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體航母前景如何?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近年來,航空母艦的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這是在二戰之後從彈射器、全通式斜角甲板、雷達空中管制設施、光學助降系統、封閉式艦體、側舷升降機、耐高溫飛行甲板、編隊航空打擊綜合指揮中心等代表航母發展新趨勢的設備之後,又一次出現的,包括開始採用電力推進技術、雙艦島設置、隱身化設計、核動力、航空能力強化等,這其中還出現一種呼聲,也就是雙體航母。

圖為一種雙體航母設想圖,可見雙體航母可以有寬闊的飛行甲板。


雙體航母,顧名思義,他有兩個艦體,這樣的航母是從近年來的雙體穿浪型艦船的思路發展而來的一種新型航母設計,他擁有兩個艦體,在兩個艦體的上甲板上搭建起飛行甲板和機庫等設備,艦島位於其中一個艦體之上。這樣的航母最大的優勢特徵就是排水量不做較大的提升,吃水深度增加不大的基礎上,可以擁有一個寬闊的飛行甲板和一個足夠大的機庫,而且軍艦的航速很高。

這種雙體驅逐艦的設計也許就要變成現實,畢竟美國的瀕海戰鬥艦已經有了三體方案。


有人指出,雙體航母的適航性也很不錯,這一點可以從其他的中小型雙體穿浪軍艦具有很好的抗橫搖性能看出來,因此他應該也具備在高海況下航行的能力。其次,這種航母可以在反潛和隱身能力上比較好,他可以在雙體中間下部佈置專門的反潛設備,可以吊放巨大的反潛聲吶,甚至設置一個大型的聲吶基站,就和雙體音響船一樣。

雙體航母最大的好處是保障大,又能保障輕。


擁有那麼多優點的雙體航母,為什麼還沒有建造?這一方面涉及到工程學的問題,畢竟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搞過這麼大的雙體軍艦,最大的也不過數千噸而以,遠遠達不到建造航母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和目前航母的動力形式有關係。要建造巨大的雙體航母,就必須要掌握分佈式的動力模塊技術和大功率的電力推進技術,否則,原本單體航母中間下部大量佔據空間的動力軸系將會無從佈置。

雙體不會影響適航性,相反對於適航力有好處。


因此,這樣的航母從戰術上來說,是非常可行的,也是可以建造的,也具有他的優勢特徵,但是從技術角度而言,目前實現起來難度還是很大的,包括材料技術、動力小型化技術等,這些技術一旦突破,那麼大型雙體航母就不會只是設想了。


海事先鋒


雙體航母的前景如何?理想很骨感,現實更骨感。


他有很多優點,比如說航速快(水線小,阻力小)。再比如說,它的甲板面積更大。除此以外嘛,那就到處是缺點了。

比如說雙體航母,一個船體中的魚雷,另一個也不要想跑了,能被拉到海里去。

再比如說雙體船,他現在最大的都沒突破1萬噸原因就應力集中問題。雙體三體多體船對於剛才的要求非常高,而且也非常容易導致金屬疲勞,從而導致就吃著火鍋,船給斷了。

還比如說你打算把艦島放哪?放中間?在天國的加賀號航母表示,飛行員一緊張吧,就喜歡往左拐。然後見到在航母的正中央,後果自行想象。

一條福特的造價不過150億美元,而一個雙體船的話,造價就是樂觀,估計也得300億美元呢。這個錢實在是傷不起呢。

以及航空母艦本來就是用來欺負小國的,你就把雞蛋都放一個籃子裡,傻不傻呀?陰溝裡翻船不就虧大了?

要是和大國打?怎麼我怕你是看不起氫彈嘍。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軍艦是美軍的“福特”號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112000噸,艦上訓練、工作的人員高達5260人,宛如一個小型城鎮,龐大的艦身橫亙在海面之上,異常壯觀。現在,很多國家的設想藍圖中,出現了一款體型足足是“福特”號航母兩倍的巨型軍艦,那就是雙體航母。顧名思義,雙體航母就是將兩個航母拼在一起的產物,這不是小編腦洞大開誇誇其談,很多國家都提出過這個方案。人力無窮盡,追求也沒有終點,如今,航母數量不斷增多,只是單純的研習之前的做法,存在一定上限。再加上,單體航母空間嚴重不足,航母甲板密密麻麻堆積著各種艦載機,即使是10萬噸航母,艦載機數量最多也只有90架。

而一個排水量18萬噸中規中矩的雙體航母理論上就能夠搭載160架左右的艦載機,如果放到我國,便可以搭載125殲-20戰鬥機,聽起來似乎很不錯。況且,大家都知道,多船體結構的軍艦早就已經問世,像我國的022型導彈艇和美國的濱海戰鬥艦就是其中的代表。所以,這種設想並非空穴來風,那為什麼現在即使公認最強大的美國海軍都沒有建造雙體航母呢。

歸根結底還是雙體航母的設計理念存在很多瑕疵,比如,雙體航母不像是陰陽兩級互相制衡,而是共存共榮。將如此龐大的艦體放在大風大浪的海面上,雙體航母兩邊就會受力不均,然後互相拉扯,產生極大的扭矩力,使雙體航母中間連接的部分發生斷裂。另外,要建造雙體航母必然需要更大的造船廠,美國都沒有這麼大的船廠可以承建這項巨大工程。

其實,任何武器問世都是推翻了無數次設計方案,經過層層演練才會被裝備至軍隊,畢竟是要上戰場,涉及人命關天的真傢伙。一味的追求大而全,而放棄武器的合理性,這是行不通的。美國也認為10萬噸級別的航母已經是目前最佳選擇,繼續往大造,那就是浪費,除非,以後軍工的發展可以達到更高的級別,那就不是現在所能想象的了。


迷彩虎軍事


雙體航母,現在只是一種傳說,還沒有落實到設計上。但是雙體船卻是有的,一般都在內河或者近海。

從雙體船來看,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甲板比較寬敞,承載的負荷以及容量逗比單體船要大要多。弊端是行動沒有單體乾脆利索,中間結構受力難以均衡,在受到打擊的情況下,容易分離。

由此可以看出,發展雙體航母,要牽涉到很多因素,因為航母不可能在內河、近海一些地方,而是要進入大洋,遠航,要承擔戰機起降,不僅要經受風浪自然的考驗,還要經受彈藥打擊的考驗,所以這項工作,在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嘗試建造雙體航母。


惱人梧桐


網上不斷有人提出雙體航母的假設,理由是有許多優點,特別是可以大大增加航母飛行甲板的面積,提升艦載機搭載數量和甲板作業效率,繼而成倍提升航母的作戰能力。這聽起來十分誘人,可是,為何各國海軍都沒有建造雙體航母呢?

其實雙體航母並不是什麼新鮮概率了,早在1926年,意大利工程師亞歷山德羅·圭多尼(Alessandro Guidoni)就提出過採用雙體船形式的航母。他認為以當時意大利的經濟能力,可能負擔不起大型航母,因此需要儘可能地降低成本,壓縮排水量。為了在減少噸位同時保持航母的作戰能力,他只能劍走偏鋒,採用奇特的雙體船船型。可是,相較於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他的設計顯然過於超前,因此沒能變為現實。我們能從中窺探雙體航母的缺點和不足。

第一個缺點就是抗損能力不行,雙體船要求兩邊船體重量相同以保持平衡,要是兩邊船體受到攻擊進水導致重量失衡,雙體船就會傾覆。並且由於船體小,儲備浮力較少,沒有多少空軍可供注水平衡。而航母屬於軍艦,是拿來執行作戰任務的,對抗損能力是有要求的。當時的那位意大利設計師認為,他設計的航母足夠小,排水量只有3500噸,吃水很淺,只有兩三米,被魚雷命中概率較低。可是,如果換成現在的大型航母,吃水必然在10米以上,肯定會被魚雷命中。並且現在的威脅可比當年要大多了,不僅是魚雷,那些攻擊水線部位的反艦導彈,也能造成嚴重的進水,繼而威脅到航母的安全。


第二個缺點船體空間狹小,影響艦內設施的佈置。首當其衝是動力的佈置,當年的意大利設計師也意識到,因此選擇了96臺航空發動機,現在有了功重比更高的燃氣輪機,也就問題。但更大問題是,那些設想的雙體航母的載機量往往超過現有航母的幾倍,這意味相關的配套保障設備和補給容量也要成倍增加,可是狹小的船體不允許增加這麼做,這意味雙體航母無法保障其所搭載數量的艦載機。而那位意大利工程師的設計航母,其載機量只有十幾架,還是可以保障得了的。


諸葛小徹


沒有雙體航母的市場。

航母是用來保護運載艦載機的,雙體航母表面上把載機最大化了,但載機的安全卻是最小化了。航母本身的安全關係到全全部載機和人員的安全,雙體航母的堅固性比不上單體航母,其中彈後的抗沉性能遠遠不如單體航母。

雙體航母的發展方向只有浮島,浮島是一個海上基地式浮動機場,本身只有最高3-4節的移動速度,總噸約為20萬噸,分上下兩層,上層飛行甲板長度足夠自然起飛,下層機庫,也有船舶停靠的碼頭,下面是N個空心大柱子,柱底是水箱可吸,排水分別用於穩定或移動時。對於沒有海外基地的國家有一定吸引力,但因耗費太高也沒有實際產品。


龍驤虎賁九天游龍


雙體航母是太能忽悠了,世界玩航母的前輩國家沒有一個造,中國還在小學時代就獨創,未免腦洞大開了,個人認為中國航母先玩老套,先學走,別胡思亂想了,雙體航母世界沒有,談什麼前景呀,建議,中國航母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大了發展,其他全是瞎想,胡說八道,。


東龍45


基本上沒前景,如果造到能滿足滑躍或彈射起飛主流固定翼飛機的尺寸最少7-8萬噸以上基本沒有建造和使用的條件。第一沒有那麼寬的船塢;第二沒有那麼寬的龍門吊;第三巴拿馬和蘇尼世都無法通過;第四很多入港的航道寬不夠。就好比在現有道路和製作環境下造個4米寬的車一個概念。


TeRryCao


個人感覺沒啥子前景,雙體船優點是甲板面積大,穩定。但是兩個船體中間受力太大,幾千噸的雙體船還可以,到了十萬噸級別的就是大問題了。萬一一邊中彈進水傾斜了還是無法起降飛機。雙體船比單體船優勢不大,性價比不高。


大老虎小喵喵


我覺得雙層航母更好,頂層降落玩,二層起飛雙層錯位佈局,這樣也許許效率更高,而且起飛層就是機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