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林傑:風平浪靜時拼快,風暴來時比穩

風平浪靜時,大家比誰跑得快,而在遭遇市場的暴風雨的時候,首先要穩定發展才是最後成功的真諦。這也是為什麼吉利選擇調整節奏,穩步高品質發展,而不再以追求增速為主要目的的原因。

雖然車市一片“涼涼”,但同樣也有被市場寵幸的“幸運兒”。吉利汽車就是其中不多的一家。

據愉觀車市瞭解到的信息:今年11月份吉利汽車(HK0175)當月銷量為141,661輛,同比微增0.3%,環比增長10%。而今年前11個月,吉利汽車總銷量達1,407,505輛,同比增長29%。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速增長的同時,愉觀車市卻從吉利內部瞭解到,吉利汽車從今年7月份起,已經進行調整,吉利現階段不再將高增長速度作為主要目標,並多次在內部開會上強調:“不追求高速度增長,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增長。”

經銷商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並沒有下調整體銷量目標,但我們不再以高速增長作為現階段主要目標。”林傑向愉觀車市證實,從今年7月份起,吉利的渠道就在進行優化管理。

專訪林傑:風平浪靜時拼快,風暴來時比穩


“我們給經銷商設定的目標,是可實現的目標,並針對部分實現不了目標的經銷商進行了可行性調整,重點關注他們的零售達成。”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證實,而目的是進一步優化經銷商的管理能力,保證經銷商的健康發展。

“渠道和汽車廠家是唇齒相依,如果渠道不健康,企業同樣就不健康。”林傑說,雖然吉利仍在高速增長,但突破百萬輛以後,吉利更加需要可持續長遠的發展,而這需要整個體系的健康發展。

“就像你跑一場馬拉松,一定要將呼吸和節奏調節好,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林傑說,而這正是吉利現階段追求的。

也是為什麼吉利此時寧願增速慢一點,也要鐵了心進行調整優化渠道的目的。

風平浪靜中比快,暴風雨中首先要穩

吉利近三年來的發展,主要是建立在3.0產品之上。從帝豪突圍自主品牌轎車戰役以來,吉利在產品上一路快馬加鞭,不斷推陳出新,誕生了一大批明星產品。

“產品是船,營銷是帆。”這是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CEO安聰慧的口頭禪,也是吉利上下一直強調和貫徹的理念。只有產品強,再配合適合的營銷,才能乘帆起航,走得更快。

但是,這樣的快,是在市場順風順水的時候,只要你在產品和營銷上對路,只要你比別人更懂得消費者一些,你就能跑得比別人更快一些,市場再增長,你快一點,自然,增速也上去了。

但是,今非昔比,與所有企業一樣,吉利此時面對得同樣是一個處於下行線中市場,市場對所有的企業,都是公平的,誰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市場的寒意襲來,據全國乘聯會發布的消息,整體乘用車市場下降,今年11月,乘用車降幅繼續擴大,11月份國內乘用車銷量201.99萬輛,同比下滑18%。

處於市場一線的吉利汽車當然也會受到影響,只是在前期慣性發展的前提下,影響可能小一點。

但是,此時企業要發展,不能再比拼短暫的增長速度。

“風平浪靜時,大家比誰跑得快,而在遭遇市場的暴風雨的時候,首先要穩定發展才是最後成功的真諦。”林傑說。這也是為什麼吉利選擇調整節奏,穩步高品質發展,而不再以追求增速為主要目的的原因。

初期靠產品,未來的戰爭是品牌戰

吉利調整節奏從今年7月份就開始,首先在終端渠道進行調整。與此同時,吉利在產品上也開始放慢節奏。

從吉利銷售數字看到,吉利已經打造了許多銷量過萬的車型,撐起了吉利汽車百萬多輛年銷量。

博越、帝豪GS、帝豪GL、全新帝豪、遠景SUV、全新遠景、遠景X3等共9款車型銷量過萬。並且,吉利今年下半年上市的繽瑞、繽越均破萬輛,而吉利的新能源產品以及全新的領克品牌,也取得非常好的業績,近年來也是眼見著吉利上市一款熱銷一款。

然而,也正是在這樣的發展速度之下,吉利的產品開始越來越多,而原先經典的產品品牌,則慢慢弱化了。

比如吉利帝豪,這兩年來,隨著吉利其他新產品的上市,光芒也逐漸被掩蓋了。

雖然“多生兒子好打架”,每款車均上萬輛,輕鬆撐起吉利百萬銷量。但同時潛在的危機是:細數之下,吉利仍缺乏像大眾高爾夫、豐田的卡羅拉那樣強勢的產品品牌。

吉利打造著一款款車型的同時,但卻沒有給消費者記憶的時間,一款新車接著一款新車,消費者在記住新車型的同時在遺忘著以往經典的車型,而一款新車型剛剛記住了,下一款新車又來了,這對於一心打造百年車企百年品牌的企業而言並不利。

加上吉利還在頻繁進行海外市場的佈局,收購路特斯擴大戰局,產品越多,固有的經典車型被遺忘的可能性也更大,而這些資源的浪費是非常可惜的。

從增速之爭到品牌之爭是必然

林傑將吉利前期的成功總結為“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產品、營銷和市場時機恰到好處的結合,以及吉利對消費者的洞察對市場的反應能力,加上吉利收購沃爾沃以後技術能力的引進和研發的升級,使得吉利創業初期到如今的能量,在瞬間爆發了。

但是,市場環境在變化,市場進入微增長甚至負增長後,面臨的競爭環境也將比之前更加激烈。

合資品牌下探成定局、自主品牌要升級要頂破壓力,還有新造車勢力的攪局之下,對傳統汽車企業造成的新的轉型壓力,這些都是車企需要去面對的。

與此同時,前期靠產品取勝的吉利汽車等,隨著技術的進步,供應商的成熟、汽車製造的成熟,未來面臨的將是越來越同質化,而同質化以後更加要比拼的是品牌。

如何讓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選擇你的產品,不再是僅僅一款車能決定的,必定是對品牌的認同。

“除了渠道和產品節奏的調整,吉利在品牌建設上也將進行一輪新的調整,這些明年將陸續公佈。”林傑說。

愉觀車市認為,近年來吉利爆發式增長的時候,吉利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被掩蓋掉了。而此時調整,正是吉利調整氣息,為下一階段做好準備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