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建議,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喬喬


首先不要事事包辦。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孩子做的慢做的不好也要鼓勵他堅持。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小有多事情會出錯做了還不如不做或是孩子做了以後自己後續收拾更麻煩(例如孩子自己吃飯會吃的到處都是,家長會覺得收拾起來更麻煩還不如自己給孩子餵飯)。

其次孩子遇到小挫折的時候不要過於緊張要延遲幫助。寶寶從出生到長大要經歷一個漫長而有趣的生長過程,寶寶的大腦每天都在開發技能每天都在增加,在這期間遇見困難是很正常的。如果寶寶學步時一摔倒就及時被抱起就會養成寶寶一有困難就要退縮哭泣讓大人幫助,如果寶寶運動時不小心磕碰到就責怪桌椅那麼寶寶會容易形成不正確的是非觀。

再次要正確對待孩子之間的社交。孩子們在年齡、性格和體力上都有不同,所以一起玩耍時會有矛盾發生。家長要學會鼓勵和正確引導孩子處理社交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社交中鍛鍊能力和心態。千萬不要一味包庇、護短,這樣會讓孩子養成驕嬌二氣。

另外,父母也要善於學習、多學習新知識好跟寶寶講解交流,讓寶寶開拓視野、有更大的創造力。

總之,我認為做父母是一件辛苦而有趣的事。我們見證著、伴隨著、引導著生命的成長,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成就。不是嗎?


毛蟲小妖妖


你好這位家長,心理學家科胡特提出來叫:恰恰好的挫折,溫尼科特提出來:剛剛好的媽媽,說的差不多是一個意思,就是讓孩子遇到的挫折既不會微小的讓孩子感覺不到,也不會巨大到孩子承受不了形成創傷。


很多家長不要因為自己的焦慮,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委屈,什麼事情都要替孩子包辦,要做100%的好媽媽,還有些家長生活中照顧無微不至,又怕孩子抗挫能力不行,讓他去參加什麼拓展訓練。這些都是對孩子成長的誤解,即折騰自己也折騰孩子。其實孩子的現實生活已經有足夠多的挫折,比如學習方面,生活方面,關係方面,這些都會去鍛鍊孩子,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孩子才會找到自己,實現成長。我們的任務是陪伴,而不是干涉,讓孩子充分的接觸外面的世界,認清現實,不去太多的干涉,又不失關注、關懷、關心,在必要的時候伸出援手。


金鑰匙心理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大表姐個人觀點:只需要適當的協助和鼓勵就好。

孩子的挑戰是從出生就開始了,有了挑戰必然有挫折。從第一次允吸、抬頭、拿東西、翻身、爬行、走路,再到讀書時候的學習,然後是步入社會的工作,初為人母人父等等,所以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挑戰與挫折是並存的。

首先要明確這個觀點,我們的孩子對挫折有個正確的認識,才會無所畏懼。

其次是孩子遇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樣幫助他樹立信心。挫折會讓我們的孩子越挫越勇,也會讓我們的孩子喪失挑戰的勇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對待挫折的態度是會影響到我們孩子的抗搓能力的。其實生活中任何事情對我們孩子都有挑戰,舉個例子:我家寶貝最近迷戀上了搭積木,搭積木肯定是要搭的高高的才最開心。一開始搭積木也不是很順利,搭到三層左右就開始歪了,然後再往上搭裡開始晃,最後倒了。搭了幾次他開始不淡定,後面有點急躁,我們千萬不能對著孩子說“這點事情都做不好”,這個時候是他最沒有信心,開始進入了自我懷疑的狀態,你這一句看似隨口一說的話對他是致命的打擊,他開始相信自己是真的不行。我們可以換個方式說話的方式“寶貝,你前面兩層搭的很穩,真棒”給他一個大拇指,然後我們接著說“可是上面的幾層有點晃,沒關係的,我們一起來找一下原因好不好”。其實我們肯定是知道積木歪了才導致的晃,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直接說出來,而是要引導他,讓他自己去發現問題的所在。最後他發現了問題所在,重新搭好了積木,我們可以這樣對他說“哇,寶貝,你可真厲害了,這個問題我都沒看出來,你觀察的可仔細,以後我得向你多多學習了”,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然後再找一個休閒放鬆的時間和他一起去探討挫折這個話題,讓他正確的認識挫折。

有的時候我陪他一起畫畫或者是做其他事情,我也會做不好,這個時候他也會對著我說“媽媽,沒關係的,我們這樣,你看,然後就會給我示範”。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感動的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估計他犯錯,我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去對待他,他也會很感動吧。

我們引導孩子就像是搭積木,把底座打穩了,後面就不用你操心了。

寫的每一遍文章都是我自己正這樣做著;

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把我自己想成是那個孩子,我需要父母怎麼樣對待我,我才能更好;

我愛我的孩子,但是我的孩子更愛我。



大表姐A666


首先抗挫能力是否能理解為:在我們徹底放棄之前,一直保持著不斷尋求方法來解決眼前所面對的困境的行為呢。

作為一個決定陪伴並幫助女兒減少煩惱的爸爸角度來看,把這個詞彙放在對世界的認知非常少,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怎麼形成的孩子身上並不怎麼合適。

前些時女兒有一次數學測試,事後我問了幾次測試結果下來了嗎。女兒說沒有,晚上從她媽媽那裡得知老師已經在家長群裡公佈了測試的結果。我只好心知了,隔天女兒拿出來了測試卷子要求家長簽名。女兒一邊呵呵笑著說最差的誰誰誰只得了28分。我一看卷面58分,心裡還是咯噔一下,畢竟我輔導了有段時間了。還是耐下性子問她:你的成績比最的也好不了多少,為什麼你還能笑的這麼開心呀。她說:這個我還是有把握的,我考試成績差的時候,你也沒有罵過我,打過我呀。我又問:那你測試得了這個成績,自己感覺怎樣呀。她說很不爽。我接著問:那你有沒有想過問題出在哪裡?她說:我錯的地方都有問過同學了。我心裡還是嘀咕著幹嘛不問老師呀,現在老師的活真挺輕鬆。不過尋思也不能要求老師太多,他們畢竟是一對多,如果碰到這種情況要一對一,那確實工作量要大到無法回家。從女兒早就得到測試結果而又不馬上告訴我,她應該是感覺到了自己的困境,小腦袋也是思考著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的,她不也找同學幫忙了,但還是覺得困難重重出現刻意迴避而不馬上告知我結果。至於為什麼她不找最應該找的老師那尋求幫助,細想是能理解的。也許老師在家長面前還是能客觀和冷靜的分析,當你成績真差時在老師面前肯定不受待見的,估計也憋了一肚子火呢。我只能繼續問她:要不要我們一起分析一下,然後想辦法讓你下次測試得一個好的結果,讓你自己感覺爽一點呢。她愉快的大聲說,好呀。當然問題有很多,最直觀的比如書寫,列豎式都擠到一堆,數位都對不準。經過一個晚上的緩慢糾正,首先她自己覺得作業看起來賞心悅目了。第二天回來說得到老師表揚了,因為課堂作業改正了書寫方法,而且準確率高了特別多。她自己決定每個學科都改進書寫,慢慢堅持著養成好的書寫習慣。在接下來的一次測試得了97的分數,自己開心的不得了。

總結來看,女兒能讓我知道她的困境,並告訴我她真實感受,就像遊戲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局。她的小腦袋也自己思考過,不過真的解決不了。在這個時候孩子最信任就是父母,向父母尋求幫助是最好的途徑。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首先一定得擠出時間陪伴孩子。在看到孩子糟糕的成績時別隻顧發洩情緒,請耐心瞭解孩子的困境,體會他們的感受,並引導孩子向你求助,並養成這個習慣。向父母求助是一種好習慣,像是一扇最安全和最可信的大門,一定要保持敞開。我們得想想我們做的夠不夠,而不是想著培養抗壓能力,那要求過度了。

羅裡吧嗦,流水而敘。對了,培養孩子和人工智能很像,解釋起來也非常的貼切。當你只寫入了幾段代碼,還不具備學習能力,你只能繼續不斷寫入代碼,直到有了學習能力,繼續寫當ai有了深度學習能力,就自己學習自己解決難題了嘛,不就有了抗壓能力了呀。

全力輔導女兒也有不短的時間了。真覺得既照顧孩子生活又輔導孩子學習的媽媽們太不容易了,向你們致敬!😂


陪伴女兒成長的煩惱


現在時常看到新聞說某個孩子家長不讓玩手機跳樓了,某個孩子老師批評一下自殺了,孩子為什麼這麼玻璃心呢?因為生活中沒受過委屈,可是現實生活中挫折是難免的。挫折有利也有弊,靈活處理生活中的挫折孩子才能更成熟,一般來說,孩子遇到挫折都會出現,焦慮,倒退,冷漠,妥協這些反應。但是這些都是非理智應付挫折的方法,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在做事前,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有充分的估計。對可能失敗的事有對應之策。教孩子有恰當的期望值,凡事量力而行,能揚長逼短,教孩子學會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利在戰。讓孩子學會轉註意,合理宣洩,及時排解情緒。



雁過留什麼2987


窮養兒,富養女

面對現實生活,不要刻意的迴避,順其自然吧


生活中的酸與甜


給他問題讓他去尋找答案,給他困難讓他去想辦法克服,


甦醒459


挫折中成長!如果老師失去了師徳,必抗之!


Wskvklqtd12345


日常生活中培養堅韌不拔的性格,遇到困難不退縮,勇於接受挑戰,失敗面前不氣餒,勇敢站起來繼續戰鬥,養成一種不服輸,不怕輸的性格。


阿峰談教育


首先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愛,再就是遇到問題時正確的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