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歲,孤獨症,會誤診嗎,還需要去北上廣檢查嗎?

878632109


孤獨症又稱自閉症,其基本特徵是社會人際交往。語言和非語言交流興趣活動範圍及各種複雜的行為的異常。發病特點一般在12-36個月內起病。多數患兒在嬰幼兒時期表現出早期症狀,12-30個月症狀最明顯。

期表現症狀有:

1、社會交往能力缺陷:社會交往能力缺陷是孤獨症的核心特徵。

2、溝通和交流障礙是大多數孤獨症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語言發育遲緩或不發育;語言內容、形式的異常,重複刻版與模仿性語言較多,非語言性交流障礙,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不是或者需要。

3、侷限的興趣還行為。興趣狹窄和不同和不尋常的依戀行為,不願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儀式性或強迫性行為。

4、智能和認知障礙: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孤獨症兒童智力落後,百分之二十在正常範圍,約百分之十的智力超常。

5、感覺異常:表現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或者發生過分敏感。大多數患兒存在感覺異常,包括對某些聲音特別恐懼,或者喜好聽覺怪異。不喜歡被別人擁抱,感痛覺遲鈍。

6、還有是多動和注意力分散較為明顯,另外可見發脾氣攻擊智商等行為。

這些家長可以做下參考。祝願孩子一切順利



看到這個問題,我特別想聊聊。我們的小孩太孤單了,成人總認為孩子什麼都都不懂,其實他們什麼都懂。

雖然不瞭解你小孩情況,但絕大部分孤獨症都是後天的。

後天性孤獨症患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造成:

第一:缺乏溝通,甚至零溝通

很多大人以為小孩什麼都不懂,所以從來都不跟幼兒對話。甚至幼兒做一些大人不理解的舉動,大人還會通過打罵的方式制止。

有些幼兒到了兩歲半甚至三歲還不會講話,不是小孩出了問題,是大人的責任。

第二:家庭氛圍極差

如果父母長期爭吵打架,甚至在幼兒面前毫不避諱,那會在小孩心裡留下毀滅性的打擊。

我跟我老公感情極好,但是懷孕的時候跟他大吵過兩次,小孩出生後大吵過一次。

現在我小孩一歲多,睡覺的時候,樓下裝修電鑽都吵不醒他。但只要我跟我老公聊天,他立馬醒。我從他表情裡看到了恐懼,他以為我們吵架。

平時我跟我老公打鬧著玩,我小孩都嚇哭,他以為爸媽在打架。

我跟我老公感情極好,所以我無法想象一個在家庭不和睦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內心需要受多少煎熬。

第三:缺乏父愛母愛

生活中有些父母,迫於生計,孩子生下來就丟給老人。有些則是為了自己享受,完全沒有親子時間。一個缺乏父母陪伴的小孩內心是非常脆弱和敏感的。

我認識一個小孩,父母很忙,她由保姆帶,一天24h都跟著保姆,跟爸媽見面的次數都少。這個小孩非常內向,不跟任何人玩,快兩歲了,而且一天到晚都在吃手指頭。

吃手指頭是自我安撫的動作,他內心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

每一個小孩在母體的時候就已經有意識,父母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在幼兒的生命裡留下痕跡。

所以如果你的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有以上情況,請你用心愛他。他也許不是孤獨症,只是太孤單沒人理解他。

如果你的小孩一直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成長,仍然有“孤獨症”症狀,那請及時就醫。祝他早日康復。


米寶的好朋友


我侄兒就是這樣的,不喜歡和別人交流,生活在自己的空間裡。要趁早治療,一般當地福利院就有這類的型的課程,專門治療這類型的兒童,時間很長的,我侄兒經過兩年這樣的課程已經改善很多了。希望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