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養孩子,婆家該不該出錢出力?

兔兔育兒伯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樓主想要的是該或者不該,但是小小的問題卻牽扯著幾千年都不容易解決的婆媳關係。

就法律而言,當自己的孩子到達成年後,父母就沒有義務再去為孩子操勞了。但就民俗而言,兒媳婦生孩子不管不問,就是面子上過不去。就會有閒言碎語,惡語中傷。再說,畢竟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孫子,不用去說大部分父母都會主動去出錢出力。

樓主問了這個問題,說明婆婆家應該沒出錢也沒出力,若是這樣,就可能說明婆媳關係不和諧。若是婆媳關係處理的很好,婆婆性格只要不是太另類,就會視如己出。生了孩子自然不用說也不用問,就會自動做些什麼。

有問題就找原因,而且從根上找,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到原因解決問題。

這只是個人觀點,可能有點主觀了,希望有所幫助。


南山能看到家


生養孩子,婆家到底該不該出錢出力,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我覺得沒有該不該,只有能不能和想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我糾結了很久。按理說應該本著正能量,說:生孩子是自己的事,老人沒有義務幫襯年輕夫婦。可是,今天不想站在道德的高地來回答問題,只想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有錢方可出錢 有力方可出力

我覺得出錢也好,出力也好,都不是義務,但是是一種情分。現在的年輕人不容易,要還房貸,要交際,要養娃.....壓力重重,本著心疼孩子們的原則,父母如果在經濟上有餘力幫襯一下,難道不應該嘛。但是,我不認為這件事情要區分出來婆家還是孃家。比如我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是公務員,我跟老公是打工族,他們一個人的工資頂我和老公兩個人的。所以,他們免不了補貼我們。當然,我說的情況是父母的經濟基礎比自己好的情況。不管是公婆還是孃家,如果本身經濟條件就不好,還要求老人節衣縮食的來補貼自己那就不應該了。

帶娃很累 可是總得有人帶

很多人愛說,老人沒有義務幫我們帶孩子。這句話我認同。但是,孩子總要有人帶吧,對於大部分工薪階層而言,一方辭職帶孩子,是不現實的,因為家庭巨大的開銷都要落到一個人身上,尤其是一些家庭還要揹著車貸房貸。請保姆帶,實在是不放心。小託班最小,也只能收1歲半以上的孩子。這種情況下,老人如果身體健康,沒有工作或者已經退休,為什麼不幫忙帶孩子。

孩子誰來帶 姓氏說了算

現在,不管是自己的周圍,還是父母周圍,姥姥姥爺幫襯著帶孩子的越來越多,這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可以非常有效的避開婆媳關係這個大坑,二是年輕的媽媽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但是,我是一個很狹隘的人,在我懷孕的時候,很多人問我,將來孩子誰來帶。我說,“當然是奶奶帶,畢竟是老錢家的孫子(我老公姓錢)。”

有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說法:“如果夫妻沒有能力獨自養孩子看孩子,那就是還沒有準備好,可以等幾年再要孩子”其實,孩子怎樣都能養大,歲月卻經不起等待。


萌媽和萌爸


生養孩子婆家該不該出錢出力?人們都愛上升到法律,那自然沒有義務。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什麼都講法律就沒有人情味了。我認為應該在能力範圍內給予下一代幫助。畢竟孩子好了,自己也高興。

對兒媳婦說:

在法律上,婆婆沒有義務出錢出力幫忙帶孩子,所以不要以"不給養老"為藉口威脅老人。養育孩子是夫妻雙方的共同責任,老人幫忙是情分。如果老人物質和身體條件不好,那就更不要強求了。


對婆家說:

1.一家人,幫把手。雖說在法律上沒有義務,但是作為孩子的奶奶,畢竟是一家人。如果物質和身體條件還可以的話,建議還是幫把手,您幫的不是別人,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孫子孫女。

2.很多人說是"給兒媳婦帶孩子",難道孩子不是兒子的嗎?當孫子隨自家姓的時候是兒子的,當要幫忙帶孩子的時候就成了兒媳婦的了?

3.調劑生活模式。很多老年含辛茹苦把兒子帶大,等老了退休了想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這無可厚非,是很正常的。但一年365天,天天享受一種生活模式也很單調,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時不時的幫忙看看孫子孫女,調劑一下生活,也能讓兒子兒媳婦減輕一下壓力,還能增進祖孫三代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其樂融融,少點婆媳矛盾,多點歡聲笑語!


Emma成長記


婆家帶大了丈夫,沒有義務再帶孫子孫女,因此,帶與不帶完全靠情份,當然還得看老人的身體情況。

有些兒子兒媳一味地要求老人帶孩子,如果不帶,則怨恨老人,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老人年輕的時候也很辛苦,那個年代大多數都是自己帶孩子,並且很有可能孩子還不止一個兩個,為何那個時候做父母的能獨自帶孩子,而現在做父母則要指望老人幫忙呢?難道除了婆家孃家老人帶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家中兩邊都沒有老人,兒子兒媳自然會有一方離職專門帶孩子,或者是多賺錢,再花錢請保姆帶孩子。

凡是指望婆家孃家老人帶孩子的年輕人,大多是想省錢省心省力。如果老人是心甘情願的要求帶還好說,如果老人並未要求,我認為兒子兒媳就別張口提了,想想老人有老人的生活,何必為了自己的私念而去徒增老人的麻煩呢?凡事也要為別人想想吧!自己可以解決的儘量自己解決才好,畢竟孩子也是自己的,親自帶或者花錢帶是做父母的自然付出。

同理,婆家是否出錢也是此理,給你錢是情分,不給你錢是本份,何必要求這要求那呢?孩子不是婆婆公公的,是你們夫妻的,將來能享受上孩子福的是你們父母,也不是公公婆婆等其他親戚老人。

所以,婆家帶不帶孩子、出不出錢,我認為,都不是老人份內的事情,做兒子兒媳的一定要三觀正,將來才能給自己的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以上感言只代表我個人作為兒媳的觀點。


陳英說易


說說我的情況,我在一個三線城市,我老公是從附近鄉鎮上學出來工作的。我們04年結婚,當時老公沒攢下錢。結婚的時候我們沒有錢,他問他媽要他媽說沒錢,我在臥室聽到他媽說沒錢的時候我哭了。後來他媽就給了兩千元。婆婆在鄉下待的她的親戚,禮錢也是她的。老公的朋友同事我們自己待的客,飯錢就是客人隨的禮,交完飯錢一分沒剩。我們結婚時沒房子,在老公單位一間不到十平米的寢室住,做飯在走廊。我們都沒有計劃,糊里糊塗就懷孕了。我懷孕後期很胖,老公工作忙,想請婆婆來照顧我,給我做做飯,她來了後看我沒有要生的跡象就要回鄉下,攔都攔不住。孩子出生也是用的我媽和姨媽,姐姐們給的禮錢。婆婆來照顧月子還在老公面前做秀,我請她幫我炒鹽敷傷口她不炒,我老公回來讓她幹嘛就幹嘛。我老公嫌我有事不自己跟他媽講我才崩潰的告訴他我請了但你媽不給幹。總之太多太多導致我在月子裡和老公鬧離婚。照說家裡這麼窮婆婆要是幫我帶帶孩子我出去工作,早點掙錢買房多好,可是我今天月子30天她今天一早就走了!孩子快一歲時我們把孩子送回老家想請婆婆幫忙看顧我好上班,可是婆婆以孩子沒帶襪子為由第三天就讓去接,我沒去人家過了兩天早上六點就坐車給我送回來了。諸如此類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很多人說公公婆婆沒義務照顧孫子,可也看看情況吧!傷了這麼窮的媳婦兒的心咋辦呀?16年下半年婆婆手術,我和大伯哥出錢,大姑子照顧,可她每天都要讓我去醫院。我要壓抑死了!我需要你的時候你說走就走你需要我的時候理直氣壯。我想抽死自己,她複查時到我家住我給做飯,想起以前我控制不住自己跑出去哭了將近一個小時。要說起來簡直都聊不完呀!我想說你不哄孫子可以,你們千萬不要讓媳婦兒照顧你,千萬千萬!因為人是以心換心的,我就算照顧了你也會背後罵死你讓自己好受點的!


少林141395129


我覺得沒有婆家“該出錢出力”這回事。有的公婆經濟條件比較好,而且得了孫子孫女很開心,可能會給兒子兒媳或者孩子一些錢,這是公婆的好意,無論多少,我們都應該感謝。有的公婆不在生孩子時給錢,也不資助兒子兒媳養孩子,或者幫忙帶孩子,也很正常,沒有必要因此不滿甚至怨恨。

為什麼這麼說呢?


1、生孩子、養孩子,是小家庭自己的事

有的媽媽可能認為,“我是嫁給了你家”“是給你家生了孫子/孫女”,所以婆家在養孩子上出錢出力是天經地義的。

其實這是一種落伍且貶低女性的觀點。兩個人是因為相愛而結合,組成的是自己獨立的小家庭,不是女性犧牲自己,嫁入婆家;而且生孩子是小夫妻自己的選擇,女性懷孕、生孩子,都不是為了婆家。如果認為自己是給婆家生了孩子,那麼豈不是把自己貶低成了“生育工具”?


2、老人對成年子女沒有任何幫扶義務

做父母的,自然有撫養子女長大成人的義務,但是在子女成年後,老人並沒有幫扶子女的“義務”,相反,在老人需要的時候,子女毫不猶豫地幫扶老人、贍養老人,反倒是一種必須履行的義務。

再者,老人辛苦一生,應該享受輕鬆愉悅的老年生活,帶孩子是很累人的事,年輕力壯的爸爸媽媽都還常常會覺得很累、吃不消,何況已經上年紀的老人呢?


3、小家庭應該致力於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樣對孩子、大人都有好處

我們會看到不少小家庭,在結婚後還是和老人一起生活,另外一些不在一起生活的,也有不少是常年由老人帶孩子。

這樣的小家庭,都很難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免在生活方式、育兒理念上,不同程度地受到孩子祖輩的影響。而且小家庭越是依賴公婆,自己的生活受到的影響就會越大。

另外,大家在生活中交集過多,還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婆媳矛盾、老人溺愛孩子、老人育兒觀念落後等等,讓幾代人都非常糾結、苦惱。

所以我們覺得,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最好的選擇是小家庭獨立養育,公公婆婆的家庭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求老人幫忙,也不期待老人的資助,只在節假日時帶孩子和老人住幾天,讓老人享受到天倫之樂。


可能有的爸爸媽媽會說,“我們要上班,帶不了孩子”,或者“我們經濟能力不足,需要婆家的資助”,這種情況,真心爸媽的建議是,先不著急生孩子,等爸爸媽媽能夠調整出獨立帶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同時經濟上也能獨立負擔孩子了,再生寶寶也不遲。這樣會減少很多煩惱和糾結,也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和家庭教育。



真心爸媽


別人家怎樣我不清楚,我就說下我家的情況吧。我家是我出錢,婆婆出力,偶爾婆婆幫孩子買些零食衣服啥的,公婆他們經濟條件不是太好,能做到這樣,還算可以了,我很感激他們。

我覺得婆家有錢時出錢,有力時出力。如果什麼都不出,那就看情況了。


如果公婆有錢,且身子骨硬朗,不幫忙生養孩子,沒關係,只是老了,別說媳婦沒有用心照顧你們,也別說孩子與你們不親近,我們各自安好!

如果公婆沒錢,還身體不好,不出錢出力可以理解,只要他們照顧好自己就可以了,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有空還會時不時帶孩子一起看望公婆,共享天倫!


天天育兒666



已經在家帶了一年孩子的我火速來回答(吐槽)

兒子11個月了 一直是一個人帶 老公閒時幫忙帶帶

回想這一年 心裡五味雜陳 孩子是我親生的 我肯定首當有權利有義務帶他

但偶爾真的有疲乏的時候 尤其孩子長牙了或者大運動發展期 吃不好睡不好 一夜醒四五次 想著婆家如果幫我帶我也不會這麼累

實際上確實空想了 生孩子時婆婆媽媽都來了 我媽媽還有孫子要照顧,照顧我半個月先回家了 弟弟一家工作把孩子留守老家媽媽帶孫子 我婆婆在我還有一個禮拜出月子的時候回家了 據說是順路和公公回家 我知道她是覺得累了

畢竟她一輩子沒出去工作過 沒幹過累活 一直是公公養在家裡 給我帶孩子可能人家受不這個累

隔了兩個月又來了一次 這次呆了大半個月 我與她說孩子的種種方式希望她按我的方式來畢竟她走了長久帶孩子的還是我 事與願違 背地裡她還是執拗的抱著哄睡

到現在為止 我兒11個月 未曾掏過一分錢 未出過力 與孫兒視頻一隻手數的過來 電話一個沒有 但與老公打電話總是說特別想孫兒

我想我一直這麼想 他們這麼久看不見孩子 就算是想也不會是真的想吧 畢竟總也看不到沒有牽連

現在在喝補氣補血的中藥 大夫說長期睡眠不足再加產後恢復不好 頭髮大把大把的掉 有時被孩子磨的焦躁要會和老公吵架 我在心裡早已想的跑偏了

我兒出生到現在 她哄的時間有多少 我在家帶孩子 你一個人上班 這一年我們的生活壓力有多大 她們兩口不出錢不出力還想讓孫子和他們親 想的太美了

以後 老了以後 希望他們硬氣到底 千萬千萬別到我家來住 我不會待見他們 也不想養他們 更別提一起生活 畢竟我最難的時候是老公陪我挺了過來 你們沒有幫我 畢竟你沒有生我養我 你只生養了你兒子 而我愛我老公 所以來串門可以 一起住門都沒有



激動的小妍妍


今年4月9號我剛剛生了我們家恩琪,在我剛剛得知懷孕的時候,公婆就告訴我,月子最多來照顧我15天,因為他們老家有二十多畝地要農忙。

我進產房後我婆婆才來到,生完孩子的第16天婆婆就回老家了。

還沒有出院的時候,婆婆就跟我說,路上怕不安全,所以除了買車票的錢,身上只有幾十塊錢零錢,所以沒有給我帶錢過來。

後來公公讓我老公的哥哥微信轉500塊錢(當時老公哥哥在老家考架訓),說是給我的生娃費,我沒要退回去了。

我婆婆以為我嫌少,所以才不收的,我跟我婆婆說,我們已經成人了,而且已經結婚生子了,本來就不應該再花老人的錢了。再說了,孩子是我們自己的,肯定是我們自己養呀。

後來妹妹知道了,覺得我公婆給了500太少,因為她生娃的時候,她公婆不僅把所有住院費交了,還給了5000塊錢紅包。我跟我妹說,每家條件不一樣,我公婆都是吃苦的人,家裡兩個兒子,我老公哥哥賺錢不多,到現在沒娶到媳婦,我公婆還要存錢給他娶媳婦呢。

我婆婆從我們這走之前,我給她買了幾套衣服還有鞋子,給她買好車票,臨上車的時候又塞了個紅包給她。

我婆婆逢人就說娶了個好媳婦,我老公也因此很開心。

我沒有辦法把我婆婆當成親媽對待,但是我覺得她把我的老公撫養長大,然後才有了我現在的家庭和寶寶,就衝這一點,我會盡孝順她的義務。

有些人說,自己經濟條件不好需要父母支持,我覺得支持可以,但記得要還,不要啃老,更不要帶著孩子啃老。


覺醒父母


從義務和責任上來說,生養孩子,婆家不應該出錢出力,但是從感情和親情上來說,婆家還是應該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具體如何,應該根據自己家庭裡的實際情況而定,因為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



第一點,年輕的父母必須要明白,生養孩子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不要動不動就指靠公婆,認為公婆出錢出力是應該的,有這種思想的兒媳婦趁早打住,以免心理期望值和現實有差距,讓自己每天糾結婆媳關係和這些問題,浪費不必要的精力和徒增煩惱。

第二點,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公婆出錢出力就會對小家庭的干涉也多

,公婆幫忙帶孩子,你就得容忍和遷就老人的育兒觀念,公婆出錢補貼自己家用,就得寬容公婆的“多管閒事”。

至於兒媳婦們心目中理想的公婆,只出錢出力,不干涉兒子兒媳婦,對自己無條件的好,一切都按著兒媳婦的意願來,這世界上是沒有的



第三點,不能說公婆沒有幫忙帶孩子的義務和責任,公婆就可以甩手掌櫃,什麼也不管

,畢竟一家人在一起是講感情和親情的,公婆和兒媳婦界限畫的太明確,肯定不利於感情的培養,公婆想要兒媳婦尊重照顧自己,和孫子孫女關係親近感情深厚,想要得到,必須先要付出。

至於公婆心目中的理想兒媳婦,對待老人尊重,照顧老人熱心和耐心,事事都能站在老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無條件的為老人養老,這世界上也是不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