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東林黨是一群怎樣的人?為什麼有人罵他們誤國,還有人欽佩他們?

陳西


對於東林黨的評價,這些年可謂是罵聲一片,很多對明史有所涉獵的人都一致認為,大明之所以滅亡的那麼快,很大的原因就是這幫讀書人搗鼓的,然後再感嘆一句書生誤國。可是真要是細問這幫人,也會發現,他們壓根就不明白東林黨的前因後果,只是人言亦言罷了。



關於東林黨的出現,有個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因為萬曆在萬曆三大徵後,國庫空虛,根據內閣的建議,萬曆決定徵收礦稅,派去堪礦的小宦官們對江南的百姓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剝削,然後激起了東南市人階級暴動,在這種亂局下,東南的學子們匯聚在一起議論時政。萬曆三十二年,被張居正貶官的顧憲成包下了宋代的東林書院並重建,然後以此為根據地廣招學子來此說文議政。慢慢的,這個文人團體聚集起了力量,成了朝堂上反對內廷跋扈和皇權獨裁的一個政治力量,這就是東林黨的直接由來。根本原因是以內閣和司禮監為首的內廷實際上是和朝堂上的外臣屬於兩條戰線,即使內閣的成員後來都是各部尚書和侍郎,但其本意依舊是成立之初的皇帝的秘書處,既然是秘書,一旦擁有了總經理(丞相)的權利,勢必會引起同僚之間的鄙視和針對,這就是為什麼六部大臣一旦入了內閣就會各種被懟。因為身份是內臣,所以內閣閣員更多的需要為皇帝考慮,所以很自然的會更多的去侵犯外臣的利益,這也是民間讀書人和六部大臣經常會反駁內閣的原因,所以不只是東林黨,齊楚浙三黨出現的初衷也是要對抗內閣的權力。


事實上東林黨在萬曆年間入得黨爭這個火坑,也不能說都是東林黨的責任,畢竟是皇帝先開的槍,士大夫都有思想,憑什麼就要挨著。因為就理來論,東林黨在萬曆年間站的位置是正義的統道,是儒家的秩序,是不容任何人踐踏的底限,因此東林黨在當時得到了很多讀書人的支持,最後萬曆疲倦、三黨被幹趴下,東林黨也就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原本在泰昌帝繼位以後,東林黨可以大顯身手一擺治國之能。就出身來看,來自富庶地域的各個階層的東林黨眼界要比其他團體更為開闊。比如作為讀書人,他們是當初唯一一波支持開港貿易、願意和傳教士密切接觸並且崇尚經世之學不死扣朱子理學的官員。並且也是難得內廷外廷是同一夥人把持,可以保證黨爭不會發生。然而命運就是這麼神奇,備受希望的泰昌帝就當了三個月的皇帝,接著掛了。然後天啟朝的黨爭在魏忠賢上臺之後變得愈發的激烈,在天啟皇帝的寵信之下,閹黨大肆打壓東林黨,讓大明的改革尚未開始便結束了。


崇禎皇帝即位後,三個月扳倒魏忠賢的舉措讓東林黨看到了希望,然而這個希望最終也破滅了,原本東林黨對閹黨的反叛戰爭,成了被某些心懷不軌的人利用,轉而變成了一波漫無目的的規模更大的直接影響到了大明存亡的黨爭。這個人就是溫體仁,他先是利用半個東林黨成員周延儒擊敗以錢兼益為首的一干東林黨成員,然後幫助周延儒上位,之後利用心機和崇禎對自己的信任,成功的趕走了周延儒,就這樣,除了親近自己的大臣溫體仁會留下,其他人則一概攆走。其中一些新型人才諸如徐光啟和孫元化等人也被溫體仁的私黨擠壓,最後一個革職一個被殺。所以當時東林黨成員大多不是大明統治核心的官員,而東林黨形成之初就是為了對抗來自內廷的不合理政策,於是在備受排擠下,大多數在外廷的東林黨成員開始走起了萬曆時期的老路子——拒絕和政府合作,也就是在這個原因下,東林黨會阻撓內廷對東南稅務的徵收,其實不只是商稅,還有農業稅和徭役稅,一概拒徵,實際上就類似於英國的議會派團體反抗國王的行徑。而在溫體仁之後,內閣首輔6年換了46個,東林禍國?人家連權利都沒握過,國家待我如此,我又如何報國?


最後說一下貪官這個問題,大明官員的貪腐情況,自打開國開始就沒消停過,到了萬曆時期,吏治已經腐朽到了極致,可以說你不貪,日子也過不好,更融不到官場這個圈子裡,所以不要自恃清高,還你還不定貪多少呢!


火器工坊


最明顯的對比是。

大太監魏忠賢當政時,清兵未入遼東一步。東林黨當政時,清兵打到紫禁城。

大太監魏忠賢當政時,李自成張獻忠沒有反。東林黨當政時,天下皆反。

大太監魏忠賢當政時,皇上不上朝也沒事。東林黨當政時,皇上事必躬親累的吐血,而明朝每況愈下。

大太監魏忠賢當政時,軍餉充足,邊軍勇猛。東林黨當政時,軍官逮了文官逼餉,簡直如農民工要賬。

大太監魏忠賢當政時,大力征收礦稅,工商稅。東林黨當政時,大力征收農業稅。

大太監魏忠賢當政事,浙江每年交茶稅兩萬餘兩。東林黨當政時,浙江每年交茶稅十七兩。

大太監魏忠賢當政時,為了財政收入,放鬆海禁。東林黨當政時,嚴格閉關鎖國。

……

最後崇禎死的時候,陪著他吊死的是一個太監,而滿朝東林黨一個不見。

北京城破時,站在城頭上最後戰死的是太監,而東林黨全跑光了。

最後,滿清入關,東林黨人還演出了一幕幕醜劇,如跳河自盡以殉國,感覺水太涼又爬出來了。

最後大批東林黨活到清朝,繼續當官,並且霸佔了話語權。如大家都知道的《五人墓碑記》,明明是東林黨不顧國家正在抗清缺錢,忿恨太監收稅收到自己頭上,發動的一次抗稅。結果反而成了東林黨的一個豐碑。

東林黨沒當政時,道貌岸然,說過很多好聽話,而當政之後,沒幹過一件好事。

如果以當今為例,就好比臺灣的蔡英文。

明末和民國,是歷史上文人地位最高的時候,也是最禍害國家民族的時候。

民國文人,雖然大多在國破家亡之際還在玩小資,談風月。但好歹還有幾個五四先鋒,行開啟民智之先。

明末東林黨,不但好話說盡,壞事做絕,而且最神奇的是,作為有史以來第一文人集團,居然連留下一兩篇有價值的文章都沒有。

當真是奇葩。


駐馬店頭號貪汙犯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麼東林黨就是明末自萬曆年間起,特殊政治文化生態下,催生的一種政治怪胎。

東林黨的誕生,直接的原因,就是拜了萬曆中後期,親政後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常年怠政所賜。尤其是經過明朝萬曆年間“爭國本”等一系列朝堂紛爭後,以顧憲成為代表的一批政壇失意的活動家,打著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的名義,組成了這樣一個在民間有強大話語權的政治團體。

其實自明朝中後期起,隨著社會風氣的自由開放,政壇拉幫結派並不罕見,但東林黨卻是其中一個別樣的另類:首先他們起家時,並沒有高層強大政治權力支撐,完全憑藉民間的力量壯大起來。其次比起其他諸類政治團體明確的爭權訴求,東林黨從起家時,就樹起了極高的格調,把匡扶天下作為嘹亮口號。其代表人物,比如顧憲成、趙南星、鄒元標等旗幟角色,全是常年在民間有強大聲望的偶像級士大夫。只看形象,著實無比高大上。

而且必須稱道的是,東林黨這個團體,包括後來作為東林黨變體的復社,一個無與倫比的強大能力,就是壓倒性的宣傳鼓動能力,從萬曆末年開始,他們通過講學開課收徒等各種手段,甚至不停煽動發起強大民間風潮,影響力奇蹟般的壯大。

從早年東林書院裡幾個零星的學生,一躍成為大江南北名聞遐邇的政治團體,話語權瞬間強大。這幫人如果穿越到今天,就憑這強大炒作能力,也足以在娛樂圈裡賺的盆滿缽滿!

以這些發家史看,東林黨應該是晚明悽風苦雨歷史上,一個代表著光明正義的偉大組織?且慢下定義,因為家國命運,乃至國家戰略抉擇,絕非娛樂兒戲!

而在混跡民間時,看上去橫掃無敵的東林黨,最大的短板也正在這裡:別看匡扶天下的口號無比響亮,也別看他們一直標榜著經世致用的“實學”思想,但對於晚明時代內外交困的國家政局,他們非但拿不出靠譜的實用辦法,相反滿嘴慷慨激昂中,仔細較真卻滿是務虛荒唐言。

至於幾位代表人物,主要事蹟也只有一條:拆臺!

怎麼拆臺?先瞧瞧早期東林黨的領袖李三才就知道,這位萬曆年間的封疆大吏,後來被閹黨列為“托塔天王”的東林黨重量級人物,民間人氣也是爆滿。特別是他多次挺身而出,抵制萬曆皇帝向工商業加稅的經濟改革,因此也深受百姓歡迎,儼然青天大老爺一枚。

可瞧瞧他的工作模式,卻是大跌眼鏡:擔任漕運總督時,每年到了徵收漕運稅費的時節,竟然就是隨手給商人們一張稅單,想交多少稅隨便填。

關乎國計民生的漕運收益。這位李三才大人從漕運總督做到鳳陽巡撫的得意仕途,就靠這慷國家之慨的“有才”方式換來。

而要再看看他的生活水平,就知道他這“慨”絕不白“慷”,憑著明朝官員那點可憐的俸祿,此人竟然一直過著富貴堪比王侯的奢靡生活。照著明朝好些人筆記裡的形容,他家的府邸宅院別墅,豪華程度完爆那些“驕奢淫逸”的藩王們,每天飯桌上的菜餚,都是雲集大江南北美味,且天天宴會不斷。如此奢靡生活,就來自他“正義”外表下,幾十年如一日狠撈的灰色收入。

李三才的情況,就是東林黨本質的縮影,所謂疾呼愛惜民力,其實就是給背後的官僚士紳家族們代言。一邊拿著國家的財政當兒戲,以大明朝窮的掉渣為代價,換取自家光彩照人的好聲譽。一邊更是抱團抵制明朝的財政改革,鬧得資本主義萌芽蓬勃發展的大明朝,卻長期無法通過工商業增加稅收。這種人類古代史上難以想象的咄咄怪事,正是東林黨所賜。

實事求是說,晚明軍費匱乏,以至狼煙四起的窘境,乃至崇禎皇帝穿著補丁摞補丁衣服上吊的悲慘結局,都與東林黨這個倒行逆施的追求,關係莫大!經濟繁榮的大明朝為何落得財政潦倒的下場?因為大明朝的血肉,盡數被東林黨為代表的利益集團榨乾!

而除了這個長期挖坑之舉,具體到各種國務上,東林黨人也是挖坑不斷。他們和之前明朝諸多黨爭團體最大的區別是:無論早年的夏言,還是高拱張居正,不管如何爭,都是識大體顧大局的政治家。換成東林黨,卻是永遠自家聲望利益為先!最代表這一品質的,就是明朝與後金的戰爭。

本來萬曆晚期,萬曆皇帝通過啟用名將熊廷弼,已經將後金努爾哈赤壓制到十分困難的境地,可就在前線剛剛轉機時,卻是抓權紅眼的東林黨大肆發動輿論,整垮功勳卓著的熊廷弼,換上了東林背景的袁應泰,立刻戰局反轉一敗再敗,把遼陽瀋陽丟給了努爾哈赤。而在熊廷弼再度復出後,又是東林背景的巡撫王化貞自作聰明大拆臺,把戰略要地廣寧也丟掉。後金,即未來的大清朝能迅速崛起,就是東林黨送的大禮!

而當崇禎皇帝悲情上吊,北方山河淪陷後,面對清軍南下的隆隆鐵蹄,滿嘴正義的東林黨們,更是暴露出最無恥的一面,好些人紛紛毫無壓力賣身投敵,要麼跑去李自成處效忠,要麼鞍前馬後給清軍當馬前卒,節操盡碎的表現,正如明末小說家馮夢龍的吐血怒罵:尚何面目偷息天地之間。

明朝,這個曾經強大一時的王朝的覆滅,很大程度上,就是被這個特殊年代的特殊團體,徹底帶到溝裡面。當然更值得反思的是,也正是明末病態的政治環境,還有包括崇禎帝在內的明朝帝王們,錯誤的政治用人手腕,才給了這個團體坑國的土壤。如此教訓,至今發人深思!


我們愛歷史


明代的東林黨是一群怎樣的人?為什麼有人罵他們誤國,還有人欽佩他們?

總地來說嘛,東林黨是一群頑固分子,有時候甚至砍頭也不改變,也正因如此,還算有幾分可愛,畢竟能夠始終守住底線的人不多。東林黨的“黨”,乃是“朋黨”,而非近現代的“政黨”。這個朋黨浩浩蕩蕩,大得令人難以想象,便魏忠賢傾盡全力地剿殺,也是難以除盡。

東林黨這麼大,其中成分自然是參差不齊,好的令人慨嘆、嚮往,《萬曆邸鈔》載李三才的疏,“東林者,乃光祿寺少卿顧憲成講學東南之所也。憲成忠貞絕世,行義格天,繼往開來,希聖希賢。而從之遊者……皆研習性命,檢束身心,亭藝表表,高世之彥也。異哉此東林也,何負於國家哉”。


壞的自然是罄竹難書,許重熙《憲章外史續編》“時錫爵、一貫、賡、廷機諸輔傳燈,一二孤憤之士建言被逐,於是聚徒講學,以道學之名號召天下。凡生長其地、宦遊其地者,或實意仰高,或葛藤相絆而靡然從之,門戶之名立矣。遙制朝紳,迫挾臺輔,夷蹠惟其所造。復有一二奸雄彼此藉資,門戶之威熾矣”——不過終究還是好的更多一些。東林黨在明朝有著其濃重的一筆,因為是歷史上存在的事物,我們更應該結合歷史背景來分析這個“黨”。

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顧憲成、高攀龍、錢一本於東林書院講學,感於社會矛盾的激化,他們在講學時諷刺朝政、評價官員,人稱“清議”,提出廉政奉公、開放言路等主張,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東林書院的這種見解,對宦官等勢力形成了衝擊,雙方由此形成強烈黨爭局面,反對者將東林書院及與之有聯繫乃至於社會上支持講學的朝堂人物統稱為“東林黨”。


東林黨在政治上提出“反對礦監稅使掠奪、減輕賦役負擔、發展東南地區經濟”等主張,遭到以宦官勢力為首的反對派的猛烈反撲,到明天啟帝時,魏忠賢專政為東林黨帶來了恐怖的打擊。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東林黨人楊漣彈劾魏忠賢被抓,牽連左光斗、黃尊素、周順昌等人,魏忠賢使人編《三朝要典》,借明末三大案“紅丸案”、“梃擊案”、“移宮案”打擊東林黨,魏大中、顧大章、高攀龍、周起元、繆昌斯等皆被殺,魏忠賢又造《東林點將錄》,在全國範圍內鋪天蓋地的捕殺東林黨人。直到朱由檢繼位,扳倒魏忠賢,東林黨這才能鬆一口氣——不錯,只是鬆口氣,便到了南明,東林黨仍在與閹黨鬥爭呢。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對東林黨的評價就要中肯很多,“雖憲成等主持清議本無貽禍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則黨類眾而流品混,既已講學,則議論多而是非生。其始不過一念之好名,其究也流弊所極遂禍延宗社。《春秋》責備賢者,憲成等不能辭其咎也。特以領袖數人,大抵風節矯矯,不愧名臣,尙為瑕瑜不掩云爾。”


古今事


我從“知行合一”角度來論述一下。先聲明,我說的知行合一,是指目的和效果的統一,知,是指目的打算,行,是指方法以及最終成效。我一直幹媒體,但其中有幾年到一個科技企業中幹過管理,這幾年的經驗才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叫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為什麼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先看看東林黨人的一幅對子,“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說得好似很高大上,但缺少了“實踐”這個重要的一環。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通病,沒真正做過的事,他們卻彷彿什麼都明白,天天七嘴八舌,挑三揀四,真讓他們來幹,卻又一踏糊塗,再找各種理由替自己的無能開脫。歷史上有兩個引來大亂子的文人,一是晁錯一是王安石。這兩個人不能說沒有學問,不能說沒有赤膽忠心,不能說只是為了一己之私,但是一個引發七國之亂,自己被腰斬,另一個引發民怨沸騰,導致變法失敗,含恨而終。他們的問題不在於想法不好,而是在於不會辦事,沒有做到知行合一。晃錯削蕃政策在當時本來是對的,但是他沒有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按部就班收權,一點一點削弱蕃王勢力,做好應對叛亂的軍事準備,他只看到了應該做,但看不到怎麼做。王安石推行變法也是一樣,變法的目的一點問題都沒有,也是對的,可他不懂應該先找貧窮的、中等的、富裕的地方先試行幾年,找找問題,完善一下辦法,而是一上來就力推,誰勸都不聽。就算這樣,當有人反映了變法出問題了,總該聽了吧?不,人家認為是對的,就要一意孤行。這兩個人反映出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很大的弊病,一腦子理想狀態,有時還很感性,不夠理性,對實際情況認識不足,基本上沒實踐經驗,自己認為對的,無論現實條件是否充許,他也要求去做,不知道做事要分輕重緩急,要有先有後,達不到他們設想的狀態,他們就開始憤憤開罵,要不就七嘴八舌冷嘲熱諷,如果讓他們負責去做什麼工作,十有八九要壞菜。他們有知識,但缺乏實踐經驗,或者自命清高根本不屑於實踐,卻偏偏喜歡對做事的人品頭論足、指手劃腳,而且一有條件,還會憑藉自己的身份地位去幹預別人做事,出了問題再把責任推給別人,這樣的文人墨客,歷史上比比皆是。具體到東林黨人,他們在環境寬鬆的條件下,基本上沒幹什麼正經事,當然恐怕也是幹不成,讀了點書後,憑藉自己的想像就開始七嘴八舌、指手劃腳,當時明朝朝庭無論幹什麼,就沒他們不罵的,天天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可除了打擊了閹黨還算有點正面作用外,對於李闖的叛亂,對於遼東的戰事,天天就會用嘴說,什麼理順朝政、籌集糧草、選將練兵、宣教安民等等一樣都不做,破壞性遠大於建設性。另外,滿清入關之後,東林黨人真正省悟,奮起反擊,或者無力上戰場,但絕不和滿清合作、絕不順從異族者寥寥可數,最多最多也不到東林黨人的十分之一,餘下者都歸順了清朝,而且清朝讓他們閉嘴,也乖乖不敢言語了。這種在寬鬆環境下就肆無忌憚,胡說八道又正事不幹,見了強硬環境就聽命順服的行為,也夠無恥無骨氣的,所以,人們對於這種人看不起也有道理。當然,東林黨人畢竟還有捨身取義抗爭到底的,也有飽學鴻儒,對中華文化做出貢獻的,肯定也會有人(特別是文人,特指學漢語言、歷史、新聞等文科專業的人,他們大多也是看書多實踐少)喜歡。我個人覺得,對於殺身成仁者,一定要尊重,而且要學人家的氣節,這也和他是不是東林黨人無關,而對於東林黨這個群體,絲毫用不著高看和崇敬。


Predator曷


天啟元年至天啟四年,是東林黨人的輝煌歲月。史書描述這個時期用了四個字:東林獨盛。大明政壇內閣、中央六部等關鍵部門,遍佈東林黨人

那麼,在這個“東林獨盛”時代,東林大臣到底要幹哪些事,有哪些政治作為呢?

有人說,東林黨人在大明政壇除了熱衷黨爭,黨同伐異之外,什麼也沒做。這不是事實。事實上,從天啟元年到天啟四年,這四年東林輝煌期,憂國憂民的東林人在政治上還是做了些大事。諸如開放言路,拯救道德風氣,評價不錯。

但是“東林新政”有兩項內容,爭議很大,有人說是救國,有人卻說是誤國。

那是哪兩項新政呢?

一是整肅吏治,對官員進行政績與道德品質考核。

我們知道,官員考核,在歷代王朝都是一道必做的重點題。秦漢時期,就有對官吏實行考課制度。以考課結果決定對官員的賞罰升降。到了我們眼下所說的這個明代。就更加精細了。

明朝的官吏分為九品十八級。先分級別,再按種類考察。四品以上為高級官員,五品以下為中下級官員;這是級別,什麼是種類呢?就是按地區劃分,分為京官與外官。明朝對官吏考核的部門主要是兩個:一部一院,由吏部、都察院共同負責。那麼,這一部一院,在東林施政之前,具體是怎麼考核的呢?

據《明會典》記載,對於官員的考核,吏部設考功清吏司,“掌官吏考課,黜陟之事”,而都察院“遇朝覲考察,同吏部司賢否陟黜”。黜陟,就是升遷。一個管升遷,一個監督升遷,形成考滿與考察相結合的明朝官員考核制度。所謂考滿,就是任職期限結束的考核。相當於現在的述職報告加離職審計。所謂考察,就是全國性的定期幹部考察。相當於現在的中央巡視組對地方政府與官員的考察。主要在“德、勤、能、績以及身體”這幾個層面打分。京官六年一考,是為京察,地方官兩年一考,是為外察。

可以說,在明朝統治的二百多年間,對官吏的考核從未中斷。但其狀況並不是一直都好。為什麼?因為明朝的政治制度使然。

眾所周知,明朝實現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這種體制有兩個特點:一是權力都集中在皇帝一個人手中,官員的工作熱情很低,而且生怕犯錯。什麼人不犯錯?一是死人,二是不做事的人,所以明朝官員因循守舊,普遍不作為。二是低薪,明朝官員工資是封建王朝有史以來最低的,低到什麼程度?一位縣官每年的年薪是90石大米,平均到現在,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塊錢樣子。這是編制內的,編制外的一個籽沒有。縣長到地方上去做事,那多事情怎麼一個人完成,所以要找人幫做,招師爺招小工不發工資也沒人來,這個錢國家不給,自己掏腰包。這些開銷倒是小事,最要緊的,是上貢,上級決定你的升遷,逢年過節、迎來送往,不孝敬行嗎?這樣一路算下來,兩、三千塊錢的月工資,不等於讓縣長做無米之炊嗎?

所以明朝整個官僚體制效率低下,貪汙受賄是唯一工作動力。毫無疑問,這是底薪養貪體制。拋開官員的道德品質不講,僅就制度環境而言,有權位無高薪的官吏們必需貪汙受賄,否則很難生存升遷。

到了萬曆年,低薪養貪愈演愈烈,吏部和都察院官員甚至拿考核幹部當買賣做。對幹部的考核,已經變為斂財和排除異己的工具,大張旗鼓的考核只不過是走過場。還有,明朝中後期官場腐敗加劇,買官賣官已經半公開化,明朝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對當時的賣官鬻爵有這樣生動描述:

說有個叫晁思孝的老秀才,是個官迷,但是屢試不第,於是湊了三千兩銀子,弄個知府噹噹。起初,老秀才心疼錢,只取二千兩銀子,通過中間人向兩個要員行賄,結果要員把兩千兩銀子撇出來了,說:“這是五千兩的缺”,看中間人面上,最低價三千。無奈晁思孝只得再取一千兩,全部上交,於是得償心願。

這個白話小說,對明朝官場交易描寫得再清楚不過了,明朝各個官職背地裡皆有定價。

這個樣子的大明政府,再不改變,就要散攤了。

於是,東林內閣的第一把火,就是嚴格官員考核制度,整飭人事腐敗。

掌握了組織人事任命大權的東林黨人,選拔幹部的第一標準是清廉,因為高攀龍和楊漣這些人都是廉吏出身,所以他們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東林組閣期間,“外察”和“京察” 在東林時期執行得最嚴格,而且做了特別標記,官員一旦在品德考察上不合格被罷官,終身不再起用。

主導官員考核的是時任吏部尚書趙南星。面對腐敗官場,趙南星“慨然以整齊天下為任”,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治。東林內閣的考核官員,絕對是動真格,不惜傷筋動骨。天啟四年二月,東林內閣公佈考核結果,因“素行不謹”等問題,北南兩京官員被彈劾處理的官員達338人,人數創有明二百年來之最。

如此,確實令官場出現了“君子入仕”的盛況,當然,同時也留下了一個嚴重隱患,那就是樹敵太多。有人說,東林這種做法是排除異己,我說他們這是“為淵驅魚”“水至清則無魚”。

這是東林新政頗受爭議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爭議政策

就是保護工商業,提高商人地位。

我們知道,中國曆朝都是重農輕商的,商人地位極其低下。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不是農民就是地主,本質是小農,小農最重視的是土地,最藐視的是商業。在以地主或農民組成的統治者看來,農業不只是解決肚皮問題,它還擔負著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製作安份守已的良民。而到處遷徙的商人,則是“社會不穩定因素”。集中國傳統黃老思想之大成的《呂氏春秋》就曾對農商兩業前恭後踞:

“舍農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徒,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意思是說,商人都是不安分,應該用農活來收容他們。又云:

“民捨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商人都是奸人,商業做大了會動搖朝廷統治基礎,所以,到了一定時候,政府該收拾就收拾他們。

基於這種思想,歷代王朝統治者對商人大都採取打壓政策。諸如漢高祖劉邦,就下過“賤商令”,規定:“賈人不得衣絲乘車”、生意人本人及子孫“不得仕宦為吏”。不準商人穿絲綢的衣服,不準商人乘坐馬車,並且對商人施加苛捐雜稅,讓商人子弟世代不能做官。

到了明朝,情況並未出現改觀。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商人說過這麼一句狠話:“若有不務耕種,專事末作者,是為遊民,則逮捕之”

朱元璋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有人敢不種田而專門做生意的話,這種人就是“遊民”,我們要將這種人抓起來治罪。

朱元璋的子孫在輕商上,比起老祖宗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明武宗朱厚照曾經“禁商販、僕役、倡優、下賤不許服用貂裘”。把商人和戲子娼妓劃為一類,不讓他們穿貂皮大衣。

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更狠,對商人施加各種苛捐雜稅,千方百計地打壓商業,明萬曆二十七年,巡鹽御史應朝卿,他在給朝廷的奏疏中曾經指出:“自稅使紛出,而富商之裹足者,十二三矣。及稅額日增,而富商之裹足者,十六七矣”

應朝卿的這個報告,道出了觸目驚心的商人慘景:萬曆年間由於政府的苛捐雜稅,在民間做生意的商人,竟然可以整整減少60-70%,大部分的商人都破產。

這種局面在晚明終於得到改觀。

這與東林內閣的商業政策息息相關。東林元老、吏部尚書趙南星明確提出:“士農工商,生人之本業。”也就是說,工商業和農業,對國計民生同等重要。他們反對加重工商戶賦稅負擔,要求皇帝“愛商恤民”。

對於東林黨護商之舉,也有人認為他們出於一己私利——維護本集團利益,說他們代表了江浙工商地主集團利益,但是我認為,評價一項政策的好壞,不應該搞“誅心論”,而要看它的大方向。實事求是地說,東林黨護商客觀上促進了近代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大方向是進步的。


眾曉生


東林黨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出過清官、貪官,也出過忠臣、賣國賊所以譭譽參半。

最早的東林黨源於明朝神宗時期,當時顧憲成在朝為官直言敢諫,他和一些正直的官員經常對朝廷的錯誤決策有所非議。顧憲成因爭立皇太子事引起神宗反感被革職回家。顧憲成回到了家鄉,決定從事講學活動,在無錫東林書院會同顧允成、高攀龍、安希範、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時稱東林八君子)等人,發起東林大會,制定了《東林會約》,繼而形成東林學派。

東林書院既講學又議政,吸引著許多有志之士,包括一些因批評朝政而被貶斥的官吏。他們不顧道路遠近,紛來沓至,人數之多,竟使東林書院的學舍都容不下。一部分在朝任職的正直官員,也同東林講學者遙相應合。東林書院實際上成了一個輿論中心,這裡的人們逐漸由一個學術團體形成為一個政治派別,從而被他們的反對者稱為“東林黨”。

東林黨中真的有一批不怕死的人,直言敢諫,這也是東林黨好名聲的來源。但大多數東林黨人不過是利益代言人罷了,有點像現在西方的議員都是維護利益集團的。

東林黨人保護當時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負,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再加上天災頻繁農民揭竿而起,起義不斷。而朝廷斷了稅收來源對外無力對抗滿清崛起,對內無力撫卹災民,明朝在戰火中倒臺了。

而且東林黨人開啟了黨同伐異的政治鬥爭,由原來的閣部之爭和門戶之爭逐漸演變為黨派鬥爭,影響全國,朝政混亂,這種情況一直到南明滅亡一直沒斷過。


當狗容易做人難


公元1604年(萬曆三十二年),顧憲成等人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錢一本等講學其中。東林講學之際,正值明末社會矛盾日趨激化之時。東林人士借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他們雖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等進步口號,然而實質上卻淪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對明末饑荒災民的悲慘現實視而不見,對徵款賑災行為極力阻撓。東林人士在當時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勢力的激烈反對。兩者之間因政見分歧發展演變形成明末激烈的黨爭局面。


四維9835073



東林黨開始由顧憲成罷官後,修東林書院講學開始,出發點是好的。當時東林八君子也都名噪一時。但是這些人有個共同點,基本上都是批評朝政而被貶斥的的人。

還有一個,都是讀書人。

萬曆皇帝的時候,東林黨人大部分都是在野黨,在野黨全世界都一個德性……拼命的說執政黨不好。

但是他們付出也是有回報的,這些東林黨人支持後來只當了一個月皇帝的朱常洛當太子。

而且前仆後繼,悍不畏死的上書,上表。因為萬曆皇帝其實想立鄭貴妃的兒子當皇太子。

萬曆死後,朱常洛當了皇帝,只當了一個月就掛了。

然後,他的兒子,喜歡木匠的天啟帝登基,東林黨開始執政。

東林黨在野的時候,逮誰罵誰。這個容易啊,執政的不幹活,罵你昏庸。幹活的罵你為了政績殘民以逞,有錢的罵你貪鄙……反正幹越多錯越多,幹活不容易。挑錯簡單。

加上這些人天天也沒什麼事兒,學問又好,那真是罵出了花樣,罵出了水平。號稱“清流”把持輿論。

現在天啟上臺了,首輔葉向高也是東林黨人了。這一朝權在手,應該撥亂反正,還明朝一個美好的前途了吧……

東林黨人那能讓你猜到呢!

他們開始整人,凡是不是東林黨的,都TM是壞人,一律乾死!

嚴重威脅到非東林黨人的利益,其他官員要不就加入東林黨,(可東林黨也不是誰都收的。東林黨人是江浙人。其他地方的人想加入,還不一定收你)

其他人一看,單打獨鬥要被搞死,也紛紛以地域劃分,宣黨、浙黨、楚黨、齊黨紛紛組織起來,聯合起來對抗東林黨。

互相之間也順便鬥一下。

好了,歷朝歷代,只要黨爭一出現,正事就別幹了!看看現在的臺灣,那個民主的地方,兩個黨把一個小小的臺灣,當年國民黨帶了幾乎全中國的精英,金錢,資源……還有美國的支持。把臺灣整成亞洲四小龍之一,那時候是國民黨一黨專政。民主就別提了,現在民主了,臺灣被黨爭搞成什麼樣子了?

黨爭一來,大家統一開幹,只要不是我這個黨的,管你什麼軍國大事,十萬火急……就是要給你攪和黃了。你要成了,你立功了,你的黨就贏了!我的黨就輸了,以黨的利益主第一位。那真真是:風聲雨聲黨爭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我P事!在東林黨的示範和帶領下,大家都這麼搞,搞的熱火朝天。

天啟皇帝愛做木工活,不愛當皇帝,事呢都交給一個太監:魏忠賢。

魏忠賢看到這幫大臣不著調,別的不說,朝庭收入都沒了!就開始收稅。明朝之前都是農業稅。

到2004年,中國的農業稅大概是1000億人民幣(經過多次減免)2005年正式取消農業稅了。

明朝的時候,畝產更低,有功名的人家,當官的,寺廟的田地還不徵稅。但大明朝的支出可不能少,地農業稅越來越高。

東林黨和其他黨正斗的火熱,也沒時間幹正事兒。

魏公公這個公公就公公偏頭痛了,開徵商稅,礦稅,進出口關稅……您說一太監,都被東林黨逼成啥樣了!

魏公公出了政策收這些稅吧,東林黨不執行。因為前文書說了,東林黨主要是江浙也就是長三角的人,現在看看長三角你也知道,主要的工商業都集中在哪兒。東林黨當然要代表他們說話,雖然說把大明朝搞垮了也不是他們的本意,但他們的行為說明:他們還真不在乎大明垮不垮!最後滿清在江浙殺的最慘,江陰81天,揚州10日,嘉興三屠……哪一個都比南京大屠殺慘!尤其是江陰81天,一個小小的典史帶著一個小小江陰城,獨自抗滿清81天!!江浙人是好樣的!但是,並不代表東林黨這幫孫子是對的!

史可法,東林黨的,史可法那氣節是沒說的,但是東林黨的通病,說就天下無敵,做就一塌糊塗。

帶著南明最後的軍隊,誓師北伐。在揚州城就準備北伐了,準備啊準備,清兵自己等的不耐煩,總說北伐也不來,清兵自己來了,其實中間大多數還是明朝的降將降兵,那時候的清分,帶路黨。就一天還不多長時間,就把準備誓師北伐的史大人,那麼多的兵,那麼大的揚州城給攻下來了!

想想江陰的典史,再看看揚州的兵部尚書史大人。一聲嘆息!

江陰抵抗,被屠城了。揚州基本沒抵抗吧,清兵,清分、帶路黨也沒放過,揚州屠城十日!

扯遠了,回頭說!

魏公公那真是條沒雞雞的漢子,派出太監去當稅監,去全國收稅。太監你能要求他們有多高的素質,肯定收稅的時候中飽私囊,橫徵暴斂什麼的免不了有一些。

東林黨又幫其他人成立了一個黨:閹黨。太缺德了,什麼仇什麼怨啊!

凡是不是東林黨的,都是閹黨。什麼,你說你有小雞雞,脫了褲子證明給我看?果然有小JJ……那你也是閹黨!

魏公公想到掙錢的法子了,明朝有點錢,本來能緩緩再滅亡。

可是,東林黨人執著啊,不滅明朝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哎哎……獻神州……

天啟帝在位七年就死了,弟弟崇禎繼位。

崇禎是明朝難得勤勉的一個皇帝,可能在勤勞上。除了朱元璋,朱棣就算他了。

上臺以後,一看,我是萬歲,還有個九千歲在呢!這怎麼行,費盡心機的把魏忠賢弄下去了。

魏忠賢在的時候,搞了個東林點將錄,把東林黨人按《水滸傳》108將排了一下,然後挨個整。大部分在1625,1626,1627這幾年給年給整死了。

剩下幾個,有名的錢謙益,房可壯,史可法……前兩個都在滿清當官,史可法是守揚州被俘不降被殺,滿清人在揚州屠城10日,殺了80多萬人。

這下崇禎把魏忠賢弄下去了,東林黨又當權了。

《明史》說崇禎:“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個首輔。平均一年仨!

崇禎上臺後,全面給東林黨平反,東林黨順便把看不順眼的都整成閹黨。

下面引用自百度:“東林黨人代表了當時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並藉著崇禎帝清除魏忠賢勢力的時機,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負,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朝廷的稅收來源更加依賴於普通的農民,再加上當時各種天災不斷,造成了大量農民破產,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導致了明末的農民大起義。”

農民起義了,東林黨人還那兒鬥呢!然後,李自成進京,崇禎自縊煤山,東林黨人還有的腆著臉去找李自成要官當。

然後,清兵入關了。一共8旗。每旗7500人,共計60000人。這麼點人怎麼拿下中國那麼大的江山的?漢奸太多。

而且南明(崇禎死後,各地又擁立了好幾個皇帝)都那樣了,東林黨還那兒鬥呢。(詳細看史料)

然後,東林黨人又去滿清那當官了。

算了,也就這德性,沒他們明朝可能還沒那麼快亡。

當然,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東林黨只是其中之一。


小王戲評歷史


黨爭有什麼好壞之分,都是為了利益,東林黨把浙 楚 齊打壓了之後開始打壓皇帝,皇帝借閹黨打壓東林說白了還不是為了權利為了利益,東林黨執政的時候給老百姓帶來了什麼,饑荒,腐敗都沒用解決。都是一幫陰謀家,明朝最讓人欽佩的政治家只有徐階 張居正 。雖然都有不足但是確實是為老百姓做了事實。其他的都是利益自身利益,集團利益,不是為名就是為利真心不知道有什麼好爭論的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