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價突然降了,大家都能買的起房子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房價要想降,以現在大環境,難度不小,還是別想了。如果是突然降的,大部分人可能還是買不起房子,所以這個問題在我們國家根本不成立。如果在以前的委內瑞拉還有可能,畢竟人家以前賣石油賺錢的時候,可以給國民免費分配房子,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不過風光時刻如曇花一現後,就是無盡的悲哀了,現在最基本的溫飽都保證不了。

為什麼說房子突然降價後,大家還是買不起房子?而且還不如現在活的滋潤。

首先來看,在什麼情況下房價會突然下降?恐怕只有強行刺破現在樓市泡沫時,才有可能出現。要麼是銀行,要麼是房地產企業資金鍊斷裂,才有可能會出現房價的突然下跌。但這二者之間無論是誰出現問題,另一方都跑不了也會跟著栽跟頭,因為二者之間的聯繫太密切了。

接下來可以推演一下,以去年工人平均工資7.4萬/年,二線三線城市100平的普通樓房,要200萬到300萬計算,如果房價突然降到了大家都能買的起的價格,最少要在現在基礎上下跌一半吧(夫妻兩人的工資加上家裡湊點,大概在10年以內就能還完,這算是比較完美的情況了)。那以前買了房子還貸款的人會怎麼樣,300萬買的房子,首付30%按90萬算,還有210萬,房子下跌50%,現在只要150萬就能買到,放棄還貸比繼續還貸還要划算,於是就會把房子直接丟給了銀行。

如果房價突然降了,大家都能買的起房子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如果銀行手裡這種房子多了,那銀行的壞賬就多了,房子還賣不出去,最後銀行資金鍊斷裂,隨之而來是房地產企業債務危機,資金斷裂破產;接著就是因為銀行資金斷裂導致的,其它的行業因為融資困難,最後也走到破產的命運,大量的工人失業,失去經濟來源,最終經濟危機爆發。

從上面的推演可以看出,房價突然下降,只有在發生危機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而危機發生時,大部分人都將失業,經濟來源都沒有了,那裡還買得起房子,還不如現在,雖然大部分人同樣買不起房子,但最少還有穩定的收入。隨著工資的提高,和國家對房價的調控,將來還有買房的希望。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嗎,只要活著,一切皆有可能。

首先,房價突然降了,肯定會有一批違約潮,比如原本一萬一平米,現在降到5千了,有很多正在交易的人肯定會放棄,比如一套房,120萬,我交了10萬定金,現在房子降到60萬了,原則上,這10萬定金就不要了。

其次,按揭斷供潮不會大面積出現,因為銀行按揭不還,並不是把房子收走作為拍賣就算了,拍賣之後,多餘部分可以返還斷供人,但是不足部分也要補交。也就是說一套房120萬,交了40萬首付,按揭80萬,如果不還,這套房市場價是60萬,拍賣應該只能拍到50萬,不但自己交了的40萬沒了,而且拍到50萬之後,還要向銀行交納30萬。

不交這30萬會怎樣?銀行會申請強制執行,可以凍結斷供人的銀行卡,也可以凍結斷供的其他不動產,並且在斷供之後,拍賣之前,每個月都會記一次不良還款紀錄,連續90天之後,所有銀行都不會向斷供人做任何貸款,直到還清銀行所有貸款,還要再過五年才可以消除不良紀錄。這樣斷供人首付款40萬沒了,還要向銀行交30萬,房子沒了,還變成了一個不良信用人。所以大部分人是不會選擇斷供的,會一直按時月供。等待下一次的貨幣通脹,房價上漲。

第三,房價突然降了,出是不可能出現人人都買的起局面的。在發達國家,德國、新加坡一樣有很多人買不起房:租房。我國房價的最大問題有兩個,一個是中等收入的人買不起,二個是最低收入的人無保障。房價能降到工薪階層能買得起就阿彌陀佛,最低收入的人是必須用社會保障體系來覆蓋的,比如廉租房,公租房等。

第四,很多人意淫房價降了,社會會不會動盪?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不會。香港、日本、臺灣、越南都出現過大的房價下降,除了人們在兩三年內節衣縮食之外,經濟沒有增長之外,沒有大的影響,更不可能影響到政治層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