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還會繼續衰落下去嗎,它的結局是怎樣的?

舞可定天下


俄羅斯是全球的地緣政治大國,是全球大博弈棋局中,三個大戰略棋手之一,俄羅斯又是能源大國,是屬於地大物博的國家,中期來看,俄羅斯的經濟會持續向好,俄羅斯正在從衰落中緩慢復甦。

但俄羅斯經濟長期的戰略發展趨勢,已經不可能恢復到蘇聯帝國時期的輝煌了。俄羅斯的能源既是它的優勢,又是俄羅斯經濟戰略的致命短板,過於依賴能源的俄羅斯,經濟最終會被受困能源當中,而難以自拔。過於單一的經濟體制,使俄羅斯經濟難以有大發展,這就是俄羅斯怕被制裁的原因。

地緣政治上,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空間已經被大大的壓縮了。再加上這些年,北約不斷的東擴,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已經被北約擠到家門口了。美國戰略上不斷擠壓俄羅斯,就是要把俄羅斯擠出歐洲,讓俄羅斯偏安於東歐一隅。

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在歐洲大陸上和美國的地緣政治競爭,勢必越來越激烈,這是遏制和反遏制的生存競爭。

身材臃腫的北極熊,一邊和美國競爭歐洲大陸,一邊還不時的回頭眺望遠東,這是犯了兵家大忌,首尾豈能兼顧,俄羅斯若想集中精力和美國競爭歐洲大陸,那必然最後要放棄遠東,畢竟歐洲才是北極熊的老家。

或許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小俄羅斯才是它的最終歷史結局,也是歐洲大陸和美國,還有全球其它國家樂於看到和接受的俄羅斯。


小橋流水204559566


俄羅斯的未來是什麼呢?舉個例子,一頭巨熊死去了,一窩狐狸在裡面披著它的皮,帶著它的頭骨,裝作巨熊的樣子。乍一看,似乎真的是昔日的熊活了,但是裡面不過是一窩狐狸。而且狐狸的崽子可能只是黃鼠狼,而黃鼠狼的崽子可能只是老鼠而已。

在普京及其繼任者的領導下,俄羅斯已經形成了內部權貴壟斷,對外高度對抗的慣性。沿著這條路線,在普京之後,俄羅斯將大概率成為一個家族統治的農業國,一個超大版本的半島北部。內亂或分裂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再度復興同樣也很難。

具體而言,在俄羅斯內部,從蘇聯解體後,葉利欽和普京這兩代領導人都未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俄羅斯向市場經濟國家轉軌的過程,不過是一小部分人霸佔了蘇聯時代全民所有制的遺產而已。

在葉利欽時代,是葉利欽控制不了的寡頭們控制國家財產;到了普京時代,是普京自己的親信控制國家財產。普京建立了密友小圈子構成的統治集團這個小圈子壟斷了以油氣為核心的國內資源,國內改革已經不可能推進。換句話說,怎麼搞都是那個樣子,很難擺脫對油氣的依賴


俄羅斯的自然資源優越,人口也少,天然氣充足、農牧產品產量大,所以即使經濟發展得不到起色,人民也不會挨餓受凍。這是普京這樣的統治集團能夠維持存在,獲得支持的根本原因。也使俄羅斯沒有繼續發展經濟的動力。

為了復興蘇聯的“昔日輝煌”,普京在烏克蘭、中東持續投入俄羅斯的戰略資源。必須承認,普京的對外政策的確非常有效,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讓俄羅斯一下子成為地區局勢的核心角色。但這種

與西方長期對抗的選擇,也是不明智的。長期站在對抗前線,是無法促進國內發展和改革的。或者說,普京的對內保守和對外強硬,實際上是一體之兩面

但是,國內發展不給力,再出色的對外戰略和手腕,也無法持續。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真正想要做到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都協調好,兩手都要硬,實際上非常之難


萊茵的黃金


俄羅斯近來處境可不容樂觀,其GDP約為1.3萬億美元,僅與廣東一個省相當,為中國九分之一。其經濟衰落程度令人訝異,而未來其還可能繼續衰落下去,俄羅斯的結局恐怕不會太好。

油價波動帶來的衝擊

作為能源大國,俄羅斯在普京時代越來越依賴油氣經濟,在其工業結構中,六成以上是能源與原材料相關行業;且俄羅斯單一依賴重工業出口拉高整體經濟,出口貿易佔GDP20%以上,能源礦產資源佔據出口貿易高達62%的份額。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油氣出口,意味著油價的波動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極大。

2014年下半年起,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跌,特別是2016年油價持續低迷更使俄羅斯經濟遭遇重挫。2016年1月,國際油價在13年來首次跌破每桶28美元,低油價衝擊下,俄羅斯貨幣盧布持續下行。在當月20日其盧布對美元匯率跌破80關口,創歷史低點。

如今的油價雖然漲到了60美元,但是歐佩克減產仍存變數,美國頁岩油的產量也是一大隱患。

美國頁岩油產量已經在去年年底達到近三年最高水平。美方更預測其原油產量今年將達到歷史新高,超過1000萬桶/日大關。美國頁岩油氣和中東油井都在加大原油產量,美國去年底還新增了兩個石油鑽井平臺,使總數量達到749座。供應過剩,如此一來,油價恐難回到高位。

而且,俄羅斯的油氣雖多,開採成本也高。俄難動用石油儲量逾200億噸,其開採成本每桶20美元,而傳統石油開採成本為每桶8美元。相比,沙特真實產油成本才2-3美元一桶。故就算油價回升到60美元,俄羅斯的淨利潤也有限。故此,俄羅斯想必還得繼續衰落下去。

西方制裁 步步緊逼

除了油價對俄羅斯不友好,俄羅斯還面臨著西方步步緊逼的制裁,可謂內憂外患。

2014年以來在烏克蘭危機中遭受的三年制裁,已經使俄羅斯的損失高達550億美元,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也已經失去了約1%。

其中,西方銀行對俄銀行貸款的限制使得其經濟年被迫彌補千億美元級的資金缺口;俄方的食品反制裁,最開始又導致了食品的通貨膨脹,2014年通貨膨脹率為11.4%,並在2015年達到了12.9%。

去年8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針對俄羅斯、伊朗和朝鮮三國的制裁法案。將以俄羅斯涉嫌干涉美國2016年總統選舉和烏克蘭危機等為由,追加對俄相關個人和實體的制裁。

原本三年的制裁已經讓俄羅斯經濟遭到重創,又一輪制裁來襲。在油價前景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俄羅斯恐再難翻身。不過,如今談及其具體結局還尚早,但其經濟地位不比從前,“虎落平陽”了倒是不假。


金十數據


很多中國人希望俄羅斯衰落下去,就好像俄羅斯越衰落中國活的越自在似得。然而這些傻子並不代表真正的中國人,他們不過是些精日和美分,看著美國和日本一天天和自己國家過不去,不但一點感覺都沒有,反而在幫著美日,想方百計的唱衰中國在世界上最大的助力——俄羅斯。

俄羅斯前面的衰落主要是由前蘇聯的一夜解體造成了,前蘇聯幾十年積累的一些矛盾在哪個時候一齊爆發,使得蘇聯帝國轟然倒塌,但大多數的矛盾在這個過程中基本上已經消解完了,如今的俄羅斯剩下的問題也不過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繼續制裁圍堵,造成的一些暫時的困難罷了。

經過大動盪洗禮的俄羅斯人民如今已經懂得了如何善待他們自己,他們對普京的擁護恰恰就是這種珍惜自己的表現。而在外圍,儘管美國確實給俄羅斯造成了不少困難,但隨著中國的逐漸強大,已經基本上可以和美國的不利影響相抵消了。

所以說,戰鬥民族俄羅斯是不會繼續衰落下去的,它的結局在可以看得見的未來應該還不錯,隨著中俄之間越來越穩固的關係,隨著美國在世界上的頹勢越來越顯現,一定會慢慢的恢復元氣,到時和中國聯手,一起抗衡美國,形勢逆轉,就不再是什麼太費力的事了。


桃核老仙


即使俄羅斯繼續衰落下去也不會解體。因為俄羅斯民族的自尊心非常強,他們不會允許俄羅斯出現一個軟弱無能的總統。即使普京下臺了也一定會有和普京一樣堅強有勇氣的人領導俄羅斯走向復興。



1.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綜合國力不斷下降,俄羅斯的經濟出現了衰退,俄羅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俄羅斯社會進入了混亂。

2.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也發現了問題。因此他沒有通過總統選舉,就任命普京擔任俄羅斯的總統,普京通過強力手段和堅強的意志打擊、懲罰了俄羅斯國內的經濟寡頭。

3.普京通過沒收俄羅斯經濟寡頭的企業提高了俄羅斯的經濟收入,改善了俄羅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使俄羅斯社會進入了穩定。

4.俄羅斯擁有170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相當於兩個中國那麼大。俄羅斯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而歐洲需要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所以,俄羅斯依靠出口自然資源就能換來經濟收入維持生存。

5.俄羅斯的軍工產品世界領先,目前全球有100多個國家都在使用俄羅斯製造的武器裝備。因此,俄羅斯也可以依靠出口軍工產品來換取更多的經濟收入。

6.俄羅斯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因此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非常巨大。世界上哪個國家如果想在聯合國獲得支持,都必須要考慮和尊重俄羅斯的態度。俄羅斯可以用巨大的政治影響力。逼迫一些國家購買俄羅斯的資源或軍工產品。這都是俄羅斯的生存之道。

7.因為俄羅斯國內俄羅斯族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1%,所以俄羅斯族在俄羅斯國內佔有主導地位,因此即使俄羅斯繼續衰落也不會出現解體的情況。


杜達特洛夫斯基


許多人一直想當然的認為俄羅斯在衰落,個人認為俄羅斯已經開始了復興之路!

普京2000年當選總統,到2008年兩個任期結束,實際GDP是2000年的3.4倍。以美元計算的GDP是2000年的6.39倍,GDP總量從2597億美元增加到16594億美元。

這段時間國民經濟的大幅增長,和油價從三十美元飈到147美元是密切相關的。

從世界排名第二十上升到第八名。

2009年2013年,俄羅斯經濟雖然經歷世界金融危機的打擊,仍然平穩增長。2013年實際GDP比2008年增加70%。以美元計算的GDP比2008年增加40%,從16594億美元增加到22921億美元,居世界第九位。外匯儲備近6000億美元。


這段時間俄羅斯經濟雖然仍然依賴自然資源的出口,但經濟結構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

首先是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首次超過50%,重工業特別是軍工業佔比大幅下降。

其次是農業根本性的轉變。普京曾在國情諮文中說“農業就像某個黑洞,無論砸進去多少錢,都一無所獲”。2001年,俄羅斯首次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2016年已經出口糧食4000萬噸。



第三,普京鼓勵並倡導的數字創新經濟發展迅速。


2014年到2017年,隨著油價下跌50%以上,俄羅斯經濟並沒有出現相應的大幅下滑。2017年美元計價的GDP仍然有14693億美元。

以盧布計價的GDP一直處於穩定增長中。

這期間中俄貿易大幅提升,2018年預計增加30%,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隨著中俄全面戰略合作關係的深化,雙方經濟互補性越來越強,雙邊貿易會繼續高速增長。特別是長期的原油、天然氣供應協議的簽署,對俄羅斯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2018年5月7日,普京宣誓就任俄羅斯第七屆總統,當天就簽署了總統令,要求俄羅斯到2024年前成為全球五大經濟體之一。

如果成為全球五大經濟體之一,當然就否定俄羅斯繼續衰落的判斷了。

只要油價穩定在七十美元以上,俄羅斯進入前十把握很大。如果油價上升到一百美元,俄羅斯進入前六(超過印度比較難),可能性很大。



如果西方國家解除對俄羅斯的各種制裁,俄羅斯經濟發展一定更加順利。

對於一個擁有自然資源估值達到300萬億美元,曾經擁有世界上最龐大帝國的戰鬥民族來說,過分輕視小看,一定會犯判斷上的錯誤!


寒舍29


木叔看到有個統計,是說俄羅斯發展後勁還是很足的,大約在50年後能進入全球前十經濟體,一個重要原因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儲量減少,價格就會水漲船高,俄羅斯作為全球油氣資源前三強,當然可以從中獲得類似沙特獲取的超額利潤。

換句話說,俄羅斯未來強大還是衰落,基本取決於國際能源價格。

正如對待沙特的看法一樣,這也好也不好。

說好,是因為能源資源開採和技術創新相比,當然更容易實現價值更快速的變現。

甚至有人開玩笑說,為什麼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不思進取,不進行其他工業發展和技術創新,就是因為他們躺在石油天然氣上沉睡。

說不好呢,就是錢來的太容易了。人們類似吸毒一樣戒不掉。

或許在自家院子裡往下挖個十米,說不定就能噴石油。這就可以賣錢。

當然玩笑有誇張的意味,不過對類似俄羅斯這樣的油氣資源大國而言,這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讓錢來得更容易,自然也會讓俄羅斯人更多依賴油氣產業。

有點類似吸鴉片,慢性中毒吧!從這個角度講,如果俄羅斯今後依然對油氣特別依賴,在其他方面很少能有高精尖技術來提高生產力的話,該國的衰落是註定不可避免的。

說個極端的例子——如果有一天油氣資源是用完了,或者新能源極大發展,讓化石能源的需求大幅減少,導致價格大幅下跌,俄羅斯還能做什麼?

因此俄羅斯未來的結局大體兩種:

一是要改變過度依賴油氣資源的軟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全面均衡發展。國家實力和凝聚力才能增強,

二是繼續沉淪下去,人口不斷減少,導致勞動力不足,工業波動巨大,這樣的俄羅斯渾渾噩噩,民眾向心力減少,最終甚至會讓國家面臨分裂和解體。

這不是開玩笑,俄羅斯有150多個民族,而且設立了不少加盟共和國和所謂的自治共和國,這些都可能成為未來俄羅斯出現類似蘇聯情況的誘因。

有強人存在是看不出來危險的,類似斯大林時期,哪個加盟共和國敢獨立?但一旦聯邦政府權威削弱,地方勢力做大,單純從國家統一角度而言,俄羅斯的未來就是危機。


你如何看待俄羅斯的未來?


木春山談天下


今天的俄羅斯與昔日的前蘇聯相比,無論是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還是政治影響力,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俄羅斯的大國地位不僅僅是由它經濟實力決定的,很大程度是由地緣政治和軍事實力決定的。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廣袤的土地,橫跨歐亞大陸,連接著歐洲、東亞、中亞和中東,在地緣上是非常典型的大陸國家,不僅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輸送力量,而且在任何一個方向都擁有巨大的戰略縱深。在軍事實力上,俄羅斯擁有著與美國並駕齊驅的核武庫和核打擊能力,在終極的戰略威懾層面上與美國是平等的。而且,通過格魯吉亞戰爭、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戰爭,我們可以發現俄羅斯不僅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而且有使用的決心,以至於沒人敢懷疑俄羅斯的威懾能力。這一切都奠定了俄羅斯的世界大國地位。

當然,如果俄羅斯的經濟不能完成轉型,繼續高度依賴自然資源的出口,隨著頁岩油和新能源革命,俄羅斯的經濟繼續衰落不可避免。不過,即便經濟不景氣,以俄羅斯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也足以給國家的維繫提供物質保證,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也不會動搖。但是,我們說的衰落只是俄羅斯與本國的縱向比較,在國際關係中衰落更要看橫向的相對衰落,也就是說其它大國的衰落或者崛起速度相對俄羅斯是更快還是更慢。


照理說事


目前的俄羅斯,能走的路已經不多了。

1 歸還克里米亞、北方四島,讓國際壓力消除,然後涅槃重生。

2 死扛,這個估計最後很悲慘。西方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對俄羅斯步步緊逼,俄羅斯還能扛多久?

3 國內發生政變,清算普京,然後重新展現俄羅斯。

目前看,以普京的固執,暫時會選擇第二條。選擇了第二條,那就得死扛到底。能扛多久?我看不會太久。俄羅斯目前最大的軟肋是經濟,還有國內的利益集團。在繼續受到西方不斷的制裁、政治打壓、軍事圍剿下,我看不會扛太久。更何況還有個原因,16年的美國大選,俄羅斯的疑點太大,這讓特朗普承擔了太大的壓力,特朗普謀求連任,對俄羅斯的打壓也是一步很重要的棋。


晴天140828856


俄羅斯,就像一個啞鈴。兩頭重,中部輕。蒙古國的存在,徹底拉開了中國和俄羅斯中部之間的聯繫。中國和歐洲進行的新能源革命,將必然拉低對礦石能源的依賴。致使俄羅斯人口流失更加的嚴重。就連我們的東北,人口都在流失,更何況更加寒冷的外東北。俄羅斯本來就是搶劫性質的國家,一個地區沒有了資源,就會被荒廢。蘇聯時候的分裂,徹底斷送了俄羅斯民族的未來。向南掠奪土地,尋找印度洋的出海口,並切斷東西方的通道,可能這是俄羅斯的希望,彼得大帝的遺囑,可是永遠不可能實現了。本來農奴和共產主義的集約化經濟,也可以使俄羅斯走向強大。現在的全民自由平等,高福利,高享受,可能根本就不適合一個住在如同喜馬拉雅山上的苦寒之地的國家,很快,這個國家的經濟將面臨危機。人民吃糠咽菜是在所難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