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少爺兵”這個外號怎麼來的,果真如此嗎?

武器裝備秀


都說二戰時的美軍是戰場上的孬蛋,一群少爺兵,打仗貪生怕死,不敢和敵人硬碰硬這是真的麼?其實,完全是一派胡言,這個謠言源自於二戰時的軸心國國家,主要是以日本為主,他們瘋狂向士兵灌輸這個觀念,可能就是想讓士兵碰到美國大兵,能有天然信心,在氣勢上壓倒敵人。但即使這樣,日軍還是沒能打贏美軍,二戰時,有11萬日軍戰死在勇猛的美國大兵手上,要說美軍都是慫兵,這11萬人可不答應。事實上,美軍不僅不孬,偶爾在戰場上也是虎虎生威,比如1944年在德軍突然發動的阿登山戰役中,美軍就表現出了英勇頑強的一面。當時,連日降雪,天寒地凍,德軍攻勢如同洪水猛獸般,硬生生撕開了美軍101空降師防線上的一個缺口,同時出動7師團將美軍團團圍住。頑強抵擋住了德軍一個星期攻擊過後,美軍早已疲憊不堪。這時德軍派出了四個士兵給美國大兵送來了一封信,試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告美軍放棄抵抗,來而不往非禮也,即使看起來他們像待宰的羔羊,可美軍同樣回了德軍一封信,信上只有簡單的一個單詞Nuts!類似於不屑,滾蛋的意思。這下可把德國人惹急了,立即組建四個裝甲師大軍壓境,誓要將美軍全殲,可誰知,被圍著的101空降師意志如此堅定,擋住了德軍的一波波進攻,直到援軍到來。

值得一提的還有,讓日本望而生畏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打滿了整個太平洋戰爭,用著比陸軍差一代的武器裝備,在太平洋戰場上和日軍殺的你死我活,打的難解難分。還出現了一個美國大兵正面硬剛上千日軍的勇猛事蹟,約翰·巴斯隆就是這樣一位超級猛男,他手拿兩挺機槍,擋住了數千日軍的進攻,還有一場硫磺島戰役,美國大兵擊斃日軍兩萬人等等。總而言之,美軍並不是傳說中那樣,在戰場上縮頭縮尾,只是後來,美軍在歷次戰爭中發現,和敵人近距離作戰傷亡太大,所以,主張遠距離軍事打擊。現在,世界各國的軍事武器的射程也是越來越遠,我們應該理智的看待問題,要相信,敢於上戰爭經歷槍林炮火的士兵,都是真男人,就像我國的軍人,都是鐵血硬漢。


迷彩虎軍事


美軍是“少爺兵”的說法最初原自於朝鮮戰場上中國一些戰地記者的報道。在前期北朝鮮的山地戰中美軍的機械化軍隊被武器落後中國軍隊打敗,並不斷被趕往“三八線”。所以有些人就自大的認為美軍不堪一擊。

被瘋傳的志願軍“人海戰術”,但是這卻是“三三制”戰術,只是地形限制才顯得擁擠

可能是看到美軍的後勤保障,吃住等方面,而且美軍不善於夜戰,晚上防禦相對薄弱,而且進攻前海陸空的炮彈先洗一輪地,再用坦克作為先鋒,步兵跟在後面進攻。而且相對於中國人,美國人更加“惜命”,打不過就投降。所以有些記者就“客裡空”的認為美軍不堪一擊。

這是完全錯誤的。

經歷了殘酷的太平洋戰爭的美軍真的打不過中國人?在太平洋上對付日本人美軍也是用這些戰術,但是在北朝鮮的山地裡,美軍機械化部隊的實力發揮不出來。而且各軍種之間配合程度高,技術高超,最重要的是後勤補給能力強大。美軍也曾在37線附近的南朝鮮的平原上和美軍打了一次,也是用剛才說的戰術,中國軍隊傷亡慘重,而美軍的傷亡卻很小。可見地形對部隊的作戰能力是個巨大的考驗。


看看亮劍中參加過朝鮮戰爭的孔捷對美軍的評價“,美軍是很厲害,但絕對不是不可以戰勝。他們也有弱點,那就是鬥志遠沒有我們堅強。一旦彈盡糧絕,他們就會喪失鬥志,把舉槍投降看成是天經地義的事。他說,到戰爭後期,我們已經找到了戰勝他們的辦法。他說:“如果我們的火力和技術裝備,能達到他們一半的水平”,我們就有把握徹底地消滅他們!”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很多人認為美軍都是“少爺兵”,其實這是對美軍的偏見,無論是二戰諾曼底登陸,還是摩加迪沙的黑鷹墜落,美軍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是很強的。之所以給人這樣的錯覺,是因為美軍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和美國軍人較好的收入水平制度造成的。

圖為美軍伙食

為了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軍隊,美軍祭出了高收入這面大旗。美軍人均年收入水平一般在三萬美元左右,在進入戰區後還會有相應的戰時補貼,而且還享受住房、稅收等一系列優惠條件所以一般美軍的生活水平都會好於普通美國民眾。

圖為美軍營房

美軍擁有全球最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不但在全球範圍部署多處軍事基地,還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空中運輸能力。為了保障士兵的戰鬥力,美軍會為士兵準備從大型活動住房到安全套的全套生活用品,基地裡也會為士兵準備世界各地的各種食品和用品。美軍可以在戰區享受到最好的生活品質。

圖為正在巡邏的美軍部隊

美軍的戰術思想造成對火力支援的依賴,班組級的美軍就可以呼叫炮火和空中支援,這就造成美軍不能打硬仗的錯覺,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在無法得到火力支援又後撤受阻的情況下,這些人們眼裡的“少爺兵”照樣能拼命,而且具有相當強大的戰鬥力。所以不要覺得美軍都是“少爺兵”,嬌生慣養打不了仗,畢竟人家現在是藍星最強,在全世界征戰不休的美軍真不是白給的。


軍情解析


當然是假的,少爺兵這個稱呼主要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部分記者為了醜化美軍等而編造出來的,加上後來的意識形態上的敵對,導致這個外號很是深入人心,不過卻是很不恰當的。



當時不少報道甚至聲稱美軍擦槍都是別人幹,吃的伙食堪比富家子弟,衣服、床單等很多東西也不自己洗,再加上抗美援朝戰爭初期我軍輕易在美軍身上取得了一些勝利,因此一些記者才稱美軍為少爺兵,認為其戰鬥力不足。



但這卻是一個天大的誤會。美軍的保障水平遠高於當時的其他國家,因此自然有足夠的資本,比如美軍當時已經屬於頓頓有肉食的水平,至於被服等,大有外包的民間服務商負責,自然不必讓士兵們操心。而當時像我軍,物資保障水平極差,很多時候還是要靠戰士們的頑強精神才能堅持下來,所以一些記者以此鼓吹我軍,貶低美軍少爺兵。



而美軍的戰鬥力也是很強的,雖然美軍有投降的行為,但是大多也是在戰鬥無望或者無謂的戰爭中投降。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霸主,和其軍隊的英勇善戰是有很大關係的。比如飛身撲手雷、開著戰機撞向敵艦、身受重傷繼續作戰等等這些行為美軍也是有不少的,而且像安奇奧、諾曼底、摩加迪沙等等這些硬仗,美軍可沒少打,因此美軍自然不是不能打仗的少爺兵。




戰壕


所謂的少爺兵只是對美軍的一些現象的評價,並不是說美軍的戰鬥力不強。不管怎麼說,美軍的戰鬥力在全球還是很強的,尤其是自一戰起,美軍在歷次作戰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少爺兵,更多是形容美軍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可以使他們的士兵在戰時,在前線過著與和平時相同的物資生活。在現代戰爭當中,後勤保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的作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像美國那樣,給前線的士兵,提供那麼好的物質條件。在別人眼中幾乎就是奢移的水平。這一點在一戰時,前往歐洲作戰的美軍就已經讓大家體會到這一點,其條件讓法國人看來極為奢移。

其他國家的軍隊在作戰當中,也許能夠吃飽飯就已經是不錯,對美軍來說已經不是光吃飽的問題,而是如何吃好的問題了。幾乎沒用過“苦日子”,所以在外人眼中,美國士兵過著“少爺兵”式的生活養尊處優。其實這就是條件太好了,但並不等於美軍的戰鬥力差。

美軍就靠著源源不斷鉅額的物質在打仗,缺少那靈活性等等。也沒有多少勇於犧牲的精神,這在其他人看來很難接受。但是對美軍來說根本不是問題,美國根本就不缺少物質,美軍也一樣提倡勇敢犧牲精神,卻不需要以此作戰,如果能夠利用豐富的物質來解決的問題,那麼又何必要讓士兵來犧牲那?

不要認為享受高待遇的軍隊,只是一群少爺兵,相反的美軍的戰鬥力很強,其實對各國軍隊來說都一樣,都希望在擁有完善的後勤保障條件下作戰。


南國軍情


美軍因為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使他們的士兵在戰時都不用過“苦日子”,所以在外人眼中自然會覺得美國士兵養尊處優,當然美軍也的確有點這樣的性子。

再加上美軍並不以撤退和投降為恥,他們的宗旨是在無法逆轉的情況下儘量保存士兵的生命。這在我大天朝看來就是意志不堅定,沒有犧牲精神的表現。這完全是觀念的不同。

還有一點,說美軍都是少爺兵是二戰時日本人提出的,無非就是貶低對手,增強自身氣勢的一種手段。

所以不要認為享受高待遇的軍隊就是養尊處優的少爺兵,反之,在有時候優秀的後勤保障反而是提升戰鬥力的有利條件。


我變強了我的腰也折了


那啥,真正的少爺兵是日本兵。

美國兵還真不是少爺兵啊。

美軍雖然裝備精良,但人家艱苦作戰的風格從美軍成立至今一直沒有丟下過。如果認為美軍是少爺兵,那麼打起仗來真的是要吃虧的。

美軍,尤其是陸軍是世界上訓練最為嚴格的一支隊伍,對於很多國家的魔鬼訓練其實在美國陸軍中是普遍現象。

經過了新兵營訓練的美國陸軍士兵無論是體力精神還是承受力都是出類拔萃的。

這點並不像某些人想象的美軍有高科技武器、有最強大的戰爭兵器,人的意志就不重要了。

對人意志的磨練在我們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美國軍隊中也認為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因此從新兵營的教官開始,對士兵的磨練就開始了,直至這名士兵被認為可以上戰場。


咱說說真正的少爺兵吧——現在的日本自衛隊。


日本陸上自衛隊是日本現在的常備陸軍,由於長達70多年的時間內,日本陸上自衛隊並沒有接受過任何戰爭考驗,甚至也沒有接到過實質性的警戒國防的任務。因此陸上自衛隊戰鬥力下降嚴重。


又由於日本陸上自衛隊徵兵困難,即便徵集到的自衛隊士兵也隨時會有脫離自衛隊的可能(和平憲法規定了日本是志願兵役制,也就是說不願意當了的確可以直接退出)。所以在日本自衛隊的日常訓練當中負荷極低。舉例說明:天氣太熱會停止訓練!


2013年日本自衛隊停止了1周的日常訓練,其公佈的原因是氣溫持續高達35度,為了自衛隊員的身體健康考慮,訓練停止。


這樣的事情在古今各國訓練中聞所未聞。更有2011年日本自衛隊基層幹部聯名要求免費供應可口可樂的段子,其理由是自衛官們喝到免費的可口可樂可以降低離隊率。

而目前日本自衛隊的成員大多是以志願兵為起點希望到軍隊中賺錢的。參軍是日本的一種就業行為不管是走候補生募集,還是去考防衛大學院,當自衛隊軍官的待遇都是不錯的。當候補生一個月12w5千的月給(人民幣7600),6個月以後當了2士以上開始一個月15w9500(人民幣9600),每次升官了還有一時金。防衛大學的學生不但不用交學費,一個月給10w8300的補助(人民幣6500),到了6月和12月還有獎金31w9000發放。大學畢業以後直接成為軍官候補,保證就業工資還更高。甚至還有人做出了一個圖表給大學生在畢業後日本軍中的“職業生涯”作出規劃。

在“吃飯和住宿當然也不花錢”的自衛隊裡面,每月淨賺的錢可比在大公司多得多了。


所以說不對比不知道的,美國兵並不是少爺兵,日本兵現在才真是少爺兵。


軍武數據庫


美國是世界上一流的軍事強國,這個國家經濟第一,軍事也第一,這樣的國家的軍隊卻被人們稱為少爺兵,這是為什麼呢?是真的和少爺一樣嬌生慣養,吃不了苦嗎?恰恰並不是這樣原因,雖然被這麼稱為,但是他們的作戰能力一流,只是因為作戰條件太優越!

而這一叫法最初是來源於朝鮮戰場,因為作戰環境較為複雜,在山地戰場,美軍的機械化軍隊在這裡的優勢就體現不出來了,被我國的打的很慘,再加上對方鬥志弱投降投的快,因此部分人就認為對方是依賴於機械的少爺兵,嘲諷對方養優處尊,貪生怕死,實戰能力差。而這稱號一開始被叫響就停不下來,到了現階段這個稱號最原始的意義已經變了。

我們現在這麼稱呼對方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後勤保障太好了,雖然是戰爭,但是他們的士兵在戰場上的待遇一點都不差,吃肉喝酒吸菸,尤其是二戰時期士兵壓力大,美軍就是依靠香菸解壓,部隊裡每天都會供應香菸,更何況美軍每打一次戰役,無論規模大小,其物資的損耗都會超出預算很多,其內部貪汙、浪費現象非常常見,可以說美軍的後勤保障是最好的,政府每年要在其中投入六億美元。而最後一方面,美國是允許士兵投降,在不同的國情和認知下,他們在遭受嚴重打擊下撤退和投降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在一些人看來就是膽小、懦弱的表現。


思遠軍事


這個要問二戰時期的日本。不可否認,二戰時期,日軍的兇悍和頑強程度可以說是非常罕見,打起仗來完全不給自己活路,動不動就“七生報國”、告別問候用“九段阪見”(靖國神社地址,意思是戰死後在那裡團聚)。所以當日本參謀人員去美國訪問,發現美軍士兵如此安逸逍遙的生活,再加上當時美國孤立主義盛行下,反戰情緒普遍比較強烈,所以就自然而然的認為美軍不過是一群少“少爺兵”,陸軍馬鹿甚至認為一次兇狠的打擊就可以把美國嚇得立刻投降。

電影《男人們的大和號》中的截圖,這可以說是當時日本對美國的印象

開戰之初,日本一系列節節勝利,珍珠港炸癱太平洋艦隊,菲律賓之戰打的麥克阿瑟孤身逃離,就連以前奉為自己老師的英國,在新加坡和緬甸也被日軍打的一敗塗地,這種自信心膨脹下,更是加大了日軍對於自身精神致勝的錯誤認識。比如日本陸軍的牟田口廉也,發動英帕爾會戰時稱“朝天放兩槍,衝過去對面就會投降”,“日本人是食草民族,不需要後勤。”憑心而論,二戰時日軍這種不要命的送死送死流打法,的確比較嚇人,但過於強調“精神致勝”,戰術反應呆板,不去彌補自身戰略錯誤,讓日本最終只能接受戰敗命運。

而美國人對於戰爭,實際上自我意志和認識佔主要因素,所以美國人的戰鬥意志,實際上是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己願意去打的,另一種是自己不願意去打的。當珍珠港等被狠狠羞辱後,美國人的好鬥基因就激發出來了,人家祖先當年可是以民兵的形式跟日不落的大英帝國龍蝦兵們殺出來的,人家腳下的土地是各民團跟印第安人搏殺搶來的,不好鬥可能嗎?

薩馬島海戰,為爭取時間掩護低速護航航母撤離,塔菲-3小隊3艘護航驅逐艦,毅然向慄田艦隊的4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和至少12艘驅逐艦組成艦隊發動無畏衝鋒,最後全部被擊沉。而日本海軍在此戰中的低智商被暴露的一覽無遺,情報誤判,畏首畏尾,為搶幾艘驅逐艦人頭,全然不顧另外誘餌艦隊全軍覆沒所爭取的戰機,

全無防禦的美軍登陸部隊灘頭陣地就在一旁,居然為了保船放棄攻擊逃竄。

至於養尊處優,那是絕對的,不過,美國人有這個底氣和能力。先說一下二戰最受美軍士兵深惡痛絕的東西,SPAM午餐肉。這種易於保存,價格便宜容易生產的快速食品,被美軍士兵冠上:“某型疑似肉”(Something Posing As Meat)、“畜生下水肉”(Spare Parts Animal Meat)、“靈肉”(Mystery Meat)等惡毒稱號。但是在其他國家部隊,這種食品則是被冠上“神肉”備受推崇,甚至歐洲盟國的英軍和法軍士兵都非常喜歡這種食物,當時歐洲飽受戰爭摧殘,肉食量已經大幅度減少,能吃到肉就已經不錯,哪還有機會跟美國兵一樣那麼挑肥揀瘦。

至於中國遠征軍,當初國內提供士兵運送印度接受訓練,美軍一看一個個瘦的跟排骨一樣的士兵,眉頭一皺,大筆一揮,先用午餐肉喂他兩個月。對於國內連飯都吃不飽,葷腥極少沾的士兵來說,這簡直是天堂一般的待遇。此外,朝鮮戰爭時,駐韓美軍士兵,對於這些深惡痛絕的肉也是每噸都大量剩餘倒掉,周圍沒東西吃的韓國人可是視為美味,將其泔水拉過來,放上泡菜和麵,最終成為現在韓國的一道菜“部隊火鍋”……部隊火鍋少不了午餐肉,其來源就是駐韓美軍的泔水,後韓國人為了美化,將故事來源繼續改編

更加狠的是這個,前線美軍士兵配送物資裡面,還有……可口可樂……二戰可口可樂的營銷策略,稱家鄉的飲料和槍彈一樣都是提升軍人士氣的“必需品”,於是讓前線每一個士兵都可以喝到5美分一瓶的可口可樂。美軍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可以讓前線士兵遠獲得比對方舒適很多倍的生活,當年沖繩戰役,日本被封鎖,被炸的要死要活,美軍士兵連擦屁股的衛生紙都可以從美國運過來供應。


五嶽掩赤城


二戰時的日本鬼子極度瞧不起吊兒郎當、喜歡享受的美國大兵,但後來戰鬥深刻教訓了日本人,他們的獻身和勇於犧牲、爭強鬥狠的精神,一點也不比日本鬼子差。抗美援朝,入朝作戰的志願軍也瞧不起美國大兵,但真實戰鬥除了美軍武器先進外,他們的戰鬥意志和精神,一點也不差……美軍世界第一的稱號,是真正打出來的,絕不是徒有其名。這是一個打敗橫掃歐洲的德國、橫掃亞洲的日本的強大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