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老照片1971年,太原阳泉大寨


太原,1971年。☆太原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太原是中国建国初期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20世纪末以来,在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承担起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化的重任。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是中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之一,中国机械行业最大50家工业企业之一。属国家特大型重点骨干企业。

太重集团主要成员单位有: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太重集团煤机有限公司、榆次液压集团有限公司等。太重集团是国内唯一的火车轮对生产基地,品种最全的锻压设备生产基地,实力较强的风电、核电设备供应商,大型及特种铸锻件生产基地。

阳泉,1971年。☆阳泉市,是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漾泉”。阳泉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阳泉市北接忻州市,东隔太行山与石家庄市相望,西接太原市,南邻晋中市。阳泉是三晋门户,晋冀要衡,地处太原、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相距均为100公里。

新中国建立后,阳泉市数度由晋中地区代管,平定县、盂县则属晋中地区。先后置城区、郊区和矿区。1983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平定县、盂县划归阳泉市。

大寨,1971年。☆大寨镇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位于山西省昔阳县中部,距县城12公里。1964年的一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使大寨成为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样板向全中国农村推广,从而也让大寨在中国乃至世界闻名十几年。

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


大寨并不大,全村200户人家,520口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就是这么一个小山村,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据统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0多年里,国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达1000万人次,那时的大寨,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生活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山西,1971年。摄影:保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