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臭豆腐——其名雖俗氣

卻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源遠流長

糊辣魚——香辣鹹鮮

肉質鮮嫩,糊辣味濃郁

大鍋——直徑60cm

可要是當臭豆腐與糊辣魚結合

裝在60cm的大鍋

商家這樣的奇特想法與腦回路

簡直絕了

一大鍋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餐廳門頭醒目的三個大字:一大鍋

特別引人注目

不禁想讓人進入一探究竟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一覽無餘的90㎡餐廳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桌子、椅子、餐具擺放的超整齊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雲朵式樣的吊燈

跳起來摸了一下下

軟綿綿的,手感還不錯哦~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餐廳裡兩個顯示屏還輪迴播放著

特色菜品、小吃、飲品

讓人才進門就可以get~

也是超貼心了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一旁擺放著蔬菜櫃

新鮮乾淨一眼就能看得到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蔬菜價格均是統一的

喜歡吃什麼蔬菜

自己夾,夾完稱重就OK啦~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牆壁旁的掛燈

竹木質感

每當燈一亮

文藝氣息就凸顯的淋漓盡致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餐廳的一角

黑色磚塊與民族風配飾

互相結合的混搭風

看得出老闆雖然頗具時尚感

但主要打造的還是雲南特色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不得不說店名真的是名副其實

店名叫一大鍋

抬上來真的是一大鍋

看著廚師抬著這一大鍋出來

青筋有些微微凸起

心裡似有一些不忍

但是聞著飄香四溢的味道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直徑60cm的大鍋

佔了桌子的一大半

切成塊段足足一公斤的魚在鍋中間

旁邊鋪著臭豆腐,瞬間豪氣十足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臭豆腐糊辣魚

一大鍋用的魚是鉗魚

並且鉗魚都是一大早新鮮採購而來

養在店的魚缸裡,絕不隔夜

鉗魚營養價值這些咱們先不談

光是只有一根主刺沒有小刺這一點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當臭豆腐還在咕嚕咕嚕煮制的時候

魚片在口中超有質感

和往常吃過的鉗魚有些不一樣

原來是因為精妙之處在鍋底裡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據說這是一位70多歲的老師傅

留下來的秘製配方

植物油+金土豬油+羊油

(金土豬油和羊油都是店裡親自熬製的哦)

混合三十多種秘製香料

經過慢火長熬,炒至而出

因此,香氣可不僅僅是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煮制中的臭豆腐散發出陣陣香氣

待臭豆腐煮熟從鍋裡撈出

筷子輕輕一夾幾乎就要斷掉

但是臭豆腐的選材沒得說

老闆親自到呈貢一個廠裡定製而來

煮熟的臭豆腐

夾雜著魚香,有一種獨特的香味

一口下去,綿密細膩

感覺口中的味道很飽滿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一口臭豆腐一口魚

魚和臭豆腐放在一起煮制的時間越久

魚的味道會越有層次感

吃到最後

超想用湯汁拌著米飯來吃

或者用湯汁煮個清水面也是不錯的選擇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銅鍋肥腸魚

肥腸與魚所混合

眾所眾知,肥腸處理起來很麻煩

吃的時候難免要擔心是否足夠乾淨

一大鍋有中央廚房,所有的東西

清洗,製作都有嚴格的流程

所以在一大鍋

這樣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一勺近200°高溫的熱油

嗆撒在鋪滿佐料的魚片上

伴隨著呲呲呲的聲音

肥腸魚被激發出了最深層次的味道

說話間,肥腸魚就出鍋啦!!

肥腸與魚和臭豆腐與魚

是全然不同的口感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可是無論怎樣的搭配吃起來都不賴

魚鮮香滑嫩,肥腸醇厚有嚼勁

兩者集合的口感相得益彰

整體搭配起來油而不膩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在大鍋裡隨意就能夾起一大塊肥腸

滑滑嫩嫩噗嗤噗嗤的大口咀嚼

幸福感就在口中蔓延開來

肥腸與魚的味道相輔相成

把彼此的味道凸顯的淋漓盡致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總的來說

這一大鍋肥腸魚的特點就是

香、嫩、滑、麻、辣

就這一鍋,小編感覺五碗米飯都不夠啊~~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鮮奶米布對於雲南人來說

是很特別的存在

它歷史悠久,傳統而經典

不但奶香味十足

還暖心暖胃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鮮奶米布

米布營養超豐富

但是製作的工序也要極其有

耐心

選米、磨漿、加奶、加糖

然後小火慢熬,攪拌均勻

這樣做出來的米布

口感細膩、入口生香

每一口下去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風味洋芋

最傳統的炸洋芋,最新式的吃法

折耳根、香菜、蔥

是最傳統炸洋芋的拌法

加上蠔油、小米辣

新老式的全新碰撞

帶給了人不同的味覺感受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蠔油、小米辣、折耳根

蔥和香菜的結合

香氣四溢,各類食材的味道

融合的很恰當,洋芋吃著粉糯

這味道,挺驚豔~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酸爽開胃水醃菜

水醃菜是餐廳阿姨自己醃製的

傳統手藝可不容小覷

酸、爽,但不是那種死酸的味道

很清爽,吃著很開胃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在端上桌給客人品嚐之前

剛撈出來的水醃菜

還要加一些調味品拌一拌

拌出來的水醃菜不像是一份鹹菜了

更多了一份菜品的既視感~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老昆明脆爽蘿蔔皮

看起來不怎麼樣的蘿蔔皮

吃起來的味道完全與賣相成反比

說它酸酸的,卻又有些酸中帶甜的味道

吃第一口的時候會感覺有些獨特

再吃第二口的時候

徹底愛上了這個老味道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蘿蔔皮嘎嘣脆

吃的時候咔吱咔吱的

酸酸甜甜的味道

在口中融合的很微妙

再加上一些微微的小米辣味

看來,這又是一道開胃神器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泡魯達

泡魯達是著名的緬甸、泰國甜品

起初在東南亞國家流行

後來逐漸流傳了過來

透明的杯子

椰奶、紫米、西米相結合

配上小碗裡焦焦黃黃的麵包乾和椰絲

讓人超有食慾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其貌不揚的杯子裡

把麵包幹泡進去

奶香味十足的椰奶

混合著香脆的麵包幹

又酥又脆又香甜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秘製酸梅湯

唐代有玄飲,宋代有滷梅水

他們其實都是酸梅湯的祖先

清代有古典記載一“土貢梅煎”

傳說是土家族進貢朝廷的貢品

可能比玄飲的歷史還要久遠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作為生津止渴,除熱送涼的酸梅湯

實乃吃一大鍋最好的標配

酸酸甜甜的酸梅湯

中和了臭豆腐糊辣魚和肥腸魚的辣

清爽的滋味從口腔中迸發開來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蘿蔔皮水醃菜開開胃

吃口米布回味一下經典

幾口耗油小米辣洋芋入肚

喝口泡魯達解解膩

一口臭豆腐就著一口

再來一塊大肥腸

幾杯酸梅湯

生活確實很愜意

昆明南屏街90㎡小店,用60cm的一大鍋裝著比頭大的“臭味”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