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這些不為人知的祕密!

看到標題非常多的朋友都會非常好奇,深圳這麼年輕的城市能有什麼秘密可言?其實你們大錯特錯,首先深圳這個名字的由來,非常多的人可能不知道!

深圳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1980年深圳特區成立以來,不知不覺深圳已經經歷了38載歲月的磨礪,這其中多數人見證了深圳的飛速發展,由當年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發展成為如今的超一流城市,深圳市經歷了質的昇華。

深圳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幾乎每個深圳人都知道深圳是由當年的小漁村擴大演變而來,卻不知道深圳名字的由來,其實深圳的歷史要追溯到寶安縣(也就是今天的寶安區),寶安縣是深圳最早的根基所在,最早存在於331年,相傳在寶安有一個寶山,得此山者得安寧,而寶安縣的土話也特別有趣,寶安縣轄區內有一條小河,當地人管它叫"小圳";

深圳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1979年寶安縣的歷史被改寫,升級成為市級地區,撤銷寶安縣的建制,於是寶安縣似乎飛上枝頭變鳳凰,終於擴大版圖了,飛黃騰達的寶安人,情懷特別深,給新身份取名字的時候,他們想到了寶安縣的那條"小圳",於是被提拔升級成為市級區的寶安縣更名叫深圳市,這也是大家時常聽到老一輩深圳人,管深圳叫"小深圳"的原因之一。

深圳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說來命運總是變幻無常,他能給人驚喜也能給人驚嚇,1981年中央再次決定恢復昔日的寶安縣建制,寶安縣隸屬於深圳特區之外的部分,1992年中央又撤銷了寶安縣的建制,不要高興!這次幸運女神並沒有降臨到寶安縣的身上,寶安縣只是隸屬深圳市的寶安區,龍崗區,也就是早些年人們說的關外,屬於深圳市但卻承載著深圳最髒最累的活,功勞還全是關內的,你說寶安心裡苦不苦!

深圳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1980年深圳特區成立的時間,深圳城市人口遠沒有今天這麼多,那時城市人口只有寥寥萬餘人,農村人口有30餘萬人,今天人們說的粵語也是經歷多年的磨鍊才有了所謂的粵普(粵語通用語,即粵語的普通話),據1985年的統計顯示,深圳本土客家話佔據了56%,深圳粵語(圍頭話,南頭話等)佔據35%,剩下的9%則是比較具有傳奇色彩的大鵬軍話,據說那時深圳人和廣州人如果要進行一個言語交流,多半需要通過雙方比手劃腳才能完全瞭解對方的意思。

可能很多人看到上面講到的大鵬軍話,深感差異,不出意外今天就有一位粉絲問我大鵬軍話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個故事說來話長,講到大鵬軍話不得不提到深圳的另一個地名——大鵬半島。

深圳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今天的每個深圳人都知道,深圳的另一個名字叫"鵬城",而大鵬半島就坐落在深圳的東部,當年寶安縣管轄範圍的東莞,香港等區域的駐兵也是居住在大鵬半島,自明代以來大鵬半島一直駐紮著官兵,他們保衛邊疆,後來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官兵家屬為了追隨自己的夫婿,都搬遷到大鵬半島居住,漸漸的大鵬半島不再是隻有一些孤寂的戰士,家眷們在這裡耕作生活,官兵在這裡保家衛國;

深圳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大鵬半島經過多年的自然增長,漸漸的開始有了一個城鎮的樣子,這裡當時居住著約兩千餘人,他們和外面的居民毫無二樣,他們使用的語言也是最初那群五湖四海的官兵們,為了交流而自行琢磨出的一種語言(軍隊普通話),參考了本地的圍頭話也有官兵們特有的溝通語義在其中。

因為他們的語言傳播於千餘官兵及家眷之中,也被稱之為"千音"。

深圳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深圳的秘密有很多,而大鵬和寶安則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寶安造就了深圳的成長,大鵬見證了香港和深圳早在明朝時就是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