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金鼻白毛老鼠精為什麼不吃唐僧肉而想和唐僧成親?

田長旺


人生善念,福雖未到,禍已遠離;人生惡念,禍雖未到,福已遠去。

我們知道,《心經》是佛家經典,《論語》是儒家經典,《道德經》是道家經典。《西遊記》從浮屠山以後,唐僧基本就是《心經》不離口了,而且還經常和悟空一起進行探討。至於《論語》中的經典名句,悟空、八戒都多次引用,書中許多地方常穿插出現。

那麼《道德經》呢?似乎全書都沒有真正引用過一句。

三本經典,各有書眼。《心經》的書眼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論語》的書眼就是“仁者愛人”。

《道德經》的書眼是什麼呢?這個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但其中有一句是“反者道之動”。

事物的運行規律,總是向著你期望的反方向運動的。所以《道德經》才始終強調“上善若水”這個概念。

關於《心經》,悟空跟唐僧在一起討論得已經很多了。那麼光知“佛理”還不夠全面,必須要懂得“道理”。

人生在世,一定要先懂“道理”,而後才能明“儒理”和“佛理”。

那麼在《西遊記》中,誰負責教會唐僧這個“道理”呢?這個任務,就落在一個身份非常特殊的女妖身上了。他就是“金鼻白毛老鼠精”。

1.

提起這個老鼠精,許多人把她神秘的身份忽略了。首先說,光名字她就有三個,本體名字是:金鼻白毛老鼠精,因為吃過香花寶燭,又名“半截觀音”,因為下界為妖,又名“地湧夫人”。

這麼詳細的資料是誰說的呢?是哪吒。

是哪吒當著孫悟空和太白金星的面,講給托塔天王李靖聽的。

不愧是“三壇海會大神”,知道的事情明顯比其他人多。

雖然哪吒對老鼠精的身世瞭如指掌,名字也講得清清楚楚,但並沒有講清楚老鼠精為何又稱為“半截觀音”呀?名字是她自己起的,還是別人給起的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走入一個細節。

要知道,唐僧是一個胎裡素。對於葷腥東西,他不但是不吃,而且是不看、不說,不聽。這叫做“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

那麼在後花園,唐僧親自摘了一個紅色的桃子,遞給女妖,然後說道:娘子,你愛色,請吃這個紅桃。

當然,與此同時,妖精也摘了一個青桃,準備給唐僧吃。

這看似一個小小的事件當中,唐僧看了色,也愛了色,還說了色。

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呢?咱們且聽聽女妖是怎麼說的。

其實,前面有一段對話。唐僧問女妖:娘子,怎麼這桃樹上果子青紅不一,何也?

唐僧對女妖一口一個娘子,叫得還是蠻親切的。而且他問的這個事情,顯然是要引出妖精關於陰陽的論述來。

果然,女妖說:天無陰陽,日月不明;地無陰陽,草木不生;人無陰陽,不分男女。這桃樹上果子,向陽處,有日色相烘者先熟,故紅;背陰處無日者還生,故青:此陰陽之道理也。

其實女妖講的這套理論,並不是“佛理”,而是“道理”。佛理主要是說“色”與“空”;“儒理”主講“是”與“非”,“道理”才說“陰”與“陽”。

難道說,老鼠精是太上老君派來的?

為了怕大家誤會,所以她才有第二個名字——半截觀音。而且,她出身靈山,吃過香花寶燭,自然是有佛心佛性。

可她在這陷空山無底洞裡,為什麼要對唐僧講上一番“道”之理呢?

這裡的事情,就又要追溯到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了。

2.

當時,孫悟空大戰二郎神,太上老君掏出金剛鐲,對觀音菩薩說:想當年,我曾經用此物化過胡。

太上老君是在跟菩薩說明,道家跟佛家之間的淵源。觀音菩薩當然沒有反對。

那麼再看,哪吒是怎麼回事呢?當初,他剔骨割肉之後,一點靈魂飄到靈山。佛祖給了他蓮花身,然後收伏了九十六洞妖王,他的三壇海會大神,其實就是這時候被佛祖封的。

所以後來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帝派李靖與哪吒去鎮壓。李靖封的是降魔大元帥,怎麼哪吒不是封的降魔大先鋒,而是封的三壇海會大神呢?根本原因就是,哪吒的封號是佛祖封的,這裡玉帝只是強調一下而已。

所以我們看,後來大戰牛魔王的時候,哪吒表面是不請自來,實則是與四大金剛一樣,受了佛祖的密旨。

繼續說老鼠精的事情。因為孫悟空告御狀,哪吒用劍架刀,嚇出李靖一身冷汗。問題就在於,哪吒雖然身在天庭,但他是聽命於佛祖的。李靖雖然聽命於玉帝,但他立身的寶塔卻是佛祖贈送的。這也就決定了,李靖父子始終不能像二十八宿一樣,成為玉帝的心腹。

既然說,佛祖的勢力可以向天庭和道教滲透,那麼太上老君自然也不會閒著。除了他自己曾經化胡,那麼這個老鼠精,應該也跟道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樣一分析,我們發現,老鼠精的背景果然驚人。她偷吃香花寶燭不但不受罰,還居然得到佛祖的特赦。佛祖當時是這樣說:積水養魚終不釣,深山喂鹿望長生。

佛祖的話,等於是給了老鼠精一道免死金牌了。

不僅如此,老鼠精還認了李靖為義父,哪吒為義兄。可見此妖身份之特殊。

那麼她的身份到底特殊在哪裡呢?因為她是“道骨”、“佛心”。

那我們再看女妖做的兩件事,絕對是非常講究淵源。其一就是,始終供奉著李靖與哪吒的牌位,這叫做“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不忘初衷”;其二就是,他給唐僧喝的水,是“陰陽交媾的好水”。大家不要把這水想歪了,實則此水正是合天地陰陽之道的“上善之水”。

老鼠精看似是妖,但做事處處謹守天道,既合道教的“源流”,又合佛家的“因果”。所以到最後我們看,她得到了一個大善報。

大家仔細想一下,西遊記中那麼多妖精,頂多是那些有關係的大妖、正妖跑了,其餘小妖一般都會被全部剿滅的。而無底洞則不一樣,她洞中所有小妖最後都生還了。

因為老鼠精最後藏身的這個洞非常窄小,天兵天將把所有的小妖們都生擒活捉帶走了。書中這樣寫道:天兵,取下縛妖索,把那些妖精都捆了!

應當說,這個金鼻白毛老鼠精雖然“土上半截、土下半截”,但她並沒有造下太多殺孽,甚至她和滿洞的小妖都不認為自己是妖怪呢。

還記得孫悟空讓豬八戒去跟兩個打水的女妖打聽消息的事情嗎?當時,豬八戒上來就喊:妖怪!結果,打水的兩個女妖互相說道:“這和尚憊懶!我們又不與他相識,平時又沒有調得嘴慣,他怎麼叫我們做妖怪!”結果用抬水的扁擔把八戒打了一頓。

所以看,陷空山無底洞這一群小妖,雖然是妖精,但說話行事與普通人無異,這應該都是地湧夫人平時教導有方。那麼最後她這一洞小妖都跟她一樣逃出生天,也就並不奇怪了。

文:風林秀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歷史大學堂


金鼻白毛老鼠精三百年前因在靈山偷吃香花寶燭,改名半截觀音,後被李天王哪吒父子拿住,饒了不死,因此拜李天王為父,哪吒為兄。下界後改名為地湧夫人。她先在黑松林變為落難民女,意在抓住唐僧,採他元陽來成就太乙金仙,雖然孫悟空百般勸說,但是唐僧終將金鼻白毛老鼠精救下,並一起來到鎮海禪林寺。


因為唐僧染上風寒,不得已在鎮海寺修養了三天,金鼻白毛老鼠精色誘寺院內的和尚,趁此機會接連吃了六個和尚。孫悟空設計想要除掉金鼻白毛老鼠精,設計使其現出原形,二人打鬥多時,卻被金鼻白毛老鼠精用“遺鞋計”逃脫,並抓走了唐僧。孫悟空兄弟三人尋到陷空山無底洞,後被孫悟空使計鑽入腹內,折騰她不得,幾經周折也未救出唐僧。

最後孫悟空發現了金鼻白毛老鼠精所供奉的李天王和哪吒的牌位,於是上天庭找到玉帝理論,玉帝知道孫悟空難纏,便派遣太白金星一同前往李天王府邸,李天王大怒,後因三太子哪吒提醒,方知確有此事,便協助孫悟空一同下界,才收服金鼻白毛老鼠精,帶回天庭接受懲罰,救出了唐僧。

其中有幾個疑點,可能找到非要嫁給唐僧的原因。

一.唐僧自身條件好,不算三界第一美男,也能排的上號了吧,還有身份,正兒八經的根正苗紅,乾的又是西天取經這種重點事業,嫁給唐僧將來鐵定的官太太。而妖精這行業雖然自由自在佔山為王,想吃人就吃人,但畢竟沒靠山,三界裡高手多了去了指不定哪天就被那些正義人士拿了性命,也算個高危行業。嫁給唐僧也算走上正路,典型的從良捷徑。

二.唐僧本身是個寶。取經路上的妖怪對唐僧大多兩個態度,不是吃了長壽就是嫁給唐僧,而且是強搶民男就地成親居多。唐僧佛法深厚,是個典型的處男。就算不拿唐僧吃了,也可以採他原陽從而增進法力。在仙妖世界裡法力也是出來混的硬貨。

三.從原著還是電視劇中,我們都不難看出老鼠精對唐僧確實百般迎合討好,給唐僧辦素齋素酒,即使唐僧對她再怎樣冷漠設計,老鼠精也是笑臉相對,算得上有點戀愛中的女人的感覺。可能老鼠精對唐僧動了情,而且幾百年前老鼠精在雷音寺,而唐僧那會還是金蟬子也在雷音寺。可能那會老鼠精就已經認識唐僧,一見鍾情,暗戀都有可能啊。而且如來為什麼叫李氏父子處決老鼠精,可能就算到了會放了老鼠精而有現在的抓了唐僧,也算如來對唐僧早就埋下的一道考驗。


尋找視點


有人說,可能是如來佛祖對弟子的要求比較高吧,因為他怠慢佛法,不用心聽佛經,還踢掉一粒米!

其實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後來孫悟空等人責怪如了佛祖的弟子收賄賂,結果如來佛祖說,以前比丘下山去化緣,只化到三鬥三升米粒黃金,他還責怪他們呢!佛祖對待兩個小徒就這麼包庇,怎麼可能因為一粒米的事就把金蟬子貶了十世?

難怪豬八戒也抱怨說,自己的吃法,豈不是天天要生病了?

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那粒米上,唐僧為何要弄掉一粒米呢?其實這就回到我們的題目中去了:

因為唐僧的腳下就是那隻小老鼠,他把這粒米給了她吃,要不怎麼說“老鼠愛大米”呢?

所以他們500年前就在靈山相愛了,當時還有蠍子精也深深愛著金蟬子,這是多麼虐心的三角戀啊,所以唐僧的元陽就丟給了她們倆!

唐僧就是累了,虛脫了,從原文中也可以看出,他睡了兩天,第三天喝了碗涼水,好了!孫悟空當然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所以才會想起來當初貶金蟬子的理由,編了一個該遭三天罪的話,當然也不能亂編,至少事實得有,不然真有好事的去問問佛祖有沒有這麼回事,豈不是露餡了?

況且他們的師父唐僧在五莊觀是吃過人參果的,怎麼可能會死去?

而唐僧之所以掙扎著要給唐王寫信,就是擔心自己的事情被如來佛祖知道以後,這個經是取不成了,還望唐王能饒他一饒……

這也解釋了後來孫悟空要打殺老鼠精時,唐僧的一再阻止,但是孫悟空問他到底啥目的時,他卻賭咒發誓:

唐僧一聽咬牙切齒道:“徒弟,我自出了長安……我若把真陽喪了,我就身墮輪迴,打在那陰山背後,永世不得翻身!”

一個人能氣急敗壞的發這麼惡毒的誓言,就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他根本不信報應,另外一種就只剩下心虛了……


福鼎白茶


其實說來話長,這金鼻白毛老鼠精是來報恩的。話說這金鼻白毛老鼠精其實是很有來歷的。想當初如來佛祖在靈山開壇講經,並說天下眾生都可來聽經,靈山來了好多小動物。其中就有這個金鼻白毛老鼠精,那時候它還是個金鼻白毛小老鼠,也在如來佛祖駕前聽經。

  後來小老鼠逐漸的有了靈性。一次它聽經結束,感到飢餓口渴,於是就爬到了供桌上去啃佛前的長明燈。可這長明燈可是佛前燈,哪裡是一個老鼠能吹滅的。小老鼠在燈前直轉圈。恰好這個時候有一個人打此過。

 

  這個人便是如來弟子——金蟬子。金蟬子突然看到一隻金鼻白毛小老鼠在燈前轉來轉去,煞是可愛,動了惻隱之心,吹了一口氣,撲的一下吹滅了佛前燈。然後便離開了。

  小老鼠偷吃了佛前燈,因此而修為大漲,但它也知道惹了禍,便逃離靈山。沒想到在半路遇到了托塔天王父子,天王要講老鼠精拿下,送與如來。在哪吒的勸說下放了小老鼠一命。小老鼠感恩戴德,拜託塔天王為義父,也算是搭上了權貴一條線。要說這佛前燈確實是好東西,一個老鼠吃了佛前燈,居然變得如此有心計。

 

  小老鼠逃走以後,到了陷空山無底洞當起了山大王。因為吃了佛前燈,有了道行。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半截觀音”,又叫地湧夫人。而幫小老鼠吹滅佛前燈的金蟬子,因為動了凡心,也被貶下界。

  說到此處大家想必就清楚老鼠精和唐僧的關係了吧。唐僧是金蟬子轉世。對老鼠精有知遇之恩。所以老鼠精要報答唐僧的恩情,要以身相許!要說這老鼠精真是有情有義,比人強多了。金蟬子已經轉世九次,它還念念不忘報恩。


娛樂觀海


原文中白毛老鼠精說過“妖精聽說,唬得魂飛魄散,戰戰兢兢的,把唐僧抱住道:長老啊!我只道:夙世前緣系赤繩,魚水相和兩意濃。不料鴛鴦今拆散,何期鸞鳳又西東!藍橋水漲難成事,佛廟煙沉嘉會空。著意一場今又別,何年與你再相逢!由此可見白鼠與唐僧的前世動過情。

這個情是什麼呢~話說白鼠的前世是如來靈山裡的老鼠,經常偷吃如來的燈油。唐僧的前世是金蟬子,金蟬子的身份大家都知道,他經常見白鼠偷吃香油,便每日都留一碗給白鼠,如此一來二去兩人便有了因。

有因自然有果,果是什麼呢,白鼠偷吃香花寶燭,化成人形,遂而下界。佛祖派李天王下界擒拿,這才有了立牌位乾女兒一說。至於為什麼不派佛門中人下去,大家心裡都明白。至於金蟬子為何下界,如來說過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

不聽說法,為什麼不聽說法,因為白鼠下界了,金蟬子動心了,從哪看出,悟空說過“你那裡曉得,老師父不曾聽佛講法,打了一個盹,往下一失,左腳下躧了一粒米下界來,該有這三日病”。這一粒米給誰大家心裡有數,所以佛祖才會把金蟬子轉生東土。

題主應該問,唐僧的原陽有沒有被白鼠拿走,如果拿瞭如來為什麼不阻止,


影評人阿三


這個嘛,就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了!

有的妖怪只想長生不老活命,所以為了長壽就一心想吃唐僧肉;

有的妖怪還有點精神追求,除了想活久點,還想追求"愛情"(姑且叫愛情吧)。

食色性也,妖怪也不例外。

唐僧長得也挺好看的,所以有的妖怪追求點美色也正常。總比見了唐僧就想著吃,要有點"人性"和追求吧。哈哈😄


大飛電影


大家好,我是白曉落說電影

說起《西遊記》,想必每個人都不陌生,作為幾代人的記憶,可謂經典,回到問題:

1.家境好,唐僧是名副其實的官三代,宰相之後,還是皇帝的御弟。

2.相貌好,唐僧眉清目秀,丰姿英偉。

3.才華好,熟讀隔了佛經,文化程度可見一斑。

以上這三個條件,放在現在就是妥妥的男神,哪一個女人不會愛上唐僧,即使是女妖精。


白曉落說電影


這個聽聽郭德綱的西遊記就有解釋了!佛祖座前妙吉祥,因動凡心給金鼻白毛鼠吃燈油,被罰下界,轉世唐僧,白毛鼠感恩妙吉祥,只想與他結婚並不想吃唐僧!


六毛62932607


因為他已經獲得長生不老,其實妖怪吃唐僧肉都是為了讓自己長生不老,而她已經獲得長生不老就沒必要殺生損德啦


川外哥


遇到她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