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日本的伏龍特攻隊,是讓士兵藏在海底拿根竿子猛刺潛艇讓其爆炸的嗎?

軍事一點通


二戰末期,日本的伏龍特攻隊,是讓士兵揹著炸彈走到潛艇底下,然後把潛艇炸穿。

大家聽後一定覺得不可思議,日軍居然已經喪心病狂到這種程度,有書君也認為這完全是異想天開,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當時的日本實際敗局已定,美國對日本施行制裁以後就切斷了石油的供應,日本的空軍後勤難以維持,海上進攻也成了難題,日本已經到了窮途陌路的境地。

當時美軍即將登陸,被逼到絕境的日軍是“急病亂投醫”,異想天開出這種不切實際的辦法,讓許多海軍飛行預科的練習生進行特殊訓練。

當美軍登陸艦艇時,伏龍隊便發起進攻。也就是隊員們要在美軍所登陸的海底等待,等到美軍登陸時,再走到美軍潛艇下,把潛艇炸穿。

然後自己也同歸於盡,最後士兵們拿著炸藥包進行炸彈攻擊,當然也是有去無回。

不過有書君認為這完全就是天方夜譚,氧氣供應問題先不說,當時的科技並不發達,人的身體長時間浸泡在海里,身體機能會大大減弱,而且皮膚也會潰爛,根本無法在海底呆那麼長的時間,就算可以,海底能見度那麼低,士兵們在海底就相當於瞎貓去抓死耗子,但美軍又不傻,怎麼可能去當這個死耗子呢?

不過,神奇的大和民族還是將這個隊伍投入到實際的戰鬥中,最倒黴的是伏龍特工隊還遭到了美軍轟炸機的襲擊,死亡了幾百人。

後來,日本就投降了,伏龍特工隊這個神奇的隊伍也就解散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個伏龍特工隊,名字取得很驚人,可是看了他的裝束,絕對能讓你眼前一亮。

當時日本敗勢已顯,投降是遲早的事,可是日本人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還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想要全日本人,無論男女老幼,只要能爬的動的,都武裝起來,阻止盟軍登陸日本,然而每個人得到的武器甚至只有一根竹竿兒,連軍裝都沒有,只在衣服上畫一個記號,實在是寒酸的不行。



同時,他們還準備了一支水下特工隊,想要在美軍登陸的時候,炸燬美軍的船隻,阻止美軍登陸,不過設想很美好,實施起來很難。

首先就是裝備不行,先穿著一身普通的潛水衣,身上掛一些重物,好讓士兵在水裡能穩定行走,手拿一根竹竿,上面綁上觸發式炸彈,等到美軍船一到,就拿竹竿猛戳, 同歸於盡。



事實上,可操作性非常低,一是因為氧氣罐供養不足,另外就是在海底等幾個小時,水下暗流湧動,根本無法安靜的等待,所以他們還沒有付諸行動,就在訓練中淹死了很多人,最後他們也沒有上戰場,日本宣佈投降,他們也被解散。


琅琊利劍


二戰末期,日本最大傳銷頭子日本天皇不甘心失敗,制定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日本本土防禦計劃,為了對付盟軍的登陸作戰,日本人發明了有一支奇葩的作戰部隊——伏龍特攻隊,名字很霸氣,但當我們得知真相的時候,只能說日本人異想天開,太瘋狂了。其作戰方式很奇葩,堪稱人體活潛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支特殊的部隊。

伏龍特工隊的準備很奇葩,也很簡單。伏龍特工隊成員全系統僅包括:一套簡易潛水服,一枚“五式”機械觸發水雷,一根5米長的竹竿,當然,還有一名做好送死準備的潛水員。潛水服及氣瓶系統總重約58Kg,水雷重15Kg。

伏龍特工隊的作戰方式很奇葩,難道這就是最早的:“蛙人”部隊嗎?伏龍特工隊計劃用於近海作戰,即潛水員穿戴潛水服後,較長時間的埋伏在日本近海的潛水中,等待盟軍的登陸艇開始衝灘登陸時,在水下找準目標,用長竹竿將五式水雷撞向登陸艇的船底外殼上(該水雷為機械引信),水雷爆炸,摧毀登陸艇及艇上士兵而實現作戰目的,說白了就跟神風特攻隊一樣,純粹的人肉炸彈,自殺式攻擊,一般人做不到,也就日本人了。

先天不足,最後胎死。“伏龍”系統設計存在著先天不足,一是作戰能力差,“伏龍”系統的潛水服採用的壓縮氧氣瓶和二氧化碳吸收系統供氣,笨重的潛水服和水雷,潛水員的機動能力很低;二是由於先天設計不足及製造工藝粗劣,設備的安全係數堪憂,還沒有作戰,就自己先報銷了。再加上,海底水流複雜、能見度很差等因素,日本人的這種“伏龍”的作戰構想很難實現。

出師未捷身先死,日軍自己先把自己報銷了。1945年4月,伏龍特工隊開始組建,組成該部隊的主要是海軍飛行學校預科生。同年6月,在其中選拔了480名作為先遣隊員開始了嚴格的訓練。訓練之中,由於先天設計不足及製造工藝粗劣,訓練中時有事故發生,約有10名隊員在訓練中喪生。1945年6月10日,伏龍特工隊所在的土浦海軍航空隊基地遭美軍B29飛機轟炸,共計281名在空襲中陣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放棄了本土防禦計劃,宣佈無條件投降,隨即伏龍特工隊解散,剩餘的隊員才倖免於自殺式攻擊。像伏龍特工隊以及神風特攻隊這樣的奇葩部隊,也只有日本人能夠組建,而“伏龍”系統這樣的自殺性武器,也在時時提醒世人,戰爭是殘酷無情的,遠離戰爭,珍愛和平。


密探零零發


二戰末期,日本國內資源消耗殆盡,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於是日本為了最後的掙扎,發明了很多超出常人想象的武器。



比如【櫻花自殺式飛機】,這個為了節省鋼材,所以沒有起落架,而且飛機整體為木質結構,甚至而且連座艙蓋都省了。而整個飛機最貴的就是飛機前端的1噸烈性炸藥,當然這也是為了自殺式襲擊而特意安置的。

後來日本人覺得用飛機換美國人的戰艦太貴了,所以又研製了【迴天魚雷】。迴天魚雷相比飛機更加節省,只用一個魚雷在內部改造出一個駕駛艙即可。而且據說迴天魚雷因為有人的駕駛,所以命中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到了1945年時,窮途末路的日本又覺得迴天魚雷和自殺式摩托艇太貴了,所以又發明【人間機雷】。這個武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伏龍特攻隊】,又稱“伏龍單兵水下攻擊系統”。

“伏龍”特攻隊裝備和攻擊

日本的自殺式武器有一個特點,就是名字一代比一代厲害,但裝備卻一代比一代簡陋,伏龍當然也不例外。



伏龍只需要幾件非常簡單的東西,第一件是簡易潛水服。第二件是“五式”的機械觸發水雷。第三件是一根5米長的竹竿。當然最後需要準備的是一個送死的人。

“伏龍”的攻擊方式也非常簡單,在設想中伏龍特攻隊的作戰方式為近海防禦作戰。首先是把水雷綁在竹竿的一頭,然後潛水員穿好潛水服後手持帶走水雷的竹竿下海隱藏在5~7米的水底。



潛入水中後,伏龍隊員只需要等待盟軍的登錄艦到來即可。當艦艇上的人員搶灘登陸時,埋伏在水下的人就可以用竹竿捅向登陸艦的外殼船底引發爆炸,這樣就可以達到一人換一艦的效果。

當然由於海底的水流複雜,而且能見度非常低,加上潛水服非常笨重,這種攻擊方式非常難以實現。



伏龍特攻隊的由來

實際上伏龍隊員的任務本來只是掃雷,在戰爭進入後期時,日本的近海航道基本上都被美國的水雷封鎖。而當時的日本非常缺乏掃雷的艦艇,所以發明了人工清除水雷的方法。

到了1945年時,日本已經預感到了末日的來臨,而且他們也放棄使用航道了。所以便選擇讓這些自殺式的排雷勇士變成自殺式的伏擊隊員,5月26日日本正式將排雷隊伍更名為了“伏龍特攻隊”。

同年6月,日本選取了第一批伏龍隊員,共計480人。但是在訓練中因為潛水服設計問題導致了10名隊員犧牲。後來還遭到了美國的空襲,又犧牲了281名。據說後來還招募了很多隊員,不過戰爭也迅速結束了,而伏龍的隊員也就地解散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日本當時沒有選擇投降的話,這批拿著竹竿的日本士兵會不會成為戰爭史上唯一用竹竿大戰鋼鐵鉅艦的人?


我是越關


伏龍特攻隊的成立,絕對可以稱之為日本在二戰末期最可笑的決定。而這支部隊自誕生之後真正的笑柄,在於在戰爭結束前,日本軍方分發給他們的武器僅僅才只有竹竿。這意味著,他們可能會只拿著竹竿跳下大海,和美軍的鋼鐵艦船“大戰三百回合”,實在是奇葩。

不過,伏龍特攻隊這種看似原始而野蠻的部隊之所以誕生,還是有著其特殊的時代性。從它的誕生,我們也能看出日本狂徒的殘暴和掙扎。

當二戰進行到1945年時,已接近尾聲。歐陸的戰事不說,在廣袤的太平洋上,美軍已經掀起一波又一波反攻的浪潮。到這一年,失去聯合艦隊的日本已經無力在海上抗衡美軍。失去艦隊的同時,也意味著海上補給線的中斷,本就資源匱乏的日本戰敗只是個時間問題。

即便如此,日軍高層仍舊想做困獸之鬥。在裝備與人員不足的情況下,這幫喪心病狂的惡魔想到了用自殺式特工隊的方法,以對抗美軍強大的艦隊。在這種極端的軍國思想下,催生了一批毫無人性的自殺式裝備:櫻花自殺機、迴天魚雷、震洋魚雷艇……伏龍特工隊,也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櫻花自殺機、迴天魚雷以及震洋魚雷艇

1945年年初,日本近海航道被美軍的磁性水雷封鎖。當時的日本海軍根本沒有足夠的掃雷艦艇,不得已想到了利用人工排雷的方法。橫須賀海軍工作學校接受了這一研製計劃,當年3月,一種長時間潛水裝備研製成功。

隨著戰事的推進,日軍覺得排雷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了,而是需要一套自殺式水雷系統,這一套人工排雷系統也就順勢被改造成了一套自殺式裝備。當年中旬,“伏龍”單兵水下攻擊系統成型,也就是常說的“伏龍”特攻隊。

▲“伏龍”特攻隊模型

按照最初的方案,這一套系統除了有潛水員和水雷之外,還有配套的水下混凝土工事和母船供氧裝置。後來日軍考慮到隱蔽性,由母船供氧的方案被撤銷,改為由潛水服自帶氧氣瓶和二氧化碳吸收供氣系統。再配之以6公斤的鉛和流體食物供給系統,這套潛水服共計58公斤,可在水下5~7米深的地方活動10小時。

另外,考慮到戰事吃緊以及資源問題,近海的水下工事也被撤銷。這樣以來,“伏龍”就只剩下潛水員和一個15公斤的水雷。簡化之後,“伏龍”特攻隊隊員就需要自己潛到水下,等待美軍艦艇靠近近海。當艦隊接近之後,他們就要用手上長5米的竹竿將水雷捅向目標艦支,水雷引爆之後潛水員就生死隨緣了。就這般,一個排雷系統就完完全全成了一個自殺式武器。

潛水服定型之後,“伏龍”特攻隊於當年6月份開始人員編成。第一批受訓人員共計480人,其大多來自海軍飛行學校的預科生。“伏龍”特工隊採用6人小組,以此為基礎五個小組編為一個排,五個排與一個維護排組成一個連隊。三個連隊構成營級規模的“大隊”,按照計劃,日軍將會部署10個大隊在橫須賀、佐世保、舞鶴等地。

在開始組建的同時,第一批先遣隊員開始接受訓練。為此,日軍特地製造了400個模擬水雷用作訓練。由於二氧化碳中毒、潛水服失效、工藝粗糙、設計缺陷等原因,在訓練當中就有約10名隊員喪生。

▲“伏龍”潛水員穿著完畢的樣子

1945年7月18日,“伏龍”特攻隊人員在還未訓練完成、裝備不充足的情況下便接到了戰備命令。不過,就在這批隊員即將為無可救藥的軍國主義自殺時,日本宣佈投降了。這批共計一千二百多名受訓過的“伏龍”特攻擊隊員也就這樣逃過一死。

到1945年8月15日為止,日本各地的工廠共計為“伏龍”特攻隊生產了超過1000多件潛水服,整個訂單量則高達8000多件。按照原定計劃,日本海軍想要訓練超過6000人,並給他們配發1萬餘個用於攻擊的水雷。到了戰後美軍得知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事:那1萬多個水雷連一個都沒造好。也就是說,那批被叫到前線去的潛水員如果沒有趕上日本投降,怕是真要用竹竿大戰鋼鐵艦船,如果真發生了,這在戰史上可稱奇葩事件的前列了。

最終,直到戰火熄滅,“伏龍”特攻隊也沒有真正參與實戰,幸虧如此才使得人類歷史上少了野蠻的一筆。但即便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再去回顧,我們依舊能感受到當年日軍的殘暴與邪惡。

如今已是處和平年代,湛藍的太平洋上也再無隆隆炮聲,不過我們不能忘卻當年日軍的暴行與殘忍。唯有如此,才能警醒後人和平的珍貴。

1、《第二次世界大戰百科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Kamikaze: Japanese Special Attack Weapons 1944–45.》


協虎戰爭史


伏龍部隊是掃雷工兵,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在近海掃雷。
而且專門為此設計了潛水服,可以讓士兵可以長時間潛水,搜索在近海的水雷。後來,日本軍部準備本土防禦戰的時候,發現伏龍部隊有這麼好的潛水服和氧氣瓶,掃雷太浪費了。就突發奇想,為他們設計了一套新戰術。
每一名伏龍潛水兵都配備一套15公斤重的潛水服和氧氣瓶,在美軍發動登陸戰的時候。伏龍潛水兵的任務,並不是刺殺潛艇。而是刺殺大型登陸艇。
因為,日軍為每一名伏龍潛水兵都準備了一枚15公斤重的5式觸發式水雷。在美軍大型登陸艇登陸的時候,伏龍潛水兵就使用長竹竿挨個將5式水雷撞向登陸艇的船底外殼上,進而摧毀美軍大型登陸艇。
日軍伏龍潛水兵,一共有5個大隊,曾經參加過3次實戰。1次是在1945年1月的帕勞群島,公斤了美軍LCI步兵登陸艇,同時還攻擊過一艘美軍測量船。最後一次是在日本本土,伏龍潛水部隊營地,遭到美軍B-29戰略轟炸機轟炸,死亡281人。
另外,日軍還有一個震洋部隊配合伏龍部隊作戰,震洋部隊全部都是摩托艇,一艘摩托艇上裝滿250公斤炸藥,再按照2枚120毫米口徑火箭筒。只有1個人操作,日軍一共有6200艘震洋摩托艇。
美軍一旦開始登陸,就開出這些摩托艇衝擊美軍艦隊。基本戰術就是,單個摩托艇首先發射2枚120毫米大口徑火箭彈,隨後就一頭撞向美軍艦艇。

烽火觀察


隨著美軍在太平洋戰爭形勢的逐步扭轉,日本慢慢喪失了太平洋上的制海權,戰爭資源無法正常補給,日漸枯竭,盡顯頹勢。

不甘失敗命運的日本軍隊只好在有限的空間裡深挖潛力,彌補軍機、戰艦這類軍備缺少的短板,他們的手段只有一個,就是製造人肉殺器,方式就是自殺式攻擊。

人有多大膽,死的有多慘,高層人士為基層炮灰構思了很多種死法,有的大規模付諸實施,比如神風特工隊。有的則胎死腹中。

人肉殺器一:神風攻擊隊

把零式飛機拆掉一切不需要的多餘設備,機艙裡裝上500斤炸藥,發動神風攻擊,用一個人、一架飛機的代價去博取一艘美國軍艦的毀滅,自發明後使用過大約1300次,成功率僅為5%,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

人肉殺器二:櫻花特攻隊

零式飛機很快也告罄,受到培訓的飛行員也入不敷出,價格更低、耗材更少的櫻花特攻隊被髮明用來入替前者。櫻花特攻隊使用的載體不再是正規飛機,而是製造成本僅為飛機十分之一的木製飛彈,卻裝載有一千二百公斤烈性炸藥,威力比神風所用的飛機更勝一籌,除了裝有發動機,可以做簡單的機動飛行動作,其實就是由轟炸機母機放飛的一枚滑翔大炸彈。

人肉殺器三:迴天魚雷

說完空軍說海軍,對待敵軍戰艦,日本發明了配備一到兩名駕駛員的“迴天魚雷”,比起普通魚雷,大為提高載彈量,關鍵是,它是採用人工直接鎖定目標,理論上說來,比後世發明的各種電子瞄具、什麼脈衝多普勒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更有“人性”。當然,唯一的共同特徵是不讓彈射出座艙,玩的就是自殺式攻擊那最後一次心跳。

人肉殺器四:伏龍特攻隊

題目中所說的伏龍特攻隊,也是實施近海防禦中的一種大殺器,所謂的“伏龍”單兵水下攻擊系統主要構成部分就是一人、一杆、一觸發型水雷,主要用於對付敵軍的登陸艇,也有說可以對付潛艇,個人認為登陸艇可能性更大。大概齊意思就相當於派一個潛水員守株待兔,兔子正經過的時候,捅得著捅不著的你也得上前像粘知了那樣捅上一下。這種伏龍特攻隊在訓練中付出了10人死亡的代價,又被美軍轟炸炸死281人,最終沒有應用於實戰。

人肉殺器五:“震洋”特攻艇

水上攻擊項目還有一種“震洋”特攻艇,它跟迴天魚雷性質一樣,都是為了攻擊敵方艦艇,區別無非是水下運行和水上運行,這種“震洋”特攻艇日本製造至少6000艘,後來未用於實戰。

縱觀以上所有殺器,基本原理全都一樣,就是人肉+炸彈+簡單動力裝置。

應該說,假如沒有原子彈和蘇軍出兵,美國對日本本土的登陸戰必將遭遇這些層出不窮的人肉殺器,會給美軍帶來很大的傷亡,可能會改變戰役過程,但終究改變不了戰爭結果。


歷來現實


要說這支特攻隊,在現在看來,覺得無法理解,竟然想讓士兵揹著炸彈,在海底步行到潛艇底下,然後猛刺潛艇,把潛艇炸穿,這種自殺式的襲擊行為說明日本已經快被逼瘋,而這種不靠譜的計劃,更能說明日本已經是沒頭蒼蠅似的亂撞了,日本對來勢洶洶的盟軍,內心十分害怕。

一,想法極其樂觀。

原本飛行員比飛機還要珍貴,這足以說明培養一個飛行員投入了多少資源,但是日本已經到了窮途陌路,資源被消耗的差不多,飛機和燃料都差不多用盡,面對即將登陸的美軍,只能相處這種不切實際的“損招”,所以很閒的海軍飛行預科的練習生,被帶來進行特殊訓練。

他們想當盟軍大舉進攻日本本土時,先用神風攻機美軍的機動艦隊,然後用迴天魚雷,震洋摩托艇和自袖珍潛艇對美軍運輸艦進行大舉進攻,最後在登陸艦艇時,用伏龍 隊攻擊,也就是先讓隊員在可能的登陸的海底等待,等到美軍登陸時,再走到美軍潛艇下,準確的將擊發式棒擊雷猛刺軍艦底部,自己也一起同歸於盡,最後階段,則是士兵拿著炸藥包進行炸彈攻擊,當然也是有去無回,想的是很美的。

其實,就這簡陋的裝備,就算氧氣瓶時間夠用,海底可不是澡堂子,暗流湧動,一個玻璃罩子,能見度很低,還要負重百十來斤行走,準確命中目標,有點天方夜譚。

二,裝備極其不靠譜。

說他奇葩是一點不冤枉他,穿一個簡單的防水服,弄根竿子,背個水雷,身上掛兩個氧氣瓶,然後綁點鉛塊,讓士兵在海底行走,在裝備如此簡陋的情況下,顯然是不靠譜的,在訓練的兩個月裡,各種意外事故頻發,什麼碳酸氣中毒,水管脫落等很多問題,導致了部分人員死亡。

三,運氣太差。

一個原本就不靠譜的假想理論作戰方式,外加極其簡陋的裝備,就已經夠瘋狂,沒想到,其中一隻伏龍特工隊竟然遭到了美軍B- 29轟炸機的襲擊,連教官在內有將近三百人當場死亡,兩個月後,日本投降,這支被寄予厚望的特工隊也就此解散。

從1945年3月組隊,到8月日本投降,短短五個月額時間,這支奇葩的特工隊還沒來的及實戰,就已經死了幾百號人,以為伏龍這名字是誰都能擔得起來的嗎?






軍事一點通


二戰時期,日本在軍國主義的薰陶下,確實有過很多極富創意的攻擊形式,比如號稱戰爭史上最具想象力的攻擊形式“飛象行動計劃”,通過氫氣球攜帶燃燒彈,飄揚過海來到美國本土實施“轟炸”計劃。

問題中所提到的“伏龍特工隊”的攻擊形式更是讓人啼笑皆非。

“伏龍特攻隊”的誕生背景

二戰末期,日本戰爭資源消耗殆盡,美國迫近本土,對日本展開大規模的轟炸,並計劃在日本本土實施登陸計劃。

日本政府拒不投降,甚至拋出了所謂的“全體玉碎”的本土決戰計劃,“伏龍特工隊”和“神風特工隊”“迴天魚雷”這種自殺式攻擊方式就是在日本山窮水盡的情況下的垂死掙扎。

值得一提的是“伏龍特工隊”最初設計目標是為了實施水下排雷,由於戰事發展臨時改成自殺式攻擊。

“伏龍特攻隊”的攻擊形式

和題主的說法一樣,“伏龍特工隊”的攻擊形式就是在海底讓士兵拿著竹竿猛戳盟軍潛艇,學名被稱為“伏龍單兵水下攻擊系統”,這套系統主要由四部分組成

一名視死如歸的士兵,一套潛水服,一枚觸發式水雷,以及一根長竹竿。

攻擊形式很簡單,潛水員拿著裝有觸發式水雷的竹竿去攻擊敵方潛艇,引爆後躲藏到海底工事中,但是所謂的海底工事並沒有建造完成,即使有,也無法阻擋爆炸威力,所以執行攻擊的士兵必定有去無回。

實際使用效果

和“神鋒特工隊”不同,由於先天不足,加上實戰作用不大,“伏龍特工隊”基本上沒有發揮作用,根據盟軍記錄,“伏龍特工隊”

可能實施了兩次實戰行動,但都沒有成功。

日本投降後,“伏龍特工隊”也就解散了。

據記載很多參加這些自殺式攻擊行動的日軍士兵,很多都是自願報名,比如“神鋒特工隊”就有很多狂熱分子踴躍參加,真的無法理解這種狂熱的源泉到底來自哪裡。


一點點歷史


:二戰時期的美國人和日本人都是有許多新的發現和創造,美國人是發明了原子彈,和B一29遠征轟炸機,日本人是探空氣球炸彈和竹竿式潛水炸彈,(伏龍特攻),日本人的氣象學家還真不是白給的,漂過太平洋上空的氣球炸彈還真給美國西岸上森林點著了幾把🔥,識破了日本人把戲的美國人民封鎖消息,日本人不能證實戰果,只有不了了之。

伏龍特攻是學法西斯鼻祖意大利海軍的潛射人操魚雷,一戰時意大利船員使用研發不久的人操魚雷炸掉了奧匈帝國地中海艦隊的艦隊旗艦“聯合之力"號,二戰前期又重操舊業,在英國地中海艦隊母港亞力山大港又炸了兩艘英軍主力艦。

意大利軍隊不能打仗是真的,但意大利海軍還是能和英國人微微揮一揮拳頭的: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海上運輸,兩翼掩護全部都是意大利海空軍,

日本人太平洋戰爭後期被反法西斯聯軍打的找不到北了,廢鐵鍋,銅錢銅門把手都造軍火了,國內生產實在是不好意思,無米之炊,難做。米國的鬼畜海軍封鎖了:帝國的所有海上通道,日本海軍就把自己的造艦水平從武藏號和大和號改變成製造迴天魚雷,陸軍和海軍一塊研發長竹竿綁炸藥包的伏龍特攻隊,靠它抵抗沖繩島和馬里亞納群島美國人使用的登陸艇和水陸兩棲坦克,只能說二戰打到後來,

日本人打的太過摧殘一切不順,腦殘粉太多,沒有辦法了,把日俄戰爭的敢死隊白兵豬突"乃木大將的三典突擊“旅順口沉船堵口的軍神'廣懶武夫,'都搬出來了。要空勤飛行員"一機換一艦"最後連學校裡搞軍訓的老舊步槍都發給老頭們號稱日>一億玉碎,令人不覺冷笑一番,

想當年,日本人淞滬會戰時,多麼高調,"三個月消滅支那軍"日本人的海軍航空兵狂的聯英國大使的坐車和美國海軍炮艦帕耐號都敢直接用高爆彈藥炸沉,對盟友德國大使的好意調停不與理會”。混到發的竹竿沒有了炸藥包的份上,是美國軍民的勝利,更是堅守初心,從吭唱著義勇軍進行曲,的東北抗聯戰士,到投筆從戎,書寫"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抗戰學生。

十四年抗戰才是能讓日本軍閥:咬牙切齒背過氣去的最後原因,勝利者是他們!俄羅斯二戰無名烈士墓銘文刻畫的好:"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永世長存。“十月一日紀念永垂不朽的抗日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