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從哪裡可以看出賈母相對寶釵更喜歡黛玉?

用戶69331981


賈母對黛玉和寶釵,真的不能比。

很多人因為賈母為寶釵做生日,當眾誇寶釵懂事便以為賈母更傾向於寶釵,其實細究起來,更能說明賈母對黛玉是毫無保留的愛。

寶釵生日前,王熙鳳與賈璉商量該如何料理,賈璉便道:“往年不都給林妹妹辦過的嗎?按她的辦就行”,這裡我們可以得知林黛玉每年都有辦過生日,而寶釵是到了十五歲及笄之年賈母才為其辦了成年禮。



而且,賈母為寶釵辦生日時,尤不忘了安慰黛玉,比如點戲時寶釵鳳姐點後讓黛玉點,黛玉在了寶玉之前點戲,寶釵壽星,自然在前,鳳姐為生日操辦人,自然隨後,可知賈母是非常照顧黛玉的感受的。更妙的是黛玉稱讓舅媽先點時,賈母道:“今日是我帶你們來取樂的,別理他們”,賈母的意思是原本就要取樂,正好藉著寶釵生日的由頭,並不是單純為了寶釵。

至於賈母當眾誇寶釵懂事,更令人玩味,賈母稱:“我們家四個女孩,沒人比得上寶丫頭”,四個女孩是誰?元春肯定不在其中,因為元妃代表的是皇家,賈母沒有貶低皇家的理。那麼這四個女孩就是三春和黛玉。說明在賈母眼裡,黛玉已經是自家人,而寶釵不過是別人家表現優秀的孩子。可對於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即便對方再優秀也難以和自家的比。

此外便是針對寶釵黛玉房間的佈置,可見賈母對兩人的感情。



劉姥姥逛大觀園,眾人來瀟湘館,賈母看黛玉紗窗舊了,立馬提醒王夫人,並要拿出軟煙羅這種名貴的紗替黛玉糊窗,王熙鳳麻溜就去取來,速度可見一般。

到了蘅蕪苑,賈母見寶釵房內雪洞一般心有不悅,便要給寶釵佈置幾件擺件,可說出來後鴛鴦卻稱,這些擺件不知放哪個角落了,得好好找找。試想如果是貴重的寶貝,賈母會隨處放置嗎?而賈母的回答更值得玩味,稱:“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找出來就行”。相比黛玉的紗窗,寶釵的擺件顯得多麼可有可無。

凡此種種,不消多記,總之,賈母與寶釵隔著一層血緣,黛玉卻是賈母最疼愛女兒的遺孤,這真是沒法比較的東西。


微影悼紅



相對寶釵,賈母更喜歡黛玉,《紅樓夢》前八十回有很多細節都表現出來。

例如,黛玉入府時,走的西角門,這說明沒把黛玉做外人。黛玉拜見時,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由此可見未見時賈母是怎樣的渴盼,見面時是怎樣的心疼憐愛。又是留飯,又是指丫環侍奉,又把黛玉安排到自已身邊,點點滴滴的,都照顧的無微不至。飲食起居,一如寶玉。


寶釵進府時,王夫人帶領眾人迎出大廳。賈母也在廳內迎接,給了薛姨媽寶釵最高的禮遇,又是寒暄,又是客套的,又是治席接風,又是安排院落,但這禮遇背後終是比不上對黛玉的發自內心的關懷。

移居大觀園後,賈母對黛玉仍然關懷備至,時不時的命人送錢送物,一有不舒服便親去探視,見黛玉的窗紗有些舊了,趕緊的命王夫人去換新的。賈母見戲子中有一略似黛玉的,命十分歡喜,另外打賞,因黛玉有病不曾看戲,便繞道又去探視一回。

對寶釵雖然也是言語溫和,卻不如待黛玉般面面俱到。賈母曾誇過寶釵把她的四個孫女兒都比下去了,這四個孫女兒裡也含有黛玉,因為賈母不可能說寶釵能比過元春的話,這誇獎聽著也有點假,有點客套。很明顯的把薛寶釵劃到了外人的範疇。賈母也僅在與劉姥姥遊大觀園時順便去了一回寶釵的屋子,並對寶釵的生活習慣表現的不滿意“我們這些老婆子越發該住馬圈了”,可到了黛玉那裡,當劉姥姥嫌弄說公子不公子,小姐不小姐時,賈母卻護短:“我看她們姐妹的屋子還行,不算俗”。

通過前八十回裡的這些細節,我們很明顯的看出比起寶釵,賈母對黛玉喜歡要更多,至於後四十回,因不是曹公所寫,這裡不一一闡述。


萍風竹雨123


賈母相對寶釵更喜歡黛玉這是無庸置疑的。

首先,黛玉是賈母嫡親的外孫女,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血親,寶釵再優秀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就像現在的父母樣,嘴裡誇獎著別人家的娃,其實好吃好喝的都定是留給自家娃的,俗語說:“胳膊肘折了往裡拐”也是這個意思吧!



第二十九回張道士給寶玉提親,寶黛二人大鬧。賈母也只急的抱怨道:“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看這兩個小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咽這口氣”自己抱怨著也哭了。兩個玉兒這麼可惡,也從沒一句重話,老太太為自家的娃是操碎了心啊!

第三十五回曾寫賈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時常背地裡和我說寶丫頭好,這倒不是假話。”很明顯,寶丫頭是外人,黛玉是自己人,正所謂親疏有別。而這種態度影響到賈府上上下下。抄檢大觀園時也是撇開寶釵不算的。

還有許許多多小細節也看得出賈母是真心疼愛外孫女的。比如經常往黛玉那送錢,見黛玉窗紗舊了就用最好的軟煙羅換,吃飯時黛玉若不在就給她送菜,放鞭時怕驚著黛玉就摟在懷裡,更不用燕窩人參這都是常常不忘的。真是捧著怕摔了,含著怕化了。黛玉雖父母不在,外祖母卻是羨煞眾人呀!


金牛女的旅程


賈母疼愛黛玉,這還有說嗎?

第三回黛玉初進賈府,賈母便兩次把黛玉樓入懷中傷心哭泣。

原文:(黛玉)方欲拜見時,早被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

黛玉與三春見面時提起母親,賈母第二次落淚。

原文:不免賈母又傷感起來,因說:“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你母親。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在了,連面也不能一見。今見了你,我怎不傷心!”說著摟了黛玉在懷,又嗚咽起來。

鳳姐晚到,見了黛玉又提起“姑媽偏就去世了”,賈母阻止了鳳姐再提起傷心事。

原文: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道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

賈母對黛玉是發自內心的親情和愛護。
第五回、在賈母的主持下,黛玉的寢食起居與寶玉相同,賈母對黛玉的關懷程度超過三春。

原文:如今且說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且打靠後。

賈母對黛玉的生活照顧無不上心,每月都有賈母處單放額外的零花錢給黛玉,黛玉又將其中部分發給下面的丫頭婆子。瀟湘館的下人待遇比別處高,也是瀟湘館內風平浪靜秩序井然的因素之一。

黛玉的窗紗舊了,賈母親自指定“霞影紗”給黛玉換。黛玉需要吃燕窩粥,寶玉在老祖宗跟前略露了些口風,賈母立即讓鳳姐派人每天送一兩來。

寶玉和黛玉鬧彆扭了,寶玉在瀟湘館中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第二天賈母見“兩個玉兒”仍未和好,在薛蟠的生日宴上急的抱怨哭訴:“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造了的孽障,偏生偶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了。”,寶玉黛玉“兩個玉兒”的喜樂悲傷都牽動著老祖宗賈母的心。

“紫鵑試玉”寶玉發痴病,賈母心急如焚。賈母知道原因之後,才放下心來。等寶玉好些,賈母又關心探望黛玉的病。

第五十七回、原文:“便有賈母等親來看黛玉了,又囑咐了許多話。”薛寶釵是王夫人姐妹薛姨媽的女兒,薛家舉家進京都投靠借住在賈府。對賈母來說薛寶釵只是兒媳婦王夫人姐妹薛姨媽的女兒,一個親戚(姻親關係)的女兒。

然而薛寶釵的來到深深的觸動了黛玉。

第五回、原文: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之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喜與寶釵頑耍。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鬱不忿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在薛家借住在賈府進入第四個年頭的正月裡“元妃省親”之後,賈母親自拿出二十兩銀子來要為寶釵過十五歲生日,當然是待客之道,也是賈母真的感覺寶釵這孩子不錯!

第二十二回原文:(鳳姐道)“昨兒聽見老太太說,問起大家的年紀生日來,聽見薛大妹妹今年十五歲,雖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將笄之年。老太太說要替她作生日。想來若果真替她作,自然比往年與林妹妹的不同了。”賈璉道:“這麼著,就是比林妹妹的多增些。”………

原文:“誰想賈母自見寶釵來了,喜他穩重和平,正值他才過第一個生辰,便自己捐資二十兩,喚了鳳姐來,交與他置酒戲。”……

原文:“到晚間,眾人都在賈母前定省之餘,大家娘兒們說笑時,賈母因問寶釵愛聽何戲、愛吃何物。寶釵深知賈母年老之人,喜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食,便總依賈母往日素喜者說一遍。賈母更喜歡,次日便先送過衣服玩物去,王夫人、鳳姐、黛玉等諸人皆有隨分不一。”

對賈母的善意,寶釵也很懂得配合。
第三十五回、寶玉捱打,寶釵第一時間送來棒瘡藥。第二天又與薛姨媽一起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正碰上了一起來看望寶玉的賈母、邢夫人、王夫人、鳳姐等人。

原文:“寶釵一旁笑道“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二嫂子憑他怎麼巧,再巧不過老太太。”賈母聽說,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裡還巧什麼?當日我像風鳳丫頭這麼大年紀,比他還來得呢。他如今雖說不如我,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強遠了。你姨娘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公婆跟前就不大顯好兒。鳳兒嘴乖,怎麼怨得人疼他。”寶玉笑道:“若這麼說,不大說話的就不疼了?”賈母道:“不大說話的又有不大說話的可疼之處,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倒不如不說話的好。”寶玉笑道:“這就是了。我說大嫂子倒不大說話呢,老太太也是和鳳姐姐的一樣看待。若是單是會說話的可疼,這些姊妹裡頭也只是鳳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賈母道:“提起姊妺,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丫頭。”薛姨媽聽說,忙笑道“這話老太太是說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時常背地裡和我說寶丫頭好,這倒不是假話。”寶玉勾著賈母原為要贊黛玉,不想反贊起寶釵來,倒也意出望外,便看著寶釵一笑。寶釵早扭過頭去和襲人說話去了。”

這一段原文比較長,中間有好幾層意思。

第一、寶釵奉承賈母“鳳丫頭再巧,也巧不過老太太。”賈母誇讚寶釵說“我們家四個女孩兒都不如寶丫頭。”賈家這未來的祖孫兩代的媳婦兒賈母和寶釵誇起人來真是如出一轍呀!賈母與寶釵這兩個常常“裝糊塗”的祖孫兩代人之間是相互欣賞、接納、和相互理解有默契的。

第二、一貫快人快言什麼事都能插科打諢來兩句活躍氣氛的鳳姐,卻在這一段裡做了完全沉默的背景人物了。並且賈母還提到“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倒不如不說話的好。”,這簡直就是直接在嫌棄某些時候鳳姐和黛玉、湘雲們的“快嘴快舌”也是惹是非的呀!

第三、寶玉本想引著賈母讚美的黛玉,結果硬是被賈母在有意無意之間完全忽略過去了,直奔主題的讚美了寶釵。而此時的寶釵卻早已扭過頭去和襲人說話,迅速脫離了談話中心。

在這一段裡寶釵猶如一位“狙擊手”在沉默觀察之後“一發入魂”,迅速撤離現場。寶釵的這種談話風格與賈府老祖宗賈母套路是不謀而合的呀!


接下來是寶玉求寶釵叫鶯兒來打絡子,賈母聽見了立即幫著寶玉求寶釵“叫鶯兒來給寶玉打絡子”。

原文:賈母對寶釵說道“好孩子,叫他來替你兄弟作幾根罷。你要人使,我那裡閒著的丫頭多著呢,你喜歡誰,只管叫了來使喚。”

賈母上午求了寶釵,下午鶯兒來了怡紅院正替寶玉打的“漢巾絡子”剛打了半截,寶釵也跟著來了怡紅院。

原文:寶釵笑道:“這有什麼趣兒,倒不如打個絡子把玉絡上呢。”一句話提醒了寶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說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個什麼顏色才好?”寶釵道:“若用雜色斷然使不得,大紅又犯了色,黃的又不起眼,黑的又過暗。等我想個法兒:把那金線拿來,配著黑珠兒線,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絡子,這才好看。”


賈母和寶釵都是言語不多,但是出言就抓得住關鍵問題的行動派,說幹就幹馬上行動。賈母上午剛說了“叫鶯兒來給寶玉打絡子”的事情,寶釵下午就到怡紅院親自配了金線絡上了“通靈寶玉”。

賈府中能與賈母智慧相媲美的絕不是快人快言的“鳳辣子”,老祖宗賈母比鳳姐還要“巧十倍”。賈府中唯一可以和賈母智慧媲美的只有她的這個未來的“孫子媳婦”薛寶釵,賈府中唯有賈母和寶釵祖孫倆人的生日才是探春所說的“過了燈節就是老太太和寶姐姐,他們孃兒兩個遇得巧。”

第六十二回原文:(探春道)“………大年初一也不白過,大姐姐佔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別人就佔先,又是太祖太爺的生日冥壽。過了燈節就是老太太和寶姐姐,他們孃兒兩個遇得巧。………二月沒人。”襲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麼沒人?就只不是咱們家的。”探春笑道:“你看我這個記性兒!”寶玉笑指襲人道:“他和林姑娘是一日,所以記得。”

瞧瞧曹翁這人物生日編排的!探春說,賈元春與太祖太爺生日在一塊兒,賈母和寶釵的生日是一塊兒的,卻忘了黛玉生日。襲人說,黛玉就只不是咱們家的。寶玉說,襲人和林姑娘是一日,所以記得。你要想說曹翁這人物生日編排的沒什麼其它的意思都難呀!


第四十回裡,賈母對寶釵所住的蘅蕪苑一番評價,往往被讀者認為是賈母不喜歡寶釵的鐵證。可是仔細體察卻會發現是老太太史太君是在賣弄風情顯擺自己也同樣深得寶釵“極簡主義”室內裝飾的要領。

原文:賈母搖頭道“使不得。雖然她省事,倘或來一個親戚,看著不像;二則年輕的姑娘們,房裡這樣素淨,也忌諱。我們這老婆子,越發該住馬圈去了。你們聽那些書上、戲上說的,小姐們的繡房精緻的還了得呢。他們姊妹們雖不敢比那些小姐們,也不要很離了格兒。有現成的東西,為什麼不擺?若很愛素淨,少幾樣倒使得。我最會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沒這閒心了。她們姊妹們也還學著收拾的好,只怕俗氣,有好東西也擺壞了,我看她們還不俗。如今讓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淨。我的體己兩件收到如今,沒給寶玉看見過,若經了他的眼,也沒了。”說著叫過鴛鴦來,親吩咐道:“你把那石頭盆景兒和那架紗桌屏,還有個墨煙凍石鼎,這三樣擺在這案上就夠了。再把那水墨字畫白綾帳子拿來,把這帳子也換了。”

個人以為,賈母的表達是“你的情趣我懂得!”和“你想要素淨的風格,我還可以幫你提升,做得更高檔精緻些、把低調素雅的風格效果表達得更完美。”。果然賈母替寶釵搭配的幾件擺設都屬於“無色系列”的裝飾品,“無色系列”黑白灰裝飾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風格中也屬於“新潮前衛時尚風格”。
賈母的審美情趣與寶釵是相通的,“你的雅緻他們可能不懂,但我和你、我們倆人都是相互明白的。”,這才是賈母為寶釵搭配了三、四件“擺設”所真正想要表達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意境。此時寶釵一言未發,一切的明白理解全都盡在不言中!

整個賈府唯有寶釵藝術修養的高度能和賈母的相匹配,“淡極始知花更豔”也只有賈母才能真正領悟、把控和提升“你的心我最懂”。

賈母對親孫女兒黛玉是疼愛,對薛家美麗活潑的小妹寶琴是喜愛。賈母與寶釵之間卻有一種無言的“惺惺相惜”,彼此的心知肚明。

賈母對寶釵和黛玉的喜歡不同,心疼黛玉親外孫女兒,最終選擇寶釵做“寶二奶奶”是順理成章的。


阿丹151014015


在《紅樓夢》裡就是這麼“草蛇灰線、伏脈千里〞,雲山霧罩、影影綽綽的,讓人怎麼說,似乎都可以找到證據來,但是毫無疑問,賈母雖然表面上誇讚著寶釵,但心裡肯定是偏向黛玉的。



從血緣關係來看,黛玉是賈母最鍾愛的女兒的獨生女,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接了來,和自己嫡親的孫子寶玉同吃同住的,並且是同自己住在一起,由自己親自教養的。

寶釵是賈母的二兒媳婦的妹妹的女兒,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不過就算是親戚情分罷了。為了能夠讓薛蟠接受賈家的關照和管束,薛姨媽腆著臉,長期寄居在賈府,並且每日還要陪著賈母摸牌說笑,相當於是一個勤奮的陪客。寶釵也是晨昏定省,一樣都不能少,也要各處照應陪笑。反觀黛玉,賈母從來就不講究這些虛禮,姐妹們搬到大觀園後,賈母怕黛玉柔弱的身體吃不消,連吃飯都不叫她們跑過來,索性在園裡安排了。



不光是黛玉和賈母一起住的時候,一應生活事務賈母都非常留意,就算是搬到大觀園,賈母對於黛玉的身體也是十分關注的,每每黛玉生病咳嗽,家裡都是又請了大夫,又忙來熬藥,忙裡忙外。賈母親自派可靠的人來照顧黛玉,還在不間斷為黛玉配製丸藥人參養榮丸。寶玉說黛玉是需要吃燕窩的,賈母就為黛玉每日都送了來。小姐們每月都有月例零花錢,但是賈母總是格外要給黛玉再送錢來,送多少,其實是沒有一定數量的,所以黛玉也能隨手抓一把就送給小丫鬟。

每每賈母帶了孫兒輩玩樂吃飯的時候,寶玉和黛玉兩個人總是坐在賈母的兩側,別人是旁座,須知座次安排是最顯示地位身份的。過年的時候放炮,賈母還怕黛玉害怕,摟了黛玉在懷裡。劉姥姥遊覽大觀園的時候,賈母特地來到瀟湘館,聽到劉姥姥稱讚黛玉的房子比上等的書房還好時,賈母是非常高興的,這代表了她一手調教出的黛玉,既容貌秀麗、聰明伶俐,又有文化、有品位。她發現黛玉的窗紗舊了,還叫風姐拿出了上等的霞影紗,來給黛玉糊窗戶。

每日寶玉和黛玉吵架,鬧彆扭,賈母總是特別關心,派了鳳姐來勸和,並且說,寶黛不是冤家不聚頭。甚至在寶釵生日的時候,賈母帶大家熱鬧下,也是講只有薛姨媽、史湘雲、寶釵是客,餘者皆是自己人,這裡也自然是包含黛玉的。所有這些,足以說明賈母是把黛玉放在心坎兒上的,黛玉真真算是賈母心尖兒上的人。



王熙鳳是個最會察言觀色、逢迎賈母的人,她經常拿寶黛的婚事開玩笑。有一次當著眾人的面,對黛玉說,你既吃了我們家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甚至連小廝興兒在對尤家兩姐妹說起賈府的事的時候,也說寶黛將來必然是一對兒,只是因為年紀小還未露形。這其實也是表露出賈母對於黛玉的重視和喜愛!

賈母曾經對薛姨媽說過,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釵。那麼四個女孩是指誰呢?不可能包含元春,因為元春已經不是女孩,何況身份地位已屬皇家,不可以這樣說,那麼這四個女孩就應該包含黛玉,黛玉始終算是賈母這邊的自己人。親疏有別的意思,在這裡是體現得非常明顯的。

賈母還有明確對寶釵比較好的例證,就是替寶釵過生日,書中寫的很明白,那是寶釵來到賈府的第一個生日,又是15歲的及笄之年,情況應該有所不同。書中暗寫的就是往年都是給林妹妹過生日的,那麼一次和多次,又是誰弱誰強呢?誰親誰疏呢!

賈母對寶釵的評價,除了在陪劉姥姥參觀蘅蕪院的時候頗有微詞以外,其他都是好評,可是對寶玉和黛玉卻說是隻有兩個玉兒可惡,那這可惡的背後是不是就是可親和可愛的意思呢!請細想去!

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好的,可這別人家的孩子和我沒關係。怎麼著還是我自己的孩子更好些、更親些。這就是賈母對寶釵和對黛玉態度的不同吧!


冰珊醉紅樓


首先,論親疏遠近:

賈母是黛玉的親外祖母,林妹妹的母親賈敏可是她的心肝寶貝,她當然會疼愛黛玉,這是有血緣關係的。寶釵的母親和寶玉的母親王夫人是姐妹,她們有血緣關係,可和賈母沒有。光憑這一點,寶釵已經輸了一大截。



其次,論家世背景:

黛玉是真正的大家閨秀,她母親賈敏可是連王夫人提起來都是滿滿的羨慕嫉妒恨,父親祖上有爵位,自己是科考探花,還有蘭臺寺大夫和巡鹽御史兩個官職在身。寶釵呢?她們家只是皇商,也就是幫宮裡採買一應物品的,跟黛玉真的沒法比。

再看她們在賈府的待遇:

林妹妹吃穿用度和寶玉一樣都受到賈母重視,本身家底厚,賈母又處處記掛著。軟煙羅一事就是最明顯的區別,賈母處處維護黛玉和寶玉,以贈寶琴斗篷來告訴支持金玉良緣一黨,她喜歡的是爽朗伶俐的女孩子。賈母其實是支持寶黛婚姻的,只不過續作並非曹公所作,把這個慈祥的老人寫得面目可憎起來,讓人惋惜又難以置信。


若吻晴


賈母喜歡黛玉,支持寶黛婚事,原著中是可以看出來的。只不過,後四十回並非曹雪芹所寫,把賈母硬生生變成了面目可憎的老人。這,應該算紅樓憾事。

賈母為什麼喜歡黛玉?因為黛玉是她的心肝寶貝女兒賈敏的掌上明珠,黛玉來賈府客居,一則是為了女兒家的將來,因為那個時候適齡女子談婚論嫁,要看家世背景。黛玉母親既然已經離世,她由外祖母撫養也是情理之中。絕對不可能像如今一樣,讓林如海當一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女兒長大。這在當時的封建禮教之下,是不利於女孩子的。林黛玉才是真正的大家閨秀,薛寶釵只是皇商後人。這對於賈母來說,都是門清的事。


黛玉來到賈府,她的吃穿用度,賈母是很上心的。比如第四十回裡換窗紗一事,賈母為黛玉換上的是珍貴的“軟煙羅”,連鳳姐都好生羨慕。再比如,黛玉和寶玉鬧彆扭,家母其實是滿心疼愛,並無責備厭惡之意。每每家宴時,都是想著好吃的留給“兩個玉兒”……

在寶琴來到賈府時,賈母更是直接表明了態度,她喜歡像這樣爽朗伶俐的女孩子。表面上是在裝糊塗,說給寶玉和寶琴說親,實際上是在告誡王夫人一黨:對寶釵無感。

……

無論如何,我也不相信,那樣一個慈祥的老人,那麼疼愛黛玉的外祖母,最後會支持寶玉娶寶釵。


小王子愛上狐狸


林黛玉初進賈府的時候,賈母就說,我這些孩子獨疼你母,如今竟先我而去了。那無限的傷悲可以想象。

所以,黛玉自進賈府以來,在賈母跟前,基本上一直是跟寶玉同樣的待遇。也就是說享受賈母的孫輩中最高待遇。賈母可以說是把對賈敏所有的愛,都轉移到黛玉身上了。親外祖母和唯一的親外孫女,打斷了骨頭都連著筋。

寶釵是誰?不認識!如果不是薛姨媽帶著寶釵住賈家,如果不是看在王夫人的面子上,賈母和寶釵沒有任何的關係!你是誰啊?

賈母看在王夫人的面子上,對寶釵的態度就是客氣上透著生分,賈母越是誇寶釵,越顯示出她們之間的生分來。換句不客氣的話,賈母是在以她的方式在趕薛家母子(女)走,自己有家為何要住在別人家?我老家有句話,叫做“新箍馬桶三天香”,就是來形容客人的,住久了就不香了,怎麼還不走?

只不過,以賈母的身份和涵養,沒有直接說出來而已!


蘇小妮


紅樓夢裡,賈母對黛玉的喜歡和偏愛,是毋庸置疑的,有多處文字明確交代,在賈母心中,黛玉和寶玉是同等重要的。

很多人會疑問,賈母還曾極力誇過寶釵呢,難道她不應該是更喜歡寶釵嗎?因此她最後才選了寶釵沒有選黛玉做自己的孫媳。

眾所周知,目前通行的百二十回本紅樓,後四十回並非曹公原筆,有很多情節跟前八十回都是矛盾的,我們說賈母對黛玉的偏愛,是就前八十回而言。

黛玉一進賈府,“方欲拜見時,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賈母對黛玉的喜歡,不僅僅是因為她是自己最疼愛的女兒賈敏之女,還因黛玉本身的容貌才情天賦秉性,令人由不得不愛。

第五回一開頭有這樣一段話,非常明確地交代了賈母有多疼愛黛玉:

如今且說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

由此可知,進了賈府的黛玉,是得到了賈母精心的呵護和疼愛的,畢竟這是她最疼愛的女兒唯一的一點骨血,她怎能不疼?雖然是外孫女,但黛玉的一切飲食起居,都是跟寶玉一樣的體例,作為親孫女(侄孫女)的三春反而顯得疏遠了。

寶玉捱打後,賈母曾對薛姨媽誇過寶釵,這段話也是很多人認為賈母更喜歡寶釵的明證,我們且看原文:

賈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薛姨媽聽說,忙笑道:“這話是老太太說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時常背地裡和我說寶丫頭好,這倒不是假話。”

很多人會覺得,賈母對寶玉有如此高的評價,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她更喜歡寶釵嗎?但如果我們仔細品味賈母這段話,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

賈母說的“我們家四個女孩兒”是指誰呢?我在之前的文中分析過,自然不可能包括做了貴妃的元春,這是把黛玉也算在了裡面。也就是說,在賈母的心裡,早已把黛玉看成是一家人了。

其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景,我們當著別的孩子父母的面,如果那個孩子真的懂事,我們一定會誇那個孩子比我們家的孩子好,但其實在我們心裡,自己的孩子即便再不好,我們還是更愛自己的孩子。

有個成語叫“敝帚自珍”,雖然不太恰當,但當時的賈母,真實的心理應該就是這個意思。雖然寶釵諸般都好,但對賈母來說,她永遠是客人,不是自己人,應有的客套和禮節,都要講,而黛玉就完全不一樣,她是自己的外孫女,即便別人再說她不好,她也是賈母最疼愛的女孩。

所以,賈母的話,其實完全就是一種社交辭令,是對薛姨媽的一種客套,當然,這個客套說的也是實話,當然,我們也知道,在賈母的心裡,她最疼愛的女孩自然還是自己的林丫頭。

同樣,原文第二十九回,賈母清虛觀打醮一回,寶玉黛玉鬧了彆扭,驚動了賈母,賈母就替兩個孩子操心起來了,我們且看原文:

老人家急的抱怨說:“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咽這口氣。”自己抱怨著也哭了。

如果不瞭解世故人情,讀到這一段,也許有人會認為賈母這是在生寶玉和黛玉的氣,對他們的吵鬧錶示不滿,其實這恰恰反應的是賈母對他們的愛之深。

她在為兩個孩子的以後操心,生怕她不在了,兩個玉兒會鬧得天翻地覆,所以她咽不下這口氣,這就像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是一種真情流露,越是愛,越是操心,越是疼,越是放不下。

賈母又一次表達對黛玉的偏愛,是在帶劉姥姥遊大觀園一回,賈母在探春的住處曾這樣評價寶玉和黛玉:

賈母笑道:“我的這三丫頭卻好,只有兩個玉兒可惡。回來吃醉了,咱們偏往他們屋裡鬧去。”

明白人一聽這話都知道,賈母這是在說“反話”,誰不知道兩個玉兒是她心尖上的人?是她最寶貝的兩個小人兒?誰不知道她對黛玉寶玉的偏愛,已經到了無需藏著掖著的地步?別的不說,她帶劉姥姥遊大觀園,先去的就是瀟湘館。

有人可能說,也許瀟湘館裡賈母的位置最近,但不管是近還是遠,如果一個人把你放在心裡,時時記掛著,即便是遠隔千山萬水,她也會先到你那裡,偏愛一個人,跟地理位置遠近沒關係。

而且賈母帶領眾人到黛玉房裡,不僅僅只是坐坐,她還要到處看看,看看自己的外孫女過的好不好,有沒有需要添補的物件,果然她看到窗紗舊了,當下就指派了人換窗紗。由此可見賈母對黛玉的疼愛,不只是嘴上說說,都是落到了實處的。

不僅如此,在賈府日薄西山之時,賈母心裡想到的還是她最疼愛的寶黛等人,她吃不了的菜,也會叫人給黛玉寶玉等人送過去,我們且看原文:

賈母……又指著“這一碗筍和這一盤風醃果子狸給顰兒寶玉兩個吃去,那一碗肉給蘭小子吃去。”

由此可見,賈母無論做什麼,都始終是記掛著寶玉和黛玉的,即便是賈府正式的家宴,黛玉始終都是跟賈母一桌的,比如元宵節開夜宴一回,跟賈母一桌的是黛玉、湘雲、寶琴和寶玉四人,寶釵則跟三春等人一桌。

原文中還有諸多細節,都看得出賈母對黛玉的偏愛,不再一一舉例,賈母的這種偏愛已經不是單純的偏愛,而是是跟寶玉一樣的寵愛,是真正當成心肝一樣的呵護和疼愛,所以那些說賈母不喜歡黛玉的人,可以消停一會了。


少讀紅樓


賈母當然更喜歡黛玉,因為這是她的親外孫女。論親近,寶釵永遠也比不過黛玉,她只不過是王夫人的外甥女,黛玉的母親賈敏可是賈母最疼愛的掌上明珠。所以,黛玉進賈府時,賈母可是又哭又喜,又是安排紫鵑去伺候她,又是叫人給黛玉配藥的,還和老太太一起用餐;寶釵進府時,賈母僅僅是禮節性地知會了一聲。

賈母一直關注黛玉心事,也支持寶黛婚事。無論是從內心,還是從實際行動上,亦或是從側面,賈母的心意從未變過。比如寶琴到來以後,她的用意就非常明顯。她明知道寶琴已經許配人家,為何還那麼說呢?實實在在地告訴王夫人一黨:像寶琴這樣爽朗伶俐的丫頭,才是她的孫媳婦人選。寶釵,她是不喜歡的。

給黛玉換窗紗時,看得出賈母的用心。有什麼好東西,當然是少不了給自己的外孫女兒。雖然在寶釵住處也客套了兩句,但是內心卻不以為然的,很不喜歡寶釵屋內的陳設。


賈母雖然年紀大了,可是並沒有糊塗到親疏不分,識人的能力還是有的。她知道王夫人與薛姨媽在打什麼主意,因此有意無意地進行旁敲側擊,以此來支持寶黛婚事。只不過,高鶚最終將賈母變成了一個面目可憎的老婦人,所以很不喜歡後四十回的描寫,那個賈母真的一點都不心疼黛玉,太讓人失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