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一句古詩詞是什麼?

專業調理亞健康小慧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真正的愛是隨著時間而沉澱的,會越來越發現對方身上的好,變的更加包容。有句話說得好,“若愛,請深愛,不愛,請離開”。並不羨慕年輕人轟轟烈烈的愛情,可是羨白髮蒼蒼的老人可以相伴終生。最好的愛無疑是找一情同意和之人,從青絲到白髮。愛一時容易,愛一生很難。這個世界存在太多的情非得已,有些時候,因為一些事情而分開,但是時間和距離並不能改變彼此的心意,正所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情感雜院



印象最深的,是《詩經·大雅·蕩》裡面那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這句話意思是做事情開頭容易,堅持做完卻很難,多用於勸解人要善始善終。

大學時代,冬日天天泡圖書館,其實就是早早去佔個座,然後擺好書本紙筆,拿出手機開始啃小說,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

晚上的時候,我又後悔又自責今天浪費了光陰,下定決心明天好好學習,然後雄赳赳氣昂昂地制定學習計劃。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來,跑到圖書館,吹著暖暖的空調,沒看一會書,又掏出了手機……一天裡,要看無數次手機,書卻沒翻幾頁。

扭頭一看,偌大的圖書館裡,像我一樣的人不在少數。

學習這件事,開始真的容易,堅持到底的人卻很少,這就讓我想起了那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看書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從小到大,我們做過多少三分鐘熱度的事情,恐怕自己都記不清楚。

畢業工作後,我發現在這個社會,必須做到有始有終別人才會待見你,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想要這種三分鐘熱度的人,便下定決心改變。

如今的我,在枯燥的工作崗位上,也能靜下心來,仔仔細細地完成每一項任務,還能從中發現樂趣。

之前有個項目是我開始負責的,中途轉交給別人,我不放心,又費心費力地跟進,直到項目結束。我以為老闆會說我多管閒事,但他只說了句:“可以的!”

做人做事,有始有終,才會讓自己變得可靠可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與諸君共勉。


三葉草青青—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蘇軾的《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浮世萬千,總會有讓人看不開放不下的東西。或汲汲於名利,或慼慼於貧賤,被太多塵事迷離了雙眼。就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警示的那樣,我們只是人生的過客,寄居於此地,何必對一些事情太過在意。

當自己深陷於某種情緒不能自拔的時候,總會像起東坡先生的這句話。尤其是在柴米油鹽的瑣碎中,如果不把目光放得長遠,心境不豁達一些,只會越陷越深。本來柴米油鹽之外,還會有詩酒茶,可如果一味沉溺那些小事情,生活只會變成一地雞毛,滿目瘡痍。

所以,不妨提醒一下自己,我們只是人生的過客,不是歸人,也不要在夢裡沉迷那一晌的貪歡或者一時的迷離。朝成青絲暮成雪,在人生百年之中,也不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情。等到白髮蒼蒼,黃泥白骨,誰還記得你是春閨夢裡人。

人生如過客,何必千千結。浮生百年,忽然而已,等到塵埃落盡,誰是夢裡倦客?天涯踏盡紅塵,仍舊記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面對滄海桑田,你是否也能“依然一笑作春溫”。


此箋


我最喜歡的一句古詩詞是唐代一位佚名作者所作的《金縷衣》中的兩句:“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兩句詩作者的本意是勸人要好好把握少年時光,否則等到青春消逝,任何追悔都無濟於事了。但放到今天,我認為對這兩句詩的理解不能只侷限於把握好少年時光,而可引申為無論人生何階段,都應把握好各自階段的每次機遇,否則你將一生碌碌無為,一事無成。求學階段該努力學習你不努力,自是學無所成,在人生的起步階段你比別人輸了知識學歷;在該戀愛成家時,你不認真戀愛或看著一山比一山高挑花了眼,最終把自己拖成了大齡青年或成了剩男剩女;該事業拼搏階段你得過且過、瞻前顧後,最終事業上無所建樹;該歇擔好好養老的時候,你偏放不下擔子,最終勞累成疾,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指數大打折扣,甚至過早結束了一生,是多麼的得不償失!因此,人生各階段都應把握好各自階段的機遇,唯其如此,才會贏得較為圓滿的人生。友友們以為如何呢?😃😃😃




每日用一分鐘讀詩


說到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古詩詞,這個問題還是讓人蠻糾結的,因為自己喜歡的古詩詞不僅僅只有那麼一句。所以說到最喜歡,首先讓我想到了是,在侯蒙的臨江仙裡面的一句。

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這一句首先出自何蒙的臨江仙是一首詞。原文是這樣的。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安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餘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喜歡這一首詩詞當然是有原因的,裡面便涉及到候蒙的故事。候蒙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物,早年間,因為樣貌醜陋,學習不表,被別人欺負,但是晚年卻官拜宰相!

搜索詞最好的描述了他這個人物。始終所寫的便是他的人生經歷。在其中也提到,年輕的時候,因為沒有展示出自己的才華。還因為自己的樣貌被別人畫在風箏上面,放到天上嘲笑。但是嘲笑歸嘲笑,最終自己還是,堅定自己的目標,發憤圖強。最終人生境界也達到那一種,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很無疑,候蒙的人生是很勵志的,所以喜歡這一句詩!

如果談到其他比較喜歡的詩句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唐詩三百首裡面的,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堯。

還有便是,那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

再有,便是人生三大境界之。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唐詩裡也有很多,比如說,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花開須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旅行悟


以前的我一直對詩詞無感,直到高中學習書法。因為書法創作時選的題材是古詩詞,以致接觸了很多古詩詞,慢慢的領略到了古詩詞的美妙,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之後,遇見自己喜歡的詩詞古句,總會反覆默誦,直道銘記於心。閒來無事時,總會吟誦幾句。

於我而言,沒有最喜歡的。隨著心境、情緒的變化,腦中總會浮現一兩句不同的詩句。

遇物是人非處,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挑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挑花依舊笑春風。

嘆世事多變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看歷史興衰時,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柴可夫斯基影視


“病患滂河歸去處,妖嬈風雨舉長歌。”

來去來處;風雨只是一首長歌!人生何無挫折?



大峰上雨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第一次讀到小杜的這句詩就被驚到了。當時還在讀高中,課業壓力大,未來看不清,年輕人又免不了傷春悲秋,所以整天都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小杜的這句“塵世難逢開口笑”頗得我心。


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就這麼鬱悶下去,還是應該給自己找點兒樂子,不然生活就過不下去了對不對?比如說,我們可以在重陽節登高的時候,喝個酩酊大醉,再把頭上插滿菊花,樂呵呵地回家去。至少我在回家的路上,是心情愉悅的。


現在來看,這是一種蠻樂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人生如逆旅,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我們可以在這些不如意中找到一些所謂的“小確幸”,給自己減減壓,然後再低頭向前跑。


因為這句詩,小杜成了我最喜歡的詩人。


全詩如下: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我是王靜文,一個熱愛古典詩詞的宏觀分析師,歡迎關注、交流。


王靜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詞,選自納然容若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前一句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的甜蜜,那樣的溫馨,那樣的快樂。

後一句借用典故,意思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這一句雖短,但卻給了我很大的感悟。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意境。超越多少是是非非,涵蓋多少人生情懷。讓往事都如煙逝去,只留下初見時的美好。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多好,每一個人當最初和你相遇,那種感覺多麼美好那種溫馨、那種自然、那種真誠、那種回憶,因此就一直瀰漫在了你的生命中。人們在交往中為什麼會有誤會、費解、猜測和非議呢?難道那種平淡而樸實的友誼還不夠嗎?



然而,人生真的能如初見一般嗎?人生在世,多少快樂與悲傷都成為過往,我們的心靈還能如開始般純潔而柔軟嗎?心靈被塵世打磨的愈加堅硬,姣好的面龐也留下歲月的痕跡,人生再也不能如初見了!但這歲月給我們的記憶,不也值得珍惜嘛!

人生如果只有初見一場,那該是多美好,還是多遺憾?


語茗殤


脫離心境談詩詞都是耍流氓。

我們為什麼會喜歡一句詩呢,不管是因為她美,刻骨銘心的詩,往往在你讀到的時候,正好符合你人生某一階段的真實感受:

比如想談戀愛的時候,就會: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比如想啪啪啪的時候,就會: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比如天降橫財的時候,就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比如少年意氣的時候,就會: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比如失意鬱悶的時候,就會: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想起祖國尚未統一,我輩還需努力的時候: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等等等等……

說起來都很悲催,再過兩天就是我生日了,我特麼又老了一歲,還是一副沒有長進的樣子。

我想著時光飛逝,青春不再,就會格外留意那些教人惜時或者感悟人生的詩詞:

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出自南宋詞人章良能的《小重山》

這人還真是不熟,最先喜歡這首詞也純粹因為最後這句“唯有少年心”。

先看全詞: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闌紅芍藥,已抽簪。雨餘風軟碎鳴禽。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往事莫沉吟。身閒時序好,且登臨。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上片寫景,彷彿是一幅畫,畫中春意已深,那小花圃中的紅芍藥正在開放,宛如美人頭上的玉簪,這是靜的。

靜中有動,是雨後初晴的風聲和鳥鳴聲。 一個“碎”字,寫出鳥聲紛雜多樣,春日遲,是由春入夏的季節特徵——白晝漸長。“猶帶一分陰”字,用詞變得婉轉,既體現出深春雨後的嫵媚,又似乎帶有對春天即逝的一絲傷感。

下片抒情,作者舊地重遊,想起往事,有一番沉吟,但又努力剋制,提醒自己“莫沉吟”。有什麼好沉吟的呢,趁著“身閒時序好”,趁著大好春景,趕緊去登高遊覽吧!

整首詞,一直到這裡都很歡快,即便是對春天即逝的一絲傷感,也一閃而過,即便是回憶起往事的沉吟,也被自己剋制下去,我們看到的只有美麗的春景和且登臨的興致。

然而這一登臨,就觸景傷情了,說自己年少時有玩過的地方,都清晰可見,處處可尋。那尋不到的,只有一顆少年心。

你看這最後一句“惟有少年心”,說總是風景還是一如當年,美麗如花,但是少年時登臨的那種豪情壯志呢,已經隨著年齡的增長、時光的流逝,漸漸消逝,無處尋覓了。

人吧,年少時總會輕狂,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日子一天天過去,年齡一天天長大,身上的稜角啊,都被磨平了,永生也不能再找回,只能在回憶時,牽動一絲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