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三天票房破六億!

提前在天朝上映的《海王》,再次引爆了全體觀眾的激情。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不僅票房高,口碑也炸。

截止目前,影片在豆瓣評分8.1。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各路媒體也開始了花式聯想大賽。

“堪比《阿凡達》”“媲美《指環王》”“爽似《速度與激情》”……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就差給《海王》上柱香,供起來了。

如果你只想給單調的生活,來點調劑,或者是抽出點時間放鬆一下身心。

十二月的院線片,沒有一部比得上《海王》。

花花綠綠的海底王國,緊張刺激的奪寶奇遇,規模宏大的海鮮大戰,駭人智障的海溝族群……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隨便挑出一樣,就能秒殺一眾好萊塢流水線商業電影。

溫子仁這樣優秀的產品經理,實在是可遇不可求。

小到百萬成本的恐怖片,大到上億開支的主流電影,他都玩的門清。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這幾天,大家應該看過很多扒他的文章,殺姐這裡不多講。

需要注意的是,身為華裔的溫子仁,早年在澳洲主修的是中國文化的相關專業。

這應該能解釋,為什麼我們覺得:

主線劇情有點像龍宮借寶+沉香救母,

動作設計有些亞洲風,

奔波兒灞亂入片場,

海王師從孫悟空。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海王》的故事裡,有感人的親情,唯美的愛情,權力的陰謀,曲折的復仇,帝國的泯滅,以及兄弟手足的相愛相殺。

豐富的內容,加上緊湊的情節,為影片贏下了第一波口碑。

但這部片真有大家誇的那麼強嗎?

殺姐不這麼覺得。

雖然它特效爆炸,節奏緊湊,能讓人連續飆兩個半小時的腎上腺素。

但觀影全程,殺姐的內心毫無波瀾,甚至一直在腦補馬王一統七國的情形。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海王》的優點很多,問題也很大——

作為一部超英片,它沒能塑造出一個深入人心的英雄。

包括海王亞瑟在內,DC有不少“橋樑型”的超級英雄。(比如大超和神奇女俠)

他們都是異世的血脈,卻很瞭解人類的世界。

當自己的身份或種族,與人類發生衝突時。

他們必須面臨選擇自我犧牲。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在觀眾看到他們內心的矛盾和掙扎後,才會產生共情,超級英雄的名頭才能被大家認可。

但在《海王》裡,你幾乎看不到這個方向的討論和努力。

亞瑟被媚拉攻略後,回到亞特蘭蒂斯。

決鬥失敗,就去四處尋寶。

找到寶物後,一場大戰了結所有恩怨。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每一處情節,看起來都有很充分的人物動機。

但影片的劇情,宛如一隻脫韁的野狗,一刻不停的追著角色跑。

沒有神展開,沒有對亞瑟內心的剖析,我們甚至經常猜不出,此時的主角究竟在想什麼!

亞瑟想保護人類的意志,被直接簡化成了保護父親和愛人。

這位統治海底七國的霸主,也沒展現出什麼過人的領袖氣質。

不過沒關係,雖然角色單薄,但大家更喜歡看特效和跑酷啊。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看看扎克·施耐德的《鋼鐵之軀》,氪星的衰亡和超人的成長能鋪墊一個多小時,然後養母死去的傷痛,還能磨嘰好幾部。

結果怎麼樣?

國內口碑票房,雙雙撲街。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而如今的海王呢?

隨便找個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然後告訴你,這個人是主角,是“天選之子”,總之就是很厲害。

這個人的性格未知,混跡於普通人裡。

你甭管他是怎麼長大的,也不需要知道人們未來為什麼要敬畏他。

只需要記住,等下的場景很炫,打鬥很酷。

高潮部分動人的愛情和親情,肯定少不了你的!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結果是口碑票房雙豐收,還被一群人像爸爸一樣供著。

其實,殺姐一直很惋惜,諾蘭沒有接著拍DC的超英片,扎導的表現也是忽高忽低。

當一部好看,但失去了主角靈魂的超英電影,被大肆吹捧,甚至捧上神壇時——

我不知道,那些曾經有血有肉、在絕境中泛出人性光輝的超級英雄們,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別把《海王》捧上神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