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該如何學習?

用戶5996374896625


認真聽課,做好筆記與及時複習缺一不可。

由於化學學科知識點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上課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而好的課堂筆記則是老師授課精華的濃縮。用自己的語言將書本及老師的講解的重點和 難點記錄下來,既是一個整理思路的過程,同時也便於日後複習


理解化學的基礎概念和基本理論。

概念和理論是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打開化學大門的鑰匙。它們一般都是用簡明精煉的詞句表達出來,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嚴密性和邏輯性。

準確使用化學用語。

交流、描述及表達物質變化過程中常用到的一些化學術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要能熟練掌握,靈活運用。


重視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在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有關化學性質,進行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鑑別與鑑定等定性定量分析時,一般都要以實驗為手段加以驗證或探究完成而得出結論。因此,要學好化學必須重視實驗。

及時反饋,精練習題。

每當學習到一個階段,就要學會自我檢查學習過程中的漏洞和薄弱環節。這一點可以通過做一些的習題開始。做題時不要只就題論題,要儘量拓展思維。在解法上儘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或尋求一解多題規律,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但是要切忌陷入題海。


多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幫助拓展知識面,平時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從中找到可以試著用化學的方法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自然科學奧妙探秘,中考高考資源普及,更多科普教育資料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物理小金魚”。


物理小金魚


非常喜歡這個問題!



首先我不知道你說的是初中化學還是高中化學還是大學的應用化學!我個人非常喜歡化學,(初中一百分制考試從未低於90),我上初三開始學化學,覺得化學方程式很好玩,做的實驗也相當有趣(奈何初中做實驗不多,表示不夠好玩)!到高中的時候,化學科變成120分制,考試也是都是110+。特別是高二的時候已經學了有機化學,各種苯環,芳香烴,越長越有挑戰性,自然就是化學科代表。這是我學的最開心的一門學科了,直到現在畢業多年,我還是想學,而且把筆記本還隨身攜帶,並且走南闖北!足以證明我對它的痴愛(⑉°з°)-♡!
至於該怎麼去學化學。我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你去發現它的有趣的地方(比如做實驗時,發生化學反應時顏色變化和各種有趣的現象發生等),再去找它的規律,然後把重要知識點進行比較系統的總結,不要死記硬背,自然慢慢能學好。假如你內心是抗拒的,就是再怎麼逼自己去學,都不會學得太好!

以上是我高中時自己做的化學筆記,希望能幫到你!如有疑問,可以隨時再進行提問。


八分半的小五姐姐


化學作為自然科學中最悠久的學科之一,存在了幾個世紀,它研究原子,分子,電子等微觀世界層面的物質,包括了物質的性質,結構,組成及變化規律與理論。化學是創造新物質的科技基石,對推動人類進步與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化學的學習是件非常有趣的課程,但前提是學習基礎知識要紮實,從初中階段的定義出發,要弄明白許許多多的名詞解釋背後的內涵,比如化合價,水合反應,原子量,元素週期表,化學的學習同其它自然科學學科一樣,是循序漸進,內容逐步加深的,基礎知識的掌握離不開充分理解,練習與鞏固,化學這門學科特別強調實驗與動手能力,許多的化學結果靠實驗現象來確定,不可能憑想象。

化學過程與反應總的原則是質量守恆定律,物質可以從一種形態輕變為另一種稱質與刊態,其間可以伴隨著微觀世界的組合,反應極變化,可以發光,發熱,顏色的變化,氣體產生,新物質的生成,但總的質,不變。

中學和大學化學的學習漸漸處於高層次的理論與現象學習,大學化學學習更依賴於實驗與試驗,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完成,幾乎全部要靠實驗完成,學好化學並不難,個人興趣很重要,還要頭腦靈活,敢於假設與推斷,最重要的學習化學要細心,對疑問或問題不放棄。

我是彭斯斯,大學本科分析化學專業,從初中高中到大學,一直任數理化英語學習委員或課代表,理學碩士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