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面積不大的韓國經濟卻很發達?

別人手牽手-我牽我的狗


首先來看一下韓國的經濟發展情況。1961年的時候韓國GDP是21.7億美元,2006年的時候是8771.9億美元,45年的時間增長了404倍。2017年,韓國的GDP是15458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1位。韓國作為一個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能夠有這樣的成績是相當了不起的。

第一,美國人的幫助。

韓國經濟能夠騰飛非常關鍵因素在於美國幫助韓國發展經濟。李承晚時期的韓國經濟其實還比不上朝鮮的。不過朝鮮戰爭結束以後,美國便開始援助韓國。特別是朴正熙政變成功以後,很多美國專業的工作小組進入了韓國政府的經濟部門,幫助韓國發展經濟。

美國不僅為韓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而且美國的援助直接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騰飛。

第二、成功了進行了產業升級。

韓國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不足,市場是非常有限的。早期的韓國也是以出口為導向的,通俗點說就是靠著當時韓國廉價的勞動力來發展經濟。這也非常符合當時西方發達國家產業升級的需要。所以韓國從1962年到1970年,經濟增長了12.8倍,出口增長率達到了38%。

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韓國生產這些低端的產品已經越來越沒有優勢了。這種情況下,韓國決定將自己的產業結構進行升級,迅速提高了自身的技術水平。

第三、韓國成功的走向了世界。

從1995年開始,韓國就推行了世界化戰略,希望能夠對韓國的體制進行改革,以便韓國能夠在各個領域走向世界。韓國首先是對自己的企業進行了有效的改革,以使得企業擺脫對政府的依賴,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

韓國畢竟有美國人的幫助,加上自身的獨特位置,使得他能夠同美國、歐洲,新興國家保持很好的聯繫。比如韓國積極推進世界一體化和亞太一體化,使得自身能夠佔據有利地位,利用國際機遇發展本國的經濟。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說到了韓國,韓國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國家,但是,它比日本還有運氣。

在20世紀中葉,韓國經濟低迷,趕上了第一波運氣:

蘇美對抗,美國給予韓國大量的經濟援助、科學支持。十多年間,120億美元的援助金額,接近馬歇爾計劃的全部。正是這個東風,成為了韓國騰飛的第一個跳板。

然後,韓國的國家經濟策略也對了。

出口主導型的經濟策略。也就是made in korea!出現了“漢江奇蹟”的高速發展。

接下來,韓國又遇到了歐美髮達國家人力成本大幅度上漲的機遇,很多相對低科學成本、但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開始向亞洲轉移,西方和韓國關係好,韓國的就業率就蹭蹭上漲,國內也迎來了大批外資企業。

再之後,綜藝的迅速發展、三星等巨頭企業的崛起,都成為了韓國發展的契機。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韓國的GDP總量達到1.530萬億美元,超過俄羅斯,排全球第11位。人均GDP為29819美元,超過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發達國家,全球27位。

韓國是一個發達國家無疑。韓國經濟這麼發達,有這麼幾點核心原因。

首先是經濟政策原因。

1960年代初期,韓國的GDP只有幾十億美元,整個國家非常落後。這時候,韓國政治強人朴正熙上臺。朴正熙上臺之後,採取了大量的改革措施,出臺了大量經濟政策,將整個國家的發展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尤其是“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依賴外資、外援、外債,進口原材料和技術、出口產品的方針,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蹟”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一個國家的宏觀政策是否合乎國家實際,是經濟能否健康發展的核心原因。

其次是國際政治因素。

韓國經濟騰飛的時候,正是美蘇爭霸的時候,為了應對蘇聯的強勢,美國給予韓國大量的經濟援助。1953-1965年間,美國對韓援助總額高達120億美元,接近整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總和。馬歇爾計劃向整個西歐提供130億美元的援助,而韓國一個小國就獨得120億美元。若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韓國這120億美元相當於2010年1200億美元。同時,美國軍方向韓國下來大量訂單,有效地促進韓國經濟的發展。美國的援助與支持,是韓國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是產業轉移機遇。

韓國經濟開始騰飛的時候,恰好是西方國家人力成本大漲,要向外轉移低端製造業的時候。歐美髮達國家正在進行第一次產業轉移 將輕工業等勞動密集型工業向外轉移,韓國恰逢其時,抓住了這一個歷史機遇。

最後,國民素質使然。

韓國人傳承了中華民族唐宋以來勤勞團結的精神,非常勤幹、能幹、敢幹,積極奮鬥用於進取,這是核心因素。

所有的條件都是外來的,只有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韓國也是屬於大中華文化區的重要傳承之地,他們吃苦耐勞,得到發揚光大。

韓國人呢還很團結,比如在韓國街頭,很少看到外國車,尤其是日本車,幾乎絕跡,韓國都用國產車。因為曾經遭受日本侵略,只要國內能夠替代生產,韓國人就不願意買日本車。這有利的推動韓國本土製造業的快速發展。

多種因素讓韓國經濟突飛猛進,從而躋身全球最發達國家行列。


波士財經


面積不大和經濟發達之間並不矛盾,相反面積小的國家可能更容易發展經濟,在世界上小國鉅富的例子並不罕見。

韓國能夠超越俄羅斯,逼近意大利,主要原因有很多方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韓國靠近朝鮮、俄羅斯和中國,地處東西兩個陣營對抗的最前沿,美國、日本都給予韓國大量的支持,尤其是美國120億美元的援助金額,相當於2010年的1200億美元,接近馬歇爾計劃對整個歐洲援助的130億美元。所以韓國能夠迅速從一個還不如朝鮮的國家,迅速成長為可以和日本叫板的國家。讓韓國強大,中日韓之間互相掐架,符合美國的利益。

其次是因為韓國抓住了產業轉移的機遇,強人朴正熙大力發展出口加工業,締造“漢江奇蹟”,使得韓國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跟今天的中國一樣,韓國處在一個很有利的閉環之中,美國、日本的技術,中國的市場和勞動力,為韓國的經濟騰飛打下基礎。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韓國將全國的經濟整合為四大財團和八大企業,加上娛樂業的發達和文化軟實力的發展,韓國很快崛起,成為東亞世界的明星。


青年史學家


韓國的國土面積約為10萬平方公里,放眼全球來看確實屬於國土面積並不算大的國家,但是韓國卻屬於發達國家。那為何面積不大的韓國經濟確如此發達呢?

1945年日本結束了對韓國的佔領,韓國社會面臨著如何恢復經濟發展經濟這一局面。這一時期,韓國開始接受美國的援助,經濟也在美國的幫助下逐漸恢復。在這段時間內,韓國開始發展輕工業,希望以自我生產最大的滿足本國需要而不再依賴國外進口。同時在美國的指導下,韓國將大型工廠的設備售賣給私人,韓國財閥也因此形成。

到了1961年,政治強人朴正熙上臺,制定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幫助韓國發展。他制定了出口指導戰略,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商品作為主要出口產品,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的發展解決了韓國國內的失業問題,給韓國經濟打下了重要基礎。

在美國的援助、國際環境對韓國有利的情況下,韓日之間的關係趨於正常化,於是韓國承接了此時正在轉型的日本產業。

韓國利用外資和已經打下的經濟基礎,調整了經濟結構。此時的發展重點已經過渡到了鋼鐵、造船、鐵路、機械、汽車等產業,並大力發展交通運輸、電力、通信等公共設施的建設。

通過自身的努力,韓國的經濟逐漸走向平穩。韓國政府開始加大對教育、社會福利、住房、醫療衛生等投入。韓國重視技術與教育,發展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

為保護本國產業,韓國國內實行了嚴格的貿易保護政策。對一些外國產品加收高額的關稅,甚至部分商品禁止進口。同時還嚴格把控外匯和限制外國投資,只為保護本國產業。

除了韓國國內政府和人民的自身努力之外,外援也是韓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1941年-1961年期間,韓國受到以美國為首的國外援助金額高達31億,幫助韓國恢復和發展經濟。1953年-1961年期間受到援助的年平均額更是相當於韓國年平均國民生產總值的15%。

到了90年代,韓國政府又抓住了世界科技革命,重點發展新興科技產業,如:電子科技、生物技術等。這些高新科技加強了韓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繫。

韓國經濟迅速的發展既有自身的努力也有外界的幫助,短短几十年內韓國就可以躋身發達國家之列,韓國的經濟發展史也給了世界各國發展經濟提供了經驗。


品讀武器裝備


韓國的經濟騰飛主要原因是強人政治指揮韓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吸引美日資本投入,使韓國成為了亞洲經濟四小龍之一。



1.韓國1961年政治強人朴正熙上臺,他就是朴槿惠的父親。為了爭取國內民眾及國際社會對韓國軍政府的支持和認可。1962年韓國實行了多個經濟增長計劃。



2.朴正熙執政初期韓國的生產總值只有23億美元,基本上是落後的農業國家。然而朴正熙曾經在日本軍隊服役,他目睹了日本在中國東北建設重工業基地的場景。



3.朴正熙非常希望把韓國打造成重工業國家。他執政後拘捕了所有大企業家,包括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喆。朴正熙與他們達成協議,只要他們保證沒有腐敗,並且引進國外資本就放他們走,強迫他們發展韓國經濟。



4.由於韓國要發展經濟急需資金投入。朴正熙與日本秘密談判,希望日本向韓國投資。可是這遭到了韓國人民大規模示威遊行。朴正熙頒佈戒嚴令控制示威活動,繼續與日本談判。後來得到了日本賠償韓國的一筆戰爭賠款。



5.朴正熙拿著日本對韓國人民的賠償款去做投資。朴正熙建設了鋼鐵廠、建設了首爾到釜山的高速公路、還有造船廠,韓國的經濟就這樣發展起來了。



6.美國在1965年參與了越南戰爭。美國需要各國派軍隊到越南幫助美國打仗。朴正熙看準了這個機會,在派遣韓國人赴越南打仗。同時韓國公司獲得了為美軍建設軍營和公路的合同。韓國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收入,並且建立了韓國航空、現代集團等韓國企業。



7.韓國通過自己的努力,迅速成為經濟強國。韓國只有中國浙江省那麼大,但是韓國的2016年GDP已經達到了1.4萬億美元,比俄羅斯經濟還要好。這就是韓國經濟發達的原因。


杜達特洛夫斯基


韓國最低工資委員會7月14日決定,2019年最低時薪標準提高10.9%,從今年的7530韓元上調至8350韓元(49.5元人民幣)。

相比之下,中國的最低工資標準不足韓國的一半,有些城市連1/4都達不到,要知道中國五大城市北上廣深津每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也才接近20元。韓國收入水平高,同時吸引著眾多外國人士過來務工。據悉,有超過100多萬的外國勞工成這次調薪的最大受惠者。

1、與中國發展起步差不多,如今韓國人均收入是中國的3倍

另據韓聯社報道,2017年韓國人均國民收入達2.9萬美元(約19.4萬人民幣),排在全球第32位,2018年很大可能突破3萬美元大關,而韓國人均國民收入於2006年突破2萬美元。

按照國際慣例,達到12000美元就算是“高收入國家”,據此看來韓國很早就邁入經濟發達國家行列。目前中國中國人均年收入僅8800美元,還只能算“中等收入國家”。

回溯韓國的歷史,在開國之初(1945年),一窮二白,完全是個農業國,比我國都不如,一丁點工業基礎都沒有。為了發展工業,韓國遵循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原則,修建了發電廠,公路,電線杆等一大批基礎設施,最早一批紡織、製糖、水泥、玻璃等行業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另外,韓國還進行了大規模的掃盲,1945年韓國人的識字率是22%,1961年上升到71%。

2、勞動生產率曾大幅超過美國,韓國:趁早邁向高科技行業

不得不說,這些前期準備為發展出口型工業奠定了可靠的基礎,韓國的經濟也得以快速騰飛。60年代,韓國開始制定經濟開發五年計劃,從技術含量最低的紡織業開始做起。時任的韓國前總統朴正熙,曾在此期間提出“對待工人要像對待家人一樣,做工廠的工作要像做自己的事一樣”的口號,一度成為當時韓國人的精神力量,使得韓國工人以當時美國工人十分之一的成本創造出2.5倍於美國工人的生產率。

此後,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韓國不斷制定新的五年計劃,工業加快轉型升級,同時工業體系逐漸趨於完善。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韓國發展重工業、軍工和化學工業;90年代初,韓國發展電子和高科技行業。從人均GDP產值的變化,可以看出韓國的經濟成就:60年代,韓國經濟開始起步,人均GDP只有87美元/年,到1996年竟然增長了120倍,達到10548美元/年,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漢江奇蹟”。

3、韓國政府充當“保護傘”,舉全國之力扶持數家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採用的是政府積極干預產業與經濟的發展模式,相當於舉全國之力,培育民營企業,因此造就了一批經濟實力強悍的財閥集團。具體來說,韓國政府在各個行業領域選擇1~2家民間企業,在選址、公路、資金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前總統朴正熙就曾為財閥提供低息貸款和補貼,並幫助財閥獲得大量的外國貸款。可以說,韓國政府與財閥相互協助,振興了韓國的經濟。

這樣一來,發達國家用幾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能完成的產業結構改造,韓國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因此得到了“亞洲四小龍”的殊榮。不過,財閥集團也給韓國經濟帶來了其他問題。財閥集團在韓國經濟佔據主導地位,像三星、現代、SK、LG等大企業集團創造的產值在其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超過60%,長久看來不利於韓國經濟的抗擊打能力;也不利於為企業提供一種創新競爭的商業環境。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韓國地處朝鮮半島的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接壤,其全國面積不到10萬平方公里,還不如我國的江蘇省。可是在2017年全年,韓國的GDP總量達到1.530萬億美元,排在世界的第11位,超越了北面的俄羅斯聯邦共和國。依靠著如此狹小的國土,韓國人是如何創造出這般經濟奇蹟的呢?

歷史上的李氏朝鮮(清朝的藩屬國)滅亡後,朝鮮半島曾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朝鮮才實現民族獨立。

不過,由於隨之而來的美、蘇分區佔領,又導致朝鮮半島分裂出大韓民國(李承晚組建)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金日成組建)兩個國家。在今天,韓國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經濟大國,而同時期的朝鮮卻還是個積貧積弱的封閉國家。

朴正熙

李承晚雖然是大韓民國的建立者,但真正對韓國經濟崛起有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朴正熙與其制定的經濟政策。

李承晚政權垮臺以後,朴正熙上臺執政,他就是現在的韓國前任總統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時期的韓國雖然實行軍事獨裁,但卻創造了經濟的黃金髮展時期,創造了有名“漢江奇蹟”,更躋身進入“亞洲四小龍”。為了順利實現工業化,朴正熙不惜解散國會,集中一切力量用於經濟發展。在他的主導下,韓國從發展紡織、水泥等輕工業的貧窮國家轉變為發展鋼鐵、造船、化工等重工業的發達國家。

(韓國高速列車)

事實上,韓國在獨立之初的經濟基礎還不如朝鮮。因為在舊日本帝國主義殖民時期,朝鮮半島的大部分的重工業基地都分佈於半島北部,比如金屬工業、煤礦、鐵礦、化學工業、電器機器工業;而南部(韓國)則只有大量的農田和輕工業,比如紡織工業、印刷業、食品工業、農林水產業。因此在韓國成立初期,經濟水平遠遜色於朝鮮。

可是,由於美蘇冷戰格局的擴大,韓國作為美國在東亞的軍事陣地的作用日益凸顯。美國、日本出於全球戰略的考慮,對韓國在資金、技術、物質等方面給予了相當的援助。

從上世紀60年代起,美國政府就開始不遺餘力地對韓國進行扶持,這是現代韓國經濟崛起的開端。從1953至1965年間,美國對韓援助總額高達130億美元,相當於對整個歐洲的援助款,還不包括其他多方對韓援助。這些資金對於當時的韓國而言,無疑是助推本國經濟崛起的催化劑。

為了獎勵韓軍在越南戰爭中的表現,美國政府曾將大量的軍需訂單移交給韓國,韓國藉此賺得博盈盆滿。早在1964年左右,韓國就實行了出口導向戰略,將國內的工業產品銷往東南亞甚至是歐洲,直接參與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競爭。

隨著越南戰爭的結束,韓國的對外貿易順利從軍用轉變為軍民兩用。從此,外貿出口成為了韓國經濟騰飛的標籤。

綜上所述,本土面積十分狹小的韓國卻能夠創造如此發達的經濟,離不開美國方面的大力援助。同時,朴正熙執政、越南戰爭等事件是韓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但最重要的還是韓國幾代人為了國民經濟而艱苦奮鬥的過程。


歷史的荒野


這個問題很簡單,韓國國土面積小,人口數少。只要專注於幾個單一產業便可以發達,類似的國家還有新加坡、比利時等。而韓國的支柱產業就是汽車產業、鋼鐵產業和芯片產業。縱觀韓國經濟的崛起,確實有一些地方還是值得借鑑的,但是韓國的發展方式,也不是每一個國家都適用的。

韓國經濟真正騰飛是在朴正熙時期,當時採取的是重工業優先,而且直接引進了日本的鋼鐵技術,幾乎是直接向日本買了一個鋼鐵廠。當時日韓關係並不是十分的好,但是朴正熙指出韓國仇視日本,但日本是韓國最應該學習的國家。當時日本則是十分樂意同韓國合作,出賣技術給韓國。

而引進日本鋼鐵技術花費巨大,按照一些記載來看,當時幾乎耗費了韓國財政支出的一大半,但是朴正熙直接拍桌子決定了。當鋼鐵產業崛起之後,韓國各個產業都被帶動起來了,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越來越快。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漢江奇蹟是建立在鋼鐵產業上的。並且當時韓國積極引進外資,美國給予了韓國大量的貸款。

在短短十幾年內,韓國建立起了完善的汽車產業和鋼鐵產業。這些都是韓國經濟的基礎,也是韓國專注發展的產業。步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韓國正式打出“文化輸出”的口號,開始了文化產業的建設。不要以為當時韓劇只是在中國火了,其實當時火的歐洲。眼下的韓國已經是以服務業、文化產業為中心的經濟結構。

但是韓國經濟的弊端也是十分大的,例如農業欠發達,出於對農業的保護,韓國對進口的農產品的關稅十分高,所以韓國物價其實高於日本等發達國家。並且小國永遠難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而經濟也是高度依賴出口的。


小司馬遷論史


面積不大,經濟發達,韓國並不是個例。新加坡、盧森堡、瑞士、荷蘭、比利時等這些國家的面積不韓國還少,但是它的經濟也非常發達。面積比韓國大不了多少的日本、英國、德國、意大利等這些國家都是經濟強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韓國自上世紀60年代其經濟騰飛,1961~1997年37年間韓國實現了年均7.9%的經濟增速,與當時的臺灣、香港和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的陸地面積都不如韓國,目前它們的經濟也很發達,臺灣省近年來的發展欠佳,顯得落後了。

韓國能實現經濟騰飛,得益於歐美日等國家的產業轉移。韓國通過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吸收來自歐美日等國家的資金、技術,大力發展經濟。韓國國土面積區區10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萬,國內市場狹小,所以韓國需要不斷開拓國際市場,韓國作為美國的盟友,這不僅為韓國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而且韓國進入歐美國家的市場就也方便得多了。此外日本在上世紀八九十經濟發展比較迅速,對外投資大幅增長,因此韓國可以吸收來自日本的產業轉移、資金、技術等等。而且中國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韓國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中國經濟的騰飛,也帶動了韓國的經濟發展。



當然韓國實現經濟騰飛,離不開韓國自身的努力,“漢江奇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韓國重視科技、教育、文化,近年來韓流在世界上也比較受歡迎。韓國每年的研發支出佔GDP的比重超過4%,研發強度位居世界前列。目前韓國有15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比如三星、現代、LG、SK等等,財團實力雄厚。2017年韓國經濟總量為15380億美元,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世界第11位,比俄羅斯還高,人均GDP29891美元,已經躋身發達國家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