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朱元璋都是白手建國,兩人有何不同?朝代滅亡後果為何不同?

fairyfaye


自古建國未有如朱元璋這麼傳奇的。劉邦好歹是個派出所幹部,有一大票朋友,還有岳父呂公的啟動資金。朱元璋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只有一個碗。他就像網絡遊戲裡新手村裡剛建號的新手,沒有充過錢,拿著一把木劍,穿著一條褲衩就去闖蕩江湖了,最後當上了服務器第一。

所有朝代都是剛建立時候政治清明,分配公平,隨著時間推移,資源高度集中,社會秩序越來越不平均,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然後因為食利者太多,制度運營成本太高,稍微有個系統外的擾動,如外敵入侵,國家就崩潰了。漢和明沒有多少區別。

關注廁讀大歷史,每天分享歷史知識,品味歷史智慧。


廁讀大歷史



路遙lgy


先說相同點,兩個人都是有大毅力,大智慧,大氣運,知人善任的人中龍鳳!

再說不同,劉邦能成就霸業,不是出於偶然,他有這個慾望和野心。當初秦始皇巡遊時,劉邦就說,大丈夫當如是!由此可見,這小子從小就沒憋什麼好屁,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就算不逼到那份上,一有機會他也會揭竿而起,去實現自己的抱負!

反觀朱元璋就不同了,從小沒有那野心,只想安分守己的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他被命運,一步步的逼到了風口浪尖上,又順著命運的軌跡,一步步走上那個至高無上的權利寶座!

漢,明滅亡的原因其實是大同小異的,都是因為皇帝比較窩囊,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漢有同時中央權力被分散,漢的權利落到了軍閥手中,明的權利,分散到了大臣手中。

都是以農民起義為導火索,漢的黃巾,明的李自成!

不同點是,明朝還有外敵入侵!


資深優秀磚家


1.出身平民

劉邦與朱元璋兩人都生於亂世,出身低微,劉邦是秦朝最底層官吏,做過泗水亭長,大小也是個官,相當於今天的鄉鎮幹部。朱元璋出身就沒有劉邦那麼好,幼年父母雙亡,做過和尚當過乞丐;但是兩人都能夠弓馬取天下,開創大一統王朝。

2. 文化水平

劉邦文化水平都不高,還往儒生帽子裡撒尿。司馬遷對劉邦的評價不高,貪酒好色。而朱元璋文化水平比劉邦高,治國方略比劉邦強。

3.治國方針

在治國方針上,漢朝採用分封制和郡縣制的結合方式,延續時間較長;到明朝後分封制復興,直接導致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篡位,分封制名存實亡。

4.執政思想

民乃立國之根本,劉邦深感民間疾苦,立國之初採取與民休息無為而治政策。劉邦有忠厚長者之稱,朱元璋也是深得民心。

朱元璋軍事能力強,手下名將常遇春、徐達等人在戰略方面都很強,劉邦,尚可,無奈對手是項羽,劉邦沒韓信難以定天下。

劉邦知人善任,不僅是在戰爭時期,立國以後也是如此;朱元璋誅殺功臣幾乎是非理性的,幾乎把明朝官場清洗一遍;劉邦確是理性的消除異姓王的威脅,對於其他的功臣,還是非常優待。

劉邦沿襲秦制,設立丞相,相權和君權的平衡,劉邦敢於放權;朱元璋不敢,罷中書省,廢丞相,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丞相制度,大權獨攬,三省六部直接面對皇帝彙報朝政。

劉邦對子女如棄草芥,雖能成大事,卻少人性。朱元璋慈愛,卻也嚴厲。這導致繼承人都懦弱寡斷,為後來的政治危機埋下禍根。

總之,二者都是有作為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文治武功上勝於劉邦(劉邦有彭城之敗,白登之圍),朱元璋為人處事比劉邦差點火候。


華夏通文館


像這種千年一遇的人物都是時代的產物,歷史的創造,決非個人所能為,也就是說並不是這兩個人有改換天地的本事,象他們一樣本事的人當時確實不多,但絕對不是僅此唯一,為什麼單單是他倆個呢?這正是為什麼我說這是時代的產物,歷史的創造的原因。

他倆個都生在各自特定的時代,有什麼樣的時代就會出現什麼樣的人物,劉邦生在秦末,統治者輕視人民的力量,殘酷對待人民,人民生不如死,必會造反,而且全國響應,封建王朝立即土崩瓦解,但平民由於缺少經驗,只能打爛一箇舊世界,卻往往不能建設一個新世界,這時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整理亂局。

是陳勝推翻了秦朝,他與章邯血拼,嚴重削弱了秦朝,此時項羽乘勢而上,滅掉秦朝,算是揀了個便宜,項羽只是打仗的好手,這種人是給別人打工的料,鬥心眼兒決不是劉邦的對手,劉邦打仗不行,但是知人善任,從諫如流,統御人才,招亡納叛,能屈能伸,洞察人性,他能在鴻門宴上委屈求全,又甘願去巴蜀避禍,足見他知己知彼,白登之圍,他御駕親征,足見智勇兼備,任用韓信,玩於掌上,可以說當時象他這樣的,肯定不是唯一,但也不會有幾個,試想,當時需要這樣一個人,正好就撞到了一個,只能是天(歷史與時代)造,而其他幾個就埋沒了。

朱元璋也是如此,劉福通起義,推翻了元朝,留下個亂局無法收拾,先前的法律體制,不再算數,老百姓不但可以當官,還可以當皇帝,當王公大臣,朱元璋從一個和尚,競然成了郭子興的駙馬爺,靠的不是顏值,而是領導力,劉邦勝在”策略",朱元璋勝在”威德“,使人不敢背叛他,朱元璋從不帶兵出征,他打仗稀鬆,但他有全局觀,也知人善任,明察事理,他要打的仗,總能打勝,派出去的人,都忠心耿耿,不辱使命,他善於總體性的謀劃,部署周密,看準時機,果決出擊,一開始,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等到只剩下個陳友諒和張士誠時,才開始出手,此時敵人筋疲力盡,而他養的驃肥體壯,渾身是勁,穩張滅陳,穩元滅張,繼而北伐中原,驅逐了北元,統一了天下,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穩紮穩打,體現一個”穩“字,而劉邦則體現一個”活“字,他不太講究什麼原則,說過的話轉眼就不認賬,一邊和人家談判,一邊就進攻人家,與項羽說好以溝為界,乘人不備,突然進攻,這些人太老實了,朱元璋不這樣,因為要想打敗強大的元人,必須堂堂正正,有理有節,原則先行,在這個路線指引下,獲得了人心,提振了士氣,帶出一支仁義之師,威武之師,打敗了元朝,成就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以南伐北取得全勝的奇蹟。


用戶58617410289


一個自己不會打仗,一個自己就是傑出統帥;一個依靠別人制定國家制度,一個自己直接設計;一個扮豬吃老虎,一個自己就是大老虎;一個別人都怕出頭讓他當冤大頭,結果競讓他搶到了大便宜,一個誰也爭不過他;一個流氓好色貪財,一個勤簡節約體民。


沉140769451


每個朝代的開國君主都不是一般人,各有千秋,但無一不是有韜略有智謀的人中翹楚,你問有何不同,我覺得朱元璋要更艱難一些,也更勤奮一些。亡國的軌跡基本差不多,一代不如一代導致,歷史的車轍一直在重複上演。


尼瑪取個名字真TM難



狼大人啊啊啊啊啊


時無英雄,豎子成名。某業所就,孰與仲多!!體制內和體制外造反雖有質上的不同,但最終都會殊途同歸。歷史英雄人物雖性格出生有差別,也終究逃不出時代的束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