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研發飛碟試飛成功,專家提醒或已違法,對此你怎麼看?

仰望星空75822897


舒滿勝,就是一個普通的機械愛好者,這種熱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造出來的東西不是飛碟,也沒有任何新意,甚至於都不能稱得上是個合格的飛行器。

只要看一下他所謂的“飛碟”【如下圖所示】,實際上就是在多軸飛行器上加了個圓形的罩子,原理上沒有任何新意,科學技術界早就有非常成熟的產品,根本不用他來發明——他只是重新模仿了一遍,甚至於模仿的還很拙劣。

所以說什麼“研發飛碟試飛成功”,根本就是標題黨,換成“武漢某男子操控三無無人機黑飛”可能更加貼切一些。而且看一下下面的這個所謂飛碟試飛的截圖,說白了,就是多加了幾個燈而已,如果這也能叫飛碟,真的是讓外星人笑掉大牙了

而這種黑飛的無人機不報備,掉下來砸到人怎麼辦?撞上高層建築物怎麼辦?撞到低空飛行的飛行器怎麼辦?所以說“違法”,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還有人痛心疾首,說什麼國家對高科技不支持,這就更加讓人發笑了。說實話,這種所謂的“無人機”在外行人眼裡面是高科技,在內行人眼裡面根本就是玩具,隨便找個相關專業的學生,給他幾千塊錢做的比這個好。

比如說我們學校飛行器設計專業所有的本科學生都要上一門叫做小飛機設計的課,就是用半年的時間自己設計一個飛行器,而且每一年北航的本科生都可以參加被叫做“馮如杯”的科技競賽,裡面關於飛行器的各種新方案層出不窮【如下圖所示】,哪個都比這個所謂的“飛碟”先進一千倍。

簡單說吧,國家如果能夠給一個20歲出頭的普通學生幾千塊錢,讓他花半年時間做一個有點兒心意的飛行器,幹嘛要支持這麼個毫無新意的所謂的“飛碟”?

這種所謂的民間高手,真的只是在重複別人的工作,做出來的東西沒有任何新意,如果只是個人愛好,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非要說自己是“發明家”、“科學家”,覺得自己可以無視法律搞自己的這些“科研工作”,那就是給自己臉上貼金。


SilentTurbine


事件大體是這樣的,網上昨天爆出新聞,說武漢的一個農民航空迷十幾年間花費100萬研製民用航空器,特別是飛碟,最終成功研製出幾十公斤重的碟形飛行器,但是因為沒有審批,所以被認定為非法。

很多網友聽了都有點氣憤,“中國的科研經費都被一些沒用的項目佔用,為啥欺騙科研經費的沒人管,潛心科研的卻被打擊呢?!制度不改,美夢也會變成噩夢。”

民用航空器不是路上跑的,水裡遊的,飛上天意味著它會對地面構成威脅。

實際上,事件的主人公舒滿勝在2010年4月和5月,就曾經試飛過自己做的飛機,第一次因為爆胎失敗,第二次他也因此受了嚴重的傷,所以你看,航空器的試飛是非常危險的,相當於把一個汽油彈扔到了天上,所以,為了周圍的公眾安全,他必須要報備,劃出安全距離才行。

其次,要說說舒滿勝這個人,他是個“超級農民發明家”沒錯,但更是一個善於炒作的“網紅”。

2012年2月13日,武漢工程大學公寓食堂門前,舒滿勝將自己打扮成了“死刑犯”,目的是為了引起社會關注,討回自己被人騙走的錢。

還有,其實舒滿勝做的“飛碟”,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無非是一個放大版的無人機而已。

愛答冷知識的重口味萌妹子,歡迎關注!


科學重口味


我認為如果違反航空管制,可能涉嫌違法,而且是刑事犯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類似事件

1、北京一家從事航空拍攝的公司,在沒有申請空域的情況下,私自安排人員操縱無人機升空拍攝。由於事發突然,軍方有關部門緊急介入處置,引發一場風波。涉及此案的郝某等三人被警方抓獲,並被平谷區檢察院以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訴至平谷法院。昨天,記者獲悉,平谷法院已經受理此案。



2、2018年2月,被告人唐某、金某某、劉某、郭某等4人明知自己未獲得操縱無人機許可,在古冶區範各莊鎮的一片空地上操縱無人機升空進行地貌拍攝。由於該航拍行為未向中部戰區申請飛行空域、飛行計劃,在航拍過程中被解放軍空軍雷達檢測發現為不明空情,致使空軍出動戰鬥機查證並將其迫降。此次空情,中部戰區組織戰區空軍、河北省軍區各級指揮機構和相關部隊千餘人,出動多部戰鬥機、雷達、車輛參與處置,並導致民航多架次航班被迫修改航線。古冶區人民檢察院以四被告人涉嫌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於2018年9月公訴到古冶區人民法院。



……

個人觀點

擁有個人愛好沒錯,但是個人愛好不能僭越法律規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培養個人愛好才是正道,千萬不要因為不知法做了違法事件,而付出法律的代價。


秘語相傳


你真要研發一項地球人難以解開的飛碟,你就神了,這麼簡單的飛行器在天上飛來飛去,你知道地面上人多耽心嗎?就和高空拋物一樣,違害公共安全。


可欣小妹


這個問題咱們得先搞清楚,什麼是飛碟?

公眾理解的飛碟和專門研究飛行器的科學家們所說的飛碟,顯然不是同一種東西,公眾理解的飛碟,是會飛的碟狀物,科學家們所說的飛碟,是飛行性能遠超現有人類科學技術極限的飛行器,人類現在已經能把一百噸以上的大飛機送上天空,能利用運載火箭把科學儀器送到月球和火星上去,我們不能管一個會飛的盤子就叫高科技,要不然高科技也太不值錢了。

公眾認知和專業認知是有門檻的,這個現象客觀存在,對於任何專業學科而言,不經過專業的學習,也是不可能理解其內涵的,我就拿我的專業舉個例子,有多少公眾能夠區分清楚受案和立案呢,然而在警察內部,這是個非常嚴格,絕對不能搞錯的問題,但是我想非常有必要糾正的一個誤區是,倡導尊重專業知識絕對不是歧視無知群眾,這就像數學家說1+1=2,有個不識數的人跳出來說等於3,數學家批評他算錯了,只是專業知識的撥亂反正,去偽存真,大家一定要小心被人煽動,

說我不對就是歧視我,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人格障礙的特徵,即缺少自我糾錯,改正錯誤的能力,是偏執和危險的。

其實在這一事件裡面,我認為真正應該批評的是發新聞的媒體,這種民間愛好者的研究,本身往往就是娛樂性而非科學性的,因為他們解決的問題,在專業裡面往往根本就不是問題,只是利用了公眾對行業的不瞭解,製造轟動效應,本質上這其實是對受眾的欺騙——受眾不知道什麼是輪子,我們就造個玩意兒告訴他們這就是輪子——然而輪子就是輪子,而更壞的是,這會造成公眾和行業專家的對立,把科學上的討論變成階級鬥爭,郭英森之所以有那麼多支持者,正是因為他們認為科學不是對客觀規律的總結,而是一種話語權鬥爭,這就徹底偏離了科學探索的軌道,成了毫無意義的互相攻擊,作為媒體有責任去普及科學知識,破除錯誤認識,而不是拿公眾與專家之間的信息差去搞大新聞。


一笑風雲過


一個事情,兩種對待:對於舒先生的研究發明,政府應予以肯定和支持!如條件許可,還應下拔資金,支持和獎勵研發者。但舒先生研發的是飛行器,在產品技術沒完全成熟的條件下試飛,對地面的人員和建築潛在極大的危險,同時對民航正常航行也構成威脅。建議:國家下拔資金,劃出專用區域,讓舒先生盡情發揮,說不定,又一國之重器誕生在舒先生的手中呢!


手機用戶54351099634


自己搞不出來 還不讓別人搞 沒用的專家


安爺one


我支持專家的意見 我也支持工人研發 專家說的有道理 但是工人研發也是興趣使然 如果要試飛 需要到沒有航線的空地上 以免影響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自主研發的一定要注意各方面安全


花溪暗中憂傷


鼓勵他開發。但要遵守法律


果照503


舒滿勝好樣的中國正缺這樣的發明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