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開心就大發脾氣,患有自閉症,和家長的教育行為有關嗎?

李進


自閉症和家庭的教育環境是有關係的。如果親子依戀關係是迴避型的依戀關係,孩子患自閉症的可能要大一點。從成長的過程來看,迴避型依戀關係的寶寶由於常常遭到照料者的忽視,在生命的早期就放棄了自我需求,更有可能構建一種虛擬的目標,而一旦這個虛擬目標構建完成,孩子就有可能陷入自己構建的目標當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所以說培養安全的依戀關係,對孩子,對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早期的良好陪伴,積極恰當的回應則是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的前提。


擺渡的茂叔


自閉症是一個需要非常嚴肅的面診,以及很長時間的瞭解,才能確定的一個病情。

發脾氣,和自閉症之間沒有確診的聯繫。很多自閉症的小朋友是不發脾氣的。整個情感都是非常冷漠、疏離甚至無情的。

而自閉症的成因,也比較複雜。

我個人會傾向於認為是,一些高敏感+高能量的寶寶,遭受到物理或情感的重大創傷後,出現的一種與世界溝通關閉的現象。

類似於手機沒信號了。

人和人之間是有WIFI的。情感的WIFI在生命的最初,是由母親的監護(或其他監護人)的親密、溫柔、安心、穩定的陪伴、充分全情的滿足需求,構建成的一種氣場,形成情感的溝通機制。

一個孩子如果一天都被扔在那裡,除了吃奶,哭也沒人管,鬧也沒人管,看他的人都沒有,沒有互動,沒有笑容,沒有安撫,就算完全健全的孩子,這樣持續一週以上,也會自閉。他的情感溝通WIFI打開著,始終接收不到他渴望的一切,而等待太痛苦的,一直一直無人接聽,他就永久關機了。

也有孩子可能是腦部某些區域遭受意外創傷,摔傷。物理上導致了溝通的橋樑關閉。

也有孩子可能遭受了生理和情緒的虐待,甚至是毆打,他的情感機制也可能受挫而關閉。

也有的孩子可能因為母親帶著巨大的創傷,他感知到了母親的傷痛,並且自動承接了母親的死本能,並替母親表達出來。也會表現出自閉。

以上這些情況,都需要細分。

然而為了避免自閉症,父母真的是從孩子一出生開始——甚至在他還沒出生前,就帶著愛意、準備迎接,並且給與全情的撫慰和餵養。


陳嵐的女拳


關於自閉症的孩子問題,悟空邀請我回答了好幾個問題,我都沒有回答,因為我不是特教老師,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只是我班裡現在有個這樣的自閉症孩子。所以我還認識挺佩服頭條強大的推送機制的。

我就我對我班裡孩子的瞭解談談自閉症的問題。



以前只是聽說過自閉症,但是從來沒有近距離接觸過自閉症孩子。直到去年班裡接收了一名學生才近距離的接觸了這樣的孩子。

開始時為了孩子們能夠熟悉的快一點,我讓孩子們自報家門介紹自己,還可以表演小才藝。孩子們都能很好的完成了交流溝通。

到了這孩子時,他沒有反應。我讓他站起來。他不動作,也不說話。我就走過去告訴他上一年級了,是小學生了,老師問話要站起來回答。他把身子扭向一邊。不看我。我還以為這是個膽小的孩子,也沒有在意。怕嚇著孩子也就沒在讓他表演或者自我介紹自己了。


接著發新書。孩子們那個興奮。發到他時,我把書放到他書桌上,他連連擺手。我說發給你的新書,你不要嗎?他一把推下去。旁邊的小孩子趕緊給他撿起來說:這是發給你的新書。他又一把推到地上。

我就知道這孩子不是個普通孩子。有點問題。後來聯繫了家長。家長帶他去做了鑑定。屬於自閉症二級症狀。是比較嚴重的。

每天都來上學。想睡覺就開始呼呼大睡。睡夠了就在那裡自言自語。開始聲音小。後來聲音越來越大。影響孩子學習。我眼睛盯著他告訴他不許說話了他就嘻嘻的笑。然後趴在桌子上,還偷偷抬頭看我,看我離遠了就又開始說話。

下課了永遠都是自己躲在教學樓角落裡自己玩。有人經過就趕緊跑開。不知道去廁所,經常在教學樓甬路上花叢裡撒尿。有老師經過一喊他,提上褲子就跑,尿溼過好幾次褲子。

我建議過他的家長讓他去特教中心上學。他的情況嚴重屬於免費就學那種。可是他的爺爺奶奶不準去。媽媽是個繼母,也不管他。跟著正常的孩子學習,估計他啥也學不到,並且他的病症永遠也不會有所好轉。

題主所問的孩子不開心就大發脾氣,懷疑是自閉症。我覺得如果你懷疑就應該早去鑑定,這種病越早干預恢復的越好,越能使孩子融入社會,融入生活。

上圖是醫療機構的專家們說的,所以題主所問的是否和家庭教育有關,應該是和家庭教育無關。

這是目前人們認知的自閉症形成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還是建議家長趕緊去做個鑑定。看看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然後在對症去幫助他。如果真是自閉症,光憑家裡是不行的,要去專門的機構治療干預才可以有效果的。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這位題主!


心中百合靜靜開


疑似患有自閉症?是兒童醫院給的答案嗎?

如果是的話,可能寶寶還沒有到3歲,因為3歲前的孩子確診自閉症是非常難的,所以一般都診斷為發育遲緩。

自閉症的孩子,的確有不開心發脾氣等情況,但不開心發脾氣不等於自閉症。

你需要去兒童醫院做一個DDST,也就是神經系統發育檢查,看看有沒有問題。如果問題不大,而是教養方面的問題,那就比較好辦了。


可樂媽哈哈


有一定關係,家庭教育是城市和農村的痛,中國富養的太晉遍,因為我們吃過的苦,不想再讓自己的孩子吃苦,所以我們能夠滿足的,傾其所有,然而,成長過程是快樂並痛苦的褪變,是他們走向未來的勇氣,誰也代替不了他們成長中的煩惱!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口袋充實,富養孩子,自以為是為了他們好,卻把孩子們推向了自私自利,個性鮮明,肩膀稚嫩。


婁底自閉症學校一海浪


孩子為什麼不開心,你都搞不明白,你算哪門子父母!


莉莉安楊女士


有關係,第一說明孩子長期處於需求得不到滿足,所以才發脾氣引起大人的注意。第二大人缺乏和孩子的溝通所以到最後孩子都不知道怎麼跟父母說話就形成自閉。父母在面對這個因長期缺乏關注的孩子要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然後針對性引導孩子開口說出需求,多和他溝通慢慢引導變回陽光的孩子


夜裡一盞油燈


別輕易說這是自閉症,可能是與孩子接觸太少了,不瞭解孩子想做什麼孩子就會覺得很生氣


一凃


先檢查身體有沒任何不適,包括心理方面的,確定沒受任何刺激及外人的傷害,反省家長的做法是否不妥,肯定是有原因的,不會無緣無故這樣。


明月一心1


我覺得是有關係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孩子,當好父母,從管住自己的言行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