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人不立志,萬事不成”,該如何立志?

東方丟勒


這裡必須放開了想,你做事要不要有計劃。

比如每天早點起床就是志,想偷懶就是人慾,所以要立志,要去做。

從小事做起。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要以為立志就是大志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事開太平。

沒有能力的志就是空想,有能力沒有做好計劃就是亂想,萬事不成。

不要總把志當成多大的事。

當然要不要立大志,也要,但不是空想,從小事情來做就是做小事的立志。

從做大事來說就是做人。做事與做人講求辯證的,做人要的是整體格局,人人都要從具體的事來具體來做,而不是空談做事,只想做大的格局,整體放空炮,而做不了一件細小的事的人又如何能做到真正的大的格局呢,做事要分清主次,會從細節入手,並且照顧到方方面面。

做人要有大的格局,做事從小事入手,這是大與小的辯證,大與小也是整體,是立志與做事的整體,也是客觀與整體的辯證。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實踐性的問題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事上煉”也就是這個目的。


岐黃道心


志向就是我們一個人的終極使命,

我們的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其核心就是我們需要立志,

人無志則不立。

真正立志的前提是找到自我,

當我們清醒的認識自己,

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什麼?

此時的志向才是最堅定,才是最強大的。

所以,想要真正立志,

需要花時間去認識瞭解自己,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立志。

才能改變自身的命運。


打倒差不多先生


解釋"人不立志,萬事不成"這句話,首先要看是誰說的,如果是百姓俗語,就簡單了,基本上都明白意思,便便是王陽明的,王陽明是悟道之人,曾深研儒、釋、道文化,而後有了陽明心學,他的觀點基本上就是在世間的知行合一。恰巧我也研究了幾本書,說一下我的意思,人不立志的志是指的意,是在虛空當中種下的種子,(王陽明的所有心學都是建立在他悟道基礎上的,都相互貫通。)有意有情,陰陽才能相合,水火才能既濟。天地氤氳,萬物化醇。打個比方,談戀愛,男女雙方要有真情真意,以後才有真愛,有了真愛就能擔當、包容,創造美好未來。其它的都可以聯想。


素華齋


首先思考你想怎麼樣?或者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清楚了這些,可以根據目前自身的一些情況,設定好階段性的目標,一步一步去完成!

打個比方:

我想要想成為教育界的頂尖人物,我一直欣賞教育行業當中麼一位老師,處處以這個老師為榜樣去努力,那麼這個志向就算立錯了。因為這個老師是看的見、聽得見也是說的出摸得著的實在的人,不合乎志的規律。那怎麼立志呢!既然欣賞這位老師,就可以站在老師的角度,去努力做到什麼什麼樣的境界。然後朝著這個境界自己去努力,那就是合乎王陽明說的這個志。


月亮上的砍樹人


把平面的意識再增加一個緯度,放在三維空間的座標系裡,用超然的視角審視自己,行為是否符合良知,這是立人生之大志,可以成為不器。而對於具體事上,如果一定要有一個目標,這就是有點兒意必點味道了。所以說盡其力,聽天命,只要問心無愧就好了,其結果豈是人力所及?


飛翔自由天空


人如果沒有志向,就如同船行海上沒有航標一樣。人在青少年時期,要敢於立大志、立宏志,只有宏大的志向才能激發人無窮盡的潛能和鬥志。某人曾雲:年輕人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屬於你們。是哉此言!


貝弘毅


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不管這目標有多難。都要堅持下去。我發誓;40歲之前一定要做一個人上人。


風雨人生104579371


先要明白啥是志,志不是名利,在陽明心學中,萬法唯心,心外無物。所以以揚名和發財為目標,一定不是志。根據我的理解,這位聖賢所說的立志,立的是為己之志,讓自己道德逐漸圓滿,至於名利,是附加值,在為己的過程中自然會得到。


品玉賞石


人如果沒有志向,就像船航行沒有了方向,志向也是格局,格局決定了人生的寬帶和廣度,心有大格局,人生便有無限可能!


初心夢想靜儉優勢


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會的發展進步緊密,結合起來,在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成長進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