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軍隊經過60多年的發展,為何仍無法生產彈道導彈?

橫澤隆史


越南是有“戰略火箭軍”的,大概在1980~1990年代初從蘇聯/俄羅斯引進了100枚左右的“飛毛腿B”近程彈道導彈(射程300㎞)。


但外界目前對於越南“戰略火箭軍”的情況獲知的不多,估計編制可能是一個或者兩個旅級日常管理單位,下設營級戰鬥單位,這些導彈也可能歸越南總參管轄。
越南擁有近程彈道導彈在東南亞國家當中是唯一的,但這些導彈射程太近和CEP(精度)不高,並未給除了金邊以外東南亞其他國家的首都和其他大城市造成威脅!與北部彈道導彈品種最齊全的國家抗衡更是“乞丐與龍王爺比寶”,所以越南的“戰略火箭軍”並沒有形成大的戰略威懾。

那麼越南擁有近程彈道導彈也不少年頭了,為何到現在也沒自行製造出來?這主要的原因就是彈道導彈仍然是工業化國家的產物,越南這種前工業化國家根本沒有能力製造,而且製造彈道導彈這種航天級別的裝備工業技術等級要大大超過製造陸軍裝備。
圖片上是法國M51潛地導彈外殼的製造,採用的是碳纖維(T800等級)/環氧樹脂編織而成,不是我們認為的金屬材料(早就淘汰了)由於導彈射程很遠還要克服地球引力作用,這就需要導彈自身的重量越輕越好!只有減輕自身重量所攜帶的燃料利用率就會更高。

以目前越南的工業能力根本製造不了碳纖維/環氧樹脂這樣水平的彈道導彈殼體,“飛毛腿B”這種1960年代技術成熟的彈道導彈也不需要用高檔材料高技術去製造,採用高級不鏽鋼薄板就可以了,但越南好像連不鏽鋼薄板製造和等離子焊接技術也沒達到航天級別的水平,僅殼體制造就已經成了越南自行製造彈道導彈的第一隻攔路虎。

彈道導彈的發動機製造技術要比殼體高了許多的等級,固體發動機完全是難以企及的高度,液體火箭發動機對於越南來說也高不可攀,偏二甲肼加紅煙硝酸(飛毛腿B的燃料)還相對容易一些只要配比合格、純度高就行,而燃料箱、喉管、燃燒室、噴管……這一套發動機系統的材質與製造工藝越南當前的工業水平顯然是達不到。

導彈殼體、發動機系統僅這兩項已經讓越南工業水平做不到了,還有導彈的飛控系統(裡面的陀螺世界上僅5個國家可以製造,難度超過製造“百達翡麗)、慣性導航系統…大大小小十多個子系統,這些唯有工業能力強大的國家才能製造出來,而越南的工業水平比巴基斯坦、伊朗都低了很多!巴/伊兩國在製造彈道導彈方面已經非常吃力了,何況越南?

製造武器裝備這個事情,先要有資源,而所謂資源無非就是:人和錢。有大批量高素質的工業人口再加上國家不斷的鉅額投入,那麼任何事情都好解決。但這個事情具體到越南兩樣都非常缺乏!既然是這樣也就不能奢求自己製造任何武器裝備了。


皇家橡樹1972


首先越南缺少導彈生產工業企業,也缺少生產導彈的配套基礎工業。由於中越之間的戰爭一直打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越戰爭停止後越南才開始經濟建設,由於連年的戰爭掏空了國家而又遇上了蘇聯解體,損失了巨大的經濟後援導致越南的工業化進程緩慢,直到21世紀後才有所起色。

越南的工業主要是輕工業為主重工業為輔的局面,高新技術企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共同存在。而生產導彈的重工業很薄弱。其中目前的化學工業主要來自越南國有的越南國家化工集團(越南語:Tập đoàn Công nghiệp Hóa chất Việt Nam,英語:Vietnam National Chemical Group),在2009年才由越南政府(主要股東)於河內(總部)成立。在此之前越南的各地化工廠技能生產化肥和少量化學制劑,無法生產導彈需要的推進劑。

此外越南的經濟和國際地緣環境也不允許越南開發彈道導彈,因為越南其主要的作戰對手只有一個,那就是北方的鄰國中國。一旦越南開始生產彈道導彈,還請參考朝鮮的下場,越南將失去最大鄰國的市場,每年的兩國貿易和開發導彈的風險相比誰輕誰重可想而知。

越南還在積極革新開放之中,急需外資和中國作為主要市場,自己生產彈道導彈這個事情心裡想想做個大國夢就可以了,畢竟現實是殘酷的。


烽火觀察


如果越南都能生產出彈道導彈,那未免把彈道導彈這種戰略武器看的太輕了吧。

首先彈道導彈要求這個國家的火箭技術要過關,這就需要全方位的科研和工業能力。而且像這種戰略武器,即使是盟友也不會提供技術上的幫助。

由於美國在越南戰爭上的失利,加上越南自己的自吹自擂,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外界就真的對越南軍隊另眼相看了。

其實瞭解越南戰爭歷史的都知道,僅憑越南能和美國這樣的實力抗衡嗎?越南軍隊的武器裝備、後勤補給全靠中國和蘇聯的支持。中國還給美軍設定了北緯17度的紅線,如果沒有這些背景,那越南戰爭絕不是後來的結局。

不管戰時還是戰爭結束後,越南也並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軍事工業體系(一是工業基礎薄弱、人才隊伍薄弱,二是可以白拿為什麼要自己造呢,沒有建設的意願),只能生產一些輕武器和坦克裝甲車。連戰鬥機、導彈等都沒法自造,更別提難度相比較而言高了好幾個層次的彈道導彈了。


布魯科夫


越南變成今天這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歷史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沒有在短期內再次發生大規模戰爭,而越南則斷斷續續的一直在打仗,想要統一就得打仗,還沒怎麼消停就又和美國打,後來又和我國練了幾年,此時的世界正在全力發展經濟,恢復國家建設,越南卻因為打仗而錯過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段。



越南打仗期間,武器裝備也是靠外援支持,連基本的子彈都造不出來,還養成了白吃白拿的習慣,所以白拿就不想發展軍工。



還有經濟基礎不行,在科學技術上的投入有限,當然最主要還是技術問題無法解決,想要製造重武器,沒有人才,有錢也沒辦法,加強在武器研發方面也沒什麼基礎(白眼狼一個),基本都是靠外援支持,雖然有數量不菲的兵工廠,但是說實話,重武器基本造不出來,想要模仿人家又沒那個本事,軍事國防體系又不完善,總之處境非常尷尬。



越南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從蘇聯引進了一批飛毛腿近程彈道導彈,但是具體技術越南仍然沒有獲取,光是彈道導彈的發動機技術,就足以讓越南頭疼死,這種需要工業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才有可能完成製造,就越南這個油耗子,白吃白拿慣了,能指望他做什麼彈道導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在2016年時,國家的很多重要部門都進行了人員大換血,並進行了選舉活動,意在大力發展越南的軍事,並且增添了很多軍事裝備,還大力引進科學技術,特別是在海軍建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未來的越南是個威脅!


琅琊利劍


因為沒錢沒技術,從二戰結束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在大力發展經濟,搞國家建設,儘量不在本土發生戰爭,而越南恰恰在全世界發展經濟時打了仗,當時他們就沒有能力自己研製武器,什麼武器都需要外來支援,時至今日,越南為了仍然造不出彈道導彈?



第一,國防體系不完善,技術不到位。

越南主要是發展輕工業,連年的打仗讓越南十分貧窮,雖然有一百多家兵工廠,但也只是生產輕武器,重武器基本做不出來,仿造山寨做不到,國防體系不完善,主要是沒技術,其實錢還是次要的,我們那時候沒錢,不是也造出兩彈一星了嗎?沒技術才要命,可是技術不是想有就'有的,有錢造不出來更加誅心。



第二,國家經濟。

越南一直在模仿我國,學習我國的改革開放經驗,不過只能說我國“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越南還以為自己學的差不多了,想要自己按照自己的發展計劃進行,結果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危機,所以國家經濟不行,在國防上投入就少,沒錢造什麼導彈?不是哪個國家都有沒錢都能有本事造原子彈的。



越南才真的是一隻白眼狼,自己困難的時候想著抱大腿,從中蘇獲取了不少支援,沒多久就恩將仇報,氣憤!


軍事一點通


越南的軍隊在60多年內實際上沒有什麼太正經的發展,前30年基本上躺在中國和蘇聯的懷抱裡,靠著兩個大國的支持打贏了越南戰爭實現了統一。可是他們統一之後又幹了什麼?

繳獲了一批美國帶不走扔給南越軍隊的先進武器裝備,越南軍隊突然覺得自己是比中國還先進的軍隊了,第三軍事強國就是這麼叫起來了。這個自我感覺太好,就讓越南軍隊開始不幹正事了。

首先跑去了柬埔寨,好吧,這件事情實際上算他們不是全然沒道理。可是轉過頭來跟中國使勁又是怎麼回事?

這麼一折騰又是十年,這期間越南軍隊所做的一切就是跟蘇聯伸手要,然後就在戰場上捱揍。你要說這十年是發展,可怎麼都說不過去吧?

等著蘇聯散架了,連要都沒處要了,越南軍隊才想起來該怎麼樣自力更生。

當然了,一支軍隊是什麼樣子的是脫離不開他背後的那個國家。可是越南呢?

蘇聯散架以後越南學著中國開始搞改革開放,確實經過了這麼20年左右的發展,越南的經濟還是蠻有起色的,不過越南這20年的發展多數都是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輕工業上,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產業能快速解決人民生活水平,賺錢也快。

這兩年越南手裡有了點錢,又開始滿街買武器,然後時不時的還會有點想三想四的心思,更美國也搞點眉來眼去。

可是越南仍然沒有什麼重工業,這就是越南搞不出地對地導彈的核心原因。他們從來也沒有真的好像中國這樣餓著肚子都要搞出重工業,因為他們沒有中國人在近代史上拼命抵抗外來殖民侵略的痛苦感覺,要麼老老實實被殖民了,要麼就找一個大腿抱著然後伸手要。

造地對地導彈需要什麼?首先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才,去研究導彈的總體設計和各種子系統,然後還有人去研究彈體的材料結構,燃料成分等等等等,有人去研究生產工藝,有人去研究製造流程組織。這不僅需要大量的重工業製造業經驗積累,還需要對基礎學科進行大量的投入,從人才培養到實踐實驗,這都是些只花錢不賺錢的玩意。朝鮮就是餓著肚子也要造出來這些東西。

看看越南今天忙的那些事,他們根本也沒有這個心情和想法,大約就是因為歷史慣性覺得要麼能要到,要麼掙了錢就去買唄。


千里巖


第一點,沒錢;第二點;沒錢;第三點,還是沒錢。

越南作為一個東南亞小國,本來資源貧乏,國力衰微。二十世紀,先後和美國,中國發生戰爭,國家都快打沒了,談何發展?

一個小國軍事實力的壯大,是任何一個大國或者其他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即便是別人不會給你使絆子,起碼也不會幫助你。

這裡以朝鮮舉例,他研發核武器收到所有人的極力反對。

一沒錢,二沒人,三沒資源。拿什麼培養技術,那什麼造武器。

最後,跟著別人的路子走永遠不會獲得巨大成功,走自己的路,才是正道。



盛世打雜


越南這個國家其實挺可憐也挺無奈,60多年發展,一般時間在打戰,先是統一戰爭,然後打美國,接著還想大統一,又陪中國練,這幾場戰爭,對於越南來說,都不是局部戰爭,放張書桌都難,那有財力人力來投入研究,中蘇雖然都支援過,也不過是授之於魚,技術支援很少,兩大哥都一個用意,跟著大哥就行了,做小弟別想太多,

說到這裡想起中國提出的自立更生,堅苦奮鬥口號,英明啊


手機用戶52161647214


製造彈道導彈這種大殺器至少需要三個必要條件相結合,遠見的國家策略、完備的工業體系、人才。全世界國家中,具備一項以上的國家不超過20個,三項都具備的不超過10個。真正實現的國家只有五大流~~~動武器經銷商,德國和日本是有心無膽。越南這樣的國家一項條件都不具備。


whoimixmu


導彈不是喊出來的,要砸錢猴子窮的叮噹響拿什麼發展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