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熱驚厥多與家長這個行為有關,醫生告訴您最實用的退燒方法

最近孩子發燒擠滿了兒科,我的一個朋友和我抱怨:

“我4點就從家出來了。”

“凌晨4點嗎?”

“嗯,是凌晨4點,到兒童醫院的時候不到5點,化驗、檢查、交費,都需要排隊,但是檢查完醫生就給我家寶寶開了一盒退燒藥.等我們回到家都下午3點多了。我總是覺得不放心,孩子都燒到了39度,醫生也不給輸消炎液和打退燒針。”

“是要看檢查和化驗結果的,不是發燒就一定輸液打針的。”我解釋道。

“回到家,給孩子吃了藥後我就用被子給他捂汗,剛才孩子一直抽,這會好點了,你說我該怎麼辦?”

聽了朋友的話,我覺得今天應該和大家聊聊“發熱”的誤區了!


孩子發熱驚厥多與家長這個行為有關,醫生告訴您最實用的退燒方法



發燒了,是穿衣服?還是脫衣服?


父母長輩經常會告訴我們:感冒發燒了要多穿衣服——“捂汗”,不要著涼,不要吹風,汗出了燒就退了,病也自然就好了。這是個老觀念

我們應該適時的改一改了。

發燒分為三個階段:

體溫上升期:

在體溫上升期時我們會覺得冷,甚至寒戰。是因為體溫調節中樞對我們身體所發出的指令。這個時候應該要保暖,應該多穿、多蓋,避免再次著涼。

體溫高峰期:

當體溫達到了高峰期時,我們其實就不會再覺得冷了

這時應該適當的減些衣服,同時可以用溫毛巾擦拭腋下、頸下、前胸及後背,進行物理降溫。

如果這個時候還是一直捂著,就會導致身體高熱不退,這也是小兒發生高熱驚厥的常見原因。

體溫下降期:

這個時候會大量出汗,嚴重者可致脫水,所以需要注意多飲水。

所以發燒的時候應該是:冷了穿,熱了脫。

孩子發燒了怎麼辦?

第一,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熱,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第二,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1.頭部冷溼敷:用20℃~30℃冷水浸溼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摺好置於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溼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第三,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

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第四,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給發熱寶寶用藥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服用一次後,熱度不退,再次服藥需間隔4~6小時。給寶寶服用的退熱藥用量不可太大。不宜在短時間內讓寶寶服用多種退熱藥,降溫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則寶寶會出現體溫不升、虛脫等情況。

什麼時候用退燒藥?

一般體溫>38.5°或者出現明顯不適時。

孩子發燒快40°,會不會燒傻了?

不會,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但是也不能讓孩子長時間持續高熱。

發燒的時候能否運動?

有人認為:“輕傷不該下火線。感冒發燒時運動運動,出一身大汗,病就好了。”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對的

人在發燒時,不能進行運動,特別是不能參加劇烈運動。這是因為,發燒時,人體內產熱增加,而劇烈運動會加速肌肉組織的分解代謝,產熱也隨之增加。也就是說,人在發燒時參加運動,就是熱上加熱,等於“火上澆油”

發燒時能否洗澡?

可以洗澡,洗澡水要略高於體溫,不能泡太久,同時注意室溫、注意保暖。

發燒時飲食應注意什麼?

感冒發燒期間飲食一定要清淡,建議多吃含維生素蔬菜和稀粥為主,同時需要多喝水

發熱時,體溫增高,常有口渴喜冷飲的症狀,特別喜歡吃西瓜、冰淇淋等冷飲食品。但食用這類冷飲後,胃會急速緊縮,容易致使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不吃主食,導致營養不良的病症。所以,發燒時不宜吃涼飲冷。

水銀體溫計碎了怎麼辦?

1.關閉周圍發熱設備,打開窗戶和門進行通風;

2.上手套和口罩,用硫磺灑在上面或用蛋清進行覆蓋;

3.用溼潤的小棉籤等工具將灑落水銀粘集起來,放進可以封口的瓶子中加入少量水,註明含有“水銀”等文字,交給相關部門專門處理。

4.千萬不要倒入下水道和亂丟棄。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家長看到

關注“醫路向前巍子”,和大家分享更多生活誤區和疾病知識!健康人生從閱讀每一篇有溫度的科普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