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刀既精美又凶猛,明代腰刀是它的對手嗎,你怎麼看?

shamrocker


再次科普一下!

現在被很多人認為精美又兇猛的倭刀,其實是日本幕末才最終出現的,以打刀為刀型的“新々刀”。這種日本刀的概念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有意識的進行營造和吹捧的結果。

這時候大明都亡了很多年了啊!

至於日本武士在戰場上真正所使用的刀,其實是薙刀這樣的長刀和野太刀這樣的雙手刀。

至於打刀跟明代的腰刀一樣,都是當時軍人的副武器!

在大家都用長矛長刀的戰場上,拿把一米長的打刀或腰刀上陣,是覺得自己活得太長想尋死了嗎?


至於倭刀和明代腰刀誰更好?這個問題本身也很無厘頭。

因為明代本身就大量進口倭刀作為軍隊腰刀使用。

根據記載,僅第十次勘合船就進口了二萬四千一百五十二把倭刀。而僅十一次勘合船輸入明朝的日本刀,估計不少於二十萬把。

然後明軍還有大量使用日本刀條中國刀裝的倭腰刀。


那麼,都是倭刀,日本人和中國人手裡就會導致刀本身有強弱差別嗎?或者日本刀條用日式裝具或中式裝具會改變其本身的金屬屬性嗎?


這妥妥無厘頭啊!


至於為啥明軍大量進口倭刀呢?

很簡單,便宜!

《明會典》記載,日本進貢的倭刀定價為每把刀寶鈔三貫,而另有來自西域的鑌鐵大刀則定價為每把給絹五疋。而一疋絹可折寶鈔一百貫。也就是說,倭刀對於當時的明軍來說,真是價格便宜量又足啊!


其實這個世界上永遠是便宜無好貨!

你用好鋼材,精心鍛造,自然刀就好。

中國古代一樣有優質花紋鋼,晉代就有的灌煉花紋鋼,流傳到民國時代的折花鋼,現在依然有存在的馬齒嵌鋼等等。

收藏界也不乏使用這些花紋鋼鍛造的精美刀劍。

總之,刀劍這事,沒必要自吹自擂,但也沒必要自我貶低。在古代,你用好鋼,好好鍛造就有好刀劍,你捨不得花錢,自然沒有好刀劍。


冷兵器研究所


以往部分古兵器研究者認為明代刀劍不及日本,以單一器物的精緻程度對比的確如此,由於倭刀的精美和倭寇早期的兇猛刀法,造成長期以來的一種觀點,即是明刀質量低劣,根本不是倭刀的對手,甚至與倭刀兩刃相交時,會被劈成兩段。大多數持此觀點者還會舉出戚繼光將軍《紀效新書》中的一段話為佐證:“倭喜躍,一進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

但對刀劍製造和刀法稍有了解者就會明白,刀劍之折斷在戰場上固然可見,但並非隨處可見。尤其是在明朝,中國刀劍鍛造技術已經很成熟的情況下,以一把雙手倭刀切斷一把長三尺,重約一斤十兩的明腰刀更是絕非易事。換句話說,日本刀就算再強悍,也不可能在斬斷一把明刀後自身秋毫無損。在當時的情況下,倭寇的戰法是以少勝多遊擊作戰,更不可能以自己一把刀連續砍斷明軍多把腰刀。即使是現在,一把質地優良、使用趁手的武士刀之成本也非常昂貴並且工期漫長,深入中國沿海的倭寇根本不可能隨時換刀,也不可能立即得到專門為其重新打造的倭刀。另外這些倭寇大多是劍術高手,在戚家軍組建之前他們對付武藝平常、士氣裝備地下的明軍衛所兵,根本不需要用砍斷對方刀刃這種既吃力又可能毀壞自己兵器的笨刀法。事實上,在肉搏中,日本武士對於自己的戰刀是極其重視保護的。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理解戚將軍的這段話呢?關鍵在於“短器難接,長器不捷”的“接”和“捷”字上,筆者理解,“接”是抵擋,而“捷”是靈活。短兵器抵擋不住並不代表就會被劈斷(事實上戚繼光把叉、耙等都列為短器),而長兵器不夠靈活,攻擊後迴旋較慢,防守時亦較為遲緩、甚至來不及阻擋對方的刀勢,所以被倭刀砍中的明軍士兵大多被劈成兩段。把這個身多兩段的“身”字理解成為明軍士兵的身體,則更加合理。並且,這段話中也不無誇張之處。

那麼,明代腰刀的質量到底如何呢?筆者接觸過的明代刀刃,大多品質優良,其刃部硬度絕對不輸磨過的日本古刀期(公元1600年以前)大多數的倭刀,刀身的彈性和韌性均十分精良,根本不易折斷。同時刃體精純,雜質很少。可以負責的說,單純從明代刀刃體的綜合功能上說,與同時期和同級別的倭刀不相上下,,有過者也不算罕見。但明代刀不論工期還是製作成本,都遠遠低於倭刀,更加適合廣泛配備軍隊進行大規模作戰,並在破損後迅速得到補充。





歷史小白解讀歷史


“長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兩斷!”
熟讀歷史的朋友一定不會對這句話感到陌生,這句話就是用來對倭刀的感嘆,而說出這句話的人,就是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

倭寇之所以成為明朝軍隊的心腹大患,主要的一點就是倭寇很重視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幾位有先見之明的將領認為,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輕盈敏捷、刀身又鋒利,在許多方面皆佔盡優勢,無往不利。

當然作為日本武士使用倭刀還是能夠佔盡單兵作戰優勢的,而且靈活的劈砍招式能夠對敵產生較大的傷害,但是由於它的刃寬太窄,在當時鍛造工藝不成熟的情況下它的強度係數遠遠比不上一柄廉價的大刀,所以一直以來在大規模戰鬥中是作為戰鬥的副兵器被使用的。

明朝有三種腰刀最有名:繡春刀、雁翎刀、柳葉刀。隨著電影《繡春刀》的大紅,也讓繡春刀的名氣大大提升,但是到如今並沒有一把關於繡春刀的出土文物,所以我們暫且在這裡不提。

雁翎刀,刀身挺直,刀尖處有弧度,有反刃,因形似雁翎而得名,其盛行於明朝時期,無論是官丞還是士兵都會佩戴。柳葉刀,因刀的形狀類似柳葉,故此得名柳葉刀,其通常用於騎兵和步兵上,明朝大量裝備此刀。

在長度和硬度上,倭刀都是佔盡了上風,所以在初期倭寇進犯的時候,幾十人的隊伍就能夠對抗一隻小規模的明朝軍隊,這也讓後來“戚家軍”開始研究了“鴛鴦陣”:通過刀與牌、長與短的配合,不僅充分發揮了不同兵器的效能,而且把防守和進攻融為一體,可謂遠近皆宜,攻防均可。無論倭寇在何種距離,陣內陣外,都會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所以單純比較兩種刀,還是倭刀略勝一籌,但是中國人牛就牛在智慧上,不僅依靠一種兵器,更會使用多種武器和陣法的配合,來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這才是最牛的地方。

以史為賤


普遍認為倭刀更好是因為倭寇禍亂沿海時中國軍隊多不敵所致。

嚴格上說,當時的倭刀確實比中國這邊好很多。原因在於成本問題。

日本武士很亂,不要說一言不合就當街殺人,就算一眼不合就拔刀相向的情況都有記載。所以日本武術對刀的重視程度很高,所以工序繁瑣、造價偏高的包鋼技術生產出的好刀自然也就很有市場了。

反之,在中國因為軍隊裝備需求量太大,所以用不起太好的刀。因此,這種技術在唐代以後就漸漸失傳了。後來,戚繼光為了能夠在刀劍上能夠跟倭寇對抗,還特意派人去日本將這種鍛造技術學回來的。

其次,倭寇勝多也是因為浪人(其實主要就是在國內混不下去的武士)經常發生小規模衝突,所以他們的個人搏殺技巧也是很好的,相當於武林高手的角色。而明朝士兵顯然更適應大規模軍團作戰,所以才會不敵。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戚繼光發明了鴛鴦陣後倭寇就屢屢慘敗的原因了。所以,一定程度上,並不是倭刀太厲害,而是個人打鬥技巧的差異。

再次,除了刀劍質量和個人勇武外,倭刀的長短也是一大問題,倭寇接敵時往往快速前竄,竄之前長兵還夠不到,竄之後已過槍尖位置,又沒到達短兵的距離,偏偏倭刀很長,驟然揮刀之下措不及防就被斬殺。後來改良完的戚家刀在長度上可以與倭寇相若之後,情況馬上就有所改觀了。


Rphoeli1


很明顯,倭刀適合於步兵格鬥,明朝腰刀更加適合於騎兵同時也適合於步兵格鬥


共跳滴水線子


這個倭刀雖然鋒利,但是過度的追求鋒利導致它本身十分的脆,剛過易折。


御天太一


消耗品,沒必要搞得太精美,能拔膿就是好膏藥,能砍人就是好刀。


迎風吹哨2016


還沒有研究不好意思!但是從我個人角度出發,各有長處,但是我更願意相信明代腰刀更勝一籌!因為我大中華的東西,不管是古代也好現代也好!肯定是最牛的!😁


今天屬於我22


日本鋼鐵冶煉技術和制刀技術先進,倭刀製作精工精料,製作週期長,成本高昂。

而明代限於體制,武器裝配整體制作粗劣,有數量,但質量較差,所以明代刀遠不及倭刀,一對一打,很難取勝,必須依靠策略和配合才行。


膠東歷史民俗與美食


婑刀是主戰兵器,腰刀是附屬兵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