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卡龍,他對法國人民做了些什麼?你怎麼看?

小強4896605


不是馬卡龍而是馬克龍。馬卡龍是法式小圓餅,題主你餓了麼?

馬克龍的改革,是真正的為了法國好但是討不到便宜的那種,選一個民粹領袖非常簡單,比如說像意大利那種,明明福利已經過頭,國家財政嚴重惡化的情況下,還在發福利,至於子孫後代-----管他呢,反正我執政一天爽一天就行,今朝有酒今朝醉。

馬克龍是一個改革者,註定他會得罪相當多的人。


馬克龍法案

馬克龍想的是國退民進,為什麼要國退民進?法國的經濟和德國完全不一樣,一想起德國你會想起各式各樣的有競爭力的企業,像大眾這種公司在德國其實是比較少見的,德國的經濟其實是靠無數的小企業支撐起來的,相當多的小企業相當有競爭力,而法國不一樣,法國是以國企為主,註定了法國的經濟走的是國家級別的路線,什麼核電,軍工之類的。

美國人的福利是和法國人不能比的,法國是典型的高福利社會。


在經濟上,馬克龍強調要大力扶持民營企業,給企業降稅,從33.3%直接降到25%,降低企業用工成本,計劃五年內減少90萬失業人口,投資500億歐元用於培訓,生態轉型和城市公共建設,設立100億歐元的工業和創新基金,同時消減600億歐元的政府公共開支,撤銷12萬公務員崗位,精簡行政區劃,為更多的大學和醫院提供更多的自主權。


在福利上,馬克龍決心打破過去的福利政策,堅持35小時工作制,把勞資談判權下放,取消過去的灑水式的發放地堡工資,並且降低失業保險領取最高額度。


在國家安全上,大力提高國家安全體系,增加國防預算到GDP的2%,大大增加警察,驅逐非法移民,加強和歐盟的反恐合作,增加5000名邊境警察,關閉以所謂的“傳播宗教”為藉口的極端思想機構,堅持世俗化。


在外交上,依託歐盟,搞獨立外交,發揮大國作用,強調法德核心,擺脫對美國依賴,力推歐洲一體化。迴歸過去的戴高樂注意。


可以說,你把馬克龍所有的政策拿出來看,如果站在一箇中國人的角度,是要大聲為馬克龍叫好的,難道不該重振經濟?難道法國還像過去一樣養懶漢最後養到財政破產?難道真的要搞那麼多非法移民?難道不該堅持世俗化?難道不該擺脫美國的陰影?難道不該獨立自主嗎?

應該,完全應該。


很抱歉的是,法國已經沉痾已久,病入膏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福利的大餅只要你敢動,就會有人跟你拼命,馬克龍一個小小的能源政策,就攪動整個巴黎不安。

為什麼這次巴黎發生這麼大的騷亂?因為馬克龍提高了燃油稅。

為什麼提高燃油稅?因為法國自己不產石油,法國必須要能源獨立,把法國的汽車從汽油轉向電力,法國是一個能源以核電為主的國家。

為什麼一定要能源獨立?因為法國不能被任何國家掐住脖子,我想這就是馬克龍的初衷。


遺憾的是,今天馬克龍的政策註定不會得到歡迎,誰會想喪失屬於自己的那塊蛋糕呢?

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被那些資源國掐住的脖子,真的被那些產油國勒住了喉嚨怎麼辦呢?

唉,今朝有酒今朝醉吧。或許這才是法國人想要的。


李建秋的世界


法國總統馬克龍自上臺18月以來遭受到最大的執政危機,黃背心遊行示威已經演變成全法的暴亂,甚至被稱為“顏色革命”,人民的“起義”。馬克龍民調跌至20%。



回顧當初馬克龍被選為總統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數法國人認為極右黨領導人龐勒太激進,極具危險,將會對法國造成動亂,左派和右派政黨都不得人心,馬克龍作為政壇黑馬,民眾對他寄予希望,希望他帶領法國走出經濟困境。



馬克龍上臺後對勞工法改革,他減少很多社會福利,包括住房補貼,老年退休人員的補貼,這其中的一些改革引起了民怨,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示威遊行活動,但都在有驚無險中度過。民怨的不斷累積,這次席捲法國的騷亂的導火索就是馬克龍提高油稅,觸動了中下階層的利益,造成了法國的動盪。

儘管最後馬克龍暫時取消對油稅改革,總領也與黃背心代表談判,但是也為時已晚,黃背心們並不滿意,還要發起示威遊行。正如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所說,這次的騷亂對法國經濟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上週的第四波的抗議活動仍然暴力,相對前幾波示威活動,參與人數也所減少,一些法國人支持平和的示威遊行,據以往的情形,隨著法國假期的來臨,一般示威活動都會停止,如果假期中,持續性再出現類似前幾波的這種‘’暴亂‘’,說明馬克龍的危機併為解除,甚至會引發反對黨對他的彈劾,那有可能馬克龍會被迫下臺。

答者在法國學習居住十多年,現在法國從事有關中法交流的活動。

有關法國的點點滴滴,歡迎留言評論,喜歡答者觀點的朋友,歡迎點贊、轉發和關注我的微頭條《最法國


最法國


馬克龍當年走上法國權利的最高峰,靠的是中間道路。在2017年5月7日舉行的第二輪選舉中,他以66.1%的得票率獲勝。

39歲時,馬克龍成為法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並任命愛德華·菲利普為法國總理。在2017年6月的議會選舉中,馬克龍的政黨,更名為“共和國廣場”(LREM),與它的盟友民主運動(MoDem)一起,在國民議會中獲得了多數席位。

不偏不倚,不走極端 ,這似乎是馬克龍的競選獲勝的法寶。總的來說,馬克龍基本上屬於為中間派,或者是社會自由主義者,也有人稱他為社會民主主義者。

馬克龍原來所在的法國社會黨的政治立場也一直與克林頓、英國布萊爾和德國施羅德提出的“第三條道路”政策聯繫在一起,其主要代言人是法國前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Manuel Valls)。

參加法國總統選舉前,馬克龍創建了自己的中間派政黨,試圖創建一個能夠跨越黨派界線的政黨。區別保守派和改革派。

馬克龍可以比作與前總統德斯坦(1974—1981),因為他們都有能力以中間派的立場贏得總統選舉,而且他們的執政風格很相似。

兩人都是金融監督員,都被賦予以稅收和稅收為基礎的職責,都雄心勃勃地想競選總統一職,在職業生涯的早期表現出他們的熱情,兩人都被視為法國政治生活的復興人物。

2016年,德斯坦甚至說過自己“有點像馬克龍”。觀察人士注意到,雖然兩人在意識形態上相似,但德斯坦有部長經驗,也在議會中展示過自己的政治生活,而馬克龍此前從未當選過政府公職。

馬克龍贊成減稅。在2017年總統大選期間,馬克龍提議將企業所得稅稅率從33.3%降至25%。

馬克龍還希望將投資收入從財產稅中剔除,使其變成針對高價值房產的一種稅。另外,馬克龍不走極端,反對對高收入者增稅。

作為年輕的馬克龍,在中間派的立場上,如同走鋼絲一樣儘量避免左右搖擺,不過支持率還是不斷下滑,也難怪川普要發推文譏諷此人了。


閒看秋風999


這麼說吧,他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有點不合實際,很香,中國歷史上的王莽


明月醉書生


我對馬卡龍的評價就是這種西點實在太甜了,一個都吃不完


漂流瓶看世界


呵呵,誰知道發生了什麼呢?反正不真誠!不可交!!!


璐259215101


奧朗德可能才有發言權。別笑。


CharlesEnglish


小馬領導能力不足,但選擇權仍在法國人民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