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局?!股東損害找誰賠?


出局?!股東損害找誰賠?

1

今日市場的成交量創出了自熔斷以來的新低。而扣除熔斷因為提前閉市帶來的非正常交易量的話,那麼今日的成交量實際上是創出了2014年7月21日以來的新低!這意味著,四年來,雖然我們的上市公司增加了1500多家,但是市場上能夠交易的錢就這麼多,在總股本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平均每股價格必然是大幅下滑。

今日盤中多空雙方似乎都無心戀戰,畢竟焦點事件還是沒有結果。這件事的走向是否會影響經濟或是行業的走勢,還是需要觀察的,畢竟雙方可博弈的空間非常大。未來的結果相當難以預料。

雖然港股盤中一度因為中美雙方出現的再次溝通情況而大幅的走高,不過A股似乎更加遲鈍,沒有明顯的表現,午後還一路下滑,一直到快收市的時候才有所回升。

2

今日最想說的是ST長生的出局命運!收市後,*ST長生(002680)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事先告知書》,深交所擬對公司股票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在國家其它監管部門早就做出天價處罰後的快兩個月的今天(上次處罰91億元的時間點是10月16日),今日證監會的處罰才姍姍來遲,無非就是市場禁入,以及對公司60萬元以及對個人30萬元的頂格處罰。

相關處罰書顯示,證監會決定:對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高俊芳、張晶、劉景曄、蔣強華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張友奎、趙春志、張洺豪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20萬元罰款。此外,證監會決定對高俊芳、張晶、劉景曄、蔣強華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張友奎、趙春志、張洺豪採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

都是一些例牌的處罰,不知道為啥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公司造假已經有國家藥監局的定論了,所以公司處罰應當是很快的,無非就是分清具體當事人的責任,但是主要領導頂格處罰也應當沒有什麼疑問吧?

3

通常來說,由於涉及到人員是否犯法的問題,又不是殺人放火的刑事犯在逃案件,慢一些、仔細一些,嚴謹一些,也就少失誤一些,是沒有什麼可以批評的。但是這個事實如此清楚的事情,在國家層面的處罰都完成之後,部委的處罰如此滯後實在令人不解。

處罰如此滯後,帶來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現在公司不但已經被國家罰款91億元,還因為摘掉了高科技的帽子,要把此前享受了很多年的優惠稅收少收了的稅補齊!這樣,如果法院執行起來,按照法定的清償順序,只怕最後開出的罰單,裡面的罰款已經無法落實了。畢竟公司去年的總營業收入最高才15億元,總資產也才40億元左右,要交這麼多錢,不知道如何能落實?

更令中小投資者擔心的是,幾個執法部門已經把這個出了事情的公司吃光抹淨了,二級市場上,因為公司虛假的經營業績而上當受騙的投資者的損失誰來賠?

這家公司出事前,即7月13日之前的7個交易日,換手率達到109%,因此理論上可以認為,這個期間的平均價格是最終被套牢的投資者的平均價,以最高27.12與最低20.2的平均計算,即為23.66元,之後經歷32個基本無量的跌停,一直跌到3.11元才打開跌停板,當天換手率達到37%,這意味著有近四成的投資者每股損失20.5元!由於之後該股變成ST,加上已經只剩3元多,每天的漲跌價格不大,按之後完成換手率百分百區間的平均價3.3元計算,事發前的投資者平均每股虧損20.36元。

按照平均每股大約20.4元計算,4.04億流通股股的股東,總共虧損了82億元!按該公司的季報平均每戶持股22042股來計算,中小散戶平均每人損失約44.95萬元!

如此之高的損失,究竟誰來賠呢?在成熟市場,這樣的公司能夠不用賠償投資者的損失一退了之嗎?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今後的A股誰還敢來投資?騙了等於白騙,國家在沒有受到任何損害的情況下,反而意外得財91億元,而支持企業發展、投入全部身家支持醫療事業發展支持實體經濟的投資人與機構,卻只能自認倒黴?

每一個投資者都應當嚴肅認真地考慮這個問題,因為,你根本無法知道,下一個受騙上當的投資者是不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