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王》有可能成為DC的翻身之作嗎?

常識匯


《海王》會不會成為DC電影的轉折點,這一點我不敢確定,但《海王》的成功一定會讓DC改變些什麼。

自從漫威《鋼鐵俠》上映以來,DC電影無數次被漫威電影從口碑到票房全面壓制,作為蝙蝠俠忠實粉絲的小編對此真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華納手握DC這麼一個好牌,卻打得稀爛,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

第一,對諾蘭的盲目模仿。

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其第二部《黑暗騎士》不但成為第一部票房突破10億美元超級英雄電影,而且是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黑暗騎士三部曲”的成功讓DC和華納想當然的認為DC電影就應該做成這種暗黑風格,於是從《超蝙大戰》開始,DCEU(DC擴展宇宙的簡稱,等同於漫威電影宇宙)電影的風格一部比一部黑暗,甚至隔壁漫威的“死侍”都在電影裡吐槽DC“這麼黑暗,你確定你不是DC宇宙來的嗎”,一昧的盲目跟風,但是並沒有像諾蘭一樣去深耕劇情,深挖人物的內心,導致DC電影的口碑不忍直視!

第二,華納本身對DC電影不合理的規劃。

如果因為第一階段的失敗,而解僱了DCEU的核心構思人扎導—扎克施耐德,那麼扎導絕對是背鍋了,《正義聯盟》是DC英雄們第一次集結的電影,也是華納非常看重的一部,然而這部電影卻不出意外的票房口碑雙撲街,究其原因,據說扎導在《正義聯盟》未完成時就已經被解僱了,華納找來了前漫威導演來完成了後續的工作,臨陣換槍,這是兵家大忌,難道華納不明白?

第三,受漫威刺激,盲目成立DC電影宇宙。

說白了,還是盲目跟風的問題,看著隔壁漫威電影宇宙玩的風生水起,DC眼饞啊,於是在各種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也盲目組成了自己的電影宇宙,人家漫威經過深思熟慮的構思,以及充分的準備,才有了漫威電影宇宙的佈局,DC想玩還得看自己是否合適!

經過第一階段的慘敗,DC痛定思痛,在新一階段的電影佈局中,做出了很多改變。

首先,作為DCEU第二階段打頭陣的電影,《海王》請來了著名恐怖片導演溫子仁,而溫子仁也沒有辜負DC和華納的期望,這次的《海王》,可以說非常成功,在國內上映4天不到,就已經超過了《神奇女俠》在內地的總票房,有了這次完美的合作,相信在接下來的佈局中,華納與溫導的合作只會多不會少。

其次,《海王》的成功,讓《正義聯盟2》無限延期,DC不在一昧追求電影宇宙的佈局,而是推出了以刻畫人物,挖掘人物內涵為主的起源項目,眼下熱拍的《小丑》就是其一。

再者,DC在2019年即將上映的《雷霆沙贊》也完全摒棄了暗黑的風格,講述的是一個熊孩子變身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詼諧風故事,在看多了DC電影暗黑風的影迷,對這次的《沙贊》肯定會有一種不同的觀影體驗!


相信有了第一階段的慘敗,和《海王》的成功,DC和華納相信會在翻身的路上越走越踏實!


豆瓣影視


如果要說十二月最期待的電影,除了DC的《海王》估計也沒有其他了。DC的死忠粉早就在《海王》宣佈定檔時便躍躍欲試,也一度把《海王》的熱度捧上了熱搜榜。而現今《海王》終於要上映了,有些影迷也早早的曬出了自己的購票訂單。但是這部影片究竟有什麼看點呢?

極具特色的主角陣容。海王亞瑟的飾演者——傑森·莫瑪,身高兩米,一身健碩的肌肉可以和史泰龍媲美。可能這樣形容這個演員大家還是不能想起來他是誰。但是假如說起一個角色,大家肯定會驚歎:“原來是他!”這個角色就是《權力的遊戲》中龍女的丈夫——馬王!

傑森·莫瑪被導演一眼看中,早就在《正義者聯盟》中便扮演著海王的角色。

同時影片的女主媚拉也是大家都熟悉的外國演員愛梅珀·希爾德,因為她那令人不得不牢記的美麗面孔,即使她有什麼缺點,至少人們在望著她臉的那一刻會被遺忘。

電影《海王》的導演是曾執導了《速度與激情》的華裔導演,溫子仁。《速度與激情》的成績,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不僅如此,溫子仁還拍攝過著名的系列恐怖片——《電鋸驚魂》,這些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全部超過八分。溫子仁出道至今一共有10部導演作品,沒有一部作品是低於7的評分。不知道這樣一個導演的加入,能不能讓人們DC出品有所改觀呢?

僅憑一個導演可能DC還翻不了身,但是加上一個特效師,結果可就不一定了。主演傑森·莫瑪坦言這是自己拍過的最多的特效戲,水下的打鬥場景極其多,為了更加完美呈現這些打鬥場面,他瘋狂鍛鍊體能,學習柔道、柔術及各種武打動作,拍攝期間不斷解鎖新“武”技。在拍攝期間不僅傑森經常受傷,連他的兩個替身也受傷了。

大家肯定會有疑問了,說了那麼多,《海王》到底講了什麼?

《海王》的故事改編自DC的心漫畫,故事還是沿用著一貫的套路,超能力者為了正義,和破壞分子進行鬥爭,最後成功拯救世界。只不過這次的侵犯者不是外星人,而是同在地球的“海洋人”。除了故事線,當然還有愛情線,主人公在拯救世界的路上還順帶和海洋的另一個女超能力者媚拉談起了戀愛。最後兩人也紛紛登上海洋王國的王座。

電影一開始是講述海王父母的相遇。海王的母親原是亞特蒂斯的女王亞特蘭娜,在一次意外中被燈塔的守護人托馬斯·庫瑞所救,也就是海王的父親,兩人在相處中相愛了。從相愛到成家,兩人有了一個愛的結晶,當然就是海王——亞瑟·庫瑞了。

海王的父親托馬斯從未懷疑過亞特蘭娜的出現,但是當亞瑟出生後,亞特蘭娜不得不說出自己的來源。她向托馬斯坦白自己是海底世界的女王,而他們的孩子則是連接兩個世界的“天選之子”。

隨著亞瑟的長大,他的天賦也逐漸暴露出來。幼時的亞瑟就能和海洋生物對話,還因此遭到同學們的嘲笑。母親亞特蘭娜也終於說明了亞瑟誕生的理由。她告訴亞瑟:你是兩個世界的連接,你是海洋和陸地之子。你要促成海平面上下統一。

好景不長,亞特蒂斯的人發現自己的女王和人類結合還誕下了一個孩子,立即派遣軍隊前去捉拿亞特蘭娜。雖然亞特蘭娜以自身強大的能力擊退了敵人,但是為了孩子和丈夫的安全,她還是選擇了回到亞特蒂斯。於是後面的日子都是亞瑟和父親相依為命。

離開母親的亞瑟一天天長大,超能力也越來越強大。擁有超能力的亞瑟和其他正義聯盟成員一樣喜歡行俠仗義。在一次拯救被劫持的船隻的事故中,亞瑟與黑蝠鱝結下了殺父之仇。黑蝠鱝和他的父親就是那次劫持船隻的壞人,他們有著超能力鎧甲,並且利用自己的鎧甲做盡了壞事。而亞瑟為了解救人質,害死了黑蝠鱝的父親。黑蝠鱝從此發誓要為自己父親復仇。

與此同時,亞瑟在亞特蒂斯海洋中同母異父的弟弟奧姆也對人類破壞海洋環境的行為進行報復,他試圖挑起海洋與陸地的戰爭。而亞瑟則要阻止這場大戰,一開始亞瑟不願意和自己的親人手足相殘,此時媚拉出現了,她把奧姆的狼子野心告訴亞瑟,亞瑟這才相信這場兄弟殘殺不可避免。

決定反抗奧姆的亞瑟在導師維科的幫助下,進一步的掌握了自己的超能力,對海洋的掌控變得更加出神入化。終於海底大戰來臨,兩人在絢麗的海底展開了一次場面極其壯觀的決鬥,但是亞瑟卻以失敗告終,最後不得不假裝自己和媚拉葬身火海後逃走。

逃走後的他們開始為亞瑟尋找一個上古神器——第一代國王守護的三叉戟。他們來到沙漠,找到遠古遺址,卻發現原來神器一直藏在海洋深溝裡。深溝中危險莫測,又藏著許多身形巨大又噁心的海怪,沒有人能成功從那裡逃生。但是亞瑟和媚拉還是選擇進入深溝,果然深溝中的海怪極其難纏,但是因為亞瑟有和海洋生物對話的能力,所以最後還是有驚無險的拿到了國王守護的三叉戟。

得到了上古神器的亞瑟再次和奧姆決鬥,奧姆得知亞瑟沒有死之後也和黑蝠鱝聯手一同對付亞瑟。在亞瑟尋找神器時黑蝠鱝就曾經和亞瑟進行了一次驚險絕倫的打鬥。最後奧姆給了黑蝠鱝一個海洋盔甲,黑蝠鱝為了一報殺父之仇便又和亞瑟打了起來。但是與擁有神器和能與海底生物對話的亞瑟相比黑蝠鱝肯定實力更弱一些。經歷一番打鬥後,最後一次海洋大戰還是以亞瑟勝利告終。

最後亞瑟成功登上亞特蒂斯的王座,而媚拉也成為了王后,而弟弟奧姆則淪落為階下囚。海洋與陸地最後又重歸於平靜。

這部影片最大的看點其實就是電影將一個完全未知的獨特世界——亞特蒂斯海底世界呈現在人們眼前。電影特效將爭奇鬥豔的海底生物的每一個細節都活靈活現都轉化成畫面,特別是亞瑟剛進入亞特蒂斯時的劇情,每一個畫面都可以作為壁紙觀賞。而海底大戰,就更加令人振奮了,海底打鬥和陸地不同,水成為了一個吸人眼球的重要元素,海浪洶湧配上3D巨幕,效果不震撼都不行!肌肉與力量的正面肉搏、場面震撼威力十足的爆炸,還有眾多海底生物加入大戰激燃廝殺,這場酣暢淋漓的海底大戰,只有親自去看了才知道!


影視口碑榜


對於《海王》能不能成為dc的翻身之作,我是這麼認為的。

首先《海王》的特效團隊是好萊塢很有名的工業光魔製作,這部電影的優秀特效也是大家為其拍手叫好的原因,甚至被譽為地球版的《阿凡達》。

其次劇情來說複合原著,這令原版漫迷十分中意,片中打戲有很注重真實感,這是本片的優秀之處。

還有女主也是十分的美豔動人,漂亮的很。從演技和顏值身材上甚至超越了很多英雄電影的女主。

《海王》這部電影在沒上映之前就獲得了最佳特效獎,觀眾們對影片的期待值也是很高的,上映之後並沒有失望也是這部影片贏得大眾肯定的原因之一。

上映之初,豆瓣評分8.3,雖說是爆米花電影,但是片子兩個小時,也沒有讓人覺得十分無聊,節奏把握的很好,這不得不說溫子仁導演的實力了。

雖然最近幾年dc版的英雄電影,超人和蝙蝠俠系列沒有帶給觀眾一些新的感覺,反而讓人覺得再炒冷飯,相比漫威的英雄電影一部超過一部,甚至有撲滅了dc英雄電影的態勢。

介於前期上映的《毒液》口碑很差,這次dc的《海王》絕對是捲土重來的強勢之作,dc在今年又搬回了一票。





樂魚視野


《海王》不是DC的“翻身仗”,它只是讓DC重新做回自己。

全片單線敘事,放棄了DC這幾年的深沉路線,讓整部電影簡單明快,通俗易懂。不斷穿插的打鬥和海王自帶的BGM,讓人有一種重回《神奇女俠》的感覺。從觀影體驗上來講,可以說很流暢了。

男女主的選角也相當成功。傑森·莫瑪飾演的海王,應該是新世紀以來第一個無時無刻不散發著雄性荷爾蒙的主流超級英雄。隔壁漫記的錘哥和他比起來,簡直就是個小老弟。

安柏·赫德扮演的湄拉,將原著“莽妹子”的形象還原的很好。作為同同樣是紅頭髮的超級英雄,湄拉多了幾分俏皮,妙不可言。

導演溫sir就更不用多說了。海洋的壯闊瑰麗和深海的恐懼被他玩出了花,完全塑造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另一種方向。特效就是奔著新設的奧斯卡獎去的。

但是,對於一個DC粉絲來說,許多設定不僅脫離漫畫原著,甚至和之前的電影線,都有所脫離。雖然知道不破不立,但總歸難以接受。我是不會三刷的。

總的來說,值回票錢。如果DC老老實實先從獨立電影開始拍起,不急於構建宇宙。說實話,打持久戰,隔壁除了小蜘蛛,沒一個能打的。(手動狗頭)

不接受反駁 ,錯別字多多見諒,大家晚安。

(補一句,當前DC電影和漫威電影在體系和製作流程熟練上相較還有一定距離。DC電影目前還沒有能力把漫威電影當作自己的競爭對手。而是要踏踏實實,發揮自身優勢,不斷用佳作去彌補這些年走的彎路。期待將來能看見更好的DC電影)




Aaron丶小小雷


難,成功還得一步一步來,像這樣的領域,想要通過一部電影來翻身,不顯示,為什麼?

漫威的電影已經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漫威宇宙不是白叫的,其中的很多,都是我很喜歡的,很多英雄其實已經不僅僅是英雄了,更多的已經被塑造為了神,只不過還稱呼為英雄,人們欣賞的就是這個神奮鬥的過程,炫目的特效(6皮6皮),精彩的打鬥(感覺都是中國武術的路子),出乎人意料的情節(唉,李老爺子),正確的世界觀(保護地球,保護地球,地球萬歲!)這一切,都構成了其特色的點,所以,迎合瞭如今觀眾的審美觀念和消費觀,我花錢,看的爽就夠了。

反觀DC,講真,觀看蝙蝠俠,就感覺是硬直的男孩子鏟奸除惡,爽是很爽,就是感覺沒有漫威的大場面,所以視覺衝擊要少一點,當然,各有各的可取之處,作為觀影者,這一類影片,看時能過癮,看過能回味,就很不錯了。

至於翻身,慢慢來,不著急^ω^



賤南短視頻


不愛找電影資源的我給大家推薦一個微信公眾號:不流淚情書(vip電影免費高清)

大學一直在用的,安利安利,真的很贊!

q

沒記錯的話包括彩蛋在內電影只口頭提了一次和dceu有直接關聯的詞,這顯然不是導演一個人就能做主的。隨著《沙贊》《猛禽小隊》《小丑》這些邊緣項目的確立,《閃電俠》獨立電影停擺,蝙超又極有可能換人,華納對dceu進行大幅調整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我覺得這種情況下《海王》沒必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

因此溫子仁面臨的最大挑戰並不是如何一人力挽狂瀾拯救dceu死魚般的口碑,而是怎樣將這樣一個龐大、離奇,史詩級的水下傳奇展現給什麼都見過的觀眾。

亞特蘭蒂斯的本質是一個「高魔」世界觀,“高魔”沒什麼了不起,這二十年來誕生過無數質量參差不齊的奇幻作品,但漫改電影其實一直在迴避它。MCU十年時間裡幾乎沒敢動,就連《奇異博士》這種正中靶心的對口題材也採用了剋制與轉移概念的方法取巧,把寶押到未來十年的第四階段,更不用說起步晚且揹著沉重包袱的dceu了。

然而今天我們看到的《海王》不僅沒有縮卵,還迎難直上,並且玩得超嗨!因為時間線是在正聯之後,所以起源穿插在前一小時左右當閃回,雖然粗暴了點兒但好處是沒有拖節奏。當你在想兩個半小時的片子你丫急什麼的時候,影片中段立刻轉入類似七十年代經典探險作品那種動作輕喜劇的歡脫,地面上的橋段雖然不多,卻足夠成為承上啟下的調劑。

最令人驚歎的是後半段。恐怖片導演拿了大錢後可能爆發出的能量我們是見過的,想想山姆雷米,彼得傑克遜這些大神吧。一浪高過一浪的奇觀陸續登場,溫導控制氛圍和調動情緒的才華充分融入到畫面與音效當中,讓你來不及睏倦和走神兒。哦不對,我走神了,因為我忍不住給片子算賬,難以相信這只是部投資了1.6億(感謝評論區朋友告知,THR最新的消息說成本是2億)的超級英雄電影,要知道幾個月前同是華納同是深海背景的《巨齒鯊》還花了1.3億呢,《海王》的視覺衝擊力至少強它十倍。很抱歉,除了片方使用了ILM和scanline的跨店購物津貼,或者導演每天晚上自己回家渲染我實在想不透。

當然,這依舊是個簡單的故事,臺詞和藝術細節也不太禁得住推敲。但今人欣慰和欽佩的是,它沒有被電影宇宙、社會思潮亦或競爭對手等任何自身以外的東西綁架和扭曲。它出色而誠懇地講完了原來畫在一本小冊子上的熱血神話,又保留了聖誕電影不變的圓滿與溫情。

我可不會說華納DC的前人們給我跪著記筆記之類的傻話,但我希望從此以後,他們能從尷尬的陰霾中走出來,重新找回創作的激情與平和的心態。


沒有故事的甘同學


不能,《海王》在主線的電影劇情上面,跟大部分超級英雄電影沒有什麼差別,無非就是發現自己有很牛X的能力,然後使用它,解決反派的故事。觀眾都審美疲勞了。


溜達雞的生活


這是必須的,溫子仁作為底層出身的導演很擅長講故事,也有《速度與激情7》這類大製作的經驗,他自己講過,拍攝環節大同小異,就是資金使用,場面調度,輿論壓力等不同。這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口碑票房雙贏,用不好會被粉絲噴死,目前看他完成的很好,1.6億美金拍成這樣,很多導演做不到,這是一部典型的英雄成長史,也很符合好萊塢主流價值觀,傑森·莫瑪,艾梅柏·希爾德,妮可·基德曼這些演員都是好身材,高顏值的代名詞,特效美輪美奐,值得觀看,預計總體票房與毒液持平,成為dceu最賺錢的電影,當然也是最佳口碑的電影。


軌道電影


在各位影視領域和文化領域創作者精英面前,不敢班門弄斧,更不敢高談闊論,留給他們去點評吧!


我行我素狂野世界盃


昨天晚上到萬達看MX4D,細節好評,場面震撼,激情打鬥,科技特效為觀眾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海底世界,特別是海底怪獸,同時看到了很多的中國元素,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