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保險王愚:杜絕用戶數據洩露 金融機構還需“技術升級”

新經濟e線

近年來,隨著監管政策逐步落地和行業自律日趨完善,互聯網金融在科技的加持下步入“智慧金融”新時代。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科技手段,智慧金融為用戶創造出更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是傳統金融服務的進一步演化。

12月11日,在中國經營報主辦的卓越影響力金融峰會上,眾安保險金融技術部總監王愚指出,“在智慧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各機構的社會化協同運營是大方向,以點帶面,破立並舉,金融科技生態圈的多維發展才能發揮出更大的社會效能。”

眾安保險王愚:杜絕用戶數據洩露 金融機構還需“技術升級”

社會化協同做大智慧金融蛋糕

在談及我國智慧金融發展時,王愚將其分成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金融機構的電子化、信息化階段,如銀行自動取款機的應用;第二階段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階段,傳統金融機構開始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金融產品;第三階段是科技賦能金融業務的階段,即用科技的手段深度嵌入金融業務的每個流程和環節,改進產品,降低成本,提升用戶體驗,控制風險,最終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第四階段是技術與金融融合發展,形成生態的階段。“這是我們智慧金融未來發展的目標,這一階段金融機構從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用戶需求為中心,通過科技手段深入洞察用戶,快速定製金融產品。”並且,王愚認為在這個階段中,新技術的運用有極大可能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

在王愚看來,當前我國智慧金融整體發展還處於從渠道發展到科技賦能金融業務的演進過程,“這一過程需要金融價值鏈中各環節的協作配合,才能實現有效進階的聯動”。

任何一家金融科技企業,都很難靠單打獨鬥提供金融全鏈條環節的生產解決方案,為此,眾安保險獨創了一個金融科技開放平臺,它採取社會化協同生產方式,支撐眾安金融C2F的業務模式。所謂C2F,就是眾安通過科技的手段深入洞察客戶(Customer)的需求與風險,幫助用戶從合規金融機構 (Financial Institution)獲取優質的金融服務。在這個平臺上,各參與方例如持牌金融機構、第三方技術公司、各消費場景方等,各司其職,各自發揮優勢。

“這樣社會化協同運作的方式,是智慧金融全面融入金融業務全鏈條生產的重要手段,也是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做大金融市場蛋糕的重要途徑。”王愚如此指出。

科技將貫穿完整金融價值鏈

那麼,金融科技如何通過社會化協同的方式推進智慧金融呢?王愚指出,眾安保險的社會化協同科技開放平臺通過三大核心科技能力,將智慧金融運用在金融完整的價值鏈裡。這三大核心能力分別是:智能風控、智能營銷系統和智能資產匹配,三者環環相扣,齊頭並進,共同推動智慧金融的高效落地。

首先,在智能風控方面,眾安保險基於智能決策引擎,構建了包括3D客戶畫像、策略迭代、自動化審批、網絡反欺詐等多方面能力。其中,3D客戶畫像在實踐中實現了與近百家生態場景的合作,衍生出了萬級的特徵衍生變量,構建出一個全面而立體的用戶畫像。而策略迭代則得益於全配置化的系統能力,把傳統的需要近一個月的迭代週期縮短到1-2天甚至更短,反欺詐策略迭代甚至可以一小時內完成。在自動化審批方面,平臺99%以上的用戶都能實現自動化審批,無須人工干預,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而在智能營銷方面,王愚表示,眾安保險在數據和技術的基礎之上,構建出了營銷的活動系統、用戶標籤系統以及營銷的反欺詐系統。尤其針對包括金融機構和電商行業普遍面臨的互聯網“薅羊毛黨”挑戰,眾安保險通過IP地址、設備號、網絡關係圖譜等綜合技術手段進行毫秒級的監控,讓欺詐情況得以有效改善。

第三,智能資產匹配系統通過大數據構建出智能匹配、數據服務、自動化運營和智能監控能力。王愚指出,“通過這些能力的構建,我們能夠對資產進行畫像,並且通過規則引擎、機器學習來實現資金和資產的最優化匹配,也才能夠構建出智能監控體系,通過流式計算、機器學習,來對異常交易進行精準識別與預警。”

值得注意的是,要實現智慧金融的金融全價值鏈融入覆蓋,流動的“活數據”是必需要素。眾所周知,只有數據流動起來才能創造價值,那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在發揮數據價值的同時又很好地保護用戶隱私,成為當前所有金融機構在發展智慧金融過程中需要面臨的挑戰。

新經濟e線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臺、百度百家、大風號、企鵝號、網易號、和訊名家、螞蟻財富社區等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