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亡國之君中,你覺得能力最強的是誰?為什麼?

談文論史


個人認為,紂王是能力最強的!

過去,商紂基本上被後世史書定格為暴君的典範,成了暴君的代名詞。但凡昏君、暴君,人們總會將之比作商紂。因此,對於紂王,人們普遍都認為是一個殘暴不仁,荒淫無度的暴君。

但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事實上,紂王應該可以說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王。而商王朝在他的帶領下,不僅沒有衰落,反而是更加強大了。其勢力不斷向東擴展,兵鋒強盛。

但這奇怪的是,為什麼逐步強大的商,最後還是被周給滅了?

這一切都得從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說起。當年商紂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最終打敗了威脅中原已久的強敵——東夷。結果卻被西邊的周趁虛而入,被滅了國,而紂王也就這樣被黑了幾千年!

其實,紂王與自己的父王帝乙在位時,都需要面對很嚴峻的外部環境。一方面是強大的東夷部族迅速崛起,對商朝的威脅日益加重;而另一方面西邊的西戎部落也時刻在威脅著商朝的邊境。這樣一來,商朝就不得不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

因此,紂王和他父王為了壓制這兩股強敵,都需要很好的穩定內部。所以,他們都被迫對暗地裡不斷髮展壯大的諸侯周採取了懷柔政策。

在封神榜中,把周文王一族寫的無比的善良,但歷史上,周可是在不斷打擊周邊的諸侯,充滿侵略性。而為了安撫周,避免後院起火,紂王父子則一直漠視周對周邊諸侯的吞併行為(就像英法在二戰前對德國的綏靖政策一樣),甚至還將王女嫁給姬昌,以便更好的拉攏周,避免它反過來攻擊自己。

然後,紂王開始集中全力攻打東夷。商朝的進攻取得了相當輝煌的成果。此後,商朝又先後打敗了盂方、夷方、人方等東夷部族。到商朝末年,商軍最遠已經打到了達僱(今山東鄄城)、齊(今山東淄博)等地,使得商朝勢力得以向東迅速擴張,進一步開拓了帝國的疆域。

紂王君臣沉浸在對東線的戰爭所取得了巨大勝利,卻忽視了身邊的可怕隱患——周。由於長年累月的戰爭,導致商軍大量精銳的損耗,這些都是需要休整和補充的;加上需要在新徵服的東夷地區屯兵駐守和維穩,這又使得商朝的軍事力量過度分散在東邊,無法對京畿地區形成很好的保護。

結果,周軍突然的進攻便打得商軍措手不及。在牧野大戰中,周的聯軍擊敗了商朝由奴隸臨時拼湊而成的軍隊,隨後攻破都城,把商朝給滅了。


這些歷史要讀


亡國之君一般都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但也有例外,也有一些猛人,今天就說一個:

有個亡國之君,首先長得好,長的很帥,特別帥。

12歲被封王。

30歲帶兵滅了南方政權,分裂了三百年的中國重新統一。

31歲,拱掉自己的哥哥,自己當上太子。

35歲,當上皇帝。

36歲,一年多的時間建立了一座新都城。興科舉,打擊傳統的貴族。

38歲,頒佈大業律;進行行政改革,改州為郡。

39歲,開鑿世界第一長的人工河,溝通中國南北。

40歲,親征吐谷渾,暢通絲綢之路。

42歲到45歲徵棒子。

49歲,掛了!

這個成績單,放到任何朝代,都是牛的不能再牛了。

但是物極必反,在封建社會,接踵推動這麼多大型工程,老百姓的生活急轉直下,傳統的關隴貴族還在想法維護自己的統治階級地位,山東新興的貴族勢力也在逐漸的成長。這位帝王太急了!他是太想成為一名超越秦皇漢武的存在?還是什麼別的原因?後人就只是猜測,真實原因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楊大眼看歷史


在中國的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當中,有這麼兩位君主是因為自己的好大喜功、操之過急而亡天下的,他們就是有著暴君之稱的商紂王帝辛跟隋煬帝楊廣。特別是楊廣,他並不像商紂王帝辛那樣殘暴,他成為亡國之君實在是太“冤枉”了。

公元618年,面對著宇文化及的逼宮,此刻的楊廣內心想必是十分懊悔。回想自己本來也是能夠成為像秦始皇那樣流芳百世的拓土雄主,但是卻因為自己好大喜功、操之過急而落得今天這樣一個亡國之君的境地。

事實上,早年的楊廣跟李世民一樣,都是父親統一天下的得力幫手。在楊堅統一北方之後,此時整個華夏地區僅剩偏安東南的南朝陳。公元588年,楊堅派兵南下欲一舉消滅南朝陳,而這次南征的統帥就是年少的楊廣。在楊廣的率領之下,隋軍很快就攻陷了南朝陳的國都建康,殺掉了陳叔寶的奸佞之臣及寵妃張麗華,封存府庫,將陳叔寶及其皇后等人帶返北方。

經歷戰爭洗禮的楊廣,深得楊堅的喜愛,再加上太子楊勇素來與楊堅夫妻不合。楊堅便改立楊廣為太子。等到楊廣繼位之後,便開始了他的宏圖大業。

楊廣任內先是修建東都洛陽,洛陽城的宏偉堪比當年始皇帝的咸陽宮。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東都洛陽規模宏大,周長五十餘里,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宮城是宮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處所在地。外郭城有居民區一百餘坊,另有豐都市、大同市、通遠市等三大市場。宏偉的新都不僅是當時隋朝國力的體現,同時也加強了隋對於原來北齊、南陳等地的統治。

除了修建新都之外,楊廣做的最偉大的一件事就是開鑿大運河。現代史學家對楊廣開鑿大運河的評價多為那句“罪在當代,功在千秋”。隋朝大運河是以都城洛陽為中心,分為三大段,南抵餘杭,北達涿郡,全長2700公里。運河通航之後,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隋王朝對南方地區的統治,有利地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同時方便了南方物資運往北方地區。即便是隋朝滅亡後,大運河對後世王朝仍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在的南水北調工程也是在大運河的基礎上改造、運行的。

但是也正是開鑿大運河,耗費了大量的民力物力。據史料記載,當時開鑿大運河,楊廣先後調發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諸郡的農民和士兵三百多萬人。再加上之前修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丁男也多達兩百萬人,以及後面在榆林以東修長城,兩次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

除了修建這些工程徵用民夫之外,楊廣對於開疆拓土也有很濃厚的興趣。楊廣任內先後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發生過戰爭。雖然在與突厥、吐谷渾楊廣有所斬獲,特別是親征平定吐谷渾之後更是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取得的戰果頗豐。但是在與高句麗的戰爭當中,楊廣可謂是費力不討好。三徵高句麗,耗費了隋朝的最後一絲國力、民心。特別是第二次出征高句麗的時候,在國內已經爆發叛亂之後,楊廣仍然堅持東征,最後導致了全國性的叛亂爆發。最終楊廣也被叛軍所殺,落得一個亡國之君的稱號。


古今事


古代亡國之君,總體上沒有一個是合格的君王。

有網友可以會說,商紂王、隋煬帝、崇禎皇帝還都是有兩下子的。這種說法屬於以偏概全。你商紂王雖然會打仗,但看不出來自西方周國的威脅,把主力部隊調往東部,缺少起碼的戰略判斷,怎麼算有能力呢?隋煬帝透支民力、又兩次征討高句麗失敗,完全是好高騖遠、志大才疏。如果有人拿大運河來辯解,那我請問,如果你們縣裡為了修高鐵,把你家財產全部充公,還讓你去工地無償搬磚,你願不願意?至於崇禎,勞動模範,可能力不足,雖值得同情,但不能因此說他能力強。

除了上述三位,還有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這兩位文藝天才,但按照君王的標準,他們都是蠢才。

要說最有能力,唯有前朝老蔣。老蔣至少名義上結束了軍閥混戰、統一了中國。更難得的是,他能準確判斷世界大格局,帶領全國民眾以空間換時間,拖住了日本軍國主義,並贏得了抗戰的勝利,當得起民族英雄的稱號。不過老蔣也有致命缺陷,治黨無方、治國無能,最後丟掉政權,敗退東南海島。


江南俗士1


對於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各抒己見吧!

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歷代亡國滅種者,大多昏庸!但也有英明之主,只是無力迴天!

在亡國之君中,有人說商紂王英明神武,楊廣雄才大略,但我個人都覺得,這兩人都是志大才疏,窮兵黷武!國家內部矛盾尚未解決,就想著向臣民展現自己的文治武功!結果內憂外患,成了亡國之君,其實我覺得這種帝王最要命,好大喜功,不顧臣民死活!

亡國之君中,我推崇的是後主劉禪!對於歷代亡國之君而言,他算是最深明大義,氣度恢弘的了,他幼年尚在襁褓之中就隨著劉備東走西藏,哪裡過過好日子,所以他其實最懂民間疾苦,他深知自己才德不行,所以毫無保留的信任諸葛亮,又支持姜維,試想他若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又怎麼能坐穩皇位四十一年!劉備一代雄主,若是劉禪不行,當時白帝城剛剛大敗,值此內憂外患,國家危在旦夕之時,劉備又怎會傳位於他,有人說劉禪於作為,其實,無作為就是最大的作為,他毫無保留的信任諸葛亮,才把諸葛亮的才能發揮到極致,才能保得蜀漢江山延續四十年!

而且劉禪這個人,拿的起放的下,大智若愚,亡國了也活的好好的,並不因為失去了帝位而整日抱怨,“此間樂,不思蜀”這是一句保命的話呀!

總的來說,劉禪作為一個守成之君綽綽有餘!只是生在三國年代,天下大勢難以阻擋!他只是個守成類型的君王,卻要他去做中興之事!何其難也!只是我覺得最後的投降實在有點兒戲,或許人是會變的,唐玄宗開創一代盛世,唐朝還不是毀於他手!有些東西,說不清道不明!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劉禪算是極其出色的了!



奉世木玉


卓越不請自來!因為本人對外國史不甚熟悉,所以就說說我國古代,中國古代從秦始皇開始到清宣統退位大約有400多位帝國,如果除去割據小政權,亡國之君也就能數到的幾位。

在這些亡國之君中,如果說能力最強的,個人還是認為隋煬帝。1.南下平陳,使中華大地又一次實現了大一統;2.身為次子先是扳倒太子楊勇而取得太子之位,在文帝死後登基成為皇帝;3.挖運河,成為南北交通樞紐,功在千秋;4.親率百萬大軍三徵高句麗。試問歷代亡國之君,還有誰有如此氣魄!但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並不是那些王侯將相,而是生活在底層的人民大眾,當連最後的生存權利都被統治者剝奪了,人民只揭竿而起。


卓越國學


帝辛!他開疆拓土,能力與功績巨大,他是被叛徒出賣的。


榮恥鑑定師


明崇禎帝剛愎自用,起早貪黑,殺伐隨意,完全的朱元璋翻版。可惜明運數已盡,朱元璋開國,他亡國,如此而已。


有點慢10


中國的首選商紂王,我們所瞭解的商紂王基本都是從封神榜這部電視劇中,那裡的商紂王殘暴,昏庸,好色,無能,最後斷送了商朝八百年江山,被西周所取代,其實史書上記載的商紂王根本不是這麼個情況,紂王擁有一身好武功,也並不像封神榜裡邊描寫的那麼昏庸無道,但是商朝確實亡在了他手裡,估計是不會治國吧


從心開始139629221


前秦苻堅,雄才大略,一統北方。攜六十萬大軍意圖攻滅東晉。卻一戰二敗,國家四分五裂,自己也被手下所殺。他主要輸在國家的根基打的不靠,就想滅南方的東晉。


分享到:


相關文章: