沒有人才,漢獻帝拿什麼復興漢室?

三、無權無兵


墨說三國:漢獻帝有沒有挽救東漢的能力?

漢獻帝禪讓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句話可以說是現代人人皆知的真理。但是對於從小生長在深宮之中的漢獻帝來說,軍權是啥?從年幼的劉協成為皇帝開始,軍權先後掌握在董卓、王允、曹操手中。縱觀漢獻帝的一生,從陳留王開始一直到漢獻帝,他一生都沒有掌握軍權,也沒有掌握實際的政權。而且以漢獻帝一直在深宮中長大的個性,給他兵馬會不會指揮還需要考慮。就算漢獻帝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在曹操這種久經沙場的老將面前,漢獻帝的才能真的夠看嗎?

四、沒有地盤


墨說三國:漢獻帝有沒有挽救東漢的能力?

從漢獻帝到山陽公

作為大漢皇帝竟然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除了袁紹、袁術這樣的圖謀不軌之輩,曹操也是花大力氣打造了自己的大後方。孫家拓展江東,劉備攻略西蜀。除了漢獻帝,每個諸侯都在經營自家的地盤。

別說漢獻帝,整個漢室宗親中,益州的劉璋、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劉虞等都是大漢劉氏最後的希望,可是在天下大亂中,劉虞被公孫瓚所殺,幽州也成了公孫瓚的地盤;劉表守著荊州的一畝三分地不管不顧,最後病死了地盤白送給了曹操;劉璋更是碌碌無為,被劉備輕取。

沒民心、沒人才,沒地盤,沒軍權,沒才能。。。請問漢獻帝一個初出茅廬的一級菜鳥如何才能玩轉復興漢室這個地獄級別的難度呢?

說漢獻帝運氣差,是他碰上了董卓、曹操這樣的梟雄;說漢獻帝運氣好,也是他碰上了曹丕這樣的心軟皇帝。不管怎樣,在我們今人看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以史為鑑墨上桑願意和各位讀者共飲此杯。

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