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為什麼只有總理,沒有國家總統?

柵子門二東


這個得從加拿大的歷史和政治體制說起。

“加拿大”一詞源於印第安語的“Canada”,意為“群落”或“村莊”。在16世紀的時候,加拿大淪為英法的殖民地。英法戰爭後,加拿大於1763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1867年,英國將加拿大省、新不倫瑞克省和諾瓦斯科舍省合併為一個聯邦,成為英國最早的自治領,此後,其它省也陸續加入聯邦。

1926年,英國承認加拿大的“平等地位”,加拿大始獲外交獨立權。

1982年3月英國上院和下院通過《加拿大憲法法案》,4月法案經女王批准生效,加拿大從此獲得了立法和修憲的全部權力。

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國會通過新憲法,加拿大事實上從英國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地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浪潮,英國被迫調整了和殖民地之間的關係。1926年“英帝國會議”的帝國內部關係委員會提出,英國和已經由殖民地變為自治共和國的一些國家是“自由結合的英聯邦的成員”“地位平等,在內政和外交方面互不隸屬,唯有依靠對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統一在一起”。這是“英聯邦”概念首次提出。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從法律上對此予以確認,英聯邦正式形成。


英聯邦是一個國際組織,由53個獨立主權國家和屬地組成,英聯邦前元首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兼任,2018年4月21日,由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擔任英聯邦元首。同時,查爾斯元首還兼任英聯邦內16個主權國家的國家元首。但這個元首隻是名義上的,象徵性的,並沒有實權。英聯邦元首任命16個總督代表他分別監管這16個成員國。但是,這個總督名義上是查爾斯任命的,實際上是成員國政府推薦的,查爾斯只是批准就行了。而且,這個總督也是名義上的,沒有什麼實權,實權都掌握在國家總理手中。


加拿大屬於英聯邦成員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所以,加拿大隻有政府總理,而沒有總統,加拿大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查爾斯,最高領導是查爾斯任命的總督。其他的如澳大利亞,印度,馬耳他等國也一樣。


三開其口


為什麼加拿大隻有總理,沒有總統?這裡不得不提到當今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存在的兩種政治體制,一種是民主共和制,另一種則是君主立憲制。

總統只是存在於共和制國家的一種職位,這種政體的國家總統是國家的元首,在某些國家,總統還是政府的首腦。

加拿大之所以沒有總統,是因為加拿大實行的政治體制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這種政治體制最明顯的特徵是:議會是國家真正的權力中心,議會產生總理,總理組建內閣,內閣受到議會的監督,內閣的某項法令需要經過議會的批准才能生效。在這種政治制度下,總理是政府首腦,具有實權,而作為國家元首的君主雖然名義上代表國家,但是沒有實權。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好奇,加拿大有國王嗎,怎麼沒聽說過?實際上,加拿大作為英聯邦的成員國家之一,它的君主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因為加拿大距離英國隔著一個大西洋,於是女王便委派一名總督在加拿大代替自己來行使國家元首的職責。一般來說,總督的產生必須由加拿大總理提名,再由女王任命才會生效。

現任加拿大總理為賈斯廷·特魯多,他為加拿大前總理皮埃爾·特魯多的兒子,賈斯廷·特魯多於2015年在加拿大聯邦大選中贏得多數席位,並出任總理。

2017年7月,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提名朱莉·帕耶特為加拿大新一任的總督,該提名經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批准後生效。


環球網


加拿大給英國當奴才有三百年左右了,現還在繼續,加拿大國家最高權力象徵總都,沒有權力,但歸英皇封,實權掌握在總理手裡,所以每次大選都是選總理。從二戰結束後,加拿大又多了一個主人,美國,現在加拿大要聽兩個主人話,目前,加拿大服從美國比英國要強多了。


柳暗花明9093


加拿大是君主立憲,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英國女王還是澳大利亞,新西蘭,百慕大等地的元首,因為這些地區曾經是英國的領土,他們各個領地都實行君主立憲,都尊英國女王為元首,英國國王也沒什麼權力,就是一尊菩薩而已,老百姓愛戴女王,可權力都在首相或者總理手裡。


龍行天下49029827


因為加拿大自古以來是英國殖民地,後來獲得順理成章的作為英聯邦國家,英聯邦國家是奉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的,在成員國內雖然派駐總督代表英國女王行使一定權利,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變化其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其實際權利!所以加拿大是沒有總統的!


龍行天下2000


其實總統是榮譽稱號,實權在總理。


時代列車2


英聯邦國家,哪個國家有總統?新西蘭?澳大利亞?等等,有嗎?


PEAK11159465661


美國人替它們當總統了。


手機用戶6439631020


因為加拿大是美國的置民地,美國人是它主子,美國總統就是它的總統


愛的就是你60535


加拿大原來是英國殖民地,現在是美國的附庸,自己當不了自己的家,所以沒有元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