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達庵大阿闍黎

馮達庵大阿闍黎

馮達庵大阿闍黎

(1886-1978),唐密第五十代祖師。30年代既證十地,50年代胎藏界成佛,1971年金剛界成佛,1972年圓滿一切智智,得無上妙覺,萬法皆通,超邁歷代大德。

馮達庵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有奇志。清廷廢除科舉制度後,馮達庵偕仲兄馮重熙往省垣(廣州)求學,考入兩廣遊學預科學校,師讀西洋班,準備赴歐留學。該校後因學潮被清廷解散,師轉而考入廣東高等學堂數學系。馮達庵智力超群,思想活躍先進,是該校突出的高材生。畢業後,歷任惠州中學和廉州(合浦)中學數學教師,廣東省省立甲種工業學院數學系教授,福建漳州煤炭局局長,報社主編等職。


馮達庵大阿闍黎


馮達庵於世間法雖有成就,但覺人生無常,不肯安於現狀。為此,曾專門深入探討過哲學和世間宗教,總覺終非究竟圓滿。後因拜讀《六祖壇經》,引生了對六祖的敬慕和讚歎,從而泈於明確並堅定了人生的航向——長素學佛。

馮達庵夙根猛利,一經發心學佛,就摒除俗緣,以行為主,以解為輔,由淨入禪,真參實究,參破禪宗三關,徹悟心源,得大自在!其間並著有《禪宗六祖大鑒禪師傳》(內有實證心得批註和《禪關三頌》)。

時王弘願大阿闍黎主偏《潮州佛教》,馮達庵以修證心得向該刊投稿,令王讚賞,師遂隨王學密。之後,馮達庵自識宿命,謂“唐時已受灌頂,今生學密乃‘增上緣’”;加上通禪後才學密,是密宗正機,故其學密成就甚速;一九二七年在香港受黎乙真法師胎藏界學法灌頂,課間即得月輪觀成就;一九二九年在廣州受王弘願大阿闍黎金剛界灌頂,課間即入菩提心三摩地;以致一九三六年受王弘願大阿闍黎傳法灌頂,成為唐密第五十代祖師。

馮達庵大阿闍黎


王弘願大阿闍黎入滅之後,馮達庵接班駐廣州六榕寺解行精舍,開壇弘法。由於所說法契機契理,修學者法效顯著,以致全國各地緇素仕紳從法者眾。

日宼侵華時,解行精舍被迫解散,馮達庵歸居恵州西湖眫。抗戰勝利後,馮達庵重返廣州芳草街住所,開壇灌頂,弘揚一乘頓教。

一九四六年冬,馮達庵應廣東佛教協會之邀,在解行精舍演講《佛教源流》共六講,歷時月餘。同時更與虛雲大師,湯瑛居士等創辦《圓音月刊》;質量很高,流通量廣。一乘慧燈照耀有緣,影響深遠!

馮達庵大阿闍黎

“文革”期間,馮達庵閉門謝客,潛心修證。惟將門匙交給楊佛興老師,以便他來廣州時可以直接開門拜見馮達庵。在此期間,馮達庵對楊佛興老師專心培養,並將重要法寶傳給楊佛興老師。

馮達庵即身成佛,一生經歷過息腦運心,返塵歸根,泯識顯智,明體達用等層次的修證,“解行相應,顯密交融”,宗,教兼通。馮達庵昔住持解行精舍時,嘗有人入壇訪,遍尋不獲,惟見壇中現大日如來尊形;旋出還入,尊形不見,只見馮達庵於壇中趺坐。其修法成就可見一斑!

馮達庵於一九七七年八月即預告門人:“我明年入滅。”其時,馮達庵身體健康,精神很好,後果於一九七八年六月二日十三時四十五分涅槃。入滅前數十分鐘還在修法,修完後還飲了一些鮮奶和橙汁,然後以大印身圓寂。

馮達庵一生著述等身。所知者:長篇如《佛學起源》,《佛法要論》,《佛教源流》,《佛教真面目》,《天眼通原理》,《宿命通原理》,《禪宗六祖大鑒禪師傳》,《禪觀隨筆》,《學密須知》,《心經》廣義,《金剛經》廣義,《金剛經》提綱,《法華》特論,《八識規矩頌》詳釋,《惠州西湖佛化史》,《人死問題》等,短篇如《禪關三頌》,《禪宗明心見性與密宗即身成佛》,《三密妙用》,《新時代的佛法》,《圓音月刋》發刊詞等。

馮達庵之文章,行文流暢,語言優美,朗朗上口,言約義豐,妙理動人。尤可貴者,因師有相當的實證境界為基礎,故凡所論“不離性體”,語語皆自胸襟流出,而且常能發前人之所未發。馮達庵之文章,如高山流水,知音嘆為醍醐之作!


馮達庵大阿闍黎


————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所有恩,

下濟一切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安樂國!

請各位佛友今日吃素唸經、

戒殺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學佛精進、福慧雙修、法喜充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