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三國時期最聰慧的謀士是誰?為什麼?

空山徵羽


鬼才郭嘉,毒士賈詡。

賈詡,因為他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壽命悠長,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最聰明的人。三國時期,智者如雲,賈詡為何在易中天老師心中,地位如此之高呢?

第一個故事,一言禍亂天下。

司徒王允幹掉了涼州軍事集團老大董卓,並下令要殺盡西涼中高層幹部。

賈詡聽說這件事後,大驚失色。如果大軍解散了,亂軍之中,自己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書生。哪有命在?他看著正在收拾行的李榷等人,發表了人生第一個重要的演講:如果你們解散大軍跑路了,一個村裡的民兵隊長就能活捉你們。還不如,宣稱朝廷要殺光涼州人!我們帶著所有人馬到長安幹一票。成功了,天下就是我們的;失敗了,趁亂逃跑才方便啊!

第二個故事,善用逆反思維,多次打敗曹操。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說,曹操用兵,彷彿孫吳。可惜,四十多歲曹操總是被年過五十的賈詡玩弄鼓掌之間。

公元198年,後院著火,攻打張繡的曹操大軍開始撤退。張繡想乘勝追擊。賈詡說:將軍不要追,追必敗啊。張繡不聽,丟盔卸甲,灰溜溜回來了。賈詡這時候抱著一副鎧甲,催促道:快麻溜的穿上鎧甲,快追!追上,一定能贏。

張繡咬牙,老賈,我信任你。大勝而歸。張繡一臉崇拜的向賈詡請教。賈詡清了清嗓子,發表了記載於史書的第二次演講:老賈我最懂逆反思維。喜歡揣摩人心,換位思考。老曹撤退,怕我們追擊,一定率領精兵強將親自斷後。將軍追擊,會中埋伏。老曹急忙撤退,一定是許都有事。再去追的話,他就沒有防備了。張繡:小張這輩子就服你老賈。

第三個故事,低調內斂,善於自保。

曹操手中,不乏聰明的謀士。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為了美化主角,將很多賈詡的事,安排到了司馬懿頭上,比如,曹丕的謀主,是賈詡,而非司馬懿。看著曹植、曹彰這些兄弟們表現搶眼,曹丕心裡著裡。求教於賈詡。賈詡已經七十多歲。雖然白髮蒼蒼,可是薑桂之性,老而彌堅。他的計謀已經漏出返璞歸真,大巧若拙的味道了。

當今社會,靠自己能力當上領導的,也是這樣乾的。做好自己,不整亂七八糟的事。可見,高級的處事智慧大抵都是相通的。七十多歲的賈詡,語言藝術,同樣精彩,值得浮一大白。

你們覺得呢?



不過是人海


三國時期最聰慧的謀士,這裡既然講謀士,那麼為將為相者不得入選,諸葛亮出將入相,司馬懿,周瑜,魯肅,陸遜,皆為都督,乃為帥者,統領三軍,皆不能入選。

謀士者,我認為,不僅僅是出謀劃策,而是要“謀人,謀己,謀天下

謀人指為主公出謀劃策,謀己指給自己規劃好路子,謀天下指能洞悉時局,一計可改變天下

要說三國極其聰慧的謀士,目前提及較多,討論較兇的有郭嘉,賈詡,法正,接下來我們來比較一下,到底誰算得上最聰慧。(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郭嘉



郭嘉號稱鬼才,主要功績有協助曹操滅掉呂布,平定河北,剿滅烏桓。主要計謀有十勝十敗論,進言軟禁劉備,推動水淹下邳,預測孫策之死以及著名的遺計定遼東。

仔細品味就能發現,郭嘉的厲害之處在於識人,一識一個準,把袁紹,劉備,呂布,孫策看了個底朝天,善於抓住對方人性的弱點從而及時做出對策。

因此,郭嘉在謀人上做到了極致,謀己的層面因為郭嘉英年早逝,所以先不置評論,謀天下層面,我覺得郭嘉其實還是欠缺的,郭嘉的計謀更多的是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所以略遜一籌。

賈詡



賈詡號稱毒士,重點在一個毒字,那麼他到底毒在哪裡?

來看看他的主要“貢獻”:

1.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造成李郭之亂,搞得腥風血雨,朝野動亂,有一計亂天下之“美名”;2.獻計張繡,這個大家都知道,害死了曹老闆的兒子和愛將,差點把曹老闆弄死,而後勸張繡降曹;3.巧施離間計,離間馬韓,平定馬超之亂;4.支持曹丕(電視劇司馬懿裡面,司馬的很多戲份其實都是賈詡的),這也是賈詡自保的手段。

賈詡把謀己做到了極致,謀人雖略遜於郭嘉,但是也算是算無遺策,謀天下賈詡也做到了,謀亂了天下(李郭),也謀定了天下(曹丕)

法正



法正,劉備入蜀以後,謀主級別的存在,陳壽評之“諸葛亮為肱股,法正為謀主”,前期出場機會較少,後期大放異彩,看看他做了哪些事兒。

1.迎劉入蜀,法正覺得自己的主子沒希望,就設計把劉備搞來了,結果劉備入主益州;2.協助劉備拉攏益州士族,不多說;3.定軍山計斬妙才,逼得曹操親征,算是漢中之戰最出彩的一戰了;4.“漢中略”這是網友們的一種叫法,拿下漢中以後,便可圖雍涼,長安便可出現在眼皮子底下了。

法正其實謀人謀己謀天下都有做到,迎劉備謀己,定軍山謀人,漢中略謀天下,但是除了定軍山,其他都不甚出彩,缺乏極致,因此略遜一籌。

綜合而言,這三位人氣比較高的謀士,個人認為,賈詡強於郭嘉強於法正。雖然賈詡之計大都自私自利,不計後果,但是對於聰明一詞,他還真是當仁不讓!

喜歡的關注一下,也可以在下面留言討論。


沐茗1221


最辛苦的智者:諸葛亮

諸葛亮真可謂是為了蜀漢耗心耗力,最後耗到自己油盡燈枯。相比起司馬懿的忍字訣、賈詡的保字訣、荀彧的義字訣,諸葛亮實在是太過於辛苦了。而一個不善於分權的領導人最終的結果也勢必將事業終結於自己的天賦上限之間。從這一點來說,諸葛亮很難與司馬懿、荀彧相比。

最擅於忍而的智者:司馬懿

司馬懿可謂是三國時期最為成功的謀臣。最終從曹魏手中奪取政權的司馬家族,正是因他的存在奠定了禪讓的基礎。從一開始曹操徵召,司馬懿看不見曹袁之間誰會獲勝,選擇裝病忍著不出仕;再到魏明帝期間與諸葛亮對陣於渭水南岸,司馬懿無論蜀軍如何挑戰都拒絕出戰耗死諸葛亮;最後與曹爽之間的政權鬥爭,忍讓多時。司馬懿可謂是一個忍字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最擅於明哲保身的智者:賈詡

作為一名跟隨了董卓、李傕、張繡、曹操的謀士,在漢末三國前期幾乎成為了時代的攪動者。在董卓軍中助董卓入主洛陽;在李傕陣中使西涼大軍殺回長安,重新控制皇朝中心;在張繡旗下發動反撲,幾乎殺死曹操;最後到曹操陣營之後卻漸漸淡出,成為了低調且最長命的謀士,相比荀彧、郭嘉、諸葛亮等齊名者,賈詡是活得最久,後代也是最風光的。

最擅於佈局的智者:荀彧

荀彧的存在幾乎就是曹魏陣營的戰略計劃制定者。他從袁紹處投奔曹操是看到了最適合解決亂世的人;提出擁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曹操雄霸北方的基礎;就連最後曹操晉魏公後燒炭自殺也為其後人在曹魏政壇上保持了地位。所以說,荀彧雖然看似可惜,但他一生都在佈局,一生都在為他人謀大事。

就提這四個,其實還有程昱、魯肅、滿寵等人都可謂是三國時代謀士中的大智者。這些人各有各的長處,同樣也有不可避免的短處。程昱剛正,但在赤壁戰前退出了曹魏主謀行列;魯肅忠誠,卻成為了周瑜和劉備鬥法的三夾板;滿寵亦剛正,卻始終未能成為曹魏主謀之列。

其實,真正的智者,則是如何將他們的才能發揮到極致的那個掌陀人,沒錯,就是曹操、劉備與孫權。此三人才是三國時代真正最有智慧之人,不然為何這麼多能人異士會為其效力呢?







原十四軍lizeyuang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才算最聰明的。第一,龐統!鬼才,還沒出手,天就收了他。諸葛孔明,天才,第二,執意要改變天意,擺好了七星續命燈,想跟老天爺鬥鬥法,還不是人算不如天算,剋星魏延偏偏最後時刻跑進來,踢翻了主燈,諸葛孔明最後出師未捷身先死,令人扼腕嘆息!第三才是司馬懿,人才,龜息之法,畏畏縮縮,鬥不過,他會躲!其他人,庸才!贊同的點點贊~~


圖圖說歷史醬


如果按正史的話,排名第一的是郭嘉。這麼說吧如果郭嘉不死絕對會改變三國中後期的歷史。五胡亂華也不會出現。第二賈詡,他的計謀以狠毒為主。他和郭嘉曾向曹操提議,滅掉司馬懿滿門。要不然後患無窮!但是曹操當時能駕馭司馬懿,所以沒有采納這個意見。第三司馬懿。第四周瑜。第五法正。第六諸葛亮,第七戲志才


北陽村民


歷史上最偉大的謀士,是長沙通訊部主任,龐中華


小屋253315373


最聰明的謀士,排名不說後面的,第一聰明必屬賈詡。


zbj521521521


只要帶最字,就說明已經有答案了,諸葛亮無疑,其他人只能是在某一個方面超過他而已,而且還是一些人的揣測,諸葛亮當時代絕對的第一,別人只是接近而已,如果三國史記由蜀人來寫,諸葛亮不次於姜子牙。不接辯論,謝謝。


張啟超272


司馬懿,一個讓諸葛亮都幹不過的人物,後期還把大魏的政權把握在自己手中, 你說牛不牛,還有一點,活的長,別的像郭嘉,龐統名聲大,死的早.


夢在說謊


不說謀士,個人覺得“阿斗”不是那麼不堪,一句“樂不思蜀”笑死了司馬懿。如果真的不行,劉備也不會傳位於他。也許他的選擇在當時是最有利的,畢竟最後得了個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