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小女孩為抗擊乾旱,每天用瓶子挑水養家,幼弱雙肩感動大地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因為貧困的環境使得他們不得不從小獨立,為了生活不得不努力。來自雲南的6歲小女孩雲潤就是一個獨立的孩子,在遭遇嚴重旱災,為了讓家裡人省心,減輕家裡人的負擔,每天放學後步行2公里回家,再到1.5公里外的河邊挑水,獨自爬坡、肩挑兩個裝滿清水的飲料瓶來往於家和池塘邊。

2010年是雲南遭遇災難的一年,這一年雲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災,乾旱範圍之廣、時間之長、程度之深、損失之大,均為雲南省歷史少有。20餘萬農村人口缺水。而我們今天的故事就是出自這裡,穿過石林彝族自治縣狹窄彎曲的街區,汽車行駛入一段鄉間小路上,距離石林景區僅9公里的鹿阜鎮大石橋村,就是小云潤的家,因為該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單孔石拱橋,得名於大石橋村。

雲潤這個名字是爺爺楊畢才起的,按照彝族人的寓意是每天的生活如雲彩般絢爛,每天的生活多一點滋潤,雲潤出生時由於體重很輕,爺爺還給她起了一個小名叫“青青”。說起小云潤的挑水經過,爺爺頓時打開了話匣子,孫女在學校時被同學推到摔斷了腿,還在家裡養傷,醫生說半年內不要走太長的路,也不要乾重活,那天正好是供水車每週送水的時間。


村幹部挨家挨戶通知後,正好被小云潤聽見,她就趕緊從伙房找到一根燒柴用的樹幹,用麻繩和飲料瓶捆綁在一起,然後跟我說‘爺爺,家裡的水快喝光了,我也跟你一起去挑水吧。’”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爺爺心疼地對小云潤說,“從家裡到取水點很遠,你在家裡玩,不要去了。”隨後,楊家4口人騎著小三輪,用塑料膜把整個後車廂鋪上一層就開始接水。

“這時,小云潤悄悄尾隨在後面挑著兩個飲料瓶來了,家裡的小三輪用大水管接水,她自己跑到供水車的其他出水口,接滿了兩瓶水後,自己挑著回家了。回家的路上要爬上一段小土坡,她沒有停歇,回到家之後把水灌到水缸後,又再趕回村口取第二次水……”

談起小云潤,家裡人對她是十分的疼愛,“她動手能力十分強,看見大人都去忙農活了,家裡的碗筷沒人洗,就主動提出要洗碗,奶奶沒有理會就出去放羊了,待半小時後回到家時,小云潤已經把碗洗乾淨擺放在灶上。”楊畢才說,小云潤喜歡跟著自己去放羊,家裡34頭羊,小云潤給每頭羊都起名字,爺爺一個人在擠奶,小云潤看見了,竟也上前掐住羊奶頭,有模有樣地擠出了羊奶,當時讓楊畢才十分欣喜,這麼小的一個孩子竟會如此聰明懂事。


其實,小云潤還有孩子氣的一面。“她喜歡看動畫片《喜洋洋》,週末回家後,就拿著電視遙控器跟我說‘爺爺,白天電視機就是我的了,晚上再讓你看新聞、電視劇’。”楊畢才說,孫女小云潤乖巧聽話,是一個在家閒不住的小女孩。學校中,小云潤很聽話,接受知識能力很強,同學們都喜歡她。走進小云潤的宿舍,乾淨整潔,洗涮用品、被子衣服疊得整齊劃一。

當被問其是否知道自己挑水的舉動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小云潤稚嫩的臉笑開著說,“我是為家裡做事,謝謝叔叔阿姨們的關心。”訊問人員又擔心起她的腿傷,她卻膽小羞澀地說:“腳傷要養,但光坐著不動,骨頭也長不好啊。”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年僅6歲的小云潤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不管世事如何的變化,她的這份懂事我相信會讓很多的家長和孩子感到羞愧。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