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稱益州為“天府之國,沃野千里”,而到了出師表又說“益州疲弊”?

lu331707405


這兩者並不矛盾。益州確實是天府之國,四塞之地,易守難攻。當年漢高祖就是因為佔有了蜀中從而成就了帝業。所以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特意提到了益州的重要性,這也是劉備後來得以成為一方雄主的資本。

後來劉備也確實得到了益州,巔峰時期擁有大半個荊州和整個的益州,但是孫權背盟,關羽敗亡,讓劉備辛苦經營了大半輩子的局勢又“一夜回到解放前”。

後來劉備伐吳失敗,感覺自己無面再回到成都,於是自己就留在奉節——當時叫做白帝城不走了。伐吳失敗,不但丟掉了荊州,還損失了蜀漢大量的第二第三梯隊的接班人,比如馬良,如果他不死的話,在劉備身後很可能就得到大用。


劉備死後,孟獲、雍愷等人在南中叛亂,蜀國直接丟掉了一半的領土,在成都周邊也有黃元在漢嘉叛亂,再加上孫權雖然說暫時不打了,但是依然在秭歸虎視眈眈,蜀漢朝廷可以說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後來,是諸葛亮勸農講武,用了三年的時間,先是親征平定了南中,然後派鄧芝緩和了和吳國的關係,這樣才算是勉強做好了北伐的準備。而這個時候,就是諸葛亮說的“益州疲弊”了,在夾縫中剛剛緩過勁來,不疲敝還能是什麼呢?


我們現在能看到諸葛亮北伐中原,和曹真、張頜、司馬懿之間精彩的角逐,其實如果不是諸葛亮的經綸大才,很可能在劉備去世之後,蜀國就已經滅亡了。


經史通義


因為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諸葛亮兩句話都是實事求是,沒毛病。

諸葛亮說這兩句話的時間,前後相差二十一年。二十多年間,益州的情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沃野千里”變成了“益州疲敝”

第一,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的時候,益州的確十分富有,人口繁盛。

劉備三顧茅廬,可能是在曹操南征荊州之前的幾個月。所以諸葛亮說,“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在根據出師表的時間推測,三顧茅廬的時間應該是,建安十二年(207年)。

劉焉是在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擔任益州牧,後來由他的兒子劉璋接人益州牧。到諸葛亮“隆中對”時,已經有將近20年的時間,在這二十多年裡,天下大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劉璋父子雖然闇弱,但是好在不好刀兵。益州整整20年的時間沒有的軍事衝突和社會動亂,百姓安居樂業,人口滋長,生活殷實。此時的益州,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當然是“

天府之國”。

第二,諸葛亮寫出師表時,益州確實已經“疲敝”。

“益州疲敝”這句話,出自諸葛亮《出師表》。寫於建興五年(226年)。距離隆中對已經過去二十一年,距離劉備入川(211年),也已經過去了15年。這15年間。

劉備與劉璋在益州打了3年的仗,把一個好端端的“天府之國”打了個稀巴爛。本來還有點家底,結果劉備,“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領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

”據說一夜之間,竟然搬空了國庫。

隨後,劉備又與曹操爭奪漢中。又與孫權爭奪荊州,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虧輸,把家底全部葬送。隨後,益州南部的少數民族發動叛亂。蜀漢全國人口不過90萬。眼看就要“國將不國。”

不論是同過去相比,還是同魏國、吳國相比。此時的益州,還真就是“疲敝”已極!


上將噯福斯


諸葛亮兩次說的都是對的。

諸葛亮在隆中的時候,對劉備說,天府之國,沃野千里。那是因為劉備那時候可以稱得上“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急需要找一個根據地,站穩腳跟,並以此實現稱霸一方,三分天下。可以說,諸葛亮給劉備做的是“第一個五年規劃”,是一個近期目標。

(諸葛亮)

諸葛亮在北伐之前的《出師表》裡,給劉禪說,益州疲憊。那是因為諸葛亮在給蜀漢王朝做“第二個五年規劃”,也就是北伐中原,統一中國。諸葛亮的意思是,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的話,益州的資源是不足的。

諸葛亮的這兩句話,其實還深刻地闡述了益州(四川)在全國的戰略地位問題。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中國歷史上,四川先後建立過很多政權,但是,從來沒有一個政權能夠實現統一中國的目的。

四川為什麼建立割據政權容易?因為四川周圍是崇山峻嶺,易守難攻。正如李白詩歌《蜀道難》裡說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同時四川中間又是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水利工程做得特別好,有吃有穿有百姓。基本上稍微強大一點,你就可以建個政權,在四川舒舒服服住一段時間。

為什麼以四川為根據地統一全國很難呢?因為從四川出外打仗,成本非常高。由於古代運輸條件有限,所以花在運輸上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遠遠高於其他地方。而且在崇山峻嶺中,還找不到補給,只能回盆地裡來拉。但是盆地的資源雖然豐富,畢竟有限。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雖然可以用兵法計謀以少打多,以弱打強,但總體上還是要比硬實力,比財力物力的多寡。因此,要依靠四川有限的資源,實現統一全國的目的,是相當難的。

(劉備)

可以說,諸葛亮是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的。他在隆中的時候,為什麼只給劉備做“第一個五年規劃”,而不給他做“第二個五年規劃”,就是他知道,要實現“第二個五年規劃”是困難的。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諸葛亮知道,依靠四川實現統一全國的目的是難的,後來他為什麼還要反覆北伐呢?

我覺得這就要說到諸葛亮的精神品格了。

現在有很多歷史愛好者懷疑諸葛亮,覺得諸葛亮是假忠,真虛偽,他和曹操和司馬懿沒有什麼區別,也是一個權臣。我覺得這是沒有深刻地理解諸葛亮的緣故。我認為,諸葛亮在明知北伐很難成功的情況下,還要堅持北伐,至少有兩個原因。

一是諸葛亮要報恩。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劉備三顧茅廬把他請出山,對他非常重視而尊敬,給他太多的榮譽,後來又把整個國家託付給他,這份恩情他是非常感激的。所以,完成劉備未竟的事業,堅持北伐,就是報恩的表現。

(劉禪)

二是諸葛亮要做一個忠臣。諸葛亮不學曹操司馬懿,架空皇帝,培植自己的勢力,培養自己的兒子,黨同伐異,而是隻做北伐這事,把北伐當成他生命中一件崇高的事業,就是要做一個忠臣。做忠臣,也是他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表現。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說他做的,做他所的,證明他說的,這就是諸葛亮!


張生全精彩歷史


隆中對策的核心,很多人沒看明白,詳細說,應該是下面這一句——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請注意,在諸葛亮的策劃中,要同時兩個方向用兵,才能實現他的戰略藍圖。一部分是從荊州出兵,脅迫洛陽,也即曹魏政權的腹心地區;另外一部分大軍從漢中出兵,奪取長安。

在整個計劃中,最核心的區域實際不是益州,而在荊州。所謂“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後來關羽在荊州,就讓曹操十分難受,襄樊離首都真的太近了啊。

劉備在劉表麾下並不是奔著養老去的,經營荊州才是他的野心。劉表死後,他利用劉表長子劉琦的能量,收荊州南部的四個郡,這正是他蟄伏多年的結果。而後來蜀漢政權所謂的荊楚核心圈子,也正是這個時期奠定的。

赤壁之戰的焦點,是在荊州,戰後的荊州八郡,劉備得四,孫權得二,曹操得二。面對曹操的軍事壓力,孫權不願獨自承擔邊防壓力,於是將南郡“借”給了劉備。這成為後來的禍源。

圍繞著南郡問題,孫權發現自己也非常難受,於是後來脆弱的聯盟破產,關羽死而荊州失,蜀漢政權因此連劉備都送了。至此,只剩下益州的蜀漢,只有與東吳聯動,才能實際威脅到魏國了。而後世的情況來看,這種聯動是非常不靠譜的。

僅僅看益州的話,諸葛亮說的兩句話都沒錯。“天府之國”說得是土地肥沃,物產豐饒;“疲敝”說得是戰略位置不行。歷史上單單靠四川盆地佔領全國的政權有麼?

答案是:幾乎沒有。


夜小紫


沃野千里也好,益州疲敝也好,都是相對而言。

作為九州中的一州,益州面積是最大的之一,而且自然資源和水熱條件較好,人口稠密,人才輩出;益州四周都是山巒,自古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較少戰亂,有利於修養生息,積蓄力量。所以“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但一旦到了爭霸天下,維持三國均勢的時候。益州的弱勢就出來了,往北邊的是曹魏,佔據了天下大多數的地盤和人口,開發歷史較早;東邊是孫吳的揚州、荊州和交州,地廣人稀,發展速度比較快。而益州以一州之地,抗衡上國,壓力可想而知。

再加上劉備攻東吳,損失70萬健兒;諸葛亮連年北伐,可以說整個蜀國幾乎都是軍農體制,頂多有點紡織、冶鐵業,加上南中也沒多大的地盤。所幸諸葛亮是治理內政的高手,政治清平,蜀國才沒出啥大問題。益州的強也好,弱也好,都是相對而言;一旦失去涼州或者荊州的呼應,益州的四塞之固很有可能變成故步自封的牢籠,只有以攻為守這條路。


青年史學家


在隆中對的時候益州確實是個好地方,這個地方遠離中原戰場接近20年,風調雨順,物資積累豐厚;百姓安居樂業,國富民強。在劉備佔領益州的巔峰時刻,連曹操都得退避三舍,比如下令遷走漢中軍民,怕的就是劉備攜川軍入漢中會丟城丟財富。

但是,這一切家底都讓劉備自己給敗光了!劉備在位期間連續發動了襄樊戰役跟夷陵戰役,使得蜀漢直接損失軍力九萬人;損失人口六十多萬;地盤萎縮三分之一;重點是把劉璋二十年來積累的糧餉全部耗盡。所以,劉備就是一個暴發戶兼超級敗家子。

蜀漢在諸葛亮掌權之後,整個國家兵力不足五萬人。其中還有一萬多人是從夷陵戰場逃回來的,他們是丟盔棄甲回來的,手裡只有燒火棍。諸葛亮足足花了兩年時間才給這些人重新配齊了裝備。這就足以說明益州是疲弱到怎麼一個程度了。


優己


前後並不矛盾,在隆中對中這麼講,是從戰略規劃的角度說的。此時劉備已經擁有了荊州,但荊州只能作為戰略塞,他希望劉備再奪取益州,益州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可作為劉備的根據地和戰略大後方,內修德政,不斷積累。所以,益州的優勢需要荊州做支撐,才能不“疲弊”。


後面說益州疲弊是從現實的角度說的,而造成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是關羽把荊州丟了,劉備討伐東吳,張飛被手下殺死,幾十萬大軍讓陸遜在夷陵一把火燒了,蜀國損兵折將,還丟失了最重要的荊州,單純一個益州,不但地理優勢沒有了,反而劣勢重重,蜀國從各方面都越來越孤立。

魏國五路大軍和“南方已定”等多次戰爭。蜀國的國力大幅度下降,五虎上將只有一個年老的趙雲,後繼無人,諸葛亮也老了。諸葛亮才覺得“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龐大的戰爭開支更是雪上加霜,益州獨木難支,偏安一隅。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地理都已經沒有任何優勢。


史界觀


《隆中對》的時候,劉備諸葛亮在哪兒?一小破廬裡,屋簷下談高論,諸葛亮恐怕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將西川拿下的,所以當然是要鼓勵劉備,一鼓作氣拿下西川,若是把西川說的太差勁,劉備還願意去取嗎?想必是不願意的吧;


而在《出師表》的時候,正值諸葛亮出征北伐,北伐需要大量的軍需,兵士,而四川雖說是天府之國,但是呢,畢竟在歷史上是屬於窮鄉僻壤的地方,跟大中原完全是沒有辦法相比較的,尤其是物產資源,兵士資源等等,更是不足以長途支撐諸葛亮的連年北伐的;

所以,此時諸葛亮說的是個大實話,依據現狀說的,但是北伐是先主所託之事,即便窮兵黷武,諸葛亮也沒有辦法,一定是要去做的;

所以這並不矛盾,只不過是依據不同的情況而言的,諸葛亮是個聰明人,所以說的並不矛盾。


花卉果樹種植達人


答 | 江隱龍

劉備平定益州之戰的艱難與殘酷,因為劉備的“主角光環”而被《三國演義》過分淡化了。其實益州之戰的直接結果,就是劉璋治下“天府之國,沃野千里”的益州被打到了“疲弊”不堪的程度。

劉備取益州,龐統其實是希望他能在與劉璋會面時一舉將劉璋拿下,兵不血刃地取得益州,便劉備不肯。後劉璋回成都,龐統又提議讓劉備偷襲成都,一舉而定益州,劉備又不肯。其實龐統的計策說得很明白,如果活捉劉璋,那便是“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退一步偷襲成都,也可以“大軍卒至,一舉便定”。這兩條計策劉備都不採納,於是導致益州之戰陷入了長久的陣地戰。

劉璋治益州是極得民心的。《三國志·劉二牧傳》中雲劉備“進圍成都數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萬人,谷帛支一年,吏民鹹欲死戰”。也就是說劉備圍成都幾十日都攻城不下,而成都城內的百姓也有以死相抗之心。這時候是劉璋愛惜百姓,才開城而降的,但經過兩年多的陣地戰,益州早已是破碎。

這一點從法正的一番話中可以看出:“計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壞;三分亡二,吏民疲睏,思為亂者十戶而八。”也就是說,益州最富庶的是蜀中,而蜀中在劉備平定益州之戰後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諸葛亮所說的“天府之國,沃野千里”,至此已經不復存在。

然而,災難還在繼續。劉備平定益州之後馬不停蹄進攻漢中,因為曹操早已經將漢中的百姓遷走,所以劉備得其地未得其民,人口沒有得到補充。之後關羽失荊州,劉備又抽調壯丁東征,最終敗於夷陵。經過益州之戰、漢中之戰和夷陵之戰,益州怎麼可能不“疲弊”呢?


隱語


原因一言以蔽之:此一時,彼一時也。

孔明和劉備隆中對時,劉璋是守成之主,沒有什麼宏圖大志,只想護住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西川百姓修養生息,倒也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其時劉備還沒入川。


到赤壁大戰後,劉備和曹操、孫權三分荊州,劉備在法正、龐統、孔明輔佐下,大舉入川,先後經與劉璋部惡戰、張魯援兵員交戰,後又出兵從曹操手中征服漢中,劉氏集團公司生意日益興隆,多年征戰百姓傷亡慘重!漢中雖收回,黃忠還斬殺了魏將夏侯淵,但漢中人口悉數被曹操遷往魏國!據《三國志》,劉備新佔蜀國,因糧食缺乏,劉備開國初治蜀竟禁止釀酒,宣佈只要家中有釀酒器具的,一律坐牢。一次簡雍和劉備一同遊覽,看到前面一對男女走過,就對主公劉備說:他們就要行淫,為何不將他們縛起?劉備一臉懵逼,簡雍幽默地答道:他們都有行淫的器具,與在民家搜得釀酒器具一樣。劉備大笑,放了私藏釀酒器的民家。不再抓家中有釀酒工具的!這個真實故事告訴我們:劉備入川,因多年戰爭,加之大旱,蜀漢糧食已不太富裕!


緊接著,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先勝後敗,荊州兵馬、地盤丟光。後劉備帶全軍主力來和孫權爭奪戰略要地荊州。結果在夷陵大敗,傷亡近十萬,劉備在白帝城又氣又病,託孤於孔明。不久,蜀漢少數民族叛亂,等孔明三月渡瀘、深入不毛,平復雲南後,蜀漢已是原氣大傷!

孔明的《出師表》其實是北伐前的奏摺,其時益州剛剛恢復了一點原氣,但經襄樊、夷陵兩場戰役,征戰四方的將士傷亡幾盡,到孔明出祁山時,“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民諺即是蜀漢國情的真實寫照,益州疲弊,是當時蜀國的大寫真!

再肥沃的土地,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產出本就有限,加之常年戰爭,必定入不敷出,加之大量人員傷亡,人力物力匱乏,十分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