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古人總是比實際年齡小一歲,或者兩歲?

非常茴香豆


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傳統的計齡方式——“

虛歲計齡”所致。

“虛歲計齡”的計齡方式

小孩剛生下來即算一歲,每過一個農曆新年加一歲,所以導致虛歲年齡比實際年齡一般大一歲或兩歲。

需要強調的是,很多人認為虛歲計齡中,嬰兒剛出生時所算的一歲是把十月懷胎作為一歲來計算。實際上並不是這樣,虛歲計齡所計算的是一個人所經歷的年份序數

例如,一個人是二零一八年臘月三十出生,到二零二零年正月初一的時候,雖然他的實際年齡只有一歲,但由於他經歷了二零一八、二零一九、二零二零三個年份,所以按照虛歲計齡方式,他的年齡已經有了三歲。

虛歲與週歲的差別

為什麼現代人經常會傻傻分不清虛歲與週歲?

這是因為近代以來西洋曆法——陽曆傳入中國,到了現代,人們已經習慣於使用陽曆,開始普遍地使用陽曆生日來計算自己的年齡,所以當看到“虛歲”這一概念時才會感覺它是突然冒出來的新鮮東西,而其實在中國古代就只有“虛歲計齡”這一種計齡方式。

虛歲計齡是中國人特有的計齡方式,它與陽曆中的週歲計齡完全不同。

週歲強調月、日所組成的“生日”,而虛歲強調年、月、日、時辰所組成的“生辰”。週歲注重的是人所度過的時間長度,而虛歲注重的是人所經歷的年份次序。

個人看法

在我個人看來,由於虛歲計齡中的“生辰”觀念精確到時辰,更注重於強調人的一生以出生的時刻為生命起點。而且虛歲計算的是人所經歷的年份次序,而中國史書注重以年份為時間單位記事,所以虛歲計齡更有實際意義。

同時,虛歲計齡也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需要每一箇中國人傳承,而不應該讓它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邛芒”,每天都可以學習一點歷史知識!也懇請您對我的不足之處提出批評與指正!謝謝!


邛芒


古代人報年齡的時候用的是虛歲。“年方二八”是虛歲十六歲。

虛歲的算法是沾前掛後。中國傳統計算年齡的方法是按陰曆計算。因為胎兒在母體內受孕到出生有接近一年的時間,所以嬰兒出生至春節前當年就記為一歲,以後每過一個春節增加一歲,這樣虛歲往往比周歲要大一到兩歲,成為虛一歲或虛兩歲。

虛歲,因為古人尊崇祖先,宗族勢力很強,老人得到很大的尊重,人們普遍希望早點到達象徵德高望重的年齡。歲數全都算虛歲,說是從受孕開始算,所以一出生就是一歲,過了年又加一歲

這種算法在同時代的人中並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因為既然是同時,二十的肯定比十九大。但是如果不是同時代的問題就大了,比如五百年前某人在過年前一個月出生,年後一個月死,活了三十四,現在某人在年後一個月出生,年前一個月死,活了三十三,因為是按虛歲計算,前者一共活了三十二年零兩個月,後者則活了三十二年零十個月,三十三歲的人居然比不同時代的三十四歲人要活得久!!!

二八就是二乘八,虛歲十六,因為女人普遍在虛歲十四開始有月經,所以規定虛歲十五是法定的女子成年,可以出嫁了,加上婚前挑選丈夫以及準備嫁妝和儀式,晚一點的到虛歲十六的基本都已出嫁,十七未嫁的就比較少了,所以民間故事中常用年方二八來表示美好的青春年華的未婚女子(她們應該出嫁了),因為好事成雙,二七十四太小,二九十八又太大了


淩河影人


別說古人,就現在彝族區都還有這個現象。具體算法是:坐床開始算1歲,出生日就2歲,到死亡時算虛歲,如此通算,從生到死,比現在通常的算法就多2歲。其實這也很正常,說多兩歲,是以現在的通常算法為標準。如果以他們的算法為標準,則我們就算小了兩歲。


玫瑰硬是有刺哈


虛歲計算,剛出生孩子就一歲,過年就二歲了,但實際才一至幾個月一,沒過週歲,古人過春節就算加一歲,所以虛出兩歲。


畫家李沛泰


古人說的是從爸爸身體裡出來的歲數,現代人說的是從媽媽身體裡出來的歲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