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光伏全面去補貼的“最後一公里”,預計明年行業將逐漸復甦

近日,“2018年第八屆加強應用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新能源創新發展論壇”在南京召開。今年國家三部委出臺的“531光伏新政”加快了光伏發電的補貼退坡,一定程度上對光伏企業發展產生了影響。如何順應新能源補貼退坡、平價上網的新常態,促進以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

提質增效成為急需探討的問題。

走好光伏全面去補貼的“最後一公里”,預計明年行業將逐漸復甦


走好光伏全面去補貼的“最後一公里”,預計明年行業將逐漸復甦


今年以來,光伏531新政(5月31日出臺的新政:要點在於規模控制、補貼下調等)、新能源補貼拖欠等多重因素導致光伏行業陷入階段性低谷。據行業協會統計,近半年來超過80%的光伏企業倒閉或者轉產。展宇光伏市場部總監姜丞感同身受:“整個國內需求量一下子從去年的50GW變成今年的40GW,但整個行業的產能都超過了100GW,這就導致了大量的中小企業倒閉破產。”

作為新能源產業,光伏的發展一直以來政策依賴性比較強。隨著2018年接近尾聲,論壇上不少企業對接下來的2019年仍抱著不少“政策期待”。不過,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孫興平表示,儘管國家能源局已明確2022年前光伏發電仍有補貼,但在電站指標競爭性配置的制度設計下,2019年必然會是“以點帶面”、開啟光伏平價時代的一年。光伏行業需要做好準備,走好全面取消補貼前的“最後一公里”。

走好光伏全面去補貼的“最後一公里”,預計明年行業將逐漸復甦


拓寬領域、走向海外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展宇光伏瞄準了業內還沒有太多關注的“小微工商企業屋頂”,根據調查,包括廣東、浙江、江蘇在內的沿海省份的小型工商業主對光伏系統有較大的需求,“先試用後買單”,可以先幫業主把電站做起來,然後業主以租借的形式使用電站,等電站的質量達到預期之後再決定是否投資。

光伏+農業更是炙手可熱。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於2015年推出了“智能光伏+科技”的全新一代光伏農業,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前提下,提高利用率。戰略發展高級經理胡雷振介紹,現在已經在“光伏+無土栽培”方面進行嘗試,這種模式可以用在沙漠地、鹽鹼地,不必對土壤進行改良,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

走好光伏全面去補貼的“最後一公里”,預計明年行業將逐漸復甦


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開始在AI方面進行探索,智能光伏業務部中國區解決方案副總監王錫山介紹,包括AI智能跟蹤,在陰雨天,光伏面板傾向的角度都有變化,可以在以前的支架上提升發電量20%。同時,還有AI識別,去年增加了複雜地形場景的掃描,能夠幫助及時診斷問題、實現資產管理等。他認為平價上網的到來,光伏市場在全球都會是一個快速的生長。

其實,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仍然保持了增長態勢。加上能源變革、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等一系列現實要求,行業普遍對2019年復甦抱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