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尋跡~渡口

人們生活在江邊,需要外出,需要到河的對岸或者更遠的的地方去,除了依靠橋之外,就是靠渡船。在姚江上,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渡口,據記載最多的時候有渡口五十多處,宋寶慶《四明志慈溪津渡》就記有黃墓渡、李溪渡、青林渡、任家渡、鸛浦渡、丈亭渡、蜀山渡、城山渡、車廄渡等,在寧波城區,還有東渡(桃花渡)、西渡等。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工具的變化,近幾十年來,古渡不斷減少,市區青林渡、餘姚的蜀山渡、車廄渡退出了歷史舞臺。目前在使用的少數幾個渡口,估計過不了多久也將逐漸消失。

姚江古渡,悠悠千年,承載了多少記憶,講述了多少故事,記錄了多少歷史。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姚江,去親近古渡,去捧讀古渡,去欣賞姚江古渡的曾經輝煌。

河姆渡——燦爛文明渡千載

河姆渡是姚江上的一個渡口,原名黃墓渡,位於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清人方欽華寫有《黃墓渡碑記》,記有“吾邑前江之水由丈亭歷西渡直抵郡城之北,其間之以渡名者凡九,而黃墓渡居其一。”碑記還記述了當年渡口的繁忙:“冠蓋往來而遊人絡繹,以致山人木客村農販夫之問渡與此,日凡千百輩”。河姆渡口有一塊石碑,上有《黃墓渡考》:“河姆渡,書稱黃墓渡,以南岸覆船山傳有黃公墓而著名。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曾居夏,號夏黃公。漢初與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裡季隱於商山,俱高年皓首,史稱商山四皓。黃公又避地甬東,卒葬於此。渡口設亭以便過往而資憑弔。”黃公避地的“甬東”,據說是就是奉化的黃賢村。先是稱“黃墓渡”,也許鄉人不知“黃墓”為何物,也許因讀音相近慢慢地,“黃墓渡”後來就成了“河姆渡”。

姚江尋跡~渡口

河姆渡

1973年,在河姆渡村考古發現了河姆渡文化遺址,原來它是我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疊壓著四個文化層,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幹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全面反映了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也說明了新石器時期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文化。河姆渡遺址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記載,幾百年前甬江出海口在鎮海三官堂一帶,東海潮水通過甬江上溯姚江,能直達餘姚城區。那麼,幾千年前的河姆渡先輩們枕河而居,一定可以看到姚江水的潮起潮落,晚上,他們定能聽到姚江的陣陣濤聲。

姚江尋跡~渡口

上古獨木舟

遺址博物館裡陳列著河姆渡人制造的幾支船槳和小木船的殘片,還有那艘復原的獨木小船。可以說,那條小船就是中國最古老、最原始的渡船,而河姆渡應該是我國現存的歷史最悠久的古渡口。

車廄——厲兵秣馬憶勾踐

車廄,位於餘姚城區東南17公里,現屬河姆渡鎮。車,指的是古代戰車,廄,指的是馬棚。我們一聽這個地名,就知道它應該與軍隊、與戰爭有關。一讀《讀史方輿紀要》,果然如此,書中卷九十二記有“車廄山,縣西南(注:指原慈溪縣城慈城)四十里,昔越王勾踐置廄於此,停車秣馬,遺蹟猶存。今設車廄驛,有車廄渡,去府城六十里,西去餘姚縣亦六十里。”在《會稽記》、《名勝志》、《雍正浙江通志》、《光緒慈溪縣誌》等史志“車廄山”條下也有類似的記載。

據《國語》記載,當時越國“勾踐之地,南至於句無,北至於御兒,東至於鄞,西至於姑蔑,廣運百里。”當時,越王勾踐為了向吳國復仇,選擇車廄作為軍事基地,在那裡秘密地馴養戰馬,製造戰車,為提高越國的軍事實力,以便消滅吳國,進而稱霸中原。車廄依山面水,山岡平坦,草木葳蕤,養馬有水草,造車有材料。勾踐選擇車廄作為軍事基地是很有眼力的。由於復仇意志堅決,訓練軍隊有方,加以攻戰策略的正確,經過一番激戰,最後終於滅亡吳國,報了大仇。正如清代詩人葉錫鳳詩中所說:“越王勾踐霸中州,一洗當年石室羞。悔殺夫差請成日,不教江畔牧驊騮。”

《寶慶四明志》就有車廄渡的記載,是南宋十四渡之一。《寶慶四明志·慈溪》:車廄渡 縣西南四十里。

《光緒慈谿縣誌》:車廄渡 縣西南四十里(《寶慶志》),車廄渡夫一名(《嘉靖府志》),按此渡有義船、義田,乾隆五年刻石為記,漫漶不可讀。渡南十七都外一圖,渡北十六都七圖。官設夫一名,歲給銀一兩五錢(《賦役全書》);乾隆五年裡人馬在功集捐置田四十畝、渡船二隻。

《餘姚市志》:餘姚鎮東26公里,1978年,車廄渡槽橋建成,渡廢。

姚江尋跡~渡口

車廄渡舊址

春秋時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無義戰時代,越國一度被吳國所打敗,但越王並未就此喪失意志,而是臥薪嚐膽,刻苦自勵,任用范蠡、文鍾等能臣,整頓國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轉弱為強,滅掉吳國,稱霸諸侯。車廄正是越王勾踐厲兵秣馬之地,是復國雪恥的立足點,所以後人每每經過這裡,都會面對這段歷史,頓生無限的感慨。

清人釋實振寫過一首《車廄江懷古》:

大江潮落候,岸岸泊行舟。

市散村煙合,日斜渡艇浮。

蒼松九里碧,紅葉一天秋。

霸業消沉久,室將殘廄留。

這詩中“岸岸泊行舟”、“日斜渡艇浮”,寫出當年古渡的繁忙,“霸業消沉久,室將殘廄留”則寫出了對臥薪嚐膽、稱霸諸侯的勾踐的憑弔和緬懷。

如今,我們在車廄再也看不到渡船的往來了。但是,我們如果站到車廄山上,我們可以一覽姚江,看江水滔滔東去,可以想象出勾踐在姚江畔扶犁耕種的場面,還可以想象勾踐的士兵在訓練的吶喊聲和戰馬的嘶鳴聲中衝鋒向前的身影。

城山渡——千秋興

姚江尋跡~渡口

城山渡

衰見句章

城山渡,南岸為餘姚市大隱鎮城山村,北岸是江北區慈城鎮的城山渡村和王家壩村。

在城山渡渡口的亭子柱上,有一幅對聯:“堯舜江畔,歷代古亭映河山;越郡野渡,千秋遺蹟憶句章”,署名為村叟李寶堂撰聯。在對岸的三勤渡口,也有一幅對聯,寫著:“禹王生石紐鑿塗山通寧波,古會稽句章城勾踐遷紹興”。那麼,這個渡口與句章城、與勾踐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句章之名,始見於《史記東越列傳》,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遣橫海將軍韓說出句章,浮海從東方往(擊東越)。”意思是說,武帝派遣將軍從句章出發,渡海到台州一帶打仗。宋寶慶《四明志》記有:“古句章縣在今(慈溪)縣南十五里,面江為邑,城基尚存,故相傳曰城山,旁有城山渡。”據史志記載,句章城始建於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勾踐24年),為越王勾踐所築。《十三州志》載“越王勾踐之地,南至句餘,其後並吳,因大城句餘,章伯功以示子孫,故曰句章。”“章”,就是表彰的意思。周元王四年,勾踐滅吳,周元王賜勾踐胙並命以“伯”,越王稱霸,勾踐為向子孫表彰滅吳封伯之功,將原越之南方邊地句餘擴大而改句章。

姚江尋跡~渡口

勾章古城考古現場

根據這些記載,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古句章城為越王勾踐於公元前472年所建,為句章縣治。當古句章城作為越國在浙東的重鎮時,今天的寧波市區還是一塊海潮出沒的不毛之地。據說當年的城山渡,旁邊還有句章港,是戰國時期全國五大港口之一。作為越國的海防要塞,港口東距三江口四十餘里,西去當時越王停車置廄、秣馬厲兵、囤積糧草的軍事基地車廄二十餘里。晉代時,句章城漸趨荒廢,人煙日稀。東晉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東晉孫恩的起義軍攻破句章城,歷經八百七十二年的縣城化為廢墟,縣治被迫遷到小溪(今鄞江橋)。

清人胡亦堂過城山渡時,當年戍守的士兵早已不見,看到的只是一望無際的蒿萊荒草,他無限感慨,寫下了《城山懷古》:

聞昔句章縣,江城面水隈。

如何雞犬地,一望盡蒿萊。

潮汐無時歇,風帆此道開。

當年戍守者,憑弔有餘哀。

邵家渡——梁祝化蹀傳千古

姚江邵家渡,位於海曙區高橋鎮,現在還在使用。邵家渡的南岸,就是晉代梁祝墓冢和梁山伯廟古遺址所在地。

梁祝故事起源於東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北宋大觀元年(1107)明州知府李茂誠所撰《義忠王廟記》(又稱《梁山伯廟記》)記述“後簡文帝舉賢,郡以神應詔,詔(梁山伯)為鄮令”,是最早記載梁祝故事的碑記,宋代張津在《乾道四明圖經》中稱:“義婦冢,即梁山伯、祝英臺同葬之地也,在(鄞)縣(西)十里‘接待寺’之後,有廟存焉……。《四明圖經》是最早記載梁祝故事的地方誌。明代黃潤玉在《寧波府簡要志》中又說:“義婦冢,縣西十六里。舊志,梁山伯、祝英臺二人少同學……後梁山伯為鄞令,卒,葬此,英臺道過墓下,泣拜,墓裂而殞,遂同葬焉。東晉丞相謝安奏封為‘義婦冢’。”

姚江尋跡~渡口

邵家渡

據眾多史料記載,梁山伯為東晉人,與祝英臺三載同窗,曾為官於寧波鄞縣(即現今鄞州區)縣令,後因治理姚江積勞病逝,遺命安葬於高橋九龍墟。

邵家渡旁現有梁山伯廟,初建於公元397年,文革期間遭破壞,如今在保留原址原貌基礎上恢復興建。

歷史上,梁山伯廟吸引了無數痴情男女成群結隊前來尋蹤覓跡,祭拜觀瞻。每逢春秋社賽,更是盛況空前。“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這句廣為流傳的鄉諺,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追求。1997年,梁山伯古墓遺址和出土文物在梁祝公園被髮掘。如今,在梁祝故事的發源地,建成了以梁祝愛情故事為主題的梁祝文化公園,是全國第一座大型的愛情主題公園。

我們今天如果坐在這條渡船上,想想梁祝故事中梁山伯因治理姚江積勞病逝的故事,多少能帶給我們一點有益的啟示。

大西壩渡——運河亭津惠民生

大西壩渡初稱“藍公渡”,後來才俗稱“大西壩渡”,位於海曙區高橋鎮高橋村,始建於宋代,據記載,大西壩為南宋狀元時任慶元(寧波)郡守吳潛規劃而築,大西壩渡也在這個時候建成。

大西壩,南北向跨於大西壩河,北側瀕臨姚江江面,是控制姚江和大西壩水位的重要水利設施和內河船舶進出姚江的必經之路,宋代稱西渡,元延祐年間曾稱西江渡,元至正年間又稱西渡關,別稱西津。自北宋初期運河形成以後,由於姚江下游乘潮行船多風險,所以一般都是通過內河過西渡(西壩),入餘姚小江(慈江)至丈亭,再候潮往姚江上游過餘姚進入上虞境內。姚江南岸河網水來自四明山、大隱山脈,為農業灌溉淡水,河口都設堰或碶,與隨潮漲落的姚江存在水位差,船隻入姚江必須過壩,由於西渡設過壩設施,就成為杭甬運河的要津。

目前,船堰還在,但已徹底廢棄,與船堰並列的水閘也還在。大西壩渡渡口,早年分別建有中亭、下亭作候船之用,幾間舊屋今猶在。

姚江尋跡~渡口

大西壩渡作為甬杭運河重要關口,史書記載官府曾多次撥款維修以保持其暢通。宋開慶《四明續志》記有“西渡堰,堰東距望京門二十里,西入慈溪江。舳艫相銜,上下堰無虛日,蓋明越往來者必經由之地。淳祐間,稍加葺治,未幾,堰復壞。寶祐六年八月,大使丞相吳公給錢五千七百三十九貫五百文,委司法趙良坦同副吏許樞監蒞修築,伐石輦材,費一出於公所,濟博矣。”文中記載的“舳艫相銜,上下堰無虛日”,是說西渡船隻排隊過壩,每天都十分繁忙,充分彰顯大西壩渡在歷史上作為要津的重要地位。

據民國《鄞縣通志》所載:“西渡,縣西北十一公里,六區高橋鄉,濱姚江西岸,為往慈溪要津,《寶慶志》作西江渡。”可見,大西壩渡也稱西江渡,最晚在宋寶慶年間(1225—1227)大西壩渡已經存在。

今在大西壩北側姚江邊,有大西壩渡,河岸為水泥砌築。筆者在大西壩閘門以北的大西壩河入姚江口河道東側,見有一段由巨型條石砌築的斜坡,寬約一米,位於水泥壩堤以下,高約二米,長約百米。其外側還有整齊的木樁排列。可見,早年的渡口遺蹟尚存。

現在張家村渡口對岸小西壩南側河岸可伸入姚江的渡口遺蹟,由此可以認定,大西壩渡當年的渡船是來往於大西壩與小西壩之間。2014年大西壩渡停運。

丈亭渡——文人墨客聚一亭

丈亭渡位於餘姚城區東部,距餘姚城區14公里。清雍正《慈溪縣誌》還記有:“丈亭,縣西四十五里,夏侯會先地誌雲:丈亭,乃老尉廨宇,方築丈室,故名。舊時慈江、姚江分流處有石磯十七、八丈,上築方丈室,為老尉懈宇,故稱‘丈亭’。”

丈亭為會稽、明州兩府水陸通道上的重鎮。丈亭鎮南的三叉江原稱慈溪大江。史記:大江,源發於紹興餘姚之太平諸山,至丈亭分而為二,前江(即姚江)由車廄歷西渡經郡城(寧波)之北至大浹口入於海;後江(即慈江)舊直貫縣城由驄馬橋出東郭。

縣誌記錄了古代丈亭渡的存在,而古代文人描寫丈亭渡的詩篇更具體生動地記錄了古代丈亭渡的生存狀態。

南山明,北山明,中有長亭號丈亭,沙邊供送迎,東江清,西江清,海上潮來二岸平,行人分棹行。

這是一首樂府詞,它吟唱著昔日丈亭渡口人們送往迎來、船隻候潮而行的繁華與輝煌。

明代慈溪人王淮的《丈亭渡》詩寫道“舟人候潮至,飯罷即揚舲”,是說當年海潮直灌丈亭一帶,每日潮漲潮落,航船必須候漲潮而行。宋代著名詩人陸游曾多次往來於紹興與寧波之間,在一首《發丈亭》詩中,也寫到“姚江乘潮潮始生,長亭卻乘落潮行”,看起來,落潮時分,船依著潮水的退落而向下遊進發,船家可省去不少力氣。“參差鄰舫一時發,臥聽滿江柔櫓聲”,從陸游的詩句中,我們也約略可以看見船舫參差的場面和聽到滿江的“柔櫓聲”。

丈亭渡口,肯定也發生過許多有趣的故事,像清代書法家、史學家姜宸英寫過好幾首丈亭詩,有一次,他已年邁,“浪遊兩鬢斑星星,病後髭鬢白數莖”,在丈亭渡口竟偶遇一位鄉親,“衰早鄉親逢不識,隔船呼問卻相驚”,直到隔船呼問,才驚奇地認出老鄉。讀到這裡,如此鄉親相見相認的驚喜場面,彷彿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姚江尋跡~渡口

由於丈亭渡的存在,丈亭在元朝開始形成集鎮。明清時代,丈亭就是一片江南水鄉的美景,江中魚躍水面,岸邊雁飛沙灘,渡口舟來人往。“倚棹東風日已曛,林邊花影映波紋。江從西轉三叉合,潮自東來二派分。渺渺浪花催舟子,茫茫煙樹護晴雲。更堪一曲漁郎笛,驚起沙頭宿雁群。”鄭循的《泊丈亭》詩即是當年丈亭的寫照。

如今,隨著社會發展和現代交通工具的變遷,丈亭古渡口日益冷清,曾經繁榮已成為過去,但作為歷史文化,它將成為我們長久的記憶。

曾當過鄞縣令的宋代詩人王安石寫過一首《泊姚江》:

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

喚取仙人來住此,莫教辛苦上層城。

半浦渡口,雅稱鸛浦古渡,在半浦村南,對岸浦灣是鄞州高橋岐山村的一自然村,此地通航久遠,口傳正式通航是清代咸豐年間,竊以為這樣的地理位置,民間擺渡是一直存在的,半浦村有多古老,渡口也有多古老。半浦渡口至今仍在發揮重要作用,只因姚江在此一帶甚寬,未建供鄉人來往的橋樑,往返半浦與岐山兩地,不依靠渡船,附近只有一座瀋海高速跨姚江大橋,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通途,要麼到青林灣的江北大橋去繞,就是自己有車,起碼也得半天。

姚江尋跡~渡口

姚江尋跡~渡口

半浦一邊的渡口有石制天燈遺蹟,天燈石柱高3米多,頂上置飛簷石龕,舊時夜間點油燈,有照明兼航標功能,現已破殘,裝了一盞電燈,不過,像這種鐵皮搪瓷的圓蓋路燈,用的是瓦數不高的白熾燈泡,盛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夜裡朦朦朧朧一片昏黃,看上去也有一點古舊的風貌。

對岸鄞州浦灣一邊的渡口有一亭一廟,亭子裡供奉的是半身浮雕的大苦大難救世主觀世音菩薩,一旁的小廟貌似關門的時候多些,未能看個究竟。浦灣渡口離村莊有一段路,所以渡口周圍多了一些野趣,江邊的蘆葦長勢很旺,舉手都夠不到蘆花,靜境裡驀然從江岸的草叢裡飛出一團白雪,吃了一驚,展翅才看清是一隻白鷺。

青林渡——西出明州第一渡

青林渡被稱為古時寧波“西出明州第一渡”。青林灣的案名大抵也就由此而來。位於肖甬線跨越姚江的鐵路大橋西側,青林渡公路大橋之東,現屬寧波市江北區莊橋顏家村。

姚江尋跡~渡口

順著歷史的記憶,我們去探詢古時青林渡的繁盛--姚江溯流而下,經河姆渡、城山渡、青林渡、鹽倉渡、桃花渡等古渡口,經灣頭折向東南,與奉化江合流匯成甬江,東流入海,托起了寧波的航運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 青林渡,上聯腹地下通海洋,無論趕考或經商人士都是從這裡出發,呈現一派“……寧慈士商往來,必由青林,絡繹不絕……”“西出明州第一渡”的景象! 通過青林渡,古時多少寧波人懷揣著夢想與對故園的眷戀向北方出發,去尋找並實踐他們各自的夢想。若干年後,他們中的很多人功成名就後衣錦還鄉,又由青林古渡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

寧波市內四大渡口

處於“大運河”東南端的寧波,早在宋代,就已設置(建造)了東渡和桃花渡,以方便溝通奉化江和姚江兩岸的水系;到了明清時期,寧波的渡運已非常普遍了,渡口曾達到50餘處。其中寧波市區“四渡”曾發揮過很大的作用,這“四渡”就是:東渡、桃花渡、鹽倉門渡和周宿渡。

東渡,又名“大道頭渡”,置建於奉化江出口處,自宋代以來,它就成為寧波城區通往江東的主要渡口,到了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寧波建起了浮橋之後,東渡就慢慢地被廢棄了。

桃花渡,就在今天新江橋附近,宋代以來成為姚江通向江北岸的主要渡口,它的命運同東渡一樣,也在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因為浮橋的建成而遭棄。看到這裡你估計在想會不會有桃花運:)

鹽倉門渡,又叫和義渡,位於餘姚江對岸的鹽倉門渡。為何又叫其和義渡呢?這是緣於它置建在和義路濱江畔(即今天和義路濱江公園一帶)之故。鹽倉門渡作為寧波城區過姚江至江北的主渡口之一,曾經不失為一處熱鬧之地。不過,自新江橋建成以來,來往過客、小商小販們大都改走新江橋,畢竟擺渡過江需要等候,有時等候的時間還比較長,大家急著趕路或辦事,就都上新江橋,而不下“渡”了。隨著鹽倉門渡過客的日益減少,它也自然地被廢棄了。

周宿渡就是以“周宿渡”這個地名而起的(渡口名),位於今江東南路之上。自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起,周宿渡就成為寧波城區過奉化江往鄞縣南鄉的主渡口,到1985年興寧橋建成後,它也就廢了。

“山如碧浪”、“水似青天”,在他眼裡,姚江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姚江是如此的吸引人們的眼球,他甚至還想把仙人也請到姚江來住。姚江是美麗的江,散落在姚江邊上的古渡則是姚江上一串熠熠生輝的耀眼明珠。雖然這些古渡有的已經消失,有的正在消失,但不管怎樣,悠悠古渡跨越了千年歷史,它是豐厚的姚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姚江古渡,將永遠地留在我們的記憶中。

此外還有很多渡口,自西往東跨姚江的渡口分別有:

餘姚城西:

1、 夏巷渡:北渡口斗門孟家村----南渡口肖東夏巷村。

2、 史家渡:北渡口斗門毛家村----南渡口肖東史家村。

3、 菁江渡:北渡口斗門菁江渡村----南渡口肖東廿六房村。

4、 羅家渡:北渡口豐南羅家渡村----南渡口長豐小胡家村。

5、 七里浦渡:北渡口豐南七里浦村----南渡口長豐史家村。

餘姚城東:

1、 下陳渡:北渡口雙河下陳渡頭----南渡口明偉下陳渡村。

2、 姜家渡:北渡口雙河咸池村----南渡口明偉東姜村。

3、 蜀山渡:北渡口雙河蜀山村----南渡口陸埠下牆門村北。

4、 虞公渡:北渡口匯頭前莊村南----南渡口陸埠下方村北。

5、 郭姆渡:北渡口丈亭下齊塔村南----南渡口陸埠十二房村。

6、 鄭家渡:北渡口丈亭鎮集市口----南渡口沿江鄭家渡村。

7、 蓮木渡:北渡口羅江鄭家村----南渡口車廄東澄村。

8、 河姆渡:北渡口羅江郎墅橋村----車廄河姆渡村。

9、 城山渡:北渡口寧波江北區乍山村----南渡口大隱城山村。

中國文史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國鑑湖》第四輯。

《四明談助》(增訂本)[清]徐兆昺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