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实际出发,他创办软件公司年销售额达400万元

2001年郑昌峰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他当时选择了留在上海打拼。行走在国际大都市的街头,郑昌峰感觉到不应该安坐于办公室,满足那3000多元的薪资。于是在两年后,他选择去爱尔兰留学。

从企业实际出发,他创办软件公司年销售额达400万元

2004年学成归来的郑昌峰,回到久违的家乡,开始着手筹建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市场推广的团队。

当时的温州人力资源软件开发市场与外面的大市场相比,简直是个“沙漠”。眼见着第一套软件系统日渐成型,可市场销路一直不佳,团队难免灰心。

两个合作伙伴的离开,并没有消磨郑昌峰的意志,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好。于是,郑昌峰在重新调研了市场需求之后,对第一套软件作了第一次创新:将软件产品化、硬件化,如考勤机、智能一卡通等,让企业先接受实实在在的硬件,再跟进后续的软件服务。

早在2000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开始受到国内媒体的关注,但成功的投资人却很少。“易天”在发展之初也吃了不少“闭门羹”。

“易天”的第一位客户是一家拥有500名工人的机械设备厂。当郑昌峰上门推销“人力资源”系统时,他立即摇手拒绝。

郑昌峰看到向老板推销未果,就开始琢磨着另寻他路,“攻”人力资源部门。过了不久,这家机械设备厂的一名女助理终于被说动,并向老板建议购买软件及配套的硬件设备。

后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优化,该厂调整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企业发展逐渐规范起来了。

从企业实际出发,他创办软件公司年销售额达400万元

在多年的营销过程中,郑昌峰发现这样的问题在不少传统企业同样存在:老板总是认为企业盈利,首先是销售部门的功劳,其次是生产部门。因此,当产品不被老板接受时,另寻他路反而取得显著成效。

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但是不同企业的差异很大,怎样的软件设计才能真正符合企业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成了当前“易天”发展的难题。

面对要求迥异的客户企业,郑昌峰和他的团队开始也犯难了。经过一番思量,大家一致认为要先深入体验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的“症结”,才能为企业量身打造个性化的管理软件。

几年间,郑昌峰和他的团队遇到无数个企业案例,无一不是事无巨细地去了解和调研后,再根据同行业已有的经验,调整软件的设计思想,才设计出能切实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实用软件,也最终虏获了这些大企业的“芳心”。

从企业实际出发,他创办软件公司年销售额达400万元

如今,“易天”已拥有来自全国的客户企业近300家,年销售额达400余万元,并在杭州、上海等地发展有分公司及项目代理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