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闡述的“世外桃源”?

博弈娛樂新媒體


描寫“世外桃源”的文學作品很多,而在陶淵明的手上能成名作,恰是因為在這部作品中,滲入了陶淵明自己的人生挫折帶來的感嘆。

通篇《桃花源記》裡,沒有作者對自己生活的現實的一句埋怨,而作者對現實社會方方面面的看法,已經包含其中。所以,他所說的“桃花源”具有多重意義。

“世外桃源”不存在,是虛構的。人們今天說這裡是桃源的原型,明天會說那裡是桃源的原型,其實不可能有原型。陶淵明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對於其他人,就不要去尋了,世上本無,哪裡可尋?

就因為它不存在於真實的世間,才具有令人嚮往的理想意義。桃花源的魅力在於,它並非虛幻的神仙世界,而是實實在在的有可能存在的現實生活,似乎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只要有這樣一個隔絕封閉、可耕美麗的地域,就有可能變為現實。然而,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哪裡能沒有稅負壓榨,讓一群人沒有干擾地寧靜生活?又有怎樣的辦法,讓一群人能長期保持沒有內部顛覆性的衝突而長期和諧共處?

這都是社會生存上的難題。但是陶淵明說有,而且在文章裡用了障眼法,讓人信以為真。恐怕這是很高明的寫法,似有似無,才令桃花源的生活有魅力,觀者更有思考,嚮往之情引發浮想聯翩。如果說它還有所本的話,也可以立即找到它的模板,那就是《道德經》里老子設計的小國寡民的村社模式。陶先生其實在文中直接用了《道德經》裡的一句著名描述,“雞犬相聞

,暗示了他靈感的來源。

“世外桃源”是人生的撫慰和嚮往。桃花源的美好,被包裹在有頭有尾的敘述之中,就像裹在綠葉之中的鮮香粽子。看到它,要剝開層層包裹,嘗過了如玉香糯,手上還徒留綠葉讓你回想。桃花源的這種美麗意象,在讀者心中,自然留存得更加久長。在對桃源的描述之前,有漁人“忽逢桃花林”;在描述之後,有反覆尋找而不得的餘韻。陶淵明這樣寫下它,誠心讓它如詩一般激發讀者腦中持續釋放著安慰劑。

“世外桃源”是對現實的批判和譏諷。桃花源中人,是現實的人,淡淡一句“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道盡對外面世界的失望和畏懼。讀陶淵明的詩和文章,總忘不掉,他是那個曾經憤憤不平的陶縣令。陶淵明的田園裡、酒杯下,總有一道陰影。

“世外桃源”是對另一種人生觀社會觀的探求和追問。桃花源裡之所以好,好就好在它沒有剝削欺凌,沒有物質匱乏,沒有爭奪衝突,沒有歷史,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讓它變為現實,或者近似於現實呢?桃源之好,不復道矣。


熱帶雨林的午後


有些過得好的人總是批判《桃花源記》逃避現實。

事實上整個文學都在逃避現實。

我曾經說過:“所謂文學,就是對一切的理解與同情。”

我又曾經說過:“文學就是人們想要的生活,即使描寫的是黑暗,也是對黑暗的審判,人們至少可以在文學裡找到情感和是非的秩序。”

是的,不合理的社會,沒有光明,沒有真相,沒有秩序。

那種情況下,只有文學裡有。

《桃花源記》是一曲農耕社會的讚歌,充滿淳樸的詩情畫意。

恰好我在紅袖添香寫的一本書也是在逃避現實,提前逃避人類未來的末世——資源枯竭、環境崩潰、人工智能反控人類。

霍金說,“智慧加速人類滅亡”。我的小說為他這話寫一個註腳,所以書名《霍金有多厲害》。

“我”在世界末日徒勞掙扎,在一個山窩企圖復活遠離科技的農耕社會,證明中國人的祖先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勤勞節儉實在比科技至上的歪果仁高明,而且非邏輯思維的生活充滿人情味和詩情畫意。

又是一篇《桃花源記》,不過那末世也太恐怖——水荒導致下水道的汙水也反覆利用,滿山的植物都是塑料仿製。

這是一本新潮的對話式小說,通篇是“我”和今日頭條悟空問答某條友和三十世紀四個人、一個機器人穿越時空的對話。

已參加起點中文網徵文比賽。

封面是我自己設計的。


大悔憶智冰


世外桃源這個地方就是作者心目中一個理想的世界,在這裡少了外界的各種爾虞我詐紛紛擾擾,有的只是恬然自得,淳樸和諧。當然這隻能是一種理想,陶淵明也必須為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志向和追求付出代價,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放棄做官回到故鄉以後,自己耕種,其實並不像他在裡面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輕鬆自得和悠然自在,他在給自己孩子寫的文章裡面說,我自己知道棄官歸隱會讓你們受飢捱餓,但是放棄我的本性混跡在官場更讓我感到痛苦。當然,他可以內心愉悅地過這種生活,但是妻子和孩子一起陪著他過這種生活必然是會有意見的,所以他必須得忍受妻子對他的不解和抱怨,也必須的忍受孩子,因為他的選擇而無法過上錦衣玉食生活所遭受的痛苦和無奈。

所以,越是在生活中有種種不快,越是希望有像桃花源這麼一種地方,能夠寄託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因此桃花源就在作者心中誕生了,並且幾千年來一直在眾多人的心中不斷得到迴響。


luckyman19


我相信世外桃源是存在的,相信現在的人們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多數都很嚮往那種世外桃源的生活,但是大多數都捨棄不下現在所擁有的即使過上了那種日子也會格格不入。


御植秀生活館


摘錄我寫的二十四節氣書裡的一段文字:

《山海經·海外北經》裡也提到桃花林,夸父逐日渴死之時,“棄其杖,化為鄧林。”他的手杖變成的“鄧林”就是桃林,桃林是逐日英雄為理想獻身的象徵,代表了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奮鬥精神,這也許是陶淵明把他的世外桃源安放在桃林的原因。陶淵明所描繪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桃花源,也是孔子言下的大同世界。大同世界是孔子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是大同世界的詩意描畫,它不僅僅是文人避世的隱逸,也是文人治世的理想。


董點國學


到安徽涇縣看看,就知道什麼是世外桃源了


知足常樂程序


現實裡沒有,在詩詞裡尋找。生活太無情,想象裡有溫柔,桃花在枝頭,春風在虛空,落花流水去秦漢,墨池色蝶畄古風,酒醉後說些酒話,半醒裡裡吟不出聲,幾個先生能有此作,一個淵明足震古今。


陳清躍1


除非是存在於另一個世界,只要是存在於真實世界,就沒有絕對的世外桃源。沒有一個小社會可以脫離大環境而存在,即使存在也是暫時的,就像是一個美麗的水晶球,一旦因外力或內因打破一個小口子,這份美麗就會土崩瓦解,水晶球裡的液體灑落一地,與外界融為一體了。陶淵明心嚮往之,想讓桃花源長長久久地存在,便只能“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膝跳不反射


這是一種完美的理想境界。每個人年青的時侯都有理想,每個人的理想不盡相同,但都力求完美。陶淵明用詩的形式描繪了他的理想,是否真的有,是否真的能實現,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為自己的人生描繪一種追求的場景,一種方向,一種路線。當然,這會引起一些與他有共同理想的人的一種心靈的共鳴,甚至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冷眼無邪


我覺得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對現代人來說首先是一種心境。心若浮躁,即使身處世外桃源,依然喧鬧不堪,心若沉靜,即使身處複雜的俗世,依然能保持一顆純淨的心,積極上進,熱情善良,內心永遠充滿豐盈和溫暖,這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