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畫幅的富士GFX 50S怎麼樣?

狗哥球鞋鋪


無反系統自M4/3發起,逐漸蔓延到1英寸、APS-C、全畫幅,直到去年這種形態才真正進軍中畫幅,哈蘇在6月推出首款中畫幅無反相機X1D,而傳聞已久的富士也於9月宣佈開發GFX 50S,並在今年1月正式發佈。如今GFX 50S樣機已經送達色影無忌編輯部,小編為此非常感謝卓美網提供樣機進行測試。

  之所以富士要推出這款中畫幅產品,是因為許多攝影師渴望獲得一款更高像素更大傳感器的相機,主要用於商業、工作室人像攝影等領域,同時又要保持X系列出色的色彩再現性能。其實無反系統與中畫幅的匹配程度要大於全畫幅、APS-C等。無反系統的優勢在於機身體積更小,法蘭距有可能更短轉接性更強,然而追焦性能並非它的長處。中畫幅需要減重,無需強大的連拍和對焦,無反系統的弱項和優勢均能很好的契合。目前,中畫幅無反系統僅僅是剛起步,僅有哈蘇、富士兩家推出了實際產品,我們不妨將哈蘇X1D與富士GFX 50S的參數規格進行一番比較:

規格對比(點擊查看大圖)

  從參數對比來看,雖然富士和哈蘇均為中畫幅無反系統,但兩者曝光系統還是存在明顯差異,富士採用的是焦平面快門,而哈蘇X1D採用的是鏡間快門。鏡間快門這種設計雖然閃光同步速度不受限制、拍攝高速移動物體不會產生變形,但鏡頭全開的時候可能會導致通光量降低,T值下降快門速度低,且不利於轉接。除了快門類型、快門速度不同,兩者在RAW色深上並不相同,哈蘇為16bit而富士是14bit,這與傳感器本身設計和圖形處理性能有關。剩下如取景器規格、感光度範圍、顯示屏規格、視頻幀率等參數上富士更有優勢,哈蘇勝在厚度更薄、重量更輕。至於實際拍攝性能還需要後文詳細論述。

技術亮點

1.43.8x32.9mm、5140萬像素CMOS傳感器

43.8x32.9mm CMOS

  事實上43.8x32.9mm CMOS中畫幅傳感器並不罕見,哈蘇、飛思、利圖低端數碼後背上早已採用,賓得645Z、哈蘇X1D也是同樣尺寸,其面積是全畫傳感器的1.7倍。值得注意的是富士方面稱GFX 50S傳感器和賓得645Z不同,是自己開發的一款全新的傳感器。至於這塊傳感器到底是富士自主研發生產的還是富士在索尼IMX161傳感器基礎上定製的,這不是廣大攝友感興趣的,關鍵是實際成像如何。

  由於傳感器尺寸增大,增加了像素區域,使其接受光性能更加出色,因此在相機的高感光度和色彩再現性能上得到了提升,最終獲得更為出色的圖像質量,理論上強於配備同等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相機。用句俗話來形容就是“底大一級壓死人”。

  那麼富士GFX 50S為什麼沒有使用X-Trans傳感器?X-Trans傳感器最大的特點就是減輕摩爾紋和偽色的產生,當然GFX 50s的傳感器也能夠做成X-Trans傳感器的排列方式,但是因為中畫幅傳感器的尺寸更大,每個像素的面積更大,間隙也更大,能夠相對的緩解摩爾紋和偽色的產生。

  而且由於X-Trans傳感器的特殊排列方式,所以後期如果不使用富士自己的軟件解照片的話,效果會有所下降。使用X-Trans傳感器的話,單張照片的容量會變得更大,考慮到這款相機是面對那些之前長期使用lightroom等軟件的用戶,所以還是採用了傳統的拜爾排布方式。

2.全新開發的大口徑G卡口

富士G卡口

  富士GFX 50S採用G卡口,該卡口是為該系統全新設計的,直徑為65mm,法蘭距為26.7mm,最小後焦距為16.7mm。其使用多達12個電子觸點發送和接收數據。

  圍繞這個新卡口其實可說的有很多,首先是潛力,我們知道索尼A卡口/E卡口、佳能EF卡口、尼康F卡口均是可兼容APS-C、全畫幅兩種畫幅,那麼富士的G卡口除了能兼容43.8x32.9mm,能否適配更大尺寸傳感器(比如53.7x40.4mm)?對此,富士的回答是否定的,雖然哈蘇和飛思的後背採用的是更大面積的中畫幅傳感器,但是富士為了保證GFX 50s能夠達到目前這個和單反相機相近的機身體積,所以使用的是44x33mm,而且目前開發的G卡口鏡頭都是對應這個尺寸的傳感器,如果開發新的傳感器就等於開發新的卡口,目前看來富士是沒有考慮推出更大尺寸中畫幅傳感器的計劃。

  轉接方面,富士官方提供H卡口轉接環和大畫幅相機轉接環。通過H卡口轉接環GFX 50S可以使用專為GX645AF開發的總共9個SUPER EBC FUJINON HC可更換鏡頭和1個望遠轉接鏡。雖然對焦方法將限於手動對焦,但是可以支持手動和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也可以使用鏡頭內置的鏡間快門進行拍攝。如果使用大畫幅相機轉接環,該轉接環可以安裝在採用4x5膠片格式的大畫幅相機的膠片裝載位置,可以在鏡頭或機身上使用快門,

3.369萬點OLED電子取景器和236萬點觸摸顯示屏

標配EVF

  富士GFX 50S的電子取景器採用可拆卸式結構,使用0.5英寸369萬點有OLED面板。背面顯示屏為3.2英寸236萬點LCD屏,採用三向翻轉設計,支持觸摸屏操作。

整體外觀

富士GFX 50S正面

富士GFX 50S背面

  富士GFX 50S的外觀設計並沒有像粉絲希望的那樣採用類似GF670的旁軸造型。富士方面似乎考慮到更為廣泛的目標受眾,採用了類單反造型,這與X-T系列一脈相承。相機整體稜角分明,頂部外置取景器呈尖頂設計,左右雙肩各有一個轉盤。

哈蘇X1D與富士GFX 50S正面對比

哈蘇X1D與富士GFX 50S背面對比

哈蘇X1D與富士GFX 50S頂部對比

  單純比較機身尺寸和重量來看,富士GFX 50S與佳能EOS 5D系列、尼康D800系列相近,只是由於翻轉屏和電池倉設計更厚一些。然而厚度差也是GFX 50S與X1D身材“胖瘦”的重要之處。

機身的58處採用氣密密封

  這款機身由堅固的鎂合金製成,堅固耐用。機身有58處採用氣密密封,以達到防塵和防滴效果。作為一款中畫幅相機,防塵防滴再加上緊湊、輕質,這意味著他不僅適合工作室拍攝,在戶外同樣可以放心使用。

細節設計

  機身細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GFX 50S繼承了X-T系列的設計。正面卡口左側為Fn2功能按鈕和鏡頭釋放按鈕,而機身正面右上角為同步端口。

拆下EVF後 頂部有熱靴接口

ISO轉盤

  相機手柄前面凸出部分與其他X系列相機一樣,具備前指令波輪。再看相機的頂部,這裡左肩為感光度轉盤,右肩則是快門速度轉盤,兩個轉盤均配有轉盤鎖定按鈕,防止誤操作改變檔位。相信富士X-T系列用戶看到後並不會陌生。

  在相機右肩上分佈著眾多按鍵,需要注意的是GFX 50S像高端單反一樣,搭載了一塊1.28英寸單色LCD肩屏可在所有條件(包括明亮日光)下查看快門速度、光圈、ISO、曝光補償和曝光模式等信息。當然用戶可以自定義在顯示屏上顯示的最多8個項目,該肩屏具有背光功能,即便在暗處也能查看。

  GFX 50S並未像X-T系列那樣配備DRIVE轉盤,而是在快門速度轉盤和肩屏之間加了一個“驅動(DRIVE)”按鈕,用戶可在不同模式(例如連拍、包圍曝光和視頻)之間快速切換。在肩屏的前方則是電源開關、快門按鈕及曝光補償按鈕(Fn1),這種設計我們在數碼單反上常見,可能由於肩屏的存在曝光補償並未以轉盤形態出現。

  有意思的是GFX 50S的機身後部明顯厚出一塊,由此頂部增加了一條空間,對焦模式切換撥杆、刪除按鈕、回放按鍵得以一字排開分佈在此處。對於常用回放、刪除的用戶來說這個位置並不順手,僅僅是腰平取景才會比較舒服按到。

三向翻轉屏

  前文談到,這款相機配備了3.2英寸236萬點液晶屏,覆蓋率為100%。該屏幕支持觸摸功能,允許直觀操作,例如選擇菜單和自動對焦點、放大和縮小圖像、進一步構圖等。此外,該三向翻轉屏,能夠在水平風景拍攝時向上或向下翻折,或者在豎拍時向上翻折(90°向上、45°向下和60°向右),從而方便從高、低角度取景和拍攝。

  在機身背面左側主要由顯示屏佔據,而右側則是重要操控區域,從上至下,最上方是Fn4功能按鈕、後指令波輪、Fn3功能按鈕並排,操作過程中拇指波動後指令波輪會時常碰到背部凸起。往下對焦搖桿和Q(快速菜單)按鈕一排,Fn5功能按鈕則處於十字選擇鍵之上,最下方則是DISP(顯示)按鈕。總的來說該區域的按鍵分佈與X-T系列有些類似,對富士老用戶來說上手並不困難。

側面接口

  GFX 50S的主要接口集中在相機一側,接口種類比較豐富,包括用於連接電腦拍攝的USB 3.0、用於將圖像輸出至外部顯示器的HDMI Micro接口、遙控快門釋放端口、麥克風輸入和耳機插孔。 將可選的交流電源適配器AC-15V連接至直流輸入端口,以此可使用外部電源運行和為相機充電。

側面有電池倉

  供電方面,這款相機電池倉設計非常特別,並不在常見的手柄底部,而是在相機側面,這也是這款相機背部加厚的原因。這樣設計的好處在於機身電池倉與手柄電池倉可獨立使用。GFX 50S標配一塊NP-T125鋰離子電池,由於採用大尺寸傳感器和大尺寸焦平面快門而增加的能耗,NP-T125為高容量電池,使用單節電池可以拍攝大約400張照片(開啟自動節電功能)。 實際使用來說這款中畫幅相機的續航還算可以,與全畫幅單反相比仍有差距。當然作為專業機,該相機可以另購豎拍電池手柄VG-GFX1,延長續航提升豎拍手感。

雙SD存儲卡倉

  存儲方面,GFX 50S與X系列相同,採用SD卡(兼容UHS-II)作為存儲介質。相機配備雙插槽,可支持三種不同類型的記錄方法,即“依次”:可以根據拍攝順序持續記錄;“備份”:同時在兩張卡上記錄相同數據;“排序分類”:在不同的SD卡上分別記錄RAW和JPEG數據。

菜單界面及功能設置

菜單界面

  單就菜單界面來說,GFX 50S與以往的X系列相機一樣,色調以黑色為主。這種菜單界面,在拍攝和回放菜單中,各個功能以標籤形式鏈接顯示,方便用戶進行快速的選擇和設置。只要選中一個標籤,無需滾動菜單即可在顯示的列表中找到需要的項目。

三種快門類型

  GFX 50S搭載了新開發的專門用於中畫幅無反相機的焦平面快門。其為低噪聲機械快門,使用壽命為15萬次,快門速度可達1/4000秒,並具有電子前簾功能。有三種快門類型可選擇,包括電子快門、機械快門、電子前簾快門。當使用電子快門時最高快門速度可達1/16000秒。

最多425點對焦

最多425點 可選三種對焦區域模式

  GFX 50S採用對比偵測AF,可用單點、區域和廣域/跟蹤模式。在單點模式下,相機提供9x13(117點)或17x25(425點)和六個不同對焦區域選擇。可選擇最小尺寸對焦點用於精確對焦。

峰值顯示

  此外,該相機可自動識別檢測臉部或眼睛並進行對焦,對焦可選擇右眼或左眼。而在手動對焦模式下可使用峰值對焦功能。

五種包圍曝光類型

膠片模擬包圍

  GFX 50S的包圍曝光具備五種類型,在不同的設置下可捕捉多個畫面,而只需按一次快門釋放按鈕。 此功能適用於JPEG和RAW格式。五種類型分別是自動包圍曝光、膠片模擬包圍曝光(可任意選三種)、動態範圍包圍曝光、ISO感光度包圍曝光、白平衡包圍曝光。

間隔定時拍攝

間隔拍攝

  GFX 50S支持間隔定時拍攝,可設定設定拍攝間隔時間、拍攝幀數和快門延遲。拍攝間隔時間可以設置1秒至24小時之間的間隔,幀數可拍攝1-無限幀圖像 。

自定義按鈕和菜單

按鍵自定義

  GFX 50S具有10個自定義的Fn按鈕。 可在快捷Q(快速)菜單內分配不同的選項。 可在“我的菜單”功能中創建經常使用的設置,而自定義創建允許用戶對膠片模擬和圖像質量進行保存和重命名設置。

WiFi連接和電池壽命

  此外,GFX 50S還支持WiFi連接、EXIF版權數據、語音備忘錄、電池壽命顯示、多重曝光等功能,在此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

1.白平衡測試

  下面我們看一下白平衡表現,首先看看白平衡,由於在室內評測,編輯選擇自動、白熾燈、手動分別拍攝。

自動

白熾燈

手動

  從結果上看自動白平衡偏暖,白熾燈稍微冷點。如果用戶需要較為準確的白平衡,建議使用手動模式。

2.ISO測試

  GFX 50S標準ISO感光度範圍為ISO100-12800,且還提供了擴展的ISO50、ISO25600、ISO51200和ISO 102400。 在所有這些ISO設置條件下均支持RAW格式。需要注意的是這款相機ISO轉盤刻度最高僅到ISO 12800,如果需要使用擴展感光度,需要將轉盤轉到“C”,按下前指令撥盤,再轉動撥盤選擇更高ISO。為了驗證富士的高感畫質,我們選擇哈蘇X1D作為對比對象。兩臺相機機身設置為RAW+JPG、中央偏重、手動白平衡(2900K)、焦距富士63mm/哈蘇45mm、光圈f8.0、降噪關閉(富士為-3)。PS自帶Adobe Camera RAW 9.9打開RAW(3FR)文件,“減少雜色”全部歸0。

ISO測試截取位置

左:哈蘇X1D 右:富士GFX 50S

ISO 100(點擊放大)

ISO 200(點擊放大)

ISO 400(點擊放大)

ISO 800(點擊放大)

ISO 1600(點擊放大)

ISO 3200(點擊放大)

ISO 6400(點擊放大)

ISO 12800(點擊放大)富士原生最高ISO值

ISO 25600(點擊放大)

ISO 51200(點擊放大)

ISO 102400(點擊放大)

  從測試結果來看,在標準ISO範圍內,雖然富士與哈蘇的光圈、快門速度、ISO均一致,但畫面會顯得略暗,另外由於兩者焦距不同,拍攝畫面會有些許差異。ISO100-ISO800的感光度下,兩款相機拍攝的畫面非常乾淨;ISO1600-ISO3200下兩款相機的噪點都逐漸明顯,相比之下富士感官更好一些,哈蘇在ISO3200時彩色噪點已經開始明顯;ISO6400-12800時兩款相機畫面彩色噪點密佈,富士由於畫面偏暗,暗部彩色噪點感官上要好一些;有趣的是ISO25600開始是富士的擴展感光度,富士的畫面比哈蘇更亮,有過曝傾向,這使得感官上哈蘇表現的會好些,當然兩者畫面均是密密麻麻的彩色噪點,並不具備實用價值;ISO51200-102400,哈蘇已經不支持這麼高的感光度,而富士也僅僅是支持,畫質非常差。

3.寬容度測試

  據富士官方稱他們優化聚光微透鏡和光電二極管的信號處理,實現了高清晰度和寬動態範圍。使用14位RAW數據實現的最低ISO 100感光度和14檔動態範圍,可在各種條件下提供高圖像質量。那麼實際拍攝效果如何呢?我們同樣選擇哈蘇X1D作為對比對象,採用“暴力還原”的測試方法,兩款相機設置ISO 100、F8光圈,在正常曝光基礎上分別進行+3、+2、+1、-5、-4、-3、-2、-1曝光補償,如此得到過曝、欠曝嚴重的RAW照片,放到Adobe Camera RAW 9.9,將曝光向相反的程度進行還原,“減少雜色”全部歸0。

寬容度測試截取位置

左:哈蘇X1D 右:富士GFX 50S

+1還原後100% (點擊放大)

+2還原後100% (點擊放大)

+3還原後100% (點擊放大)

  從“暴力”測試來看,+3過曝情況下,兩款相機均能拉回大部分細節,且100%下並沒有產生過多的噪點,不過富士GFX已經出現偏色,哈蘇的表現略勝一籌;至於+1、+2這種過曝程度,兩款相機都很輕鬆“完成任務”。

-3還原後100% (點擊放大)

-4還原後100% (點擊放大)

-5還原後100% (點擊放大)

  在欠曝情況下,兩款還原能力要比過曝更好,-5欠曝的情況下,兩款相機均可以拉回大部分細節,但畫面右側黑色部分出現大量彩色噪點,相比之下富士的噪點比較均勻,而哈蘇出現了“條紋”,富士要略勝一籌;-4欠曝下兩款相機可以拉回細節,但彩色噪點非常明顯,兩相比較富士稍好一點;-3欠曝下兩款相機暗部彩色噪點減少不少,富士依然略好一點。至於-1、-2這種欠曝程度對中畫幅相機來說不是什麼問題,在此就略去。

實拍樣片:

  那麼富士GFX 50S實拍效果如何呢?點擊下面樣張可以進入“樣張賞析”瀏覽實拍樣張。拍攝使用RAW+JPG,圖片僅縮小至1200寬,保留EXIF信息。本次樣張為職業風光攝影師阿劉老師使用GFX拍攝的風光作品:

點擊進入樣張賞析瀏覽更多樣張

阿劉的GFX 50S使用心得

阿劉手持GFX 50S

  在瀏覽精彩風光樣張同時,阿劉老師還提供了GFX 50S使用心得:

1.可靠性

  從12月中到2月初,我前前後後拍了一個半月,而這一個半月又正好是加拿大最冷的時節,零下40度整整一個星期,冰封湖泊河流,大雪紛飛,這給了我考驗機器最有利的條件 – 嚴酷的環境,而GFX著實給了我一個吃驚的表現力。首先就是低溫,連續的零下40度拍攝讓我為這臺機器做了最好的壓力測試,尤其是電池和顯示屏,在一個早晨的拍攝過程中,沒有一次死機和反應遲鈍,甚至在我的一臺全幅單反停止工作的時候,它還在繼續盡職盡責的拍攝。其次就是碰撞,由於落基山冰封大地,我的一次三腳架結凍化凍造成了雲臺卡口不穩,GFX從接近2米高的空中落地,重重地摔在了冰面上,不過這一次“碰撞試驗”卻沒有給機身留下任何傷疤,僅僅是遮光罩出現了裂縫。

2.操控性

  我個人對相機的使用所追求的就是上手方便和便捷操作,由於富士的傳統優勢是物理滾輪,所以這基本上滿足了我的要求,光圈環預設光圈值,快門輪將快門速度鎖定,而ISO則是開機之前就可以設置成最優,這種提前設定確實是我以前未曾經歷過的,也是我欣喜看到的特性。另外該機器的翻轉屏也是一大特色,雖然說這已經成了新型機器的標配,但是一臺劃時代的中畫幅產品將多角度翻折屏融入到系統中,不能不說是考慮到風光攝影師多角度尤其是低角度創作的需要。只不過由於我習慣了單反目鏡取景框的真實感,對於電子成像的顯示屏有諸多不適,這是我和新機器磨合期需要度過的艱難時刻。除此之外,峰值對焦將手動對焦輔助運用到了極致,畢竟直接扭動對焦環就能看出焦平面的變化是十分重要的,而425點對焦更是讓我的單點對焦框可以移動到屏幕的最下方和最上方,將我從先對焦再構圖的尷尬境地中解放出來(我用全幅單反進行超低角度創作時,這是最普遍的一種操作),不能不說是一個絕對的好消息。

3.鏡頭群

  攝影師對鏡頭群和畫質的追求大概是選擇器材的最重要指標,這一點我更不會例外,尤其是鏡頭群,因為我是一個酷愛廣角的攝影師,尤其是大廣角低角度創作是我的最愛,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可以放棄尼康D800而選擇佳能EOS 5DSR,僅僅因為一枚EF 11-24mm f/4L USM鏡頭,可見我對超廣角的情有獨鍾。而富士中畫幅目前市場上配備的三款鏡頭最廣的只有32mm(GF32-64mmF4 R LM WR),相當於全幅的25mm左右,這是我在整個新機器試用期間最大的掣肘,有點像我當年使用賓得645Z,最廣端28mm,除了接片就是接片,莫名有種不爽的感覺,不過這種狀況在很短時間就得到了緩解,因為富士公司給GFX配備的23mm比預期早很多上市,雖然不能和佳能11-24超廣角相比,但是中幅廣角在這種焦段的優勢是無法想象的,這也消除了我內心深處對於使用GFX進行低角度拍攝的糾結。

  經過了1個多月的試用,我想我和這臺富士GFX擦出了許多火花,作品的高產出,小巧機身的便攜性,對抗嚴酷環境的遊刃有餘和相當不錯的畫質,這些都是它在我的攝影包裡可以佔據一席之地的根本要素,但我想我要了解它更多才能有更大的發言權,等待著大廣角23毫米的上市,這些都將讓我可以更徹底地用它完成我的最極致創作。

評測總結

  在哈蘇X1D評測中,小編就提到無反結構與中畫幅是如何般配,對於富士來說進軍高端推出中畫幅實屬必然,XF卡口本身限制了富士進入全畫幅市場,那麼像賓得那樣採取APS-C、645雙線“包圍戰術”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雖然哈蘇率先推出中畫幅無反相機,但小編更希望能讓這類產品大眾化,這需要日系的介入,而富士恰恰充當這一角色。富士在中畫幅領域頗有經驗,這也是其他日系品牌不具備的。

  就像當年賓得645D、645Z,富士GFX 50S在功能豐富程度、人性化設計上領先於同類產品,可以說富士將X系列上諸多最新功能都給它配備上了。讓用戶用起來和X-T系列高端機差別並不大,無論操控性還是功能細節都能令人滿意。相對同類產品,GFX 50S整個產品的完成度也非常高,對焦速度、機身響應速度、連拍速度雖然和旗艦單反仍有差距,但在中畫幅中絕對是一流的。相對畫質而言,富士這款產品最值得稱道反而是防護性、翻轉屏等設計,其實採用5000萬像素中畫幅CMOS的產品,畫質上不會有本質差別,做好用戶體驗,更能提升用戶粘性。

  富士GFX系統G卡口與哈蘇X1D類似,目前開發的G卡口鏡頭都是圍繞著44 X 33mm尺寸的傳感器,同時如此設計可以讓其擁有與單反相近的機身體積。那些YY富士未來會搭載53.7 X 40.4mm傳感器的恐怕要失望了。目前44 X 33mm傳感器與全畫幅的面積差,其實並沒有全畫幅與APS-C差距大。單就畫質來說,44 X 33mm中畫幅並不能完全碾壓頂尖全畫幅,富士此舉最大意義是讓中畫幅門檻更低,讓更多人使用上中畫幅。

  作為無反系統,由於結構更簡單,GFX系列更依賴CMOS本身技術進步,未來是否會支持PDAF、4K視頻、高速連拍等全取決於此。對於新系統,鏡頭群單薄是必然,GFX 系統目前已經規劃有6支鏡頭,相信未來會逐步滿足各種題材的需要。最後談談售價,GFX 50S單機身定價為4.6萬,這樣的價格對於中畫幅來說已經非常親民,單純從價位來講可以說GFX佔據了以往EOS-1Ds Mark III、D3X的位置,填補了這一真空已久的區域,滿足135用戶高像素頂級機身的需求。

優點

1.約5100萬高像素,提供超高解像力

2.低ISO寬容度出色

3.焦平面快門,為轉接提供更多可能性

4.觸控+轉盤操控性良好

5.機身密封出色,可靠性滿足戶外拍攝

6.多角度翻轉屏,方便低角度拍攝

7.機身小巧輕便,接近135單反系統

8.對焦速度、響應速度尚可


缺點

1.電池續航表現一般

2.部分按鍵位置不順手

3.鏡頭群急需完善



色影無忌


作為富士全球首批簽約攝影師,飛俠第一時間體驗並使用富士GFX中畫幅相機,進行了冰島-挪威的拍攝。富士對飛俠的一個小採訪,今天飛俠和大家分享一個完整版。文中圖片,均為本次攝影作品。

採訪提問

1、冬季冰島和挪威經典拍攝地點推薦?

冬季由於路況和天氣的不確定性,不推薦大家環冰島旅行了。飛俠給大家推薦幾個南部的經典拍攝場景:草帽山、黃金瀑布、蝙蝠山、冰河湖,挪威,主要可以以羅弗敦的雷納為中心進行拍。

2、在極光拍攝前需準備哪些必要的攝影器材?

從攝影器材方面來說,三腳架,廣角鏡,高感比較強的相機頭是必須的。最好要準備好多塊電池。可以帶一個強光手電筒來配合營造氣氛。夜晚拍攝,要注意保暖,衣服要防風,防水,和鞋子要厚底,保溫,不要讓雪進入鞋子。帽子和圍巾,手套也是必要的。可以帶些高熱量的零食和熱水,幫助深夜嚴寒拍攝時候保持體能。

3、拍攝極光需要配備什麼鏡頭比較好?

大光圈的廣角鏡頭是拍攝極光的首選。

4、拍攝過程中對於光的選擇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否需要閃光燈?

儘可能尋找光汙染少的地方。除非需要前景特殊的補光和造型,一般不用閃光燈。

5、在極寒的情況下,相機的保暖的方法有哪些?

可以帶幾片暖寶寶,不僅可以給人保暖,還可以給相機提供熱量。現在也有給相機專門準備的防寒相機套。

6、分享使用富士GFX拍攝驚喜之處

畫質完美,細節震撼。畫質大幅度提高。高像素,5140萬像素,滿足高質量輸出和高端圖片庫銷售需求;上手快,和普通相機使用沒有異常,容易上手;特色的膠片模式,色彩漂亮;RAW格式寬容度高,錦上添花;感光度很好,中畫幅直接拍極光;對焦點眾多,多種對焦方式,準確;LCD取景,翻轉屏方便構圖。觸摸屏;外置電子取景器 光線強的時候使用;鏡頭素質高。

7、在風光攝影中會用到哪些濾鏡,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合適的濾鏡效果呢?

濾鏡,我把它叫做風光攝影的神器。我常用的是CPL,GND和ND濾鏡。

CPL用了突出天空和雲彩的層次和細節,強化彩虹,消除水面反光;GND在大光比的情況下,平衡天地之間的曝光;ND主要是延長曝光時間,把流水和雲彩拍霧化。

8、水平線究竟放在哪?會讓你的作品更生動!

構圖無絕對。不糾結地平線的位置,一般來說,三分之一處會讓你的作品更加生動。特別是當畫面中前景比較突出,或者天空雲彩層次豐富的時候,可以分別採用把地平線放在上三分之一和下三分之一。當你打算表現倒影,突出畫面的對稱,放在中間也是一樣可以的。

9、對攝影新手水平提升最快的技巧有哪些?

我的建議如下:總的來說,把握好好作品的三要素:時間、地點和構圖,在最美光線來臨的時候,在最合適的地方拍攝。構圖方面的原則是讓你的畫面從平面變立體,二位變三維,同時也要注意畫面的簡介。可以選擇一個有興趣點的前景,比如一個突出的前景和尋找引導線,讓你的畫面更加立體。

另外,建議大家帶著後期的思維去拍攝,合適的後期處理,會讓你的作品錦上添花。

10、對第一次拍攝極光有什麼建議或是技巧,便於更好的完成拍攝?

總的來說就是:廣角鏡頭、高感ISO、大光圈、長時間曝光,三腳架、好構圖。用最大的光圈拍攝,拍攝參數根據現場的光線和極光的強度來定,一般在ISO800-2000之間,曝光時間5-30秒。關於焦點,可以採用無限遠超焦距,如果構圖有前景,就把焦點放在前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