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對於攝影有多重要?

柳侍墨


在我們平時拍照片的時候,有的題材需要大景深的情況多一些,比如風光攝影;有的時候需要小景深的時候多一些,比如拍花卉、人像。

拍風光,整張照片的風景縱深都要清楚,這個時候,用小光圈、選好對焦點控制出大景深的重要性,可以說關乎一張照片的成功與失敗。

拍花卉、拍人像,後邊有躲不開的雜亂背景,選擇大光圈、靠近被攝體,用長焦穫得淺景深,同樣是一張花卉照片或者人像照片的成敗關鍵。

當然,景深也並非要麼很大,要麼很小。攝影高手,會把景深處理得更到位,所謂細節成就高手。

控制景深,對於攝影有多重要?簡單的說,可以決定照片的成敗。


攝影中級班


景深在攝影中,可以說具有著最為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個光學成像都離不開景深的呈現。景深也可以說是攝影視覺畫面呈現的最基本特徵,只要有影像產生就有景深的存在。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景深沒有太多深奧,操作控制也很簡單,但殊不知在圖像正是因為景深的大小不同,對於客觀呈現有有著敘事的千差萬別的不同。

景深概念:

在攝影中,能夠形成較為清晰影像的最近點與最遠點的距離。


影響景深的因素有三點:

1、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鏡頭焦距的長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攝距地遠近。攝距越遠景深越大,攝距越近景深越小。

不同攝影題材中景深的作用:

風景攝影中的大場景多需要大景深,需要使用廣角鏡頭配合小光圈來獲得。


有些近距離的環境拍攝則需要小光圈,近攝距來獲取小的景深,突出主體。

人像攝影中用的更多的是小景深,中長焦鏡頭配合大光圈加近攝距則能獲得更小的景深來突出人物性格。

紀念照形式的人像,通常人物與環境都清晰,採用短焦距鏡頭,適中的距離加中檔光圈則得到下面的效果。

在一些紀實題材攝影中,準確的把握景深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哪些時候該全清晰哪些時候該哪些清晰都對敘事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優秀的紀實攝影作品在景深的細節把握上都尤為講究。

廣告攝影中景深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合理的虛實關係對於產品和創意的準確傳達尤其重要。

一幅景深控制合理、準確的攝影作品本身就會是一幅優秀的作品。

因此,學習掌握控制好景深,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並加以思考。也希望真正想拍好照片的人首先要過這一關。



每圖


所謂景深,主要是指所拍攝場景體現在聚焦點前後位置的清晰度的範圍情況。換言之,當所拍攝的事物正好位於聚焦點的位置上面,才能達到最佳的成像效果,清晰度最高。對於處於聚焦點位置前後不遠距離當中的物體,相應的成像效果均較為理想,該臨界的區間範圍便稱之為景深。

(嚴格的景深計算公式)

通常情況下,景深不但能夠創設優美的情境,使畫面秀麗多彩,而且能讓主體目標凸顯,有利於對焦點的把控。對於景深的運用效果,最明顯的效果是——顯著藝術效果的表現、畫面情感氣氛的營造,提升身臨其境之感。

一般來講,景深所受到的重要影響因素主要有三個:光圈的大小、焦距的長短、攝距的遠近。從前到後,影響程度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當確保其中兩種因素固定不變的情況後,另一個因素產生影響的規律就會顯現出來。

需要攝影愛好者注意的是:

1、並不是所有的題材都是景深越淺越好,光圈越大越好。因為景深太淺了,雖然會突出主體,但同時會模糊掉很多周圍環境的信息,反而讓照片失去一定的紀念意義和記錄價值。比如風光攝影、建築攝影、城市夜景、紀實攝影等,都不適合淺景深。

2、對於攝影作品的藝術創作來講,不必太過在意一些形式上的參數,重要的並不是景深,而是情深!


無花無花






初全峰


左邊有景深,右邊無景深,對比一下就知道了,自動景深讓不會攝影的你都覺得自己拍出來的照片還挺有【感覺】的。


樂租科技


景深,簡單地講就是一幅圖片裡清晰的範圍。

這個範圍,就是我們在拍攝時,對焦點對準某個點對焦清晰拍攝後,這個對焦點的前面與後面保持清晰的範圍,稱為景深。

景深對於攝影的重要性非常高。

以比較常見的人像和風光拍攝為例:

人像

拍攝人像,畫面的主體自然就是人物了!

為了突出主體,需要將人物從背景中分離出來,所以絕大多數拍攝者都是採用“主體清晰,背景虛化”的手法,將主體人物清晰對焦,而讓背景虛化美麗來產生一種“虛實對比”的效果,從而將“實的”清晰的人物從“虛的”虛化的背景中有效分離出來,突出了主體,表現了主題!

那麼這裡的景深就會變小,景深越小,清晰的範圍就越小,虛化越厲害。


要想達到淺景深(景深小),可以通過三個方面單獨或組合使用來實現:

1.選擇大光圈鏡頭:比如f/2.8 f/2.0 f/1.8 f/1.4 f1.2等等,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虛化越高。

2.選擇鏡頭的長焦端拍攝:鏡頭的焦距拉得越長,虛化越高,景深越淺。比如常用的24-70這款鏡頭,使用24mm的廣角端拍攝出的圖片與使用70mm的長焦端拍攝出的圖片,背景虛化有明顯區別,70mm的虛化程度更加厲害一點。所以,如果使用的是焦距超過135mm以上的鏡頭,那麼拍出的圖像虛化將更加厲害,也就是淺景深效果越高。

3.讓主體人物儘量遠離背景,拍攝者儘量靠近人物進行拍攝,越容易得到背景虛化的效果。

風光

風光拍攝一般都是追求大景深,即深景深,與人像拍攝的淺景深不同,風光題材的作品為了體現風光的大氣宏偉,要求整個畫面保持清晰,用以體現風光中每一個細節的清晰可見。

要獲得大景深:

1.首選廣角或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除了能夠拍攝更廣闊的風景以外,還能讓畫面中的每一處元素都保持足夠的清晰度,從而保證大景深的效果。

2.選擇小光圈,比如f/8到f/16之間的光圈值。小光圈可以確保清晰的範圍夠廣,光圈越小(光圈值越大),景深越大,清晰的範圍越大。


景深在攝影中非常重要,不但影響畫面的美感,還能改變圖片的主體表現和情感、意境的發揮!我是頭條號攝影匠洪辰,歡迎點贊和關注!


攝影匠洪辰


我個人的理解是,對於拍攝景物之類的圖片,景深可以突出主題,讓靜物變得更加真實!





陳國紅0110


景深,對於攝影非常重要。

一幅優秀的風光作品、人像習作、景物小品、工藝產品照等等都離不開景深的絕妙控制。

攝影愛好者首先要知道景深的概念。景深就是在畫面中前後方向的景物清晰範圍。清晰範圍大,叫大景深;清晰範圍小,叫小景深;如果拍攝的是一個平面的背景畫,可以稱之為無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可控的,這與拍攝距離也叫對焦距離的遠近,焦距的長短,光圈的大小有著緊密的關係。

我們可以通過攝距,焦距,光圈來控制景深的。

攝距近,景深小;攝距遠,景深大。

焦距長,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具體到風光攝影和大集體合影中,多數都是拍攝大景深的照片。如山巒河流、廣袤的草原、集體合影等,這些場景中,我們需要的是大場景,追求的是照片清晰、細節豐富,這就需要使用大景深,需要遠近都清晰。必須掌握好攝距,運用好光圈和焦距,力保作品前後景物都清晰。


具體到人像習作中,一定要合理運用景深,達到人物主體清晰,環境陪體襯托到位。必須掌握好大光圈,把握好攝距,達到主體突出。具體到工藝品、景物小品拍攝,一定要使用大光圈、長焦距及微距鏡頭的運用,達到主題鮮明完美。


圖說稷山


景深用大白話說就是焦點前後的清晰範圍。

決定其景深範圍的因素有:

光圈:光圈大,景深小,如欲使主體清楚,陪景虛,就用大光圈。反之光圈小景深就大,欲使畫面都清楚,就用小光圈。

鏡頭焦距:焦距短,景深大,焦距長,景深短。

我是用大白話說的,可能不嚴謹,但就是這個意思。




銜山斜陽


景深指聚焦清晰的焦點前後可接受的清晰區域。景深很淺時,焦點是一層非常薄的落在物體上的平面,平行於數碼相機中感光元件所在的平面。當影響景深的條件發生變化時,如鏡頭光圈縮小時,明顯的清晰範圍就會在鏡頭焦點平面前方和後方延伸。

通過控制景深,可以控制畫面主體及背景環境的清晰度

構圖的基本法中,經常運用景深虛化處理背景。利用長焦距或大光圈或縮短拍攝距離,營造出淺景深的效果。

淺景深可以虛化複雜的背景,凸顯主體。下圖採用了比較淺的景深,主體突出, 營造了背景虛化柔美的畫面效果。

二 影響因素

具體拍攝時,照片應使用多深的景深,取決於拍攝者要傳達的信息。

三個主要因素:拍攝時光圈的大小;鏡頭的焦距;相機與被攝對象的距離。具體關係:

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大,光圈數值越小,景深越淺;光圈越小,光圈數值越大,景深越深。

鏡頭的焦距: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拍攝距離:相機與拍攝對象距離越近,景深越淺;相機與拍攝對象景深越遠,景深越深。

下圖表現的是寵物狗的特寫,用f/3.2 拍攝,景深淺,對寵物狗的眼睛對焦,完美地表現出狗狗的眼神!

三 前景、後景 1、前景對焦拍攝

取景時,取景器中的畫面都會分為前景和後景。前景就是離相機最近的部分,對前景對焦拍攝,將把前景作為畫面的主體突出出來。

當畫面的背景非常雜亂時,可以對前景進行對焦拍攝,使背景虛化,從而減弱背景的不利影響。而有時前景構圖也會使得你的畫面有不一樣的感覺。

2、後景對焦拍攝

後景是鏡頭中位於主體後面或靠近後邊的人或物。鏡頭畫面中,後景與前景相對應,作為表現的主體或陪體。對後景對焦拍攝,將會把後景作為被攝主體進行表現,而後景以外的部分都會被虛化。

虛實對比強烈的照片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般來說都要求焦點清晰,讓主體清楚地呈現出來,但有目的地在畫面中使一部分景物焦點虛化,也是表現的技法之一。

如圖,有選擇地把前景枝葉放在焦點之外,有意越過前景,只對後方水面中的樹林倒影進行對焦,使枝葉變成了陪襯的前景。

3、控制方法

讀到這裡,請先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sheyou269,朋友圈每天分享精彩的攝影技巧和時尚大片,我們繼續講,拍攝花叢中的花朵,不同光圈所營造不同景深效果,可見隨光圈的變化,畫面景深也隨之改變。

4、得到最大與最小景深的方法

攝影的基本技術之一是對景深的控制,景深效果對照片的構圖影響非常明顯。

擴大景深,使所有被攝體在畫面上都清晰可見。縮小景深,清晰地表現主要的物體,讓次要的物體虛化隱去。

得到最深的景深: 儘量使用鏡頭的廣角端或短焦距鏡頭;拍攝時,儘量拉長拍攝距離 ,儘量縮小光圈。

有時候,拍攝者希望照片中有虛有實,將環境虛化,讓主體清晰,採用淺景深技術,即“選擇性聚焦”。

得到最小的景深: 儘量使用鏡頭的最大焦距或用長焦鏡頭拍攝;儘量距離拍攝對象更近一些 ;儘量使用最大光圈。

5、通過光圈控制景深

雖然3個要素可以控制景深,最具可操作性的還是調整光圈。

改變焦距或拍攝距離,會改變一張照片的整體構圖和透視關係。如果一張照片的構圖和透視關係已經確定,那就只能通過改變光圈來控制景深了。

四 調整背景控制虛化程度

拍攝距離(鏡頭和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起著重要的作用。改變被攝對象與背景的距離時,其他拍攝因素是保持不變的!

改變距離方法:

移動相機來改變相機與被攝物體之間的距離;改變被攝物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

畫面的景深不會改變,因為背景距離清晰的景深範圍更遠,所以照片中的背景的虛化效果會更加強烈。

通過改變拍攝距離,可以控制畫面的虛化程度。

下面兩幅照片中,第一張採用俯拍方式拍攝的,花朵與地面距離較近,且地面較暗淡,虛化程度不是特別明顯。

第二張照片改為側面平拍,畫面中背景較深遠,距離拍攝主體更遠,畫面背景的虛化效果也就更加明顯了。

五 調整焦距控制景深

通過調整鏡頭的焦距來控制景深,但並非首選。焦距越短,畫面的景深越深;焦距越長,畫面的景深越淺。

實際拍攝中,調整焦距會受到諸多限制,焦距的改變會改變畫面的視角與取景範圍,而視角往往是決定一張照片構圖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拍攝對象比較單一,拍攝點可以前後移動,畫面中沒有明顯的透視關係,就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圖中採用廣角鏡頭靠近雕塑拍攝,背景虛化程度不夠,依然能看到背景中的元素;退後一些,改用長焦鏡頭拍攝,畫面的景深立刻淺了很多。

六 虛化程度的正確理解

景深和準確對焦對畫面的清晰度非常重要。剛開始玩攝影的朋友們可能會認為,照片中的某個局部要麼清晰,要麼模糊。

這種理解太過絕對化,圖像焦外的模糊程度也是各不相同,可以呈現線性變化,也就是從稍模糊逐漸變為完全模糊。從焦內到焦外,存在著從清晰到逐漸模糊即虛化程度緩慢漸變的趨勢。

拍攝對象只有處於焦平面時才真正清晰,所有不在焦平面上的點,在照片中都或多或少有些模糊,只是較弱的模糊效果我們無法用肉眼分辨出來。

距焦平面越遠,圖像越模糊。由於景深不夠淺,不在焦點上的景物仍可被清晰地辨認出來,從而削弱了觀者對被攝主體的注意力,此時就需要把景深控制得更淺一些。

相反,若需要交代畫面的環境信息,如上圖,需交代拍攝主體處於賽場看臺的環境,景深可控制得深一些,從清晰到模糊漸變,但一些背景元素仍然清晰可辨,觀者可以瞭解拍攝現場的相關信息。

作為背景元素,即使焦外區域不太清晰,也能讓人們瞭解照片的拍攝背景和其他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