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南:昔日泥濘路,今日亮麗風景線……

“想不到原來坑窪崎嶇的泥濘路,短時間內就變成了都城一道亮麗的交通風景線。”12月5日,剛從深圳返鄉加大投資創業的麥先生,駕車行駛在已完成前兩期工程的高鐵大道(鬱南縣都城至南廣鐵路鬱南站一級公路)上,連連發出由衷的感嘆。麥先生的感慨正是大家對鬱南縣當前大力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善區域內便捷交通網的期盼和點贊。

鬱南:昔日泥濘路,今日亮麗風景線……

圖為高鐵大道項目第三期施工現場

抓重點:

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鬱南縣圍繞建設“全省綠色崛起示範縣”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努力推動全縣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2018年年初就提出在構建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健全現代交通運輸服務體系、提升交通運輸行業治理能力等方面力爭實現新的突破。全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投資26871萬元,前三季度已完成投資19410.65萬元,完成年度計劃72%。記者12月6日在鬱南縣都城至南廣鐵路鬱南站一級公路工程建設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抓緊製作橋樑柱子。負責現場施工監理的王羽說:“今年來雨水天氣多影響了施工進度,但目前正在全力以赴保質保量趕工期,第三期工程建設完成近60%,預計春節前路面可全線拉通。”

據鬱南縣交通局負責人介紹,目前縣域交通道路改造正全面鋪開,G234線、S294線大修改造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即將動工,S368線鬱南縣南江口花壇至高鐵站段改建工程、S537線宋桂段建設都計劃在今年底完成。X474線(雲霄村路口至千官)段路面大修工程,X874河蘋線鬱南段舊線路面大修工程,Y563旺衝至裡城公路改建工程等都在有序展開。

破難點:

做好安全生命防護

關愛生命,尊重生命是構建和諧社會,落實“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標誌和前提基礎。鬱南縣委、縣政府將267.63公里農村公路整治任務和修復自然災害造成縣公路水毀嚴重等難點問題作為2018年貫徹落實《廣東省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意見》的切入點,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全面提升全省“平安交通”水平。該縣交通局工程進度臺賬顯示:農村公路整治前三季度已完成99.92公里,累計完成投資約350萬元,計劃在2018年底完成;目前尚未通客運班車的9個行政村建設正在抓緊進行,現已完成2018年未通客車安防工程攻堅項目目標任務86.5公里,2018年未通客車窄路拓寬任務8.289公里,累計完成投資約150萬元;2018年完成新農村路面硬底項目36個,共36.647公里,完成投資約1282.645萬元。

俗話講“風雨無情人有情”,今年受颱風“艾雲尼”“馬力斯”“山竹”的影響,鬱南縣公路水毀情況較嚴重,特別是X472、X473、X855、Y533線等路段坍方導致交通中斷,給群眾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鬱南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次都是奔赴一線靠前指揮,及時調動人員和機械隊伍搶修被毀路段和設施,清理坍方,確保公路暢通。在處理好交通應急狀態的同時又不斷完善健全安全及相應配套措施。自2018年起,建城、平臺線增加投入車輛且加大發班密度,平臺公交線運營車輛由原來的4輛增加至10輛,並增開夜班車服務。縣域範圍內目前已實現村村有候車亭、行政村通客運,基本建成了安全便捷農村公路運輸服務網絡。一位乘客告訴記者:“以前等車等得很煩,現在每隔15分鐘就有一班車,實在是方便!”的確,隨著車輛、班次的增多,目前已對高鐵鬱南站高鐵班次實行全覆蓋,實現公交無縫接駁,惠及沿線及周邊群眾12.5萬人,公共交通正悄然成為群眾出行的首選。

保節點:

完善運輸管理服務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改善民生、助推經濟、提升縣城輻射力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重視建後管護,建立長效管理和運輸服務機制必不可少。鬱南縣今年以來通過執法改革制定分片區負責制,辦案量與去年同比上升41.9%,共查處案件521宗,嚴厲打擊了交通運輸違法行為,切實維護了運輸市場秩序,保護公路路產路權。

記者翻閱了一下相關記錄資料:道路運政方面查處案件168宗,水路執法方面查處水路違法案件3宗;公路路政執法方面共出動執法人員1563人次,巡查公路24600多公里,治理車輛超限超載方面查處超限案件232宗;及時拆除違法設置廣告牌、清理違章亂堆亂放物品、清理堵塞水溝等,辦案效率比去年提高50%。

鬱南縣交通局負責人表示,交通線口的幹部職工早已融入了創建“全省綠色崛起示範縣”的濃厚氛圍之中,正上下卯足勁把握當前發展重大機遇,突出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在促進鬱南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作用,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逐步打通內外交通通道,鞏固全域交通網絡,早日破解交通制約瓶頸。


雲浮融媒中心

記者:劉榮興 陳銳兵

特約記者:葉錦生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