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南京大屠杀

是人类历史上灭绝人性的暴行

是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

是南京城市永久的沉痛记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1周年

今天 ,国家将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举行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2018年10月31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11月23日,经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条例将于12月13日实施。

该《条例》在促进国家公祭活动保障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方面填补了立法空白,在如何做好公祭活动保障和公祭设施的日常管理,如何划定政府职责和公众义务,如何关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如何对“精日”行为划定“法律红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起草团队

南京市人大创新立法方式,委托律师团开展立法前评估和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在江苏地方立法实践中尚属首创。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与大屠杀幸存者座谈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条例起草研讨会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参观拜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并敬献花圈

南京律师不负重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利因素,采取文献查询、法律法规检索、问卷调查、访谈介绍、座谈交流、专家咨询、专题调研、实地考察、网络信息搜索等方式,进行了认真、细致和全面的立法前评估,先后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访谈会、讨论会、论证会、办公会30余次,共形成了40余份近10万字的会议纪要和工作简报,完成调查报告和调研报告10份,汇编立法参考资料近200万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近14万字立法前评估报告及附件,起草了《条例(草案)》(建议稿)及立法说明。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立法前评估暨条例草案专家评审会

在南京市人大法制委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课题组的工作得到了法学、历史学专家的高度赞扬,专家评审认为:起草小组如期提交了高质量的评估报告和条例文本,成果丰硕;立法评估工作方法科学,内容鲜明有针对性;条例文本定位准确,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措施得当,设立了“十大制度”,在全国属于首创,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在《条例》征求意见、表决、批准阶段,社会反响热烈,全国人大、省人大均对此次立法给予高度评价,市人大常委全票通过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全票批准条例。

南京律师本次受托立法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一是省内地方立法工作首次增加立法前评估程序,为全市甚至全省地方立法工作积累实践经验;二是省内地方立法机关首次委托律师协会和律师事务所起草地方法规草案,不仅提高了立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更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律师的专业素养和政治担当。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社区宣讲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为普及国家公祭保障法律常识,提升市民国家公祭保障法治意识,使《条例》相关规定更好地贯彻实施。

2018年12月11日,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参与起草《条例》的律师组成律师宣讲团,在省人大代表、三法所主任孙勇律师,党支部副书记杨博炜律师、执行主任章宁的带领下,来到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永宁社区,向社区一百多名基层党员和社区群众宣讲《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孙勇律师在宣讲条例

在宣讲会上,孙勇律师首先介绍了南京市律师协会、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受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进行《条例》立法前评估和草案(建议稿)起草工作的情况,其后,重点宣讲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和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国家公祭保障进行地方立法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孙勇律师认为,制定《条例》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法入规的具体实践,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条例》既反映了民意,也解决了国家公祭保障工作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条例》是对现有工作经验的总结固化,能够有力推进国家公祭活动保障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作为国家公祭活动举行地,通过立法保障公祭活动顺利进行,加强对国家公祭设施的保护和管理,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南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在孙勇律师宣讲内容基础上,杨博炜律师解释了条例有关规定的内容,特别是对幸存者的帮助和关爱、国家公祭主题教育、市民在国家公祭仪式期间应履行的公民义务、进入纪念场所的行为规范、精日行为的法律惩治等条款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汇编资料200万字,形成14万字评估报告……江苏律师与这部法律的“关系”!

和永宁街道党员群众合影

在随后举行的宣讲座谈会上,孙勇律师对《条例》的重点条文的立法背景以及立法过程向在座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做了详细介绍。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纷纷认为,条例的制定,体现了党的主张,反映了人民的意愿。

这次宣讲让大家深受教育,切切不能忘记这段悲惨的城市记忆,忘记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的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

永宁社区代表、党总支委员刘仕标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和南京人,对南京出台的国家公祭日保障条例感到非常骄傲,这部条例为公祭日的相关场所、活动地点及个人行为等都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依据。

社区第一书记周晓文谈到,能够在第一时间学习到这部法律感到非常荣荣幸,这部条例可以让青少年对我国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青少年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作用深远。

综合:南京市司法行政在线 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