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壇有哪些稱得上殿堂級的歌手?

大岔姐


王傑老師能稱的上這個稱謂,作詞作曲容一身的殿堂級巨星。

王傑老師做音樂不為名和利,他只想做個單純的音樂人,只想把自己的音樂天賦奉獻給大家。太多太多的經典很多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相信很多很多的70.80後都能有意思無意思的唱上那麼幾首歌。

王傑老師三十年左也有他,三十年右也有他,三十年裡他的努力至始至終未曾改變過,永遠都是那種不可改變的樣子,不可複製的經典,永遠的傳奇人物。

王傑老師的新專輯終於要發行了,激動了多少個傑迷傑友,激動的心像沸騰的海洋,像黎明前的曙光,彷彿看到了王傑老師那更堅毅的目光,堅毅的目光,堅毅的目光。

每當想起我們的王傑老師,眼淚止不住地流下,想起了傑哥以前的假髮,眼淚,手臂上的疤痕,心就不由自主的疼,傑哥,你有太多太多的委屈,遺憾和無奈,傑哥,你有太多太多的苦我們都懂得,傑哥,對你的牽掛早已勝似家人,只願你餘生幸福快樂。

都說這個世界變了,變的越來越功歷,變的越來越自私,可是傑哥卻一直沒變,依然是那麼豪邁,步伐依然那麼堅定,信念依然在胸口 ,品格依然高尚,素質依然優秀,事業依然巔峰,信譽依然輝煌,傑哥你依然屹立在音樂最前巔。











我是青紅粉


香港的殿堂歌手,有個公認的衡量標準,拿到金針獎,基本上就代表整個香港歌壇都認可你的殿堂成就,意味著站上了香港樂壇金字塔的頂端。

金針旨在獎掖對香港歌壇有突出貢獻的歌手和音樂人或者團體,客觀公眾,由香港電臺主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頒發,有時候還會任性的連續幾年不發獎。

金針獎自1981年開始頒發,截至2017年,36年間共計表彰了29個個人或者團體。其中領獎的歌手有16位,再加上兩個樂隊溫拿和太極。

剩下的金針則被音樂人/詞人/粵劇演員/唱片大佬/香港民樂團等個人和團體瓜分。既然題主問的是殿堂級歌手,那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金針獎認證過的16位殿堂歌手。

(2000年之前)

許冠傑、徐小鳳、羅文、林子祥、鄧麗君、譚詠麟、梅豔芳、張國榮。

(2000年之後)

張學友、汪明荃、鄭少秋、杜麗莎、陳百強、葉倩文、甄妮、鍾鎮濤。

我們按照領獎的時間軸來說,2000年張學友之前,各個實至名歸,歌神之後,融入了一些拾遺補缺的意思。

先是許冠傑、徐小鳳、羅文、林子祥、鄧麗君五人,可以視為香港歌壇的上古級別的大神,稱之五絕也不為過。

歌神、小鳳姐、教父羅記、歌隱祥叔都沒問題,毋庸置疑實至名歸。可能鄧麗君會被質疑臺灣歌手的身份,沒辦法,她可是整個華人世界的天后,金針獎打破地域限制也要頒給她。

再往下數,譚詠麟、梅豔芳、張國榮、張學友,二王一後加新歌神的陣容,張學友真正在歌壇上發光發熱是在90年代,但金針把他提到與80年代稱霸歌壇的二王一後相同高度,可見歌神不是虛名。

再往後數,汪明荃、鄭少秋,早期電視歌曲的代表,不要小瞧他們,香港歌壇起步的時候,電視主題曲可是最重要的一座山頭。

杜麗莎屬於技術流,教母級人物,風光在80年代,門下高足有林憶蓮、鄭秀文、梁詠琪、張柏芝、薛凱琪。。。

陳百強,等這麼久,金針獎終於想起丹尼來了,與前面二王一後並尊的人,拿金針實至名歸,沒得挑。

葉倩文,她的情況類似張學友,屬於80年代出道,90年代發光的歌手,梅豔芳退出歌壇的天后接班人。

甄妮,最早一批的天皇巨星,還是巨肺代表,香港歌霸,實至名歸。2011年甄妮拿到金針獎的時候,還抱怨自己拿獎拿的太晚。。。

鍾鎮濤,溫拿樂隊的主唱,起點與譚校長一樣高,在技術上譚詠麟和張國榮偏日本風格,B哥偏歐美,事實證明80年代日風更吃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好歌獻給你』


好歌獻給你


先普及下語文知識:殿堂級,指的是在某一領域有著巨大貢獻和深遠影響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巨大貢獻,深遠影響力,不可替代,崇高地位,這四者缺一不可,尤其是第二點,深遠影響力,這點是一個重要的評選依據,老魚認為,時間上最少應該以20年為限,那就可以排除一大批香港樂壇當年叱吒風雲的頂級歌手。

首先必須是歌神張學友,一聽到香港樂壇四個字,腦子裡第一個浮現出來的人物就是他,從1984年參加歌唱比賽出道至今,一直活躍在歌壇,甚至可以說稱霸於歌壇,無數的作品,無數的榮譽,多到根本都無法列舉出來。每隔一兩年,他就會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一次巡迴就是至少50場演唱會,時間持續一年甚至兩年,從國內到國外,居然還能達到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的地步,真心令人髮指(此處為褒義)。現在他的“A Classic Tour 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的仍在火熱巡演中。

接下來是王菲,北京人,1989年以《仍是舊句子》在香港出道,故她應屬香港樂壇,空靈飄渺甚至是遺世獨立的完美嗓音演繹了無數經典歌曲,樂壇無可爭議的天后。

然後就是許冠傑,這無疑是位大哥大大哥級別的歌手,1967年就出道唱歌,到1993年宣佈退出歌壇,創作並演唱了無數經典歌曲,取得了無數榮耀。最令人驚異的是在2004年,他宣佈復出,之後每年至少一場演唱會,反響巨大,好評大片,不用多說了,他就是真正的經典。

接下來,譚詠麟和張國榮,他們兩人放在一起,是因為實在無法在樂壇分出兩人的高低,他們兩個人在80年代中期是香港樂壇無法逾越的高峰。譚詠麟出道於1968年,在80年代推出“愛情三部曲”達到歌唱事業的巔峰,截止到現在,他發行的專輯超過130張,創作或演唱的歌曲超過100首;哥哥出道於1977年,1983年憑藉《風繼續吹》達到歌唱事業的巔峰,之後就一直在巔峰狀態,可惜的是2003年4月1日,他選擇了離開。

還有林子祥,1976年在歌壇出道,其高音是香港樂壇不可超越的,演唱了無數不可超越的經典歌曲,最令人稱道的是今年的廣州演唱會上,帶領現場15000名歌迷,一齊唱歌,HIGH到近乎“發燒”的地步。

其實,香港樂壇人才輩出,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梅豔芳儘管在當時是無可爭議的天后級人物,但在她的生命最後的那幾年,基本上處於淡出娛樂圈的狀態,所以,遺憾沒能達到20年的標準;家駒也是,儘管貢獻、影響力都巨大,且在搖滾樂壇無可替代,但時間上未達到20年;還有陳奕迅,真正奠定他在樂壇地位的年份是2000年,所以,再過幾年,他肯定是其中一員;而四大天王中的另外三位天王,屬於影視歌全面發展的道路,在樂壇的影響力無形中被削弱了很多,故沒有選他們。

以上為老魚一家之言,僅供娛樂!!!


點子評球


香港流行歌曲是香港文化中獨特的一道風景。當年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等明星在大中華地區和亞洲,家喻戶曉,最娛心目中的殿堂級歌手無外以下幾位:

第一位殿堂級人物是香港歌王許冠傑,他是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代表金曲有《沉默是金》《滄海一聲笑》《天才白痴夢》《浪子心聲》等。

第二位是梅豔芳,今天,12月30日,是她的忌日.

其短短40年的人生,多姿多彩,足堪讚歎。她是最後一個跑江湖的歌手。梅豔芳走紅的時候,正是粵語流行文化大舉進入內地及全球華人圈的黃金時代。代表作有《女人花》《似是故人來》《夕陽之歌》《孤身走我路》 等。

羅文,香港第一個將流行曲高度專業化的歌手.。

他堪稱香港最前衛意識歌手,開創了香港流行音樂多變舞臺形象之先河。經典曲目《鐵血丹心》《一生有意義》《好歌獻給你》《塵緣》等。

徐小鳳,被譽為香港樂壇常青樹。

1992年,在紅館舉行43場“金光燦爛徐小鳳演唱會”,開創一個歌手一年內開演唱會場數最多的紀錄,她是粵語流行曲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一生所愛》《風的季節》《心戀》《.每一步》《明月千里寄相思》等。


林子祥,稱被譽為香港樂壇最高音。

一副極具衝擊力和爆破力的嗓音,幾乎無法模仿,但慢歌更具嚼頭。是讓華語流行音樂走上向輝煌的重要人物。經典曲目《男兒當自強》《長路漫漫伴你闖》《選擇》《真的漢子》《最愛是誰》《成吉思汗》《分分鐘需要你》《在水中央》等。

譚詠麟,人稱譚校長,宣城永遠25歲。

當年著名的“譚張之爭”至今難忘,金曲無數。自己百度。,


張國榮,演藝圈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也是香港樂壇的殿堂級歌手之一。代表作《風繼續吹》《Monica》《有誰共鳴》《當年情》《沉默是金》等。

張學友,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首。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的稱譽。金曲無數,太多,不一一列舉。

黃家駒,才華橫溢,beyond樂隊的靈魂,樂隊引領者.。其獨特的沙啞嗓音,對尾音的顫抖式處理成為他的標誌,直到今天還被人紀念。



最娛莫若


所謂殿堂級的歌手,是要考慮唱功、獎項、銷量、金曲、影響力、知名度等多重因素的。以此為標準,個人認為的是:

男歌手:許冠傑、羅文、陳百強、譚詠麟、張國榮、林子祥、四大天王、陳奕迅。

女歌手:徐小鳳、甄妮、陳慧嫻、葉麗儀、梅豔芳、王菲、葉倩文、林憶蓮、周慧敏、陳慧琳、鄭秀文、汪明荃。

組合:溫拿、BEYOND、太極、達明一派、草蜢。

像李克勤、杜德偉、許志安、關正傑、古巨基、謝霆鋒、陳冠希、鄭伊健、彭羚、麥潔文、楊千嬅、蘇永康等可以列入接近者。


焱子道


別看香港地方不大,但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卻是亞洲娛樂界不可忽視的星光閃耀之地,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音樂作品都極具影響力,其中誕生的各類明星更是數不勝數,其中香港樂壇培養出的歌手更是得到亞洲乃至世界的認可,個人認為香港樂壇能夠稱得上殿堂級的歌手主要有張國榮、張學友等人。

張國榮憑藉歌唱大賽亞軍的身份出道,但是由於簽約的麗的電視在香港的影響力難敵TVB以及張國榮本身的的曲風難以為當時的觀眾所接受,因此張國榮的音樂之路並不順暢,前兩張唱片銷量非常不理想。隨著張國榮轉投華星唱片,他的音樂作品開始得到認可,《風繼續吹》為他打響知名度,專輯《Leslie》在香港銷量超過四百萬,《monica》更是使其成為萬眾認可的歌壇巨星。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歌壇就是張國榮和譚詠麟爭老大的時期,其他歌手根本難以與他們競爭,直到張國榮在1989年突然退出歌壇全力投身影視作品,其他香港歌手才有了出頭的機會。

1995年重返歌壇的他首張專輯銷量就突破6百萬,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期張國榮依然活躍在香港樂壇並受到眾多歌迷追捧,可惜天妒英才,2003年張國榮因抑鬱症墜樓離世,世間再無他的天籟之音。

張國榮在1989年退出歌壇之後,香港歌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就是有著歌神之稱的張學友。上世紀九十年代“四大天王”幾乎對各大音樂獎項形成壟斷之勢,張學友則是“四大天王”中唱功最強的歌手,自《吻別》開始,張學友的專輯銷量一次一次刷新紀錄,個人巡迴演唱會也受到觀眾追捧,即使到了今天他的演唱會依然一票難求,甚至還能幫助警察追捕在逃人員,這足以證明他的實力。

(LS)


捕魚小分隊


香港殿堂級歌手與音樂人黃家駒



家駒永遠的傳奇,家駒永遠的經典,永遠的家駒


一生的傑作


香港歌手很多,能稱的上殿堂級的歌手有以下這麼幾位,如有差錯還請各位網友指摘:

首先一位那不得不提——許冠傑;粵語歌曲的開山鼻祖,沒有他就沒有粵語歌如此廣受歡迎的今天。是他讓粵語歌登上大雅之堂。

就算沒看過黃日華主演的《射鵰英雄傳》,也應當聽過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曲《鐵血丹心》,當年這首歌可謂紅遍大江南北。主唱便是羅文和甄妮,這兩位都獲得過香港樂壇的最高獎——金針獎。

林子祥,個子不高的小老頭,唱起歌來聲若洪鐘。一首《男兒當自強》到目前為止別說超過,接近的都沒有。陳奕迅跟林子祥合唱直接破音。

還有就是徐小鳳,連梅豔芳都自嘆不如的香港天后,香港歌壇最傑出的女中音。

以上幾位歌手,都可以稱的上香港樂壇的前輩高人。


約瑟593


華語樂壇少了誰都他媽的一樣,就是不能少了beyond黃家駒!!!


永恆的信仰海闊天空


一般來說,代表性人物有70年代的許冠傑,80年代的譚梅張三人,90年代張學友,2000年以後陳奕迅等人,但實際上,2000年以前,香港文化百花齊放,湧現了一大批神級的影視歌超級巨星,像黃家駒,陳百強,林子祥,達明一派,王傑,王菲等,都是殿堂級的歌手,當時的韓國都是香港的小迷妹呢,2000年之後,大陸崛起,香港輝煌不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