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員人均年薪105萬美元世界第六,僅次於五大聯賽,可笑嗎?你怎麼看?

健體強軍


1.這個薪水挺正常的。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句話說:價格是由價值和市場需求共同決定的。中超球員的平均年薪高,也是由中超聯賽各俱樂部投入居高不下、金元足球決定的。

3.不能因此指責中超球員高薪低能,更沒必要把中超球員的高薪與國家隊的水平進行不必要的聯想,兩者之間沒有什麼必然關聯。

4.還應該冷靜看到,中超球員的高薪,有部分原因來自於外援的天價年薪,比如胡爾克、奧斯卡、保利尼奧、馬斯切拉諾等等,實際上如果單獨來核算中超聯賽中的中國球員的平均年薪,應該沒有這麼可怕。

5.市場需求決定價格,還要看到,中國足協在期間起到的負面作用,比如朝令夕改的外援政策、U23政策等等,最近兩個賽季,中超俱樂部在U23球員上製造的天價少不了足協在背後的推波助瀾……

6.足協現在意識到這個高薪了,開始出臺一系列的帽子,但看上去也是個昏招居多,因為歷史上中國足協沒少搞過限薪令之類的東西,但是具體的可執行性和執行力度,大家都懂的……

7.關於聯賽、關於球員工資,其實真正的專業人士都知道該怎麼去釐清、約束和規定,但是足協卻往往是跟外界所期待的相反,總是會選擇最蠢最笨最讓人髮指的那種方式……到底是能力問題,還是心態問題,不得而知……

8.個人覺得,單純就球員工資來說,中超的現狀沒什麼不合理的,關鍵還是看足協怎麼來引導,而不是片面又武斷的一限了之……這本來是市場該做的事兒,還給市場來決定,理所應當……


搬不動的小強



足球統計機構“SportingIntelligence”公佈的最新年度全球體育薪資報告中,中超聯賽以約105萬元美元的年薪高居全球第六,僅次於歐洲五大聯賽,其中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和河北華夏的人均年薪更是超過了200萬美元,超越了人均年薪世界第三的意甲聯賽,與之成為鮮明對比的是,日本的J1聯賽人均年薪只是排在了第19位,平均年薪為31.5萬美元,只有中超球員的1/3不到,韓國更是隻有13.3萬美元,不到中超球員的1/8。

中超球員人均年薪那麼高的原因有兩,一個是高價格的外援,中超為了吸引水平高的外援加盟,往往在薪水方面翻了好幾翻,上港上港球員胡爾克來中超踢了兩個賽季已經買起了私人飛機了。目前在最新的世界足壇球員年薪排行榜的前十名中,中超聯賽佔了3個,是全球聯賽佔比最多的,分別是上海上港球員奧斯卡拿了2400萬歐元、河北華夏的拉維奇拿了2200萬歐元和上港上港的胡爾克拿了2000萬歐元,另外中超還有很多千萬歐年薪級別的球員,例如江蘇蘇寧的特謝拉、拉米雷斯,天津泰達的米克爾,還有廣州恆大的高拉特和長春亞泰的伊哈洛等等。

隨著外援收入的猛增,國內球員的年薪也是水漲船高,目前中超聯賽年薪最高的球員的是任航,超過了1500萬人民幣,其餘像鄭智、武磊和郜林這些球員收入也超過了千萬,這些年薪都是已經達到世界第六聯賽的人均收入的了,但是球員的能力和水平與收入是絕對不匹配的。

所以如今的中超球員收入是處於一個嚴重的泡沫期,但是這並不是毫無意義的,只能說是一種無奈之舉,因為如今的中超聯賽想要快速提高水平,唯一的辦法就是引進高水平的外援,而我們能夠吸引外援的唯一條件就是給他們提供超乎他們想象的年薪。而至於國內球員能夠拿到那麼多年薪,一個是受外援的刺激,另外一個也是為了吸引眼球,為了吸引更加的人參與到足球中來。


足球story


根據足球統計機構上週公佈的最新年度全球體育薪資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中超球員人均年薪僅次於歐洲的五大聯賽,排名世界第六位,水平跟薪資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高額的薪金背後卻是水平一般的聯賽,球迷們不買賬,但俱樂部卻可以給球員發高額的年薪,這讓更多的其他國家的聯賽球員來看,中國的聯賽就像是一個寶藏,只要會踢球,就可以擁有高額的年薪:



中超球員畸形的薪金收入

根據這份報告顯示,2018年中超球員的年薪平均高達105萬美元,而中超球隊中,華夏的人均薪水更是超過了200萬美元,簡直讓小編不敢想象,這樣的收入僅次於五大聯賽,而我們的聯賽水漲船高的重要原因,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廣州恆大,上海上港以及河北華夏幸福的薪金結構,俱樂部的平均年薪都超過了中超平均水平的兩倍,用高額的薪金和獎金來調動球員在比賽場積極性和贏球慾望,那是暫時的,卻不是長久之計,同時這樣的決策也會讓很多中超其他俱樂部的球員,感到頗有不公平,其他俱樂部能怎麼辦?只能去提高心境,這就形成了一個惡劣的循環,導致我們的聯賽只有薪金,沒有水平。



中超這三支球隊平均年薪超過200萬美元

來看看恆大人均的年薪,他們可以達到219萬美元排名榜首,這樣的收入也可以位列世界第163位,而如今的新科冠軍上港球員的平均年薪也達到了218萬美元,排名世界165位華夏幸福的球員,平均年薪約為214萬美元,排名世界的167位,中超中只有這三傢俱樂部的年薪超過200萬美元,這樣的薪金表現,完全可以向五大聯賽看齊了,但是在如此高薪金的背後,球員在球場上的表現,卻不能讓球隊和球迷滿意,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我想球員的表現應該和他們拿到的薪水成正比,只有不停的努力,更好的表現,才配有更多的薪金。



和其他聯賽來對比一下,中超就是土豪

來看看我們的聯賽和我們周邊的聯賽是什麼樣的差距,和中超形成對比的,我們來看看日本的J聯賽,他們球員的平均年薪只有31.5萬美元,這樣的表現還不如中超球員平均年薪的1/3,韓國k聯賽更是隻有13.3萬美元,而在澳超這邊,他們的球員平均年薪也僅僅為13.2萬美元。可以說這幾個聯賽的水平都比我們的中超要高,但卻和我們的年薪形成了天壤之別,如果我們的中超聯賽,要以這樣的形式發展下去,那就只剩下錢了,中超的土豪老闆真的太多了。



再來說一個更可怕的收入,中超每位球員踢一場比賽的平均收入可以達到3.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24萬左右,而這樣的收入僅次於英超,西甲,德甲,意甲,而甚至卻要高於歐洲五大聯賽中的法甲,這個數字簡直讓人可笑,我們的中超為何發展到如此地步?不免有些讓人驚訝!

支持中超球員薪金改革的朋友,大家點贊支持!


磊子說球


關注 大嘴贏球,關注更多精彩~

大數據離散指數賽果預測,加V:jisheng178

貧窮可以限制一個人的想象力

比如你覺得一個業餘水平的球員,一年稅後收入1500萬左右,這怎麼可能?


那說明你的眼界很有問題,中超就是這個情況啊


國腳基本就是這個規格,並且還只是工資收入,還有簽字費,獎金津貼,廣告代言的收入


將來還會有自媒體的各種收入



比如你讓武磊在抖音裡每天秀15秒眯眯眼,他的商業價值是巨大的


其投到他IP的信息流廣告的價值是巨大的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中超球員的平均年薪500萬,僅次於歐洲五大聯賽


成為了中國聯賽水平趕超五大聯賽的一個“前哨”



那麼有人說,老子抵制中超,不去現場看了


中超球隊的門票收入,僅僅佔其總收入的3%,賬面上年年在虧損


但為什麼又這麼多超級大亨會前赴後繼的投資中超業餘球隊


因為其商業價值所在,說白了,就跟范冰冰一樣



你管人家有沒有作品,關鍵人家有流量


企業通過投資中超燒錢,獲得了最大限度在全國各大媒體的曝光,各種腦殘球迷雞犬相聞,津津樂道


這種垂直度超強的曝光度令企業在市場運營這一塊能省下很大一筆錢



比如說廣州恆大要是想讓全國都知道二三線城市有這麼個大型地主周扒皮


他如果不買中超球隊,需要花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市場拓展費用,才能達到今天的效果


歡迎關注(大嘴贏球)為您帶來精彩的足球內容!


大嘴贏球


沒什麼可笑的,關鍵看您選擇的座標!

倘若同“亂差”的演藝圈比,同演技差,素質不怎麼樣,主要靠顏值和各種緋聞刷屏,且偷稅漏稅嚴重的演員明星們比,這個收入其實算是小意思了。倘若在球技和演技方面同“高大上
”的五大聯賽比,這個收入明顯偏高;但論市場火熱和中國經濟的繁榮程度,16支球隊總共差不多500箇中超球員,這個平均收入也不至於讓人可以笑到大牙。

竊以為,可笑,在於笑者所處的位置和選擇的比較座標。

當只有500個可憐巴巴的球員能供選擇的時候,物以稀為貴、奇貨可居的道理,在大老闆們的經營哲學上看:只要足球能帶給企業和個人榮譽紅利,短時間內的100萬美元不高,不高,只是一年一套一線城市的小房而已。對於一覺起來便有上千萬、上億的銀行利息要還的大佬們,算是小意思,小意思了。

當一個月辛辛苦苦打工掙錢的普通老百姓站在電視機前,為愚鈍醜陋的中國男足揮淚之時,眼見這些傢伙一兩年便能輕鬆掙到自己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時,那種心態何其痛苦!

實際上,沒什麼可笑的。

只要是著名的體育運動員的收入,在中國都不會低,游泳、乒乓球、籃球......,只是足球的水平在相比之下低了很多。

況且還有無數吸金億萬的網紅,靠的竟然是奇葩的表演和欺騙性的劇本富甲一方!再之,演藝圈、互聯網圈、資本圈內很多人玩名不副實而吸金無數。

所以,關鍵還是在政府的引導和監管。


蜀小叨


105萬美元就是700多萬人民幣,真是羨慕嫉妒恨呀!後悔小時候沒踢球。中超恐怕是中國最大的泡沫了,幾年來國足的持續低迷證明,“高薪低能”救不了中國足球,中國足協的限薪也是箭在弦上。

根據2018年全球體育薪資報告,2018年中超球員的平均105萬美元,按照1比6.90的匯率計算,就是724.5萬元人民幣,相比恆大俱樂部介入中國足球之前,中超球員的工資收入增長了7、8倍。這樣的收入與世界頂級的歐洲五大聯賽球員收入也十分接近,甚至,如果按照平均場次的收入來計算,中超球員每踢一場比賽,就能夠收入3.5萬美元,約合24萬多人民幣,場均收入甚至超過了法甲,排名世界第五位。

與中超球員不可思議高收入相比,整體水平比我們高出不少的日本和韓國球員收入卻要低得多,日本J聯賽的球員2018年平均年薪31.5萬美元,不到我們的三分之一。韓國K聯賽球員2018年收入更低,人均13.3萬美元,只有我們的八分之一。看看中國足球和日韓的水平差距,中超的泡沫真的是太瘋狂了。

根據統計,廣州恆大2018年球員人均年薪高達21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11萬元;本賽季中超冠軍上海上港的人均年薪為218萬美元,約合1504萬元人民幣;華夏幸福人均年薪214萬美元,約合1476萬人民幣。

中超引進的胡爾克、奧斯卡等大牌外援,都是以他們在歐洲4倍的年薪挖過來的。像年薪稅後2000萬歐元的胡爾克,不久前買了一架1200多萬歐元的私人飛機。鄭智身穿7萬元一件的LVT恤也被球迷扒了出來。

中超球員的錢來的太容易了,當錢來的太容易的時候,那麼花出去也會很容易,人家買飛機、買奢侈品也就不算什麼了,賺錢不就是享受嗎?

這不足協也意識到了如此燒錢的危害性,也要馬上設定工資帽,但折騰來折騰去的中國足球還能不能經得起折騰!


健體強軍



李小156728212


說實話,目前國內球員的收入太名不副實了,你根本不值!外援另說,人家就是掙錢來的,而且目前中超的大部分外援還是很職業的,對的起那份薪水,你看很多球隊有沒有外援完全是兩支球隊!特別是很多年輕球員,拿著高昂的年薪在預備隊混日子,沒有進取心了!


隨和平淡


中國足球的今天就是權利遊戲的結果!!

足球市場化!!理應將管理權交於俱樂部協會。可是卻派來廳級足協來掌握!!一個即不專業,又無責任心的足協。除了製造地球奇聞,醜聞外。什麼都沒有了!

該不該對中國球迷們說一聲對不起?偉大的中國足協的老爺們。


大莫僧人


這個要從幾個方面去談:首先中超球員掙得不少,物以稀為貴,在中國好的球員太少,各俱樂部不得不高薪挖人以及留人。然後各俱樂部老闆有攀比情結,爭著燒錢,其實各有各的目的。再然後這只是一個平均的數字。某些俱樂部外援掙超兩千萬美元,國內球員除了國家隊水平的球員掙得很多,剩下的其實沒有多少。有些俱樂部甚至只給幾個老外高薪,國內球員掙得都不多。我們卻很容易被這個平均給矇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