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今年西安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

如今的西安,正以全新的姿態,發出擴大對外開放的聲音。通過大力發展門戶經濟、樞紐經濟、流動經濟,不斷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著力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西安對外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今年全市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據西安海關統計,我市前十一個月累計進出口總值3027.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31.6%,其中出口1819.3億元,增長31.1%;進口1208.5億元,增長32.2%,貿易順差610.8億元,完成省考指標105.96%,超過時序進度14.29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外貿進出口持續向好

點贊!今年西安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

點贊!今年西安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

今年以來,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提高為企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激發社會投資創業活力,幫助企業大幅降低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環節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通了監管服務“最後一公里”。到11月,全市累計進出口總值達到3027.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31.6%。

根據前三季度的統計數據來看,西安地區進出口總值較去年同期增長32.4%,其中出口增長37%;進口增長25.8%,貿易順差553.1億元。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西安地區的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跑出了2個第一,1個第二。今年以來,我市主要進出口指標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加工貿易進出口(1594.7億元)增速24.9%高於一般貿易進出口(459.8億元)增速20.7%;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進出口282.7億元,增長1.5倍。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進口糧食、肉類、汽車指定口岸功能也進一步豐富和優化;同時,隨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深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也大幅增長。

另外,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佔比七成,民營企業進出口表現活躍。前三季度,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713.5億元,增長25.5%,佔同期西安地區進出口總值的70.4%,其中出口955.2億元,增長20.4%;進口758.3億元,增長32.6%。民營企業進出口526.7億元,增長67.9%,佔同期西安地區進出口總值的21.6%,其中出口447.2億元,增長98.6%;進口79.5億元,下降10.1%。國有企業進出口193.5億元,增長22%,佔同期西安地區進出口總值的8%,其中出口91億元,增長26.8%;進口102.5億元,增長18%。

外貿龍頭企業進出口也大幅增長。前三季度,美光、三星兩家外貿龍頭企業進出口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進出口額分別為1031.2億元和66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9%和54.1%。兩家企業合計佔同期全省外貿總值的69.6%,成為拉動我市進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

另外,我市與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中,前三季度與韓國進出口499.6億元,其中出口262.7億元,進口236.9億元,增速分別為:39.0%、20.5%、67.4%;香港進出口481.7億元,其中出口481.5億元,進口0.2億元,增速分別為:62.8%、62.8%、53.5%;臺灣進出口432.9億元,其中出口52.9億元,進口380.0億元,增速分別為:17.2%、0.9%、19.9%

營商環境優化讓跨境貿易更便利

今年以來,我市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推行“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做到隨叫隨到、上門服務、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通過營商環境提升促進外貿持續向好。

減少了外貿企業申辦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備案辦理環節和時間,依據行業管理規定在主要材料完備情況下容缺受理、先辦後補、送件上門。同時,取消了外貿企業邀請外國(港、澳)客人來華簽證初審和轉報環節,受到了廣大企業一致好評。更多外貿企業享受到“單一窗口”的便利和快捷。目前我市已有1000多家外貿企業降低運營成本超過10%,通關時間壓縮超過1/3,報關覆蓋率達82%。

今年10月底,中歐班列(長安號)再傳喜訊:自2013年11月28日,中歐班列(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從西安港——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發車,到今年開行首超1000列,5年裡取得的成果背後,是大西安開拓創新、勇於開放、敢於邁步的最真實詮釋。

點贊!今年西安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

點贊!今年西安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

首趟“長安號”國際貨運回程班列駛抵西安(資料照片)

2017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全年開行194列,年度開行總量排名全國第17位。2018年以來,中歐班列(長安號)從年初的日均1-2列到目前穩定在3-4列以上,截至10月30日開行數已達1030列,是去年全年的5.3倍;運送貨物105.2萬噸,是去年同期的4.5倍;貨值約15億美元,是去年全年的8倍。其中,歐洲方向開行550列,中亞方向480列;全程扣除空箱後的重載率高達99.9%,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三項指標穩居全國第一。

首屆進博會成果豐碩企業信心滿滿

上個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來自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3600多家企業、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前來參展。西安交易團也參加了這個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在6天時間裡,西安交易團一行與月星集團、哈薩克斯坦鐵路國有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羅森、德國Holtmann、阿爾斯通、米奧蘭特等國內外知名的重點企業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座談,一個全新的西安城市形象對外呈現。很顯然,這些重點企業的高層都對西安充滿了期待和信心。在11月6日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陝西省採購說明會暨簽約儀式上,西安交易團簽訂24個採購合同,合計金額46.5億元。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西安的進出口企業不僅收穫了採購大單,更是借進博會的契機,對話全球市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既是消費者的進博會,也是企業的進博會;既是中國的進博會,也是世界的進博會。進博會上向世界宣佈了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全新舉措,給中國的企業家特別是我們民營企業家傳遞了一個十分明確而積極的信號。這打消了我們過去敢不敢投、往哪裡投、投多投少的顧慮,讓我們有信心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將中國與世界的市場更好地連接起來。”前往參展的愛菊集團董事長賈合義這樣說道。

點贊!今年西安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

點贊!今年西安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

進博會上,我市參會跨境電商企業也收穫滿滿。很多企業利用這樣的大平臺對話全球市場,讓 “走出去”的步伐更加明確和堅定。西安趕鴨子商貿有限公司林繼珂就表示,跨境電商選品非常重要,爆款會加大商品流轉的速度,在進博會找到了很多暢銷和有希望成為暢銷品的商品,收穫很大;進博會使跨境電商集約化、規模化的採購,能更好地制定採購計劃和銷售計劃。

不僅是進博會, 今年以來我市還組織企業參加了第123、124屆廣交會、第28屆華東交易會、加博會、匈牙利中國商品品牌展、東盟博覽會等,實現成交14億多美元,佔全省八成以上,成交產品涉及裝備製造、汽車、食品、能源等。

深入調查研究應對貿易摩擦

面對中美貿易摩擦,我市也組織多方交流,給企業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今年7月6日、13日,由市商務局領導帶隊分別赴高新區、經開區開展外貿工作專題調研,評估各類企業所受影響,鼓勵企業調整外貿商品結構。7月16日,全市外貿工作專題會議深入研判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加速升級對我市外貿的影響。8月29日,市商務局舉辦“中美貿易摩擦”專題知識講座,邀請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商學博士後馮宗憲,針對中美貿易摩擦進行授課,分析了美國採取301調查的原因、程序、歷史借鑑及對中美經貿的影響,探討了中美雙邊談判需要考慮的問題,並提出了我市外向型經濟企業的應對策略,引導企業充分利用我市跨境綜試區獲批機遇,尋找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新機遇,拓展新興市場,有效突破各種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框架內實現利益最大化。今年9月5日,邀請了浙江米奧蘭特商務會展股份有限公司來西安,就海外自主辦展、如何協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等問題進行了交流,並達成初步協議。

另外,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先後調研杭州、廈門、寧波等城市,對標先進,出臺相關政策,積極開拓新市場,降低對美貿易的依存度。積極學習借鑑國內兄弟城市經驗做法,杭州在波蘭、迪拜等地,獨立辦展,為企業提供了新平臺;麗水企業在面對中美貿易爭端過程中,調整產品結構,並積極聯繫美方合作伙伴商談應對風險;廈門對相對較弱的民營企業,在出口信保方面有一定的傾斜。借鑑外地經驗複製推廣,引導了我市外貿企業,積極應對,合理合規的規避制裁清單。

力爭明年外貿增速不降、規模不減

“今年以來我們持續提升營商環境,積極有效地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推動全市外貿進出口持續向好,增速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一路領跑,跑出了外貿進出口的西安模式和西安速度。下一步,我們要重點抓好兩方面工作,力爭明年外貿增速不降、規模不減。”市商務局副局長陳天如表示,下一步我市商務部門將全力做好貿易促進活動,引導企業開拓 “一帶一路”海外市場,依託“展覽+互聯網+供應鏈”三位一體平臺,拓展新興市場,力爭明年外貿增速不降、規模不減;二是要進一步推動外貿行業轉型升級,對標杭州、成都等城市,研究制定外貿中長期發展規劃,謀劃佈局開篇,為大西安建設和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率先實現追趕超越。(西安日報首席記者 軒轅楊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